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种口服避孕药在人工月经周期应用中对骨代谢的影响比较研究

汪宗保;王人卫;李国平;钱风雷;刘小丽;张小英;黄加良;朱传芳;吴薇

关键词:骨密度, 避孕药, 口服, 雌激素类, 骨钙素
摘要:目的:通过服用3种口服避孕药妈富隆、敏定偶、左旋18-甲基炔诺酮(18-甲),拟探讨3种口服避孕药对骨代谢的影响,阐明何种药物更适合于调整月经周期,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方法:将试验对象随机分成3组,分别服用3种药物,进行人工月经周期.结果:血清前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醇在妈富隆组和敏定偶组服药后呈现下降的趋势.结论:妈富隆和敏定偶对骨代谢的影响相似,而且要优于18-甲.提示我们经常短期应用激素类口服避孕药的青年女子应该慎重,以免产生积累性负面效应,18-甲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异物致大网膜包裹性脓肿误诊卵巢肿瘤蒂扭转1例

    患者女,38岁,因间歇性下腹痛伴发热6年,加重6 h于2005年2月15日人院.平素月经规律,量、色正常,G3P2,6年前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

    作者:梁海霞;李玉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纯音刺激下脑电图波形变化观察

    目的:探讨听觉单一刺激的情况下,诱发脑电中的电波形态变化.方法:运用电测听仪给予1 000 Hz纯音,强度为被检测者的听阈,通过外耳道鼓膜刺激听神经,检查通过空气传导听力情况及听神经动作电位传导到大脑皮质后的脑电波表现,同时运用脑电图检测仪检查脑电波活动情况,观察脑电图波形变化规律.持续时间500 ms,刺激间隔500 ms.结果:当被测试者听到纯音后,在脑电图检测仪中记录到的波形都会发生变化.结论:听神经通过阈强度纯音刺激兴奋后可诱发脑电波的变化,为客观判断听力提供依据.

    作者:叶发贵;王立新;刘燕鸣;钟雪花;曹奕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瑞芬太尼用于局麻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镇静止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在局麻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镇静止痛中瑞芬太尼与哌替啶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的区别.方法:40例拟在局麻下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ASA Ⅰ~Ⅱ,年龄18~40岁.入手术室后输液、吸氧并常规监测无创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ECG和呼吸频率.根据术中选用的镇静止痛药不同将病人分成两组.瑞芬太尼组(20例),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05μg/(kg·min),然后慢速注射咪唑安定50 μg/kg,3 min后观察病人是否出现Verril's体征.等病人入睡后,手术医师常规消毒并注射1%利多卡因,5 min后测试局麻效果,必要时追加局麻药,手术结束后停止输注瑞芬太尼,送病人入麻醉恢复室.哌替啶组(20例),基本步骤同瑞芬太尼组,在手术开始前,用哌替啶25 mg分2次静脉注射代替瑞芬太尼输注,然后立即给予咪唑安定50 μg/kg,术中和术后的管理同瑞芬太尼组.在手术医师进入手术室之前,微量泵持续输注生理盐水.在手术结束后10 min内手术医师根据视觉模拟评分对术中病人的镇静质量进行评价.在离开麻醉恢复室前和术后24 h,病人用同样的方法对自己的镇静满意度进行评分.结果:两组病人的平均心率、平均血压、恢复时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瑞芬太尼组病人和手术医师的满意率较哌替啶组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峰值和收缩压峰值瑞芬太尼组明显低于哌替啶组(P<0.05).结论:在局麻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镇静止痛中,咪唑安定复合瑞芬太尼比咪唑安定复合哌替啶可以明显地降低心率和收缩压峰值,对于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是有利的.

    作者:张宗旺;刘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替普瑞酮对十二指肠胃反流致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替普瑞酮对实验性十二指肠胃反流(duodenogastric reflux,DGR)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DGR组和替普瑞酮干预组,手术建立大鼠DGR模型,其中DGR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替普瑞酮干预组每日予替普瑞酮(200 mg/kg体重)灌胃.8周后对大鼠胃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胃黏膜溃疡指数(ulcer index,UI)和胃黏液凝胶层厚度,测定胃黏膜氨基己糖、磷脂的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胃黏膜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替普瑞酮干预组胃黏膜病理改变和胃黏膜UI明显低于DGR组(P<0.05),且胃黏液凝胶层厚度、胃黏膜氨基己糖、磷脂和PGE2含量均显著高于DGR组(P<0.05或P<0.0者);但替普瑞酮干预组胃黏膜UI仍高于空白对照组,其余各指标仍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替普瑞酮对DGR所致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华;龚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包茎继发阴茎癌2例误诊分析

