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重3.5kg以下患儿动脉导管结扎术10例麻醉处理

王晟;宋兴荣;罗沙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 降压, 控制性, 硝普钠
摘要:目的:总结10例体重3.5 kg以下患儿动脉导管结扎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10例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患儿,体重低于3.5 kg,其中7例新生儿,6例早产儿,在芬太尼-罗库溴铵-异丙酚复合全麻下行动脉导管结扎术.在分离动脉导管后持续输注硝普钠0.3~0.5 μg/(kg·min)实施控制性降压,在平均动脉压降至30~40 mmHg时结扎动脉导管,结扎完毕经静脉输注适量多巴胺,以维持心率和血压.结果:全部患儿麻醉过程平稳,手术顺利,术后全部治愈顺利出院.结论:低体重患儿动脉导管结扎术麻醉风险大,需合理制定麻醉方案,以保证患儿术中平稳过渡.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瑞芬太尼用于局麻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镇静止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在局麻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镇静止痛中瑞芬太尼与哌替啶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的区别.方法:40例拟在局麻下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ASA Ⅰ~Ⅱ,年龄18~40岁.入手术室后输液、吸氧并常规监测无创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ECG和呼吸频率.根据术中选用的镇静止痛药不同将病人分成两组.瑞芬太尼组(20例),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05μg/(kg·min),然后慢速注射咪唑安定50 μg/kg,3 min后观察病人是否出现Verril's体征.等病人入睡后,手术医师常规消毒并注射1%利多卡因,5 min后测试局麻效果,必要时追加局麻药,手术结束后停止输注瑞芬太尼,送病人入麻醉恢复室.哌替啶组(20例),基本步骤同瑞芬太尼组,在手术开始前,用哌替啶25 mg分2次静脉注射代替瑞芬太尼输注,然后立即给予咪唑安定50 μg/kg,术中和术后的管理同瑞芬太尼组.在手术医师进入手术室之前,微量泵持续输注生理盐水.在手术结束后10 min内手术医师根据视觉模拟评分对术中病人的镇静质量进行评价.在离开麻醉恢复室前和术后24 h,病人用同样的方法对自己的镇静满意度进行评分.结果:两组病人的平均心率、平均血压、恢复时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瑞芬太尼组病人和手术医师的满意率较哌替啶组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峰值和收缩压峰值瑞芬太尼组明显低于哌替啶组(P<0.05).结论:在局麻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镇静止痛中,咪唑安定复合瑞芬太尼比咪唑安定复合哌替啶可以明显地降低心率和收缩压峰值,对于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是有利的.

    作者:张宗旺;刘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小肝癌微波消融前后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分析直径≤5 cm的小肝癌患者微波消融前后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ic growth factor,HGF)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18例健康人血清中HGF的浓度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行微波消融的小 肝癌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7 d及1个月时的血清HGF浓度的变化.结果:小肝癌患者治疗前血清中HGF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第1天血清HGF浓度较治疗前显著增高.治疗后第3天血清HGF浓度达到峰值,较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术后第7天,血清HGF浓度已降至治疗前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个月血清HGF浓度基本保持在术前水平.结论:小肝癌微波消融后血清中HGF的浓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机体在微波消融后的修复过程,同时也可能与小肝癌的转移复发有关.

    作者:王知力;董宝玮;梁萍;于晓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乙状结肠腹膜外造口术在Miles术中的应用

    传统直肠癌Miles手术常需在结肠近端作永久性腹膜内结肠造口,但经临床观察发现,该造口方法易发生内疝、结肠回缩、脱出、狭窄、肠梗阻等并发症.

