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弹力纤维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吕小梅;杨玉华

关键词:纤维瘤, 病理,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弹力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表现及治疗.方法:报告8例弹力纤维瘤,做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文献复习,了解该肿瘤的特点.结果:肿瘤多位于肩胛下区,可单发或双侧发生.镜下由大量胶原纤维及异形弹力纤维组成,弹力纤维呈串珠状、锯齿状排列,或呈球状、碎屑状.免疫组织化学检查8例vimentin均阳性,SMA、desmin、S-100、P53均阴性.结论:弹力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学特点.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oncet综合征18例误诊分析

    Poncet综合征又称Poncet型关节炎、结核性风湿症,是结核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为结核病灶以外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多表现为发热、多关节炎、结节性红斑、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非特异性症状.

    作者:曹绍岐;孟小芹;王惠红;尹惠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三种方法治疗乳牙牙髓炎的临床观察

    儿童牙科的临床工作中,患儿不能好好地配合医生的诊疗工作,是儿童牙病的一个特点,乳牙牙髓炎会产生疼痛,使患儿更难与医生配合,选择一个操作简便、快捷、疗效好的治疗方法治疗牙髓炎是必要的.

    作者:杨跃煌;徐菊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导管消融造成肺静脉狭窄致咯血误诊肺癌1例

    肺静脉消融是治疗心房颤动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该项手术也易引发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我科在2006年11月遇到1例因心房纤颤在外院行肺静脉消融患者.术后1年出现反复咯血症状,就诊多家医院及我院均未能明确病因.后经肺静脉造影发现左肺上静脉开口处严重狭窄,才得以明确咯血原因.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月越;霍秀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紧急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紧急手术中的应用,大限度地降低病人的痛苦.方法:将300例紧急手术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150例,A组运用舒适护理,B组应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两组舒适度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处理,A组舒适度显著高于B组(P<O.01).结论:舒适护理运用于紧急手术病人,提高了病人的舒适满意度,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早期连续腰穿治疗婴儿晚发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腰穿治疗婴儿晚发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我科43例晚发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患儿.均经颅脑CT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内出血或兼有二者的混合性出血.病程在3 d内,分为同意连续腰穿治疗的LP组23例和拒绝LP治疗的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止血、止惊、降低颅内压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等综合疗法,LP组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早期连续腰穿治疗,23例患儿开始腰穿的时间为住院后1~3 d,平均(1.58±1.37)d,腰穿次数6~15次,平均(5.12 4±3.26)次,持续时间6~22 d,平均(6.28±2.22)d,每次放液量8~15 mL.结果:LP组治愈1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4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随访6个月,LP组有1例继发性癫痫伴外部性脑积水,1例单侧上肢瘫痪,预后不良的发生率9%,对照组8例肢体瘫痪.10例脑积水伴继发性癫痫3例,智力低下4例.对照组预后差,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婴儿晚发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早期进行连续腰穿治疗效果显著并能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张喜凤;许玉刚;杨敏;庄明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心肌肌钙蛋白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儿童心肌损害诊断中的比较

    目的:了解各病理状况对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并比较其诊断价值.方法:对4组儿童进行血清cTnI、CK-MB测定.A组为健康儿童54例:B组为一般状况可的非心血管疾病患儿53例;c组为病情稳定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2例;D组为急性心肌炎患儿14例.结果:A组cTnI值均<0.25μg/mL,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CK-MB升高1例(1.9%).A、B、C组cTnI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B组cTnI升高1例(1.9%),CK-MB升高9例(16.9%);C组cTnI均不升高,CK-MB升高1例(8.3%);D组cTnI升高11例(78.6%),平均值较A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cTnI可用来诊断儿童心肌损害.无心血管系统受累的患儿cTnI值不升高.心血管系统以外的疾病可影响CK-MB值.

