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少华;常平;陈慧
目的:探讨一种方便快捷地从血浆中分离高密度脂蛋白(HDL)及氧化修饰、荧光标记的方法.方法:采用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经超速离心分离后获得HDL(10℃,50 000 r/min,5 h),并用Cu2+进行氧化修饰(37℃,50 μmol/L,24 h)及DiI进行荧光标记(37℃,15 mg/mL,15 h).结果:5 h内成功分离出脂蛋白,并氧化、标记了HDL;琼脂糖凝胶电泳、Bradford蛋白质定量及MDA测定证实其为纯度和浓度较高的HDL及氧化HDL(OX-HDL);标记的HDL(DiI-HDL)结合到体外培养的ECV-304细胞,表明DiI-HDL保持了正常脂蛋白的配体功能.结论:本方法缩短了超速离心时间并降低了标记成本,效果理想,可成功应用于脂蛋白受体的研究.
作者:周立尧;陈爱华;宋旭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各病理状况对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并比较其诊断价值.方法:对4组儿童进行血清cTnI、CK-MB测定.A组为健康儿童54例:B组为一般状况可的非心血管疾病患儿53例;c组为病情稳定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2例;D组为急性心肌炎患儿14例.结果:A组cTnI值均<0.25μg/mL,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CK-MB升高1例(1.9%).A、B、C组cTnI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B组cTnI升高1例(1.9%),CK-MB升高9例(16.9%);C组cTnI均不升高,CK-MB升高1例(8.3%);D组cTnI升高11例(78.6%),平均值较A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cTnI可用来诊断儿童心肌损害.无心血管系统受累的患儿cTnI值不升高.心血管系统以外的疾病可影响CK-MB值.
作者:姜剑斌;秦双梅;郑孝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内皮功能不全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并探讨不同荆量氯沙坦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对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不同影响.方法:分别对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28例正常对照者测定基础血浆ET值和血浆中NO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氯沙坦小剂量组与较大剂量组,治疗8周后.再次测定ET值和血NO值.结果:血浆中ET、NO含量随着心衰严重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高,与Boston心衰积分(BSS)呈正相关(P<0.001),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0.005);经抗心衰治疗后两组患者ET、NO显著降低(P<0.01).其中较大剂量组治疗后ET、NO较小剂量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内皮功能损害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较大剂量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显著降低ET、NO,更好地改善心力衰竭.
作者:刘洋;宋浩明;邓兵;赵明中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我院肿瘤防治中心于1999-2005年采用鼻咽纤维镜经鼻腔采用直式活检钳明视下活检共120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黄树明;黄俭;卢志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1例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分别行超选择性腹部动脉分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后.经导管行病变血管栓塞术或保留导管灌注垂体后叶素.结果:本组21例患者,16例发现异常,阳性率约76%.表现为造影剂外溢征8例、动脉瘤样改变3例、肿瘤3例、畸形血管团2例.13例经介入栓塞治疗后止血成功率为100%:5例经介入治疗后手术切除病灶.结论:超选择性腹部动脉血管造影对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同时经导管栓塞或灌注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也为手术切除病灶创造了条件.
作者:廖政贤;郑志坚;曾国斌;郑德中;陈巧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SS)的发生率及其特点.方法:检测142例CHF患者(观察组)及87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T3、T4、FT3、FT4、TSH,对比两组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统计ESS的发生率,分析CHF程度与ESS的关系,观察ESS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明显异常.ESS发生率22.5%,随着心力衰竭的加重,ESS的发生率增加,合并ESS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ESS组.结论:CHD常合并ESS,是CHD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严重CHD患者补充甲状腺素治疗可改善预后.
作者:黄安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紧急手术中的应用,大限度地降低病人的痛苦.方法:将300例紧急手术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150例,A组运用舒适护理,B组应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两组舒适度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处理,A组舒适度显著高于B组(P<O.01).结论:舒适护理运用于紧急手术病人,提高了病人的舒适满意度,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肺静脉消融是治疗心房颤动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该项手术也易引发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我科在2006年11月遇到1例因心房纤颤在外院行肺静脉消融患者.术后1年出现反复咯血症状,就诊多家医院及我院均未能明确病因.后经肺静脉造影发现左肺上静脉开口处严重狭窄,才得以明确咯血原因.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月越;霍秀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假性肠梗阻(IPO)的认识.方法:报告2例临床少见的SLE合并IPO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符合SLE诊断标准,并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症状,X线检查证实有不完全性肠梗阻.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SLE合并IPO临床上少见,易误诊或漏诊,而且SLE合并IPO者病情常较重,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早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杜红卫;马大庆;吴红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05年1月,收治跟骨关节内骨折23例27足.按照Sanders分型标准Ⅱ型9足,Ⅲ型15足,Ⅳ型3足.采用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对术前、术后,植骨与不植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6~48个月随访,平均28个月,术后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前B(o)hler角平均13.2°,距下关节面大垂直移位5.Omm:术后B(o)hler角平均38.5°,距下关节面大垂直移位O.3 mm,术前、术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植骨与不植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皮瓣坏死1例,切口感染2例,采用Maryland评分,优良率88.9%,植骨与不植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尤其对SandersⅡ型、Ⅲ型者,疗效好,植骨与不植骨术后功能差异无显著性,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李健;谢清华;袁正兵;胡涛;朱豪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乳腺囊肿病与油性聍聍及腋臭的关系.方法:375例患者行乳腺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检查,同时查询患者有无油性耵聍和(或)腋臭;其中87例作了组织病理学对照.结果:375例行乳腺FNAC检查的患者中,211例诊断为乳腺囊肿病,其余164例为乳腺增生、纤维腺瘤、乳腺癌等.211例乳腺囊肿病中有油性耳者143例(占67.8%),有腋臭者为115例(占54.5%);而164例其他乳腺疾病中有油性耳者33例(占20.1%),有腋臭者28例(占17.1%)(P<O.001).87例乳腺疾病FNAC检查与病理组织学对照结果基本符合.结论:有乳腺囊肿病者腋臭和(或)油性耵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有其他乳腺疾病者.
