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立森;韩富;姜晓丹;许建平;谢绍盈;张志强;龙新兵;张泽舜;黄涛;罗小川;谭齐家;沈有碧
膀胱鳞状细胞癌(SCC)约占膀胱肿瘤的2%,预后极差.我院从1989年5月至2005年12月收治了9例膀胱结石并发或继发SCC患者.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沈明顺;刘军;苏江浩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电烧伤后广泛气管缺损的外科修复方法.方法:应用带膜网状记忆金属支架植入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电烧伤后广泛气管缺损.结果:应用带膜网状记忆金属支架植入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电烧伤后广泛气管缺损并随访2年,记忆金属支架内未见肉芽组织生长.呼吸、排痰功能基本正常.结论:带膜网状记忆金属支架植入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是修复广泛气管缺损的一种可行方法.
作者:卢青军;陈宝元;胡安军;李兆顺;闫永宏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蛋白酶D(Cath-D)、c-erbB-2、P53、P16、nm23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乳腺癌Cath-D、c-erbB-2、P53、P16、nm2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ath-D、c-erbB-2、P53、P16、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55%、60%、47%、58%.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Cath-D、c-erbB-2、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1),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P16、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转移者(P<0.01).结论:Cath-D、c-erbB-2、P53的高表达与P16、nm23蛋白的低表达可能促进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联合检测以上生物学指标有助于提高对乳腺癌预后评价和治疗的正确性.
作者:米贤军;杨接辉;李政;钟守军;段立锋;杨枚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在体外循环过程中运用缺血预处理对瓣膜置换术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4例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10例)和预处理组(14例),观察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M和补体C3、C4及IL-2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IgG、IgM和C3、C4、IL-2水平均在术后1 d较术前明显降低,IgG、IgM在术后3 d有所恢复,术后5 d恢复正常,C3术后3 d恢复正常.预处理组C4和IL-2在术后3 d即恢复至术前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前.结论:缺血预处理能促进瓣膜置换术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而对机体体液免疫的影响则可能通过对补体系统调节而实现.
作者:王湘;张希;姬尚义;姚尖平;陈振光;熊迈;许哲;王志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高频电泪道成形术加硬外麻管插管术后复发的几率,改进插管降低术后复发的几率,进行临床的初步研究.方法:改进硬外麻空心插管,在相应刻度上约18 cm处开6个错位小孔,另一端密封.选鼻泪管阻塞病例35例,39眼.手术在表面麻醉及浸润麻醉下进行.用高频电探头,采用边退针边电灼,旋转出针.用生理盐水冲洗确定通畅,则用硬外麻管插入成形泪道(另一组用改进硬外麻管),另一端从鼻腔拉出,环形固定下睑.39眼鼻泪管阻塞分两组:A组33眼用高频泪道成形术加硬外麻管插管术;B组6眼用高频泪道成形术加改进硬外麻插管术.结果:在39眼鼻泪管阻塞中,行高频电泪道成形术加常规插管33眼,其中拔管后随访3个月,复发5眼,治愈率85%;随访6个月、1年,复发6眼,治愈率82%;改进插管6眼拔管后随访3、6个月,无复发,治愈率100%.讨论:高频泪道成形术加硬外麻插管术及改进硬外麻插管术,改进硬外麻插管术集合了创伤小、效果好、能在插管的情况下进行冲洗泪道,达到了扩管及冲洗的双重目的.致使短期内治愈率达100%,明显优于同类手术方法,但长期效果还有待于临床观察.
作者:何庆国;胡超雄;杜庆生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AO跟骨解剖钢板与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对AO跟骨解剖钢板与植骨术治疗的20例24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足出现皮缘坏死,1足切口有渗液,1足行走时明显疼痛,并发症发生率17%,优良率79%.结论:AO跟骨解剖钢板与跟骨外侧面的解剖形态吻合,疗效确切.植骨能避免内固定操作过程中骨折复位后的再移位,简化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术中保护皮肤,尽量解剖复位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作者:高梁斌;袁正兵;李健;张亮;谢清华;付敏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自1998年1月至2006年4月本院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9例,应用支撑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远;林宇春;邹玉英;左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支气管动脉栓塞严重并发症的易发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患者95例,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明确供血血管,在支气管动脉干或支气管动脉分支内超选择插管下灌注栓塞.栓塞物质为明胶海绵、丝线、红霉素、10%氯化钠、.结果:支气管动脉栓塞后,脊髓损伤2.1%(2/95),异位栓塞3.2%(3/95),肺动脉栓塞1.1%(1/95),肋间动脉缺血4.2%(4/95).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严重并发症是可预防的,明胶海绵、丝线是相对安全的栓塞物质,同轴微导管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插管技术值得推广.
