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活检56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孙培荣;石永兵

关键词:肾脏疾病, 肾活检, 活组织检查
摘要:目的:研究肾脏疾病的临床和病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肾活检的意义.方法:对我科2005年11月至2006年6月进行肾活检的56例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病理显示系膜增生性肾炎多见,约占27%,其次是局灶节段增生性肾炎,约占25%;且提示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并不完全一致.结论:肾脏病理和临床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肾活检对提高肾脏疾病的诊治、预后判断起着重要作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肾活检56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研究肾脏疾病的临床和病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肾活检的意义.方法:对我科2005年11月至2006年6月进行肾活检的56例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病理显示系膜增生性肾炎多见,约占27%,其次是局灶节段增生性肾炎,约占25%;且提示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并不完全一致.结论:肾脏病理和临床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肾活检对提高肾脏疾病的诊治、预后判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孙培荣;石永兵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机械通气患者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咪唑安定的护理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在机械通气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6例机械通气患者行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咪唑安定,观察其治疗效果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356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的镇静效果.结论: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咪唑安定能精确控制入液量.提高镇静效果.

    作者:励如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HbH病、G-6-PD缺乏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

    我院收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HbH病、G-6-PD缺乏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刁友涛;曾抗;周再高;孙乐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液病血小板计数的检测价值

    目的:探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液病血小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2份低值血小板标本用仪器第4模式检测10次.观察批内精密度.将115例血液病痛人血标本用Sysmex XE-2100第3模式电阻法(PLT-I)和第4模式激光法(PLT-O)测定的血小板结果与显微镜计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份低值血小板标本用仪器第4模式检测.其批内精密度分别为1.85%和2.03%.Sysmex XE-2100测定115份血液病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显微镜计数结果相关性良好.激光法相关系数(r)为0.997 3,P<0.O1;而电阻抗法r为0.968 9,P<0.01.结论: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激光法(PLT-O)分析血液病血小板计数的性能良好,具有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和简便快捷等优点,是常规实验室测定血液病血小板计数较理想的仪器.

    作者:陈梅;方伟祯;傅玉如;鲍蕴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梅花针叩刺、拔罐配合激光治疗隐翅虫皮炎98例

    隐翅虫皮炎是由于接触隐翅虫体液而引起的毒性皮炎.皮疹为条索、斑片状水肿红斑.长2~10 cm,边界清楚,或有不规则排列的丘疹样小脓疮,剧烈灼痛及灼痒感.

    作者:高强;程树军;梅新;黄志平;师学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低剂量短疗程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荆量短疗程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含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使用低剂量短疗程(洛赛克20 mg,1次/d,克拉霉素250 mg,2次/d,阿莫西林500 mg,2次/d,疗程1周)治疗21例确诊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并和常规剂量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76%(16/21)、90%(19/21);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为84%(21/25),Hp根除率为92%(23/25);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低剂量短疗程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具有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高,病人依从性好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婷;徐力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导管消融造成肺静脉狭窄致咯血误诊肺癌1例

    肺静脉消融是治疗心房颤动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该项手术也易引发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我科在2006年11月遇到1例因心房纤颤在外院行肺静脉消融患者.术后1年出现反复咯血症状,就诊多家医院及我院均未能明确病因.后经肺静脉造影发现左肺上静脉开口处严重狭窄,才得以明确咯血原因.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月越;霍秀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非均匀性脂肪肝的体会

    目的:探讨非均匀性脂肪肝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议,对103例已确诊的非均匀脂肪肝的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声像图分四型,Ⅰ型局限浸润型(16.5%),肝内脂肪呈灶性堆积;Ⅱ型多灶浸润型(14.6%),全肝显示弥漫分布的强回声团;Ⅲ型叶段浸润型(42.7%),致密高回声区位于肝叶或肝段.以上三型CDFI显示病灶内见走行平直的肝静脉或门静脉血流信号.Ⅳ型正常残留型(26.2%),弥漫性高回声内见局灶性低回声,边界清,无胞膜,CDFI显示低回声无血流环绕,内见与正常肝静脉或门静脉相延续的血流信号.结论:CDFI在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芳;林晓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目的: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05年1月,收治跟骨关节内骨折23例27足.按照Sanders分型标准Ⅱ型9足,Ⅲ型15足,Ⅳ型3足.采用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对术前、术后,植骨与不植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6~48个月随访,平均28个月,术后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前B(o)hler角平均13.2°,距下关节面大垂直移位5.Omm:术后B(o)hler角平均38.5°,距下关节面大垂直移位O.3 mm,术前、术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植骨与不植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皮瓣坏死1例,切口感染2例,采用Maryland评分,优良率88.9%,植骨与不植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尤其对SandersⅡ型、Ⅲ型者,疗效好,植骨与不植骨术后功能差异无显著性,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李健;谢清华;袁正兵;胡涛;朱豪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取大骨瓣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38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存活33例(87%),死亡5例(13%),随访存活患者,按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评分),Ⅱ级10例(26%),Ⅲ级15例(39%),Ⅳ级5例(13%),V级3例(8%).结论:对早期高血压脑出血量>30 mL并发脑疝患者应尽早行大骨瓣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于出血量<30mL或形状不规则破入脑室者应在严密观察下行保守治疗,>24 h后行小骨窗微创手术清除血肿,可降低致死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郭伟;王莉莉;向进;吕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弹力纤维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弹力纤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表现及治疗.方法:报告8例弹力纤维瘤,做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文献复习,了解该肿瘤的特点.结果:肿瘤多位于肩胛下区,可单发或双侧发生.镜下由大量胶原纤维及异形弹力纤维组成,弹力纤维呈串珠状、锯齿状排列,或呈球状、碎屑状.免疫组织化学检查8例vimentin均阳性,SMA、desmin、S-100、P53均阴性.结论:弹力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学特点.