    作者:俞卫军;陈学璋;赵海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低密度脂蛋白对高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物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糖状态下低密度脂蛋白(LDL)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ECV-304)脂质过氧化物(LPO)代谢变化中丙二醛(MDA)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分泌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5.5、20 mmol/L)葡萄糖(Glu)的培养液细胞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LDL(0、50、100 μg/mL)进行氧化损伤48 h,采用倒置显微镜观测细胞形态学、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MDA的含量、细胞ELISA法测定ICAM-1的分泌.结果:(1)高糖状态下ECV-304细胞脂质过氧化的量明显增加(P<0.05或P<0.0者),加入LDL后,MDA含量显著增加,脂质过氧化损伤显著加重,表现出明显协同作用(P<0.05或P<0.01).(2)高糖状态下高浓度LDL抑制内皮细胞的活力(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3)高浓度Glu和LDL具有正协同作用,促进ICAM-1的分泌.结论:高浓度Glu和LDL时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协同损伤作用,高糖状态下LDL可直接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引起ICAM-1产生增多,促进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周琳;高方;薛耀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腹腔异物致大网膜包裹性脓肿误诊卵巢肿瘤蒂扭转1例

    患者女,38岁,因间歇性下腹痛伴发热6年,加重6 h于2005年2月15日人院.平素月经规律,量、色正常,G3P2,6年前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

    作者:梁海霞;李玉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不同亲属供肾肾移植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不同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我院实施的40例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效果,其中夫妻间供肾3例,丈夫给妻子1例,妻子给丈夫2例;父母给子女21例;兄弟姐妹间供肾16例.结果:所有供者术后7 d内出院,随访2~48个月,供者肾功能均正常;所有受者肾功能均恢复后出院,其中夫妻间供肾肾移植手术患者中,1例患者术后3 d发生加速排斥反应;父母给子女的21例接受移植手术的患者中2例肾移植术后7 d左右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后恢复;兄弟姐妹间供肾的16例肾移植手术患者中,1例患者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至第4周恢复正常.结论: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效果明显优于同期尸体供肾移植,其中父母给子女供肾或兄弟间供肾肾移植效果较好,夫妻间供肾效果相对稍差.

    作者:刘雄友;明英姿;叶少军;黄湘华;叶启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微波热凝治疗增生性龈炎50例

    目的:探讨微波热凝治疗增生性龈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50例口腔门诊增生性龈炎患者采用微波热凝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创面2周愈合,牙龈再生附着良好,随访的28例有效率100%,随访0.5~1年无复发.结论:微波热凝治疗增生性龈炎操作简便,时间短、创伤小,效果肯定、安全有效,患者无痛苦、易接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虹;吴联友;陈定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含量变化及意义

    目的:应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 mg/kg,48、72 h后测定全血空腹血糖、尿糖,血糖>16.5 mmol/L,尿糖在(+++)以上者确定为糖尿病大鼠.发病后第4、8、12和16周检测视网膜组织中cAMP和cGMP含量.结果:在实验各时点,实验组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病程延长差异更为明显,而cGMP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高血糖状态下视网膜组织中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明显降低所致的视网膜局部微循环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有关.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的代谢功能障碍可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李祖荣;王雨生;蓝平;徐旭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剖宫产同时局部按摩后行子宫肌瘤剔除38例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同时局部按摩挤压瘤体及周围平滑肌组织后行肌瘤剔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8例剖宫产同时局部按摩挤压瘤体及周围平滑肌组织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产妇(肌瘤剔除组)的资料,并与同期40例单纯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单纯剖宫产组)对照.结果:术后24 h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肌瘤剔除组与单纯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肌瘤剔除组较单纯剖宫产组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肌瘤剔除组与单纯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按摩挤压瘤体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行.

    作者:刘世英;李增艳;赵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拴马桩钢丝拉拢复位固定治疗腭骨骨折12例

    目的:探讨拴马桩钢丝拉拢复位固定治疗腭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腭中缝骨折患者,以6⊥6为桩,0.6 mm不锈钢丝为材料,在6⊥6的近远中牙间隙来回穿越口腔顶部,在桩牙的颊侧结扎,然后把口顶的两条钢丝拧成绳状,利用钢丝的拉力使上颌、腭骨向中线拉拢至骨折创面对位紧贴,3周拆除钢丝.结果:12例患者骨创面出血立即停止,咬合关系良好,骨折生长愈合良好,对桩牙无损伤.结论:拴马桩钢丝拉拢复位固定治疗腭骨骨折,固位牢靠、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患者痛苦小、组织损伤小,可望骨折一期愈合,具有较广泛的临床适应性及实用性.

