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乐群;周本根;裘秀春;许彦鸣;张正平;李伟;高杰;马保安;杨安钢;范清宇
目的:观察那格列奈(唐力)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方法:共43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试验前未用过其他降糖药.唐力组22例,使用唐力片60~120 mg,每天3次,餐前即刻或15 min内服用;诺和龙组21例,使用诺和龙片1~2 mg,每天3次,餐前15 min服用;未达标者,第5周开始加用二甲双胍片500 mg,每天3次,共12周.结果:唐力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平均下降4.57 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下降5.89 mmol/L、HbA1c平均下降1.73%,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与诺和龙组相比,上述指标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唐力组单药达标率50%以上,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那格列奈(唐力)降糖效果确切,对早期2型糖尿病疗效满意,其120 mg与瑞格列奈(诺和龙)2 mg效果相当;与二甲双胍合用,达标率明显增加.
作者:詹伟彬;黄公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黄芪和硫酸镁注射液联用对肺心痛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3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低流量吸氧、祛痰止咳、抗感染、解痉平喘、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30 mL、25%硫酸镁注射液10 mL,疗程2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和7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x2=2.78,P<0.05)且治疗后血气分析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和硫酸镁注射液联用,能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右心室后负荷,扩张气管平滑肌、改善通气障碍,对肺心痛急性加重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玉宝;彭翔;李道海;曾亮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总结环状记忆合金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环状记忆合金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52例,按Edward分类,A型31例,B型16例(其中Ⅰ型9例,Ⅱ型7例),C型5例.结果:52例均获随访6~12个月,全部临床愈合.3例出现内固定松脱,辅助外固定后治愈.结论:环状记忆合金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安全、操作方便、固定牢靠的优点,有利于骨折愈合.
作者:刘强;李文锐;李文虎;陈锐雄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复肾合并上尿路结石的腔内泌尿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35例手术治疗的重复肾合并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5例,输尿管镜取石术(URL)治疗10例,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CNL)治疗20例.ESWL治疗5例中,1个月后结石排净率为80%(4/5),1例发生输尿管石街,采用URL取净结石.URL治疗10例,同时应用榆尿管内切开治疗3例,结石完全清除8例,2例患者因输尿管狭窄上镜失败,其中1例改为MPCNL术,手术成功;另1例放置输尿管内支架后行ESWL,术后结石排出.MPCNL治疗20例,结石清除率90%(18/20);2例术后残石患者中,1例应用体外冲击波辅助治疗后结石完全清除,另1例肾下盏残石未予处理.所在患者手术均成功,术中、术后无大出血,无输尿管损伤,无气胸等严重并发症.27例肾积水患者例行B超随访,随访时间1~38个月;结果失访6例,患肾积水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8例,无改善3例.结论: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重复肾合并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
作者:徐桂彬;李逊;何朝辉;何永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氯沙坦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探讨超大剂量能否优于常规剂量起到更多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术后3 d分为常规剂量治疗组、超大剂量治疗组、UUO组和假手术组.药物干预组分别每天给予氯沙坦50 mg/kg、氯沙坦500 mg/kg灌胃,假手术组及UUO组每天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观察模型第7、14和21天鼠尾袖带血压(TCP)、24h尿蛋白、肾小管损害程度、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肾间质巨噬细胞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随着梗阻时间延长,UUO组TCP逐渐增高、24h尿蛋白、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肾小管损害程度及肾间质巨噬细胞浸润显著增加,TGF-β1mRNA含量明显增加,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超大剂量氯沙坦相对于常规剂量,能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减轻肾小管损害和肾间质纤维化、减少肾间质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显著抑制TGF-β1 mRNA表达.结论:超大剂量氯沙坦在UUO大鼠模型中较常规剂量起到了更多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周姗姗;傅君舟;郭群英;聂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评价经前后入路病灶清除术治疗椎间隙感染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对13例椎间隙感染患者分别采用经前入路(8例)、后入路(5例)病灶清除术进行治疗,3例Ⅰ期植骨.结果:随访5~24个月,平均18.7个月.除1例后路手术患者因病灶清除不彻底行二次手术,其余患者术后痉挛性腰痛均缓解,细菌培养9例阳性,C反应蛋白术后2周,血沉4周降至正常.至随访结束均恢复日常活动.结论:病灶清除术是椎间隙感染有效的治疗方式.经前入路手术治疗椎间隙感染具有术野暴露广泛、病灶清除彻底、便于术中植骨、术后迅速解除疼痛等优点.后入路手术操作简便,但症状缓解慢,椎间植骨困难.