    作者:姜剑斌;秦双梅;郑孝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肾上腺素早期联用氨茶碱对心脏骤停的影响

    目的:比较早期联合应用氨茶碱与肾上腺素对心脏骤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抢救的非外伤心脏骤停患者90例.进行常规复苏措施后,观察组反复给予肾上腺素及氨茶碱快速静注,对照组反复给予肾上腺素.所有病例均配合胸外按压直至心跳活动恢复或终止后放弃.结果:观察组心电活动的恢复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主循环恢复方面,观察组患者12 h内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但24 h存活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联用氨茶碱和肾上腺素对心脏骤停的治疗优于单纯使用肾上腺素.有助于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作者:杨起鹏;梁俊雄;吕博文;张剑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冠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活性物质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活性物质间的关系.方法:提取冠心病患者血白细胞DNA,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ACE基因多态性.紫外吸收法检测血ACE活性,放免非平衡法测定血中血管活性物质[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内皮素(ET)]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浓度并做相关分析.结果:80例冠心病人ACE基因I/D多态性DD型27例.DⅠ型39例.Ⅱ型14 例.正常对照组80例,DD型12例,DⅠ型42例,Ⅱ型26例.冠心病人DD型分布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Ⅱ型分布显著减少,不同ACE基因型患者其血中ACE活性、AngⅡ、ALD、ET及NO浓度差异有显著性.相关分析发现冠心病组ACE与Ang Ⅱ、ALD、ET浓度相关.结论:在研究人群中.ACE基因I/D多态性可能是预测冠心病危险性的遗传标志,ACE基因的这种多态性能显著地影响血清ACE水平,冠心病患儿ACE活性与AngⅡ、ALD、ET浓度相关.

    作者:杨丽霞;石燕昆;王先梅;齐峰;郭传明;郭瑞威;任丽;李明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IVIG 400 mg/(kg·d)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用3 d观察两组咳嗽、喘憋、气促、哮鸣音好转情况和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咳嗽消失、喘憋消失、气促缓解、哮鸣音消失及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O%,对照组为86.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5.62,P<0.05).显效率,治疗组为82.5%,对照组为6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4.65,P<0.05).结论:IVIG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满意.

    作者:项素素;杨康治;陈正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卵磷脂络合碘片对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

    目的:探讨卵磷脂络合碘片对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患者,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维生素B族,微循环改善剂如羟苯磺酸钙,活血化瘀中药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随访2个月.观察视力及眼底黄斑水肿程度、视网膜渗出出血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视力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黄斑区及视网膜情况亦有明显好转(P<0.01).结论: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改善视功能,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利.

    作者:蔡克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参附注射液,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症状、心电图(ECG)、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3% vs 76.7%,P<O.01)及ECG总有效率(90.0% vs 73.3%,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用药后血浆黏度[(1.87士O.26)mPa.s vs(1.27±0.38)mPa.s,P<O.01]、红细胞压积[(O.48±0.30) vs(0.32±O.21),P<0.01]和纤维蛋白原浓度[(4.49±O.34)g/L vs(3.28±0.37)g/L,P<0.01]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对照组用药前、后上述各项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减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肌缺血.特别是临床和ECG显效率突出,药物不良反应少,可用于冠心病的辅助治疗.

    作者:王晓君;黄文增;徐志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对清醒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对清醒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我们改进的清醒大鼠脑缺血模型,于缺血前15 min、再灌注6 h分别腹腔注射5 mg/kg或10 mg/kg的竞争性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荆CPP、25 mg/kg或50 mg/kg的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15 mg/kg或30mg/kg的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受体拮抗剂NBQX;观察其对不同脑区(脑下脚、海马CA1/2区、CA3区与CA4区、齿状回)神经细胞数目的变化以及纹状体病理损伤的影响,并监测肛温的变化.结果:各组脑缺血与再灌注期间的肛温和纹状体病理损伤无显著差异.应用CPP、氯胺酮或NBQX的大鼠多个脑区正常神经细胞数目明显多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结论: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桔抗剂CPP、氯胺酮、NBQX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且这种保护作用不是由于体温下降所致.

    作者:李金宝;王晓琳;陈辉;熊源长;邓小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泽泻提取物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家兔的谷胱甘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泽泻提取物对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血症家兔谷胱甘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乙醇热回流提取泽泻浸膏.将健康雄性家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泽泻组.蛋氨酸皮下注射法建立HHcy血症动物模型,干预组灌喂泽泻提取物.8周后检测血液中总的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mocysteine,tHcy)、谷胱甘肽(glutathione)、总胆固醇(tote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结果:(1)模型组和泽泻组血浆中tHcy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1);(2)模型组的血谷胱甘肽水平较正常组有轻度下降(P<0.05),泽泻组血谷胱甘肽水平明显上升,与正常组及模型组之间差异具极显著性(P<0.01);(3)3组TC和TG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泽泻提取物能够使HHcy血症家兔血谷胱甘肽水平增加,而对血脂正常家兔的血脂水平影响不明显.