作者:曹国文;李树南;郭立新;邬书本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重度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重型脑损伤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0例,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加亚低温治疗.治疗过程中应用TCD监测脑血流动力学及应用颅内压监护仪监测颅内压.结果:治疗组中与脑血流动力学有关的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在亚低温治疗5 d后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第3天后平均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能够改善重症颅脑损伤引起的脑血流动力学紊乱,降低颅内压,其机制可能与舒张脑血管有关.
作者:蔡菊芳;史志东;魏建功;董功航;刘道斌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诊断糖尿病高血糖危象并发急性胰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1例糖尿病高血糖危象并发急性胰腺炎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4%的病例在初诊时血清淀粉酶并不升高,但动态观察均进行性升高;所有病例均有一过性高甘油三酯血症;45%的病例存在胆道疾病.结论:对高血糖危象患者,尤其是存在高甘油三酯血症、胆道痰病时,应密切注意合并急性胰腺炎的可能,需动态监测各项相关指标.
作者:黄东瑾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全切15例,大部分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14例视力、视野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3例月经恢复.结论:该手术入路是创伤较小,安全有效的治疗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
作者:叶敏;张敬泉;张文波;黄进兴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总结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化脓性关节炎后遗髋关节畸形的临床经验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8年来收治的18例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髋关节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术前准备、术中的操作技巧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术后随访5~36个月,平均24.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无伤口及关节内感染发生,无术后坐骨神经损伤、股骨骨折、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髋关节疼痛消失,患者双下肢长度相等,跛行消失.术后Harris评分72~86分,平均76.8分.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髋关节畸形的较好方法,术后能够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
作者:吕波;王跃;唐六一;杨晓 刊期: 2007年第14期
我院于2005年3月引进德国产百康2000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治疗仪,至2006年12月,对328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现作阶段性报告如下.
作者:颜信芬;朱培华;杨巧巧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钬激光腔内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2月采用钬激光治疗泌尿系结石36例,其中输尿管结石28例,膀胱结石8例.对钬激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与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6例中33例单次手术碎石成功,单次手术结石粉碎率达92%(33/36).2例结石在钬激光碎石过程中移位于肾盏,术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1例因输尿管狭窄进镜失败改为开放手术.结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合并息肉形成以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无效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气压弹道碎石法.
作者:郑凯;徐延昭;谭建明;吴卫真;杨顺良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术加终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依据脑室内积血的量及其形态、形状、病情与原发病,选择微创术加终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清除积血.结果:微创术加终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86例,出院73例,死亡13例(15%);58例随访6个月~7年,日常生活能力(ADL)Ⅰ20例(34%),ADLⅡ22例(38%),ADLⅢ8例(14%),ADLⅣ5例(9%),ADLⅤ 3例(5%).结论:微创术加终池置管持续引流术能大限度地清除血肿(出血),避免和(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建文;陈锦辉;邓旭华;周承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5年我科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64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采用胸膜剥脱术47例,胸廓改型术8例,胸膜肺切除术5例,胸腔病灶清除术4例.术后脓腔全部消灭,脓胸全部治愈,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家杰;江涛;李志强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回顾性总结重症心瓣膜病患者围术期的各种综合治疗经验.方法:行瓣膜置换术的68例病人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17~72岁,平均(42.6±13.3)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6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4例,并大动脉炎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双瓣置换术26例,二尖瓣置换术34例,主动脉置换术7例,三尖瓣置换1例.二次手术2例.术前心功能Ⅲ级46例,Ⅳ级22例.结果:本组早期死亡2例(3%),低心排综合征20例,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血液透析1例.术后随访3~36个月,心功能恢复Ⅰ~Ⅱ级60例,Ⅲ级3例.结论:重症心瓣膜病围手术期需合理的综合治疗,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恰当的手术处理技巧及灵活的综合处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忠民;肖学钧;霍保善;胡旭东;梁爱霞;张武;莫兴环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子宫广泛性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导致尿潴留的原因和护理.方法:对83例我科实行次广泛子宫切除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人术后尿潴留进行分析.结果:尿潴留与术前放化疗情况、手术范围等有关.结论: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次广泛子宫切除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人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潘丽玲;廖兵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颈部外科手术的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等颈部的手术,为避免神经的损伤,一般要求病人在术中保持清醒,因此麻醉多选用颈丛阻滞.用于颈丛阻滞的局麻药则需选用长效、且对心血管毒副作用小的药物.罗派卡因的问世弥补了布比卡因的不足,使得颈丛阻滞麻醉更趋完善.
作者:宋文琴;陈林穆;王飞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催产素并用肛塞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健康足月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分为两组,研究组胎儿娩出后给予催产素并用肛塞米索前列醇片400μg,对照组单用催产素,观察两组第三产程及产后2 h的出血量及副反应.结果:1000例研究组产后2 h内出血量(58.7±36.1)mL,与1 000例对照组的(88.5±62.7)mL相比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无一例有不良反应及产后大出血发生.结论:催产素并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副反应少、方便价廉,可推广使用.
作者:颜杰文;费慧;柯佩琪;蔡秋娥;罗赫赫 刊期: 200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