作者:张山锋;王体沛;文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地屈孕酮与黄体酮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探讨地屈孕酮是否能够有效防治先兆流产.方法:将62例先兆流产病人分为A、B两组.A组32例,首剂予地屈孕酮40 mg口服,随后每12 h口服地屈孕酮10 mg;B组30例,予黄体酮20 mg每日肌注;均用药至症状消失.结果:A、B两组病人在年龄、孕次、产次及妊娠时间上差异均无显著性.A组保胎成功29例(91%),流产3例(9%);B组保胎成功25例(83%),流产5例(1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继续妊娠患者尚未见有胎儿畸形报道.结论:地屈孕酮可有效治疗先兆流产,且服用方便,副作用小.
作者:李雪梅;赵坤;刘庆芝;李晓英;欧秀华;唐雪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黛力新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合并抑郁症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4例,全部病例均按脑卒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出现抑郁症状当天加服黛力新1片,每日早、中各1次口服,连续治疗6周,对照组仅予以谷维素20 mg,3次/d,连续治疗6周.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均行HAMD抑郁量表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AMD以及NIHSS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和P<0.05).结论:黛力新能使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得到较快的改善,使神经功能缺损明显降低,并且安全性高,未发现副作用.
作者:黄艺洪;罗爱萍;由行;黄志雄;廖全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腋臭是腋窝大汗腺分泌出特殊有机物经细菌分解而产生的臭味,大部分有家族史,与遗传有关.黑种人多于黄种人.其治疗方式较多:潜行剥离法、菱形切除、吸脂术、S形皮瓣法、Z形皮瓣法、激光、电干燥、注射无水乙醇等药物、外擦药物.
作者:成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微创右腋下直切口手术根治先天性心脏病的修复效果.方法:微创组21例患儿经右腋下直切口修补心脏间隔缺损.对照组20例为年龄、体重及缺损大小相仿的间隔缺损患儿,均经常规胸骨正中劈开切口,在心脏停跳下进行修补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患者或家属对该切口的选择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微创组患者或家属(n=25)对该微创切口的选择度达100%,其切口长度、术后24h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而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右腋下直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可以达到创伤小、痛苦轻、切口隐蔽和增强患者自信心的目的.
作者:徐锋;葛建军;周汝元;葛圣林;林敏;高晴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Ki67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COX-2和Ki67在46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喉癌组)和17例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结果:COX-2和Ki67在喉癌组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COX-2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在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型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与喉癌组织的病理分级有关,而Ki67与喉癌组织的病理分级及T分期有关(P<0.05),且COX-2和Ki67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739,P<0.01)结论:COX-2和Ki67均可作为反映喉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参考指标,它们参与了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和分化过程.
