温志雄;潘武明;邓秀英
目的:观察膜固思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8例UC患者分成A、B两组,A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膜固思达保留灌肠,B组仅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A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X2=6.353,P=0.0212,OR=4.643,95% CI:1.328~16.233).结论:膜固思达保留灌肠能有效保护UC患者结肠黏膜并促进溃疡愈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晓勇;於伟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我院肿瘤防治中心于1999-2005年采用鼻咽纤维镜经鼻腔采用直式活检钳明视下活检共120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黄树明;黄俭;卢志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检测.进一步探索OSAS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多导睡眠图(PSG)检查确诊为中、重度OSAS患者44例为试验组,另44例PSG检查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于PSG检查次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并进行处理及测定.结果:试验组血浆ET值为(81.49±30.28)pg/mL,较对照组(50.30±15.18)pg/mL 明显增高(P<0.01);试验组血浆CGRP值(60.38±25.47)pg/mL,较对照组(76.24±20.02)pg/mL 明显下降(P<0.01).结论:OSAS患者ET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及CGR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提示OSAS患者有明显的高血压发病的潜在危害性.
作者:谭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各病理状况对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并比较其诊断价值.方法:对4组儿童进行血清cTnI、CK-MB测定.A组为健康儿童54例:B组为一般状况可的非心血管疾病患儿53例;c组为病情稳定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2例;D组为急性心肌炎患儿14例.结果:A组cTnI值均<0.25μg/mL,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CK-MB升高1例(1.9%).A、B、C组cTnI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B组cTnI升高1例(1.9%),CK-MB升高9例(16.9%);C组cTnI均不升高,CK-MB升高1例(8.3%);D组cTnI升高11例(78.6%),平均值较A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cTnI可用来诊断儿童心肌损害.无心血管系统受累的患儿cTnI值不升高.心血管系统以外的疾病可影响CK-MB值.
作者:姜剑斌;秦双梅;郑孝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婴幼儿由于年龄小、体重低、血容量少而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组织脏器发育不全等生理特点.因此对其体外循环(CPB)有较高的要求.我院于1998年5月至2006年1月对35例体重在8 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施行心内直视手术,现将CPB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竺胜伟;徐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肺静脉消融是治疗心房颤动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该项手术也易引发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我科在2006年11月遇到1例因心房纤颤在外院行肺静脉消融患者.术后1年出现反复咯血症状,就诊多家医院及我院均未能明确病因.后经肺静脉造影发现左肺上静脉开口处严重狭窄,才得以明确咯血原因.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月越;霍秀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护理.方法:18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脑缺血性疾病护理常规和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地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对照组按脑缺血性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效果评价指标为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因人而异的护理,有针对性地解决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矛盾,早期发现并快速纠正可能引起脑组织损害进一步加重的因素,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林佩玉;董亚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总结与探讨经人字缝穿刺引流治疗婴儿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对我科1年来收治的5例采用经人字缝穿刺引流加综合治疗的婴儿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患者进行分析.结果:5例全部治愈,未发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经人字缝穿刺引流加综合治疗对婴儿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其病死率及致残率.
作者:陶少华;常平;陈慧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患者男,82岁,主因5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上腹腹壁下肿物.无疼痛、发热、盗汗,皮肤无破溃.
作者:鲁传冬;黄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研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转染含癌胚抗原(CEA)片段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后所诱导的特异性T细胞对直肠癌细胞株LOVO和SW480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抽取HLA表型为A11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体外培养,使用含CEA片断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未成熟DC.诱导特异性T细胞.检测体外培养的DC和CTL活性,并使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T细胞(CTL)对LOVO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转染或未转染的体外培养的成熟DC高表达CD40、CD86、IL-12,诱导的细胞毒性T细胞高表达IFN-γ;转染后DC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可有效识别并杀伤HLA-A11阳性的LOVO细胞.结论: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DC,不明显改变DC表型和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功能,可诱导自体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含CEA片断的腺相关病毒转染DC诱导自体细胞毒性T细胞对LOVO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DC疫苗可以作为直肠癌患者免疫治疗的有效补充.
作者:黄浩;吴自勤;尤长宣;罗荣城;Yong Liu;Paul L.Hermonat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LDDSE)与心肌造影(MCE)检测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2例有心肌梗死病史.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MCE前后及不同剂量LDDSE下室壁动力与灌注变化以及心肌存活性的情况.结果:MCE检出存活心肌的节段数稍高于IDDSE,IDDSE/MCE评价节段性心肌存活性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88%(23/26)、89%(16/18)、87%(39/44).结论:MCE和LDDSE均可以评价心肌存活.两者联合应用将提供简便、安全、可行的新途径,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林转娣;宋明才;麦子杰;汤庆;陈毓菁;李建辉;郑隆权;覃丽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血清微量元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92例患者包括30例冠状动脉痉挛患者,27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利用ICP-AES法测定其血清微量元素.以34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钡、硼、硅水平在冠状动脉痉挛、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均偏低(P<0.05或P<0.01).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清钼比其他组均高(P<0.05).结论:血清钡、硼、硅水平下降可能与稳定型心绞痛及冠状动脉痉挛有关,而血清钡、硼、硅水平下降及钼水平升高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关.