    作者:李开军;张力华;薛存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3例临床分析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曾称为新生儿剥脱性皮炎.主要发生在婴幼儿.该病由特殊类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临床特征为急骤起病,常伴发热.

    作者:张怀强;张桂玲;李树军;李树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喷射通气参数与吸入氧浓度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喉显微激光手术的大危险性在于激光击穿气管导管引起气道燃爆.高浓度氧气遇激光照射会引起燃爆.为确保喉显微激光手术的安全.国外此类手术中普遍采用抗激光专用气管导管和喷射通气技术.

    作者:孙丽娜;邵景汉;马逸俊;高伟峰;陈建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从灌洗液中找到卡氏肺孢子虫1例

    卡氏肺孢子虫可导致免疫功能严重低下的患者死亡,极度影响人类健康.为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笔者就临床实验室中肺部针刺吸引灌洗液直接沉淀涂片镜检牛检测到卡氏肺孢子虫的1例报告如下,以期指导临床医生对疾病做出合理的诊断和治疗,使病人的病情得到及时控制.

    作者:符玉文;张卫云;孙朝晖;朱爱辛;林德伟;罗剑;杨至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含癌胚抗原片段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树突状细胞疫苗的体外杀伤作用

    目的:观察研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转染含癌胚抗原(CEA)片段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后所诱导的特异性T细胞对直肠癌细胞株LOVO和SW480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抽取HLA表型为A11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体外培养,使用含CEA片断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未成熟DC.诱导特异性T细胞.检测体外培养的DC和CTL活性,并使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T细胞(CTL)对LOVO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转染或未转染的体外培养的成熟DC高表达CD40、CD86、IL-12,诱导的细胞毒性T细胞高表达IFN-γ;转染后DC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可有效识别并杀伤HLA-A11阳性的LOVO细胞.结论: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DC,不明显改变DC表型和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功能,可诱导自体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含CEA片断的腺相关病毒转染DC诱导自体细胞毒性T细胞对LOVO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DC疫苗可以作为直肠癌患者免疫治疗的有效补充.

    作者:黄浩;吴自勤;尤长宣;罗荣城;Yong Liu;Paul L.Hermonat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新生儿期有机酸尿症2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了解新生儿期有机酸尿症的发生情况、临床特点.常规实验室检查、特异性生物化学检测的意义,为儿科医生特别是基层医院的儿科医生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新生儿期有机酸尿症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病史、家族史、临床表现怀疑先证者进行一般生化分析及辅助检查,然后留取尿、血标本做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生化诊断,后明确诊断、早期治疗.结果:于生后第4、12天发现丙酸尿症、甲基丙二酸尿症各1例,并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结论:提高对本组疾病认识,早期发现先证者,利用大医院、检测中心的先进技术,开展远程诊断,是提高我国遗传代谢缺陷病诊断治疗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高平明;戴怡衡;刘卫东;傅慧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假性肠梗阻2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假性肠梗阻(IPO)的认识.方法:报告2例临床少见的SLE合并IPO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符合SLE诊断标准,并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症状,X线检查证实有不完全性肠梗阻.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SLE合并IPO临床上少见,易误诊或漏诊,而且SLE合并IPO者病情常较重,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早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杜红卫;马大庆;吴红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乳腺囊肿病与油性耵聍及腋臭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乳腺囊肿病与油性聍聍及腋臭的关系.方法:375例患者行乳腺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检查,同时查询患者有无油性耵聍和(或)腋臭;其中87例作了组织病理学对照.结果:375例行乳腺FNAC检查的患者中,211例诊断为乳腺囊肿病,其余164例为乳腺增生、纤维腺瘤、乳腺癌等.211例乳腺囊肿病中有油性耳者143例(占67.8%),有腋臭者为115例(占54.5%);而164例其他乳腺疾病中有油性耳者33例(占20.1%),有腋臭者28例(占17.1%)(P<O.001).87例乳腺疾病FNAC检查与病理组织学对照结果基本符合.结论:有乳腺囊肿病者腋臭和(或)油性耵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有其他乳腺疾病者.

    作者:许欣;胡维维;陈凤兰;梁英锐;李广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