    作者:彭树扬;曾桓光;钟泗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人重组型caspase-6融合蛋白对骨肉瘤E10细胞的靶向促凋亡作用

    目的:探讨Her2靶向重组人caspase-6融合蛋白对骨肉瘤E10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将抗Her2单链抗体基因e23sFv与绿脓杆菌外毒素PE的转膜结构域基因(PEⅡ)和重构型caspase-6基因连接,构建成immunocaspase-6(e23sFv-PEⅡ-caspase-6)基因,将其克隆入质粒pCMV中,阳离子脂质体包裹法转染E10细胞;HE染色、电子显微镜观测转染后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目的基因表达;MTT法检测目的基因转染后细胞的生长状况.结果:目的基因转染后,HE染色、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出caspase-6的表达,MTT法检测发现细胞的增殖被明显抑制(P≤0.01).结论:Her2靶向重组的人caspase-6融合蛋白能识别、结合Her2+骨肉瘤E10细胞,并促使其凋亡.

    作者:单乐群;周本根;裘秀春;许彦鸣;张正平;李伟;高杰;马保安;杨安钢;范清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异丙酚静脉麻醉下瑞芬太尼临床药效学研究

    目的:以HR、MAP为药效学指标研究异丙酚静脉麻醉下瑞芬太尼的量-效关系.方法:24例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麻醉平稳后分别以0.50μg/(kg·min)(Ⅰ组)、0.75μg/(kg·min)(Ⅱ组)、1.00 μg/(kg·min)(Ⅲ组)(n=8)持续输注瑞芬太尼.瑞芬太尼输注期间以及停药后30 min内,间断抽取桡动脉血,应用HPLC-UV测定血浆瑞芬太尼浓度.记录HR、MAP变化,用药代-药效结合(PK-PD)模型计算瑞芬太尼药效学参数.结果:应用Sigmoid-Emax模型,以HR为效应指标,推算出Ke0为(0.439±0.203)/min,γ值为1.975±1.067,EC50为(4.883±2.051)μg/L,Emax为(36.4±18.5)次.以MAP为药效指标,得出Ke0为(0.463±0.241)/min,γ值为2.632±1.889,EC50为(4.372±1.850)μg/L,Emax为(0.359±0.198)%.不同输注速度组间药效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HR、MAP拟合浓度效应的相关指数r2值分别为0.930、0.763(P<0.05).结论:不同的输注速度不影响药效学参数,HR比MAP能更好地量化瑞芬太尼的药物效应.

    作者:肖彬;张兴安;赵高峰;吴群林;徐波;陈宇珂;施冲;王捷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体重3.5kg以下患儿动脉导管结扎术10例麻醉处理

    目的:总结10例体重3.5 kg以下患儿动脉导管结扎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10例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患儿,体重低于3.5 kg,其中7例新生儿,6例早产儿,在芬太尼-罗库溴铵-异丙酚复合全麻下行动脉导管结扎术.在分离动脉导管后持续输注硝普钠0.3~0.5 μg/(kg·min)实施控制性降压,在平均动脉压降至30~40 mmHg时结扎动脉导管,结扎完毕经静脉输注适量多巴胺,以维持心率和血压.结果:全部患儿麻醉过程平稳,手术顺利,术后全部治愈顺利出院.结论:低体重患儿动脉导管结扎术麻醉风险大,需合理制定麻醉方案,以保证患儿术中平稳过渡.

    作者:王晟;宋兴荣;罗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鼠双微粒体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鼠双微粒体2(MDM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5例胶质瘤组织中MDM2的表达.结果:MDM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率为17%(6/35).MDM2表达与突变型p53表达呈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531.两者均与胶质瘤病理分型相关,标准回归系数(Beta)值分别为MDM2 0.443,p53 0.74.结论:MDM2的表达与p53的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是肿瘤高度恶性的生物学标志.