作者:刘荣;向定成;何喜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曾称为新生儿剥脱性皮炎.主要发生在婴幼儿.该病由特殊类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临床特征为急骤起病,常伴发热.
作者:张怀强;张桂玲;李树军;李树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我院新生儿分离溶血葡萄球菌对8种抗菌药的敏感性及多重耐药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使用琼脂稀释法测定8种抗菌药对63株溶血葡萄球菌的低抑菌浓度(MIC),采用D试验检测大环内酯类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MLSB耐药),按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2006年标准判读结果.结果:利奈唑胺抗菌活性高,敏感率为100%,MIC50/MIC90为2、2μg/mL;其次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率均为98.4%,MIC50/MIC90分别为1、2μg/mL和2、4μg/mL;红霉素、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抗菌活性较差,耐药率为66.7%~77.8%,大环内酯类诱导型MLSB耐药占23.8%,多重耐药的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占64.5%.结论:我院新生儿分离溶血葡萄球菌多重耐药率高,应加强细菌耐药的监控.
作者:潘小梅;吴伟元;刘碧云;吴劲松;卢月梅;李文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拜新同分别联合北京降压0号或海捷亚治疗老年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的疗效及对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83例老年ISH患者随机分为3组,拜新同组(A组,n=28,拜新同30 mg,1次/d),拜新同与北京降压0号合用组(B组,n=28,拜新同30 mg,1次/d,北京降压O号1片,1次/d),拜新同与海捷亚合用组(C组,n=27,拜新同30 mg,1次/d,海捷亚50 mg,1次/d).3组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3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及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B、C组降压总有效率相当,其对随测血压、24 h动态血压的控制疗效接近;B、C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A组;3组治疗前后心率及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拜新同与北京降压0号或海捷亚合用降低老年ISH均有较显著且相似的疗效,与单用拜新同比较效果更好.
作者:肖明生;黄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学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及应对策略.方法:分析我院2003年8月至2006年9月内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2例VAP患者的84株致病菌及其药物敏感情况.结果:G-菌62株,占74%,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主.分别占20%、13%、12%、10%;G+菌16株,占19%;真菌6株,占7%.混合感染16例(26%);G-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G+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和溶血葡萄球菌(6%)都为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结论:VAP病原菌以G-菌为主,耐药率较高,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医源性感染有助于预防和治疗VAP.
作者:崔志新;高炎超;李国扬;黄秋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取大骨瓣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38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存活33例(87%),死亡5例(13%),随访存活患者,按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评分),Ⅱ级10例(26%),Ⅲ级15例(39%),Ⅳ级5例(13%),V级3例(8%).结论:对早期高血压脑出血量>30 mL并发脑疝患者应尽早行大骨瓣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于出血量<30mL或形状不规则破入脑室者应在严密观察下行保守治疗,>24 h后行小骨窗微创手术清除血肿,可降低致死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郭伟;王莉莉;向进;吕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survivin和CD133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液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0例AL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液中survivin、CD133mRNA表达,并将结果与AL临床特征、血液学特点及疗效相比较.结果:(1)AL患者骨髓液中survivin表达和CD133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8%和42%,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表达及表达强度与年龄、性别、WBC计数、碱性磷酸酶、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均无明显关系(P>0.05),survivin与化疗疗效有关(P<0.05),CD133与分型有关(P<0.05).且表达强度越高.完全缓解率愈低(P<0.05).(2)Survivin和CD133在AL骨髓液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642 9).(3)Survivin、CD133 mRNA均阳性的AL患者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两者均阴性的患者(P<0.05).结论:(1)Survivin和CD133在AL患者骨髓液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Survivin表达与化疗疗效有关,CD133与AL分型有关.(3)Survivin、CD133 mRNA可做为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作者:杨艳丽;夏瑞祥;李骏;耿英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我院近期对一出生80余天的胸腹连体女婴进行分离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芳;谢维炎;胡华琨;许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索恶性胸腔积液内科治疗的佳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例病例均以中心静脉导管接简易负压吸引瓶进行闭式引流,待胸腔积液引流完全后,3组分别注入顺铂、高聚生或高聚生加顺铂,每周2次,重复4周,观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引流后高聚生组、顺铂组以及高聚生+顺铂组3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3%、42%和88%,两药联合疗效明显优于两药单独治疗.而高聚生和顺铂单药注入两组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两药联合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其毒副作用无增加.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后以高聚生加顺铂联合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创伤小、简单方便、疗效好、毒副作用小.适合在临床推广利用.
作者:周凤丽;毕筱刚;张天托;饶宪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