    作者:吕小梅;杨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早期连续腰穿治疗婴儿晚发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腰穿治疗婴儿晚发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我科43例晚发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患儿.均经颅脑CT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内出血或兼有二者的混合性出血.病程在3 d内,分为同意连续腰穿治疗的LP组23例和拒绝LP治疗的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止血、止惊、降低颅内压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等综合疗法,LP组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早期连续腰穿治疗,23例患儿开始腰穿的时间为住院后1~3 d,平均(1.58±1.37)d,腰穿次数6~15次,平均(5.12 4±3.26)次,持续时间6~22 d,平均(6.28±2.22)d,每次放液量8~15 mL.结果:LP组治愈1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4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随访6个月,LP组有1例继发性癫痫伴外部性脑积水,1例单侧上肢瘫痪,预后不良的发生率9%,对照组8例肢体瘫痪.10例脑积水伴继发性癫痫3例,智力低下4例.对照组预后差,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婴儿晚发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早期进行连续腰穿治疗效果显著并能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张喜凤;许玉刚;杨敏;庄明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经人字缝穿刺引流治疗婴儿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

    目的:总结与探讨经人字缝穿刺引流治疗婴儿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对我科1年来收治的5例采用经人字缝穿刺引流加综合治疗的婴儿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患者进行分析.结果:5例全部治愈,未发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经人字缝穿刺引流加综合治疗对婴儿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其病死率及致残率.

    作者:陶少华;常平;陈慧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老年人低血糖症误诊为脑梗死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误诊为脑梗死的老年人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4例误诊为脑梗死的老年人低血糖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老年人低血糖症开始均被误诊为脑梗死,经及时诊断、治疗,大部分预后良好.结论:老年人低血糖症有时以酷似脑梗死临床表现为主,易误诊,应提高认识,及时诊断,尽早治疗.

    作者:马小董;詹佩娟;徐金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学分析及应对策略

    目的:通过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学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及应对策略.方法:分析我院2003年8月至2006年9月内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2例VAP患者的84株致病菌及其药物敏感情况.结果:G-菌62株,占74%,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主.分别占20%、13%、12%、10%;G+菌16株,占19%;真菌6株,占7%.混合感染16例(26%);G-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G+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和溶血葡萄球菌(6%)都为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结论:VAP病原菌以G-菌为主,耐药率较高,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医源性感染有助于预防和治疗VAP.

    作者:崔志新;高炎超;李国扬;黄秋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腹壁神经母细胞瘤样神经鞘瘤1例

    患者男,82岁,主因5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上腹腹壁下肿物.无疼痛、发热、盗汗,皮肤无破溃.

    作者:鲁传冬;黄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卵磷脂络合碘片对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

    目的:探讨卵磷脂络合碘片对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患者,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维生素B族,微循环改善剂如羟苯磺酸钙,活血化瘀中药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随访2个月.观察视力及眼底黄斑水肿程度、视网膜渗出出血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视力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黄斑区及视网膜情况亦有明显好转(P<0.01).结论: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改善视功能,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利.

    作者:蔡克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的基因诊断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1 000[1].ADPKD主要在中年以后发病,临床表现为肾脏皮、髓质可有多个液性囊肿形成和增大,约50%患者在60岁左右发展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需要反复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ADPKD可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如发生肝囊肿、颅内动脉瘤、心脏瓣膜异常等[2].

    作者:黄锦;刘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拜新同与北京降压0号或海捷亚合用治疗老年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拜新同分别联合北京降压0号或海捷亚治疗老年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的疗效及对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83例老年ISH患者随机分为3组,拜新同组(A组,n=28,拜新同30 mg,1次/d),拜新同与北京降压0号合用组(B组,n=28,拜新同30 mg,1次/d,北京降压O号1片,1次/d),拜新同与海捷亚合用组(C组,n=27,拜新同30 mg,1次/d,海捷亚50 mg,1次/d).3组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3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及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B、C组降压总有效率相当,其对随测血压、24 h动态血压的控制疗效接近;B、C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A组;3组治疗前后心率及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拜新同与北京降压0号或海捷亚合用降低老年ISH均有较显著且相似的疗效,与单用拜新同比较效果更好.

    作者:肖明生;黄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伊立替康联合热疗抑制人大肠癌细胞LOVO体外增殖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热疗体外抑制人大肠癌细胞增殖的效果.以确定联合方案是否具有协同效应.方法:使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单独或联合应用伊立替康与热疗对人大肠癌LOVO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方案对LOVO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根据Veleriote法判断热化疗联合的作用效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与伊立替康化疗或单纯热疗作用相比.伊立替康与43℃热疗联合后对LOVO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24 h时流式细胞仪检测LOVO细胞的凋亡情况发现.热疗组、化疗组和热化疗组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伊立替康与热疗联合对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这可能与细胞凋亡的增多有关.

    作者:王淼舟;李苏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