    目前公认包皮过长尤其是包茎引起的长期包皮垢及炎症刺激是阴茎癌致病的重要原因,而包茎继发阴茎癌常因隐蔽而使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早期正确诊断包茎继发阴茎癌,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我们门诊近因包皮过长行包皮环切而发现阴茎癌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雄杰;湛海伦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二(噁)英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属于良性却具有类似肿瘤侵袭、种植的特点,近年发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柳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静态尿道测压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静态尿道测压(RUPP)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86例有满意压力-流率测定(P-F)和RUPP结果的BPH患者为研究对象,经P-F分析有38例诊断为膀胱出口梗阻(BOO),设为梗阻组,48例无明确BOO为非梗阻组,比较分析两组各项RUPP指标的变化.结果:除大尿道闭合压外,梗阻组的膀胱颈压、尿道控制带长度、控尿区面积显著大于非梗阻组,梗阻组尿道压力图的鞍型图表现明显多于非梗阻组,而坡型图明显少于非梗阻组.结论:RUPP指标反映了BPH引起后尿道结构的改变,与BOO有关联,对BPH致BOO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何有华;陈映鹤;竺海波;张磊;陈志勇;杨世坤;饶大庞;虞海锋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拴马桩钢丝拉拢复位固定治疗腭骨骨折12例

    目的:探讨拴马桩钢丝拉拢复位固定治疗腭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腭中缝骨折患者,以6⊥6为桩,0.6 mm不锈钢丝为材料,在6⊥6的近远中牙间隙来回穿越口腔顶部,在桩牙的颊侧结扎,然后把口顶的两条钢丝拧成绳状,利用钢丝的拉力使上颌、腭骨向中线拉拢至骨折创面对位紧贴,3周拆除钢丝.结果:12例患者骨创面出血立即停止,咬合关系良好,骨折生长愈合良好,对桩牙无损伤.结论:拴马桩钢丝拉拢复位固定治疗腭骨骨折,固位牢靠、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患者痛苦小、组织损伤小,可望骨折一期愈合,具有较广泛的临床适应性及实用性.

    作者:彭树扬;曾桓光;钟泗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严重烧伤休克期补液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烧伤休克是由于血浆外渗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而在严重烧伤后早期呈现的影响病情发展与救治后果的全身性复杂病理生理过程与临床综合病症.

    作者:张帆;肖能坎;石胜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突发性耳聋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13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突聋组)和13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浆中Hcy水平,同时用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结果:(1)突聋组Hcy水平为(18.2±5.2)μmol/L,对照组为(11.4±3.9)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突聋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分别为(12.2±4.0)μmol/L及(316.5±117.6)μmol/L,对照组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分别为(13.7±2.5)μmol/L及(350.1±153.0)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测定血浆Hcy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对突发性耳聋诊断有一定帮助,可作为突发性耳聋循环病因学说的一个重要临床指标.

    作者:程雪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不同亲属供肾肾移植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不同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我院实施的40例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效果,其中夫妻间供肾3例,丈夫给妻子1例,妻子给丈夫2例;父母给子女21例;兄弟姐妹间供肾16例.结果:所有供者术后7 d内出院,随访2~48个月,供者肾功能均正常;所有受者肾功能均恢复后出院,其中夫妻间供肾肾移植手术患者中,1例患者术后3 d发生加速排斥反应;父母给子女的21例接受移植手术的患者中2例肾移植术后7 d左右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后恢复;兄弟姐妹间供肾的16例肾移植手术患者中,1例患者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至第4周恢复正常.结论: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效果明显优于同期尸体供肾移植,其中父母给子女供肾或兄弟间供肾肾移植效果较好,夫妻间供肾效果相对稍差.

    作者:刘雄友;明英姿;叶少军;黄湘华;叶启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那格列奈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那格列奈(唐力)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方法:共43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试验前未用过其他降糖药.唐力组22例,使用唐力片60~120 mg,每天3次,餐前即刻或15 min内服用;诺和龙组21例,使用诺和龙片1~2 mg,每天3次,餐前15 min服用;未达标者,第5周开始加用二甲双胍片500 mg,每天3次,共12周.结果:唐力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平均下降4.57 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下降5.89 mmol/L、HbA1c平均下降1.73%,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与诺和龙组相比,上述指标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唐力组单药达标率50%以上,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那格列奈(唐力)降糖效果确切,对早期2型糖尿病疗效满意,其120 mg与瑞格列奈(诺和龙)2 mg效果相当;与二甲双胍合用,达标率明显增加.

    作者:詹伟彬;黄公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依替米星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178例

    目的:评估依替米星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6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78例因前列腺液培养致病菌株对氨基糖甙类药物敏感而使用依替米星0.2 g/d,连续给药4周.治疗中共有144例患者接受肾功能和听力水平监测,并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对照组108例仅对氨基糖甙类药物敏感但拒绝使用该药,给予对症处理.两组同时口服α1受体阻滞剂,辅助前列腺热疗、前列腺按摩等.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4.3%,较对照组的58.3%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耳、肾毒性等.结论:依替米星治疗敏感致病菌导致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陈建华;周辉;余滋中;钟文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小肝癌微波消融前后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分析直径≤5 cm的小肝癌患者微波消融前后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ic growth factor,HGF)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18例健康人血清中HGF的浓度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行微波消融的小 肝癌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7 d及1个月时的血清HGF浓度的变化.结果:小肝癌患者治疗前血清中HGF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第1天血清HGF浓度较治疗前显著增高.治疗后第3天血清HGF浓度达到峰值,较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术后第7天,血清HGF浓度已降至治疗前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个月血清HGF浓度基本保持在术前水平.结论:小肝癌微波消融后血清中HGF的浓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机体在微波消融后的修复过程,同时也可能与小肝癌的转移复发有关.

