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胆结石谈起

许良中

关键词:胆结石, 色素性结石, 男女, 发病率, 胆固醇性结石, 性别差异, 生活水平, 年龄增长, 胆道手术, 老年人, 混合性, 多发病, 成年人, 常见病, 形态, 女性, 胆囊, 胆管, 成因, 病例
摘要:胆结石为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胆道手术病例的四分之一.胆结石多发生于胆囊,也可形成于胆管.本病主要见于成年人,女性常见,男女之比约为1:3.但随着年龄增长,其性别差异减少,50岁时男女之比为1:1.5,老年人中男女发病率基本相等.胆结石可分为胆固醇性、胆色素性和混合性结石三种.它们的成因和形态各不相同.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固醇性结石的发病率已超过胆色素性结石.
抗癌杂志相关文献
  • 欢笑中走出癌魔阴影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甲胎蛋白可能成为肝癌化学预防的依据

    本世纪己旱灾入以科学数据为基础的肿癌预防新时代.对预防肿癌历来有两种观点.

    作者:王兴旺;张如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专家门诊一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肺癌病人化疗前的心理护理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危害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当病人知道所患疾病时,在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尤其是经化疗后,病人的药物副作用大,静脉穿刺困难,或病情反复时,易导致病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悲观失望,丧失了信心,影响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培养病人良好的情绪,配合治疗,是护理肺癌病人的当务之急.

    作者:赵莉莉;强水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由植物肿瘤所想到的……

    植物与肿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植物中蕴含着抗癌活性物质如喜树碱、紫杉醇等,另一些植物如铁海棠、变叶木等因含EB病毒早期抗原诱导物而被认为具有潜在的致癌作用。

    作者:欧周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因人而异制定中医洽癌法则

    祖国医药治疗肿瘤已有悠久的历史,但系统应用中医中药探索治癌新途径却始于20世纪50年代.

    作者:洒荣桂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软组织肉瘤诊治堪忧

    软组织肉瘤是一种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起源于间叶组织细胞的一组异质性肿瘤.虽发病率较低(约为2/10万),但由于其病理类型复杂,大多恶性度较高,加之一些医生对其有时缺乏必要的认识,往往延误治疗,导致预后不良.

    作者:宋金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鼻咽癌新辅助化疗有争议

    鼻咽癌治疗方案应根据病期、病变范围和患者的一般情况来决定.放射治疗是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方法已被公认,Ⅰ、Ⅱ期患者单纯放疗即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患者就诊时多为晚期,Ⅲ+Ⅳ期约占85%.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晚期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所以,如何改善晚期鼻咽癌病人的预后,已引起广泛的关注.

    作者:刘洁;胡国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癌从何而来

    人们早观察到扫烟囱的人易得阴囊癌.20世纪妆,发现用煤焦油涂于兔耳,被涂之处可长出癌瘤.

    作者:汤钊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我的抗癌心路

    患癌手术后三个月我就坚持上班工作,边治疗边工作,直至2002年初才退休.退休后游览了许多名山大川,无不心旷神怡.祖国的山山水水,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增强了我求生的欲望,坚定了我有生之年立志发挥余热的信念.因此,我尽其所能为职工办实事,替他们排忧解难.

    作者:俞洪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基因芯片可预知肿瘤的发生

    基因芯片技术作为近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不仅能够研究细胞内所有基因的表达谱,同时还具有多样品并行处理能力、分析速度快、所需样品量少、污染少等优点,为研究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因表达情况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作者:李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保乳治疗中的若干问题

    随着诊断技术和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早期乳腺癌的发现不断增加,这是乳腺癌保守治疗(conservative therapy)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大量的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资料以及对乳腺肿瘤生物行为的纵深认识亦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虽然第一项以保留乳房为目的的随机研究疗效欠佳,但其在治疗不充分(未做腋窝手术,放疗剂量仅30Gy~38Gy)的情况下仍能获得接近于根治术的生存率和局控率,为保守治疗带来了希望.

    作者:袁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青年人谨防大肠癌

    很多朋友也许会有这样一种错觉,以为肿瘤是只属于中老年人的疾患,青年人患癌症的可能性很小或无.因此,当有大便次数增多、便血、粘液便、腹痛、腹泻、便秘、全身消瘦等症状时,并不会引起患者及有些医师的警惕.其实,这样易造成癌的漏诊误诊.

    作者:孙国防;傅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癌症诊疗:医患沟通探析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肿瘤患者日益增多.一方面是由于各种物理、化学以及生物致癌因素逐渐增多,另一方面也是医学条件和水平的提高,使得肿瘤患者早期通过筛检而获得诊疗机会的几率增高.

    作者:王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我国胃癌的防治战略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对胃癌防治研究工作给予了极大关注,广大同道付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而当前认真地探讨我国未来防治胃癌的战略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迫切的任务.

    作者:陈峻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女性性器官损伤后的性康复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性功能障碍除与肿瘤对特定的组织器官的侵袭破坏和治疗有关外,还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

    作者:梁彬影;张风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措施妥帖癌痛缓解

    疼痛是癌症患者主要的问题之一,WHO对癌症患者的调查,认为进展期癌和末期癌患者75%~90%以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经过治疗,90%的疼痛可缓解.护士在控制癌性疼痛方面责任很重,护士应及时执行镇痛处方,采取妥帖、恰当的安全有效措施,解除或缓解患者的痛苦.

    作者:欧阳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竭诚欢迎订阅《抗癌》杂志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日本原装进口升康力牌小球藻片、姬松茸营养粉介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乳腺诊断新技术避免误诊误治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病妇女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因此,不论是外科还是内科,肿瘤学家在各个领域都尝试着为提高乳腺癌的治愈率而努力.近年来乳腺肿瘤诊断技术也有了新的进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抗癌杂志

抗癌杂志

主管: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上海市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