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敏鹰;黄传平;彭林
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5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群禹;郭洲;董群伟;巫培康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头位妊娠脐带绕颈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及胎儿窘迫时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方法:对590例头位妊娠脐带绕颈者及780例胎儿脐带无绕颈者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对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分娩胎儿窘迫时阴道顺产、产钳助产和急诊剖宫产3种分娩方式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胎儿脐带绕颈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胎儿脐带无绕颈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阴道试产中阴道顺产率71.9%.头位分娩脐带绕颈胎儿窘迫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急诊剖宫产组低,急诊剖宫产组与阴道顺产组、急诊剖宫产组与产钳助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阴道顺产组与产钳助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可引起胎儿窘迫,但对无产科剖宫产指征头位妊娠脐带绕颈的产妇可给予阴道试产机会,当出现胎儿窘迫时,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极为重要,原则上应使胎儿尽快脱离母体,不宜强行阴道助产.
作者:陈文殊;徐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Ommaya管置入术结合32P内放疗治疗颅咽管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颅咽管瘤患者行立体定向Ommaya管置入术结合32P内放疗治疗,观察其视力、内分泌变化,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并发症少.结论:立体定向Ommaya管置入术结合32P内放疗治疗颅咽管瘤临床疗效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隋立森;韩富;姜晓丹;许建平;谢绍盈;张志强;龙新兵;张泽舜;黄涛;罗小川;谭齐家;沈有碧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5年我科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64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采用胸膜剥脱术47例,胸廓改型术8例,胸膜肺切除术5例,胸腔病灶清除术4例.术后脓腔全部消灭,脓胸全部治愈,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家杰;江涛;李志强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钬激光腔内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2月采用钬激光治疗泌尿系结石36例,其中输尿管结石28例,膀胱结石8例.对钬激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与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6例中33例单次手术碎石成功,单次手术结石粉碎率达92%(33/36).2例结石在钬激光碎石过程中移位于肾盏,术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1例因输尿管狭窄进镜失败改为开放手术.结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合并息肉形成以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无效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气压弹道碎石法.
作者:郑凯;徐延昭;谭建明;吴卫真;杨顺良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02-2006年间60岁以上老年性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共46例,所有患者术前明确神经根受压节段,采用椎板小开窗减压手术治疗.其中合并高血压痛28例,冠心病19例,心律失常5例,糖尿病17例.结果:术中无一例死亡,无神经损伤,随访2个月~4年.手术优良率87%.结论:采用小开窗减压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既可取得预期效果,又能大限度保留患者腰椎稳定结构,减轻患者绝大部分症状,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杨伟毅;张葆青;许少健;郭达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6例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后尿道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总结.结果: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各段结石均可取得满意的效果,膀胱结石和后尿道结石的治疗相当满意.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取代传统疗法治疗输尿管结石,尤其是中下段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作者:黄碧苍;陈勇;刁鉴伟;谢丽琼;巫兰香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观察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S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采用相差显微镜测量细胞大小,测定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Bcl-2、Bax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TSN能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细胞增大,使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率的显著降低(P<0.05)、心肌细胞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心肌细胞抑制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其效果与AngⅡ受体阻滞剂缬沙坦(valsartan)相似.结论:TSN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这可能与其同时抑制了心肌细胞的凋亡有关.
作者:周玮;梁黔生;冯俊;郑智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回顾我科2例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探讨该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例1于入院后第2天行T8全椎板椎管内血肿清除术.例2入院后急行C3~7单开门+T1、2全椎板切除+血肿清除术.结果:例1术后次日疼痛症状明显消退,复查胸椎MR见血肿已清除.例2术后第3天出现排痰困难,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1周后脱离呼吸机.结论:影响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预后的主要因素是从发病到手术减压之间的时间间隔.术前快速确诊以及尽可能缩短手术与发病时间之间的间隔十分重要.