作者:许欣;胡维维;陈凤兰;梁英锐;李广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肾脏疾病的临床和病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肾活检的意义.方法:对我科2005年11月至2006年6月进行肾活检的56例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病理显示系膜增生性肾炎多见,约占27%,其次是局灶节段增生性肾炎,约占25%;且提示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并不完全一致.结论:肾脏病理和临床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肾活检对提高肾脏疾病的诊治、预后判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孙培荣;石永兵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活性物质间的关系.方法:提取冠心病患者血白细胞DNA,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ACE基因多态性.紫外吸收法检测血ACE活性,放免非平衡法测定血中血管活性物质[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内皮素(ET)]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浓度并做相关分析.结果:80例冠心病人ACE基因I/D多态性DD型27例.DⅠ型39例.Ⅱ型14 例.正常对照组80例,DD型12例,DⅠ型42例,Ⅱ型26例.冠心病人DD型分布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Ⅱ型分布显著减少,不同ACE基因型患者其血中ACE活性、AngⅡ、ALD、ET及NO浓度差异有显著性.相关分析发现冠心病组ACE与Ang Ⅱ、ALD、ET浓度相关.结论:在研究人群中.ACE基因I/D多态性可能是预测冠心病危险性的遗传标志,ACE基因的这种多态性能显著地影响血清ACE水平,冠心病患儿ACE活性与AngⅡ、ALD、ET浓度相关.
作者:杨丽霞;石燕昆;王先梅;齐峰;郭传明;郭瑞威;任丽;李明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已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用内毒素复制SIRS大鼠.实验分3组,即正常对照组、SIRS组和PTX组.用ELISA的方法检测各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IRS组大鼠TNF-α和IL-6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SIRS组比较.PTX组大鼠TNF-α和IL-6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PTX可明显抑制SIRS大鼠的炎症反应.
作者:魏刚;刘德红;陈伟峰;孟新科;吴华雄;郑晓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泽泻提取物对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血症家兔谷胱甘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乙醇热回流提取泽泻浸膏.将健康雄性家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泽泻组.蛋氨酸皮下注射法建立HHcy血症动物模型,干预组灌喂泽泻提取物.8周后检测血液中总的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mocysteine,tHcy)、谷胱甘肽(glutathione)、总胆固醇(tote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结果:(1)模型组和泽泻组血浆中tHcy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1);(2)模型组的血谷胱甘肽水平较正常组有轻度下降(P<0.05),泽泻组血谷胱甘肽水平明显上升,与正常组及模型组之间差异具极显著性(P<0.01);(3)3组TC和TG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泽泻提取物能够使HHcy血症家兔血谷胱甘肽水平增加,而对血脂正常家兔的血脂水平影响不明显.
作者:李开军;张力华;薛存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使用大剂量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HD-IVIG)和口服泼尼松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68例ITP患儿分为HD-IVIG组和泼尼松组.观察治疗后皮下出血、紫癜消失的时间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HD-IVIG组惠儿皮下出血、紫癜消失时间及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短于泼尼松组(P<0.05,P<O.01);治疗第1周血小板上升数目明显高于泼尼松组(P<O.01).结论:HD-IVIG可迅速提高ITP患儿血小板数量,时血小板数极低、有出血倾向者,可予该方法积极治疗.
作者:冯永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检测.进一步探索OSAS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多导睡眠图(PSG)检查确诊为中、重度OSAS患者44例为试验组,另44例PSG检查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于PSG检查次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并进行处理及测定.结果:试验组血浆ET值为(81.49±30.28)pg/mL,较对照组(50.30±15.18)pg/mL 明显增高(P<0.01);试验组血浆CGRP值(60.38±25.47)pg/mL,较对照组(76.24±20.02)pg/mL 明显下降(P<0.01).结论:OSAS患者ET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及CGR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提示OSAS患者有明显的高血压发病的潜在危害性.
作者:谭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隐翅虫皮炎是由于接触隐翅虫体液而引起的毒性皮炎.皮疹为条索、斑片状水肿红斑.长2~10 cm,边界清楚,或有不规则排列的丘疹样小脓疮,剧烈灼痛及灼痒感.
作者:高强;程树军;梅新;黄志平;师学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人群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遗传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对170例广东汉族CML患者和300例正常对照组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ML组HLA-DRB14等位基因频率(6.18%)显著下降(x2=4.448 6,P<0.05).结论:广东汉族人群HLA-DRB14等位基因对CML患者有遗传拮抗作用.
作者:丁浩强;罗广平;叶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美国G5振动排痰机联合盐酸氨溴索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COPD患者166例,分为4个组.A组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mg静脉注射,2次/d;B组使用G5美国振动排痰机在餐前1-2 h或者餐后2 h进行,每侧肺做10 min,3次/d;C组用盐酸氨溴索联合排痰机治疗:D组给予α-糜蛋白酶400U/mL治疗.结果:(1)A、B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8%和80%,A、B两组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P>O.05).C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3%,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2)从达到临床控制的时间比较.A、B、D组三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长于C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中,采用G5振动排痰机联合盐酸氨溴索有助于患者病情缓解.
作者:周理;李瑛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