    作者:王连平;夏立丰;李义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胸水中TB-DNA、TNF-α、IFN-γ检测对结核性胸水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了解结核性和恶性胸水中结核分支杆菌(TB)-DNA、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的水平,探讨三者在胸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5例胸水患者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胸水中的TB-DNA,使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胸水中的TNF-α和IFN-γ.结果:结核性胸水中IFN-γ(M1 039.9 pg/mL,95%CI 45.8~1 077.4 pg/mL)、TNF-α(M173.2 pg/mL,95%CI 36.0~775.1 pg/mL)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恶性胸水中IFN-γ(M 49.4 pg/mL,95%CI 41.0~1 058.3 pg/mL)、TNF-α(M 64.8 pg/mL,95%CI 33.8~486.9 pg/mL)的水平(P<0.01).结核性胸水中TB-DNA的阳性率为7.3%,恶性胸水中TB-DNA的阳性率为0%.以IFN-γ>70.0 pg/mL诊断结核性胸水,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7%、88.2%;以TNF-α>125.0 pg/mL诊断结核性胸水,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5%、82.4%.结论:检测胸水中TNF-α和IFN-γ的水平有助于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作者:许西琳;李俊岭;杨军;关键;赵华;周婷;陈志刚;张中宏;宋丽军;陈颖;于颖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黄芪、硫酸镁注射液联用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黄芪和硫酸镁注射液联用对肺心痛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3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低流量吸氧、祛痰止咳、抗感染、解痉平喘、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30 mL、25%硫酸镁注射液10 mL,疗程2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和7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x2=2.78,P<0.05)且治疗后血气分析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和硫酸镁注射液联用,能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右心室后负荷,扩张气管平滑肌、改善通气障碍,对肺心痛急性加重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玉宝;彭翔;李道海;曾亮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脊麻对阴式全宫切除术麻醉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脊麻对阴式全宫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ASA Ⅰ~Ⅱ级,择期进行阴式全宫切除术的病人,分为芬太尼组(F组)(n=20)和舒芬太尼组(S组)(n=20).脊麻穿刺成功后,F组给予0.75%布比卡因1.8 mL和20μg芬太尼0.2 mL,S组给予0.75%布比卡因1.8 mL和5μg舒芬太尼0.2 mL,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和血压,注入脊麻药后分别于1、3、5、10、15、30 min使用针刺法测定感觉平面消失情况,采用Bromage法评估运动阻滞情况,对术中镇痛进行评分,并记录术后首次感到疼痛和首次需要使用镇痛药的时间,观察有无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在麻醉后5 min和10 min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首次感到疼痛的时间及首次需要止痛药的时间,S组较F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脊麻对阴式全宫切除术麻醉效果相当,但舒芬太尼的镇痛时效较长.

    作者:胡洪涛;张辉;戴载深;刘丹姝;周锦财;沈振逵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异位妊娠并有保守治疗指征的患者160例分为A、B两组各80例.A组采用MTX-CF联合米非司酮方案.予MTX 1 mg/kg及亚叶酸钙(CF)0.1 mg/kg隔日1次交替肌肉注射,共4次,8 d为1个疗程,并在疗程的前3 d每日服用米非司酮片150 mg.B组单用MTX-CF方案.根据血孕酮值再将各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比较各组的有效率、重复用药率及副反应情况.结果:甲、乙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A、B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中,A甲、B甲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乙、B乙之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MTX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与血孕酮值有关.当血孕酮≥32 nmol/L时,MTX与米非司酮联合使用,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余震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三种口服避孕药在人工月经周期应用中对骨代谢的影响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服用3种口服避孕药妈富隆、敏定偶、左旋18-甲基炔诺酮(18-甲),拟探讨3种口服避孕药对骨代谢的影响,阐明何种药物更适合于调整月经周期,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方法:将试验对象随机分成3组,分别服用3种药物,进行人工月经周期.结果:血清前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醇在妈富隆组和敏定偶组服药后呈现下降的趋势.结论:妈富隆和敏定偶对骨代谢的影响相似,而且要优于18-甲.提示我们经常短期应用激素类口服避孕药的青年女子应该慎重,以免产生积累性负面效应,18-甲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作者:汪宗保;王人卫;李国平;钱风雷;刘小丽;张小英;黄加良;朱传芳;吴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全麻期间立止血致过敏性休克抢救成功1例

    患者男,27岁,体重60 kg,ASAⅡ级,因左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左肩关节半脱位入院,拟全麻下行左肱骨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作者:谢厚云;隋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