作者:廖穗祥;王善琛;夏虹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总结严重闭合性胸腹多发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及教训,探讨其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6例严重闭合性胸腹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车祸伤31例,高处坠落伤13例,斗殴伤2例.46例中休克21例,多发肋骨骨折36例,存在反常呼吸而需肋骨悬吊固定者8例,双侧肋骨悬吊1例,血气胸44例,气胸1例,血胸1例,肺挫伤或肺挫裂伤24例,膈肌破裂3例,合并脾破裂13例,肝破裂8例,小肠、结肠及系膜损伤8例,肾挫裂伤6例,胰腺断裂2例,腹膜后血肿11例,颅脑损伤6例,脊柱及四肢、骨盆骨折8例,颌面部损伤8例.开胸手术6例,剖腹手术42例.痊愈41例,占89%,死亡5例,占11%,其中术前死亡3例,术后死亡2例.结论:正确及时的诊断是救治的前提.术前应明确有无胸腹多发伤,及时纠正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胸腔一次引流血液超过800 mL、引流后多于400 mL/h及引流后肺复张不全者应开胸探查.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和护理,对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兆者,应及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必要时纤维支气管镜下行冲洗或吸取血性痰块.
作者:于树青;李新辉;徐飞;杜同海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株增殖及MEK1/2、ERK1/2及MKP-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bFGF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沉淀法纯化蛋白并ERK试剂盒测定ERK活性;免疫印迹法测定p-MEK1/2、p-ERK1/2及MKP-1表达.结果:MTT实验显示bFGF明显增强ACC-2细胞增殖,免疫沉淀法显示bFGF上调ERK活性,免疫印迹法显示bFGF明显增强p-MEK1/2、p-ERK1/2表达及抑制MKP-1表达.结论:bFGF可促进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株增殖,其途径与上调ERK活性、激活MEK/ERK通路、抑制MKP-1表达有关.
作者:丁蕾;朱声荣;汤国雄;向国林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索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重建前颅底缺损.方法:采用单蒂或双蒂额肌帽状腱膜颅骨瓣重建前颅底缺损.结果:1997-2005年采用该方法共治疗26例患者,2例出现术后高热,经对症处理体温恢复正常,1例出现脑脊液鼻漏,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其中22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8年,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脑膜脑膨出、颅内感染及皮瓣坏死,效果满意.结论:该瓣为目前修复前颅底缺损理想方法,不仅提供了颅底骨性支架,而且满意封闭颅腔,避免了各种并发症发生.
作者:吕扬成;吴宇平;刘劲松;王光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在诊断宫角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6例宫角妊娠患者的二维图像、血流分布及频谱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角妊娠的声像图表现分为孕囊型(12例)、不均质包块型(7例)和破裂型(7例)三种类型.超声诊断正确率为80%,诊断宫角妊娠21例,3例误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例误诊为子宫肌瘤,1例误诊为滋养细胞肿瘤.结论:超声对宫角妊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欢;柯楚真;黄蓉;赵勤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高频电泪道成形术加硬外麻管插管术后复发的几率,改进插管降低术后复发的几率,进行临床的初步研究.方法:改进硬外麻空心插管,在相应刻度上约18 cm处开6个错位小孔,另一端密封.选鼻泪管阻塞病例35例,39眼.手术在表面麻醉及浸润麻醉下进行.用高频电探头,采用边退针边电灼,旋转出针.用生理盐水冲洗确定通畅,则用硬外麻管插入成形泪道(另一组用改进硬外麻管),另一端从鼻腔拉出,环形固定下睑.39眼鼻泪管阻塞分两组:A组33眼用高频泪道成形术加硬外麻管插管术;B组6眼用高频泪道成形术加改进硬外麻插管术.结果:在39眼鼻泪管阻塞中,行高频电泪道成形术加常规插管33眼,其中拔管后随访3个月,复发5眼,治愈率85%;随访6个月、1年,复发6眼,治愈率82%;改进插管6眼拔管后随访3、6个月,无复发,治愈率100%.讨论:高频泪道成形术加硬外麻插管术及改进硬外麻插管术,改进硬外麻插管术集合了创伤小、效果好、能在插管的情况下进行冲洗泪道,达到了扩管及冲洗的双重目的.致使短期内治愈率达100%,明显优于同类手术方法,但长期效果还有待于临床观察.