    作者:王知力;董宝玮;梁萍;于晓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含量变化及意义

    目的: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 mg/kg,48、72 h后测定全血空腹血糖、尿糖,血糖>16.5 mmol/L,尿糖在(+++)以上者确定为糖尿病大鼠.发病后第4、8、12和16周检测视网膜组织中cAMP和cGMP含量.结果:在实验各时点,实验组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病程延长差异更为明显,而cGMP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高血糖状态下视网膜组织中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明显降低所致的视网膜局部微循环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有关.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的代谢功能障碍可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李祖荣;王雨生;蓝平;徐旭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微创右腋下直切口心脏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微创右腋下直切口手术根治先天性心脏病的修复效果.方法:微创组21例患儿经右腋下直切口修补心脏间隔缺损.对照组20例为年龄、体重及缺损大小相仿的间隔缺损患儿,均经常规胸骨正中劈开切口,在心脏停跳下进行修补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患者或家属对该切口的选择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微创组患者或家属(n=25)对该微创切口的选择度达100%,其切口长度、术后24h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而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右腋下直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可以达到创伤小、痛苦轻、切口隐蔽和增强患者自信心的目的.

    作者:徐锋;葛建军;周汝元;葛圣林;林敏;高晴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前后入路病灶清除术治疗椎间隙感染

    目的:评价经前后入路病灶清除术治疗椎间隙感染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对13例椎间隙感染患者分别采用经前入路(8例)、后入路(5例)病灶清除术进行治疗,3例Ⅰ期植骨.结果:随访5~24个月,平均18.7个月.除1例后路手术患者因病灶清除不彻底行二次手术,其余患者术后痉挛性腰痛均缓解,细菌培养9例阳性,C反应蛋白术后2周,血沉4周降至正常.至随访结束均恢复日常活动.结论:病灶清除术是椎间隙感染有效的治疗方式.经前入路手术治疗椎间隙感染具有术野暴露广泛、病灶清除彻底、便于术中植骨、术后迅速解除疼痛等优点.后入路手术操作简便,但症状缓解慢,椎间植骨困难.

    作者:张山锋;王体沛;文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喉罩通气下胃液引流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

    妇科腹腔镜手术由于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但其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发生率较高,易导致患者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误吸、窒息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本研究拟观察喉罩通气下胃液引流对妇科腹腔镜PONV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赵国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输卵管再通术对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输卵管再通术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随访202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为输卵管不同部位、不同程度梗阻或狭窄的不孕症患者,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输卵管介入再通装置,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SG)和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FTR)成功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108例,对照组94例,观察组病例在SSG、FTR后行针对性综合治疗,统计1年内两组患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及输卵管再粘连阻塞率,并结合患者的并发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输卵管近端(间质部、峡部)梗阻与中远端(壶腹部、伞端)梗阻患者术后妊娠率分别为34.9%和11.1%,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0.37,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妊娠率分别为60.2%和44.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849,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异位妊娠率分别为2.8%和6.4%,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1.526,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再粘连复发率为7.4%和20.2%,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7.12,P<0.01).结论:SSG和FTR是治疗输卵管梗阻性病变的有效方法;妊娠率与适应证选择高度相关,输卵管近端阻塞为SSG和FTR首选.SSG、FTR术后采用针对性综合治疗可提高妊娠率.输卵管再通术后续治疗与护理及妊娠指导不客忽视.

    作者:李惠民;苑青龙;徐苑苑;李哲;徐朝霞;蔡东顺;朱望东;龚雪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氯胺酮麻醉对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研究全麻药氯胺酮对人脑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氯胺酮作用的敏感脑区,为进一步阐明全麻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10名,每名志愿者分别做3次PET扫描,采用Philips CPET Plus扫描仪及18FDG标记技术测定脑葡萄糖代谢(CMGlu),第1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对照,第2、3次分别在氯胺酮血浆药物浓度为0.2μg/mL(镇静状态)和1.1 μg/mL(意识消失)时进行扫描.结果:(1)与清醒状态时比较,镇静状态下除惊觉/镇静评分明显降低(P<0.05)外,MAP、RR、HR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指标均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2)镇静状态下全脑CMGlu降低了12.7%,CMGlu降低在丘脑、海马、额叶、枕叶和颞叶区域为明显(P<0.05);在意识消失状态下全脑CMGlu降低了18.5%(P<0.05),其中丘脑、海马、颞叶、枕叶和额叶降低更为显著(P<0.05);其他区域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氯胺酮低剂量时首先影响皮层区,较高剂量时不仅影响皮层区域的能量代谢,也影响皮层下结构,特别是丘脑和海马等区域,这些区域可能是氯胺酮麻醉作用的关键靶位.

    作者:孙绪德;陈蕾;徐礼鲜;张惠;柴伟;张贵和;高昌俊;韩丽春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