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梓兴;虞幼军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显微逆行切除联合带蒂球结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38眼)翼状胬肉在显微镜下行逆行切除联合带蒂球结膜移植术.结果:术后随访4~14个月,2眼复发,复发率为5%.结论:翼状胬肉显微逆行切除联合带蒂球结膜移植术术后复发率低,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健聪;沈慧莲;黄燕然;梁玉池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总结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术后难以脱机及成功救治经验.方法:4例先心脏病患儿,其中病例1,女,11个月,体重6.5 kg,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因重度肺动脉高压,呼吸机支持20 d.病例2,女,5个月,体重5.5 kg,室间隔缺损、重度肺动脉高压、右室流出道狭窄,术后因心功能不全,呼吸机支持25 d.病例3,男,7岁,体重12 kg,永存动脉干,术后因重度肺动脉高压、肺炎、呼吸衰竭,呼吸机支持21 d.病例4,男,8岁,体重15 kg,完全房室管畸形、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发生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呼吸机支持23 d.机械通气方式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压力控制通气及双水平通气(bilevel ventilation).结果:4例患儿期间发生多种并发症,如肺动脉高压危象、肺不张、张力性气胸、呼吸机相关肺炎、血源性感染、呼吸衰竭,经积极救治均成功脱离呼吸机.结论: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术后合并肺高压危象、低心排综合征、呼吸衰竭、感染等是术后难以脱机的主要原因,经积极救治后均可成功脱离呼吸机.
作者:唐旭东;刘建;郝嘉;肖颖彬;周凯;吴凡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T型螺丝钉尺骨鹰嘴骨牵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和优势,为该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T型螺丝钉行尺骨鹰嘴骨牵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将其与传统克氏针尺骨鹰嘴骨牵引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观察比较,测量Baumann角和按照Fernandez-esteve放射评价骨痂等级,了解骨折对住、骨连接程度和肘内翻畸形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放射评价骨痴等级比较无明显差异.Baumann角测量:术后第7天拍摄X线片,测量Baumann角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而第14天后拍摄X线片,测量Baumann角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肘内翻畸形发生率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T型螺丝钉尺骨鹰嘴骨牵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较传统克氏针治疗更具优势.
作者:方耀忠;韩月明;郭跃明;何汉辉;邹勇根;王志远;汪启筹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自1998年1月至2006年4月本院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9例,应用支撑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远;林宇春;邹玉英;左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妇产科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芬太尼用量的影响.方法:38例妇产科手术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手术前5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术毕两组均采用芬太尼加氟哌利多镇痛配方行PCIA,镇痛期间定时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结果:两组病人镇痛效果相似,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内芬太尼用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病人无不良反应.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明显减少妇产科手术患者PCIA期间芬太尼用药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丁冬;屠伟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带状疱疹是在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的集簇性疱疹和伴有明显神经痛为特征的皮肤病.我院于2006年10月收治了1例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术9个月后泛发带状疱疹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梁红玲;林丽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急性根尖周炎由牙髓炎发展而来,当牙髓炎发展到晚期,牙髓组织大部分或全部坏死,细菌及其毒素感染牙髓的分解产物,均通过根尖孔感染根尖周组织,引起炎症.在治疗过程中常因炎症不能快速得到控制而需要较长时间.笔者参阅有关文章报道结合自己临床治疗效果,对急性根尖周炎患牙进行清理、根管开放、引流的同时,给予口服消炎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忠海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高龄老人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90岁及以上高龄白内障患者56例(64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经过1~12个月的随访,术后裸眼视力≥0.6者45眼,占70%;≥0.3者56眼,占88%;≥0.05者63眼,占98%.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较低.结论:超声乳化技术对高龄老人白内障摘除安全有效,手术复明效果满意.
作者:李梦琪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子宫广泛性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导致尿潴留的原因和护理.方法:对83例我科实行次广泛子宫切除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人术后尿潴留进行分析.结果:尿潴留与术前放化疗情况、手术范围等有关.结论: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次广泛子宫切除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人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潘丽玲;廖兵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泡性中鼻甲CT扫描表现与临床分型治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5月至2005年5月CT诊断为泡性中鼻甲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泡性中鼻甲CT扫描的大小和累及部位,将泡性中鼻甲分为三型,其中Ⅰ型8例,Ⅱ型22例(其中Ⅱa 13例,Ⅱb9例),Ⅲ型30例.Ⅰ型与Ⅱa型鼻内镜下行中鼻甲外侧切除、中鼻甲横切除及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术后随访6~12个月.治愈20例,好转1例.Ⅱb与Ⅲ型未予任何处理.结论:泡性中鼻甲是一种常见的解剖变异,其与鼻窦炎的发生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是否需要手术处理,关键取决于它的大小和部位以及其促使鼻道-窦口复合体狭窄的程度.