作者:何庆国;胡超雄;杜庆生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评价镍钛机动器械ProTaper在磨牙的慢性根尖周炎中行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方法:将80颗根尖周病变暗影范围在5 mm以内的慢性根尖周炎磨牙分为两组,分别为ProTaper镍钛根管锉机动预备与侧压充填根管治疗一次完成组(试验组),K型不锈钢根管锉手动预备与侧压充填根管治疗一次完成组(时照组),评价ProTaper机动预备与K型不锈钢根管锉手动预备对磨牙的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的反应及远期疗效.结果:在磨牙的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试验组术后3 d疼痛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的疼痛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根管治疗远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镍钛机动器械ProTaper在磨牙的慢性根尖周炎中行一次根管治疗中的远期疗效与K-file器械相当,但具有省时高效的优点,并能减少术后疼痛反应.
作者:罗荣;周少云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复方创伤药对创伤伤口的治疗作用,比较中药和西药对皮肤创伤的疗效作用,寻求经济便捷而又有效的创伤愈合药,探讨其初步机制.方法:通过查找比较各种中药的药理及应用,以野菊花20 g,蒲公英30 g,黄柏30 g,三七30 g,地榆30 g,配成一副中药(实验组),建立家兔创伤模型,以伤口愈合面积、愈合率、结痴和病理切片作为指标,与目前常用药磺胺嘧啶银霜(对照组)对照,观察该药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结果:实验组与空白组(涂以碘酒)比较,实验组能明显提高家兔的伤口愈合率(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伤口愈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能促进表皮形成,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加速胶原纤维增生形成瘢痕.结论:该复方中药在创伤愈合中有显著的作用,能促进伤口血管重建,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加速胶原纤维的增生形成瘢痕,防止伤口感染.
作者:林子洪;许环亲;胡婧晔;袁炜嗣;高露莎;袁广明;林明栋;杨惠玲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瘙痒是许多皮肤病共有的一种自觉症状,如果仅有皮肤瘙痒而没有原发性皮肤损害则称为皮肤瘙痒症.我们近3年治疗了210例皮肤瘙痒症,分析如下.
作者:吴中;胡燕卿;杨敏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术加终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依据脑室内积血的量及其形态、形状、病情与原发病,选择微创术加终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清除积血.结果:微创术加终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86例,出院73例,死亡13例(15%);58例随访6个月~7年,日常生活能力(ADL)Ⅰ20例(34%),ADLⅡ22例(38%),ADLⅢ8例(14%),ADLⅣ5例(9%),ADLⅤ 3例(5%).结论:微创术加终池置管持续引流术能大限度地清除血肿(出血),避免和(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建文;陈锦辉;邓旭华;周承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采用不同技术对种植体周围炎的种植体表面进行处理,联合GBR技术对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进行重建,筛选出临床成骨效果良好的表面处理技术.方法:拔除4只Beagle犬双侧下颌前磨牙植入2种不同表面的种植体,建立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各种种植系统分别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翻瓣刮治;Bio-Oss组翻瓣刮治,骨缺损区充填Bio-Oss,覆盖BME胶原膜;OAM组共4颗种植体,翻瓣刮治,骨缺损区充OAM,覆盖BME胶原膜.分别在治疗前、后测量每颗种植体近中、远中、颊侧、舌侧4个视野的种植体冠部到骨缺损底部的垂直距离(DD值)、缺损牙槽骨的冠方顶点到种植体表面的水平距离(DW值)、牙槽嵴冠方顶点到种植体冠部的垂直距离(BL值)及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所有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水平接近30%.而经过不同治疗后,各组之间骨的再生不一,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Bio-Oss、OAM两组在治疗前后DD值、DW值、BL值均接近,说明两者的成骨效能相近.由于存在分组变量表面(MTS表面、HA表面)之分和处理(空白对照组、Bio-Oss组、OAM组)之分,两种变量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均显著.Bio-Oss和OAM对骨重建的骨量的增加效果较明显.
作者:张爱华;黄建生;章锦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宫外妊娠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及早期诊治方法.方法:对我中心1997年3月至2006年8月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宫外妊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041例临床妊娠中宫内外妊娠11例,发生率为1.07%.11例宫内宫外妊娠手术后9例继续妊娠,妊娠至足月为54.56%.结论:辅助生育技术的开展,导致宫内宫外妊娠的发生率大大提高,此症的发生与输卵管病变及其他高危因素有关,及早及详细的阴道超声检查,有利于宫内外妊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黎淑贞;陈士岭;孙玲;宋华东;何锦霞;邢福祺 刊期: 200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