作者:黄穗华;汪蔚文;陈晓鸿;吴思恩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患者血小板参数与肝组织纤维增生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166例为实验组,乙肝病毒携带者36例为对照组,均经肝组织病理确诊.检测血浆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实验组PLT随纤维化进展逐步下降,二者呈负相关(rs=-0.835,P<0.001),各分期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MPV、PDW均与纤维化分期相关(rs=0.436、0.231),MPV均高于对照组,在S1、S2、S3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PDW仅S4高于时照组,与S1、S2、S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LT与肝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PLT<150×109/L,存在明显纤维化,PLT低于正常存在早期肝硬化.MPV、PDW均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
作者:赵兵;杨晴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静态尿道测压(RUPP)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86例有满意压力-流率测定(P-F)和RUPP结果的BPH患者为研究对象,经P-F分析有38例诊断为膀胱出口梗阻(BOO),设为梗阻组,48例无明确BOO为非梗阻组,比较分析两组各项RUPP指标的变化.结果:除大尿道闭合压外,梗阻组的膀胱颈压、尿道控制带长度、控尿区面积显著大于非梗阻组,梗阻组尿道压力图的鞍型图表现明显多于非梗阻组,而坡型图明显少于非梗阻组.结论:RUPP指标反映了BPH引起后尿道结构的改变,与BOO有关联,对BPH致BOO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何有华;陈映鹤;竺海波;张磊;陈志勇;杨世坤;饶大庞;虞海锋 刊期: 2007年第08期
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我科应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肿瘤化疗致血小板减少患者,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荣华;唐秀红;商春梅;郝福合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126例ASA Ⅰ~Ⅱ级需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分成两组.A组采用瑞芬太尼行PCIA,B组术后疼痛时给予肌肉注射哌替啶加异丙嗪镇痛.分别观察产妇24、48 h两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A),48 h满意视觉模拟评分(VCS),及术后泌乳时间、24 h平均哺乳次数、术后24 h内阴道流血量.结果:A组术后24、48 hVSA低于B组(P<0.01),48 h VCS高于B组(P<0.01),泌乳时间短于B组(P<0.05),24 h平均哺乳次数多于B组(P<0.01),24h阴道流血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一代阿片类镇痛药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效果确切,镇痛作用强,与其他阿片类镇痛药相比,具有速效、超短效效应,静脉注射后起效快,分布容积小,能够快速再分布和清除,效果满意.
作者:张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996-2005年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患者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3例采用手术治疗32例,40例治愈,3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腹腔穿刺、B超和CT.钝性损伤后表现有明显失血性休克,证实有腹腔内脏器或血管损伤,以及穿透伤后所致腹膜后血肿均应及时手术:肾周血肿或仅为骨盆区血肿则无需立即手术.
作者:赵玉军;郭劝民;王德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手术室护理管理是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护理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而且取决于管理的效能[1].实行全员共同参与科室管理,可充分挖掘护理人员的潜能,提高大家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有效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笔者自2001年担任手术室护士长以来一直提倡并实施全员参与科室管理,至2005年已趋于完善,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丰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方法:本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18~53岁,平均33岁.按Sanders分型,Ⅱ型7足,Ⅲ型12足,Ⅳ型2足.均采用骨折内固定术手术治疗.结果:功能评价根据Kerr评分标准,优14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6%.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明显恢复.结论:对有移位或粉碎性关节内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建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浓度血红蛋白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期引起临床上对妊娠期高浓度血红蛋白的重视.方法:选择2003年1-12月间在北京妇产医院定期产前检查并于妊娠28周后住院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共687例进行研究.结果:孕早期高浓度血红蛋白组糖代谢异常情况与其余各组差异无显著性.孕中期和孕晚期高浓度血红蛋白组和正常高限血红蛋白组的不良妊娠结局[糖代谢异常、妊娠性高血压(PIH)、国产儿缺氧、分娩小于胎龄儿(SGA)、早产]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血红蛋白组、正常低限血红蛋白组.结论:高浓度血红蛋白可增加糖代谢异常、PIH、围产儿缺氧、SGA、早产的发生率.高浓度血红蛋白与血液稀释不良、血液黏稠度增加有关.
作者:孙晓燕;黄醒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听觉单一刺激的情况下,诱发脑电中的电波形态变化.方法:运用电测听仪给予1 000 Hz纯音,强度为被检测者的听阈,通过外耳道鼓膜刺激听神经,检查通过空气传导听力情况及听神经动作电位传导到大脑皮质后的脑电波表现,同时运用脑电图检测仪检查脑电波活动情况,观察脑电图波形变化规律.持续时间500 ms,刺激间隔500 ms.结果:当被测试者听到纯音后,在脑电图检测仪中记录到的波形都会发生变化.结论:听神经通过阈强度纯音刺激兴奋后可诱发脑电波的变化,为客观判断听力提供依据.
作者:叶发贵;王立新;刘燕鸣;钟雪花;曹奕忠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