作者:林蔚达;刘志华;蒋姨燕;何良如;叶乐健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总结9例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引流入左心房的外科治疗,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9例PLSVC引流入左房的病人,8例在术中确诊,1例术后确诊,均在术中或术后再次开胸结扎引流入左心房的PLSVC.9例病人中男4例,女5例,均在进行其他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过程中确诊并获得治疗.结果:9例病人均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随访(11.3±8.4)个月,随访期间情况良好.结论:PLSVC引流入左心房在手术中应予处理,多数病人可用简单的结扎方法治疗,但如左、右上腔静脉间无交通时则应将PLSVC血液设法引流至右心房.
作者:姬尚义;王志伟;杨建安;陈长春;谭敏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营养支持在老龄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意义.方法:63例老龄胃癌患者在术前1周内给予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入院时、手术前后分别检测血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与24h尿氮含量.结果:本组患者入院时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经营养支持后手术前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入院时明显上升但仍低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时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术前下降不明显.本组病例与同期入院55岁以下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对老龄胃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蔡郁;林叶;陈扬华;周雄;陈伟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方法、效果及临床观察和护理评价.方法:分析28例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及护理特点及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结果:手术效果满意,护理成功.结论: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操作简便、疗效好等优点.术前、术后的临床观察,术中的配合,出院的随访等有效的护理措施在减轻病人不必要的恐惧心理,保证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顺利完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郑彩银;史文静;宋绿茵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的诊治方法,旨在提高该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椎管内肿瘤25例的手术情况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16例显效,5例好转,4例无效,围手术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随访2个月~5年,12例存活超过5年,2例6个月内死亡,4例1年内死亡,4例2年内死亡,3例5年内死亡.结论:MRI是当前对椎管内肿瘤好的诊断方法,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解除压迫,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招康东;关俊文;李斌;钟晖东;林小清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小儿非体外循环下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分流术围术期的麻醉处理.方法:119例小儿行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分流术,均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复合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结果:全组无一例手术死亡,术后SpO2(89.84±4.75)%,Psvc(19.44±3.85)mmHg,Pivc(9.60±2.12)mmHg.结论:适当的围术期麻醉管理有助手术顺利进行,改善预后.
作者:宋兴荣;梁杰贤;王晟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总结严重闭合性胸腹多发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及教训,探讨其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6例严重闭合性胸腹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车祸伤31例,高处坠落伤13例,斗殴伤2例.46例中休克21例,多发肋骨骨折36例,存在反常呼吸而需肋骨悬吊固定者8例,双侧肋骨悬吊1例,血气胸44例,气胸1例,血胸1例,肺挫伤或肺挫裂伤24例,膈肌破裂3例,合并脾破裂13例,肝破裂8例,小肠、结肠及系膜损伤8例,肾挫裂伤6例,胰腺断裂2例,腹膜后血肿11例,颅脑损伤6例,脊柱及四肢、骨盆骨折8例,颌面部损伤8例.开胸手术6例,剖腹手术42例.痊愈41例,占89%,死亡5例,占11%,其中术前死亡3例,术后死亡2例.结论:正确及时的诊断是救治的前提.术前应明确有无胸腹多发伤,及时纠正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胸腔一次引流血液超过800 mL、引流后多于400 mL/h及引流后肺复张不全者应开胸探查.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和护理,对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兆者,应及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必要时纤维支气管镜下行冲洗或吸取血性痰块.
作者:于树青;李新辉;徐飞;杜同海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5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群禹;郭洲;董群伟;巫培康 刊期: 2007年第14期
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外伤性中颅窝底硬膜外血肿2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汉民;王文鑫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术中载瘤动脉或是颅底大动脉意外损伤、时的不同处理方法.方法:介绍4例颅内动脉瘤术中载瘤动脉或是颅底大动脉的意外损伤时分别采用电凝、部分夹闭和阻断联合搭桥术等不同的处理方法,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1例颈内动脉床突上段损伤经永久阻断后联合颅外-颅内架桥术者死于术后早期急性大面积脑梗死,1例经电凝处理和2例经适形动脉瘤夹行漏口封闭者预后良好(术中均使用临时阻断),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在无预处理的情况下,对颅内大动脉意外损伤时尽量采用耗时短的处理方法明显优于耗时长者,即追求简便适效,而不是耗时完美.
作者:胡深;Juha H;杨佳勇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抑制素(angiostatin)质粒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用手术种植内膜方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将已成模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5)、生理盐水组(n=15)和治疗组(n=15),对照组常规饲养,生理盐水组和治疗组分别在病灶内注射生理盐水血管生成抑制素质粒(每只50 μg/0.1mL),1周后重复注射1次,第2次治疗后1周处死3组大鼠.测量异位病灶的生长情况,观察病灶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异位病灶体积缩小,VEGF的表达与生理盐水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管生成抑制素的基因治疗使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体积缩小,VEGF的表达减少,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治疗作用.
作者:陈伟芳;张江宇;范保维;罗喜平 刊期: 200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