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芳;张江宇;范保维;罗喜平
目的:为体外成熟卵母细胞(IVM)及重度畸形精子症选择有效、安全、经济的受精方式.方法:一组为拟接受常规体外受精(IVF)改为IVM的患者,另一组为重度畸形精子症患者(改良巴氏染色正常形态精子<5%,密度>20×106/mL,a+b级精子≥50%).如患者获未成熟卵母细胞数≥15,选择其1/3卵母细胞行常规IVF方式受精,余2/3卵母细胞行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方式受精.比较同一患者同一周期不同受精方式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结果:两种受精方式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均无明显差异,两组中共有4例临床妊娠.结论:(1)为防止超排卵发生的卵巢过度刺激而由常规IVF改为IVM时,若男方精液质量和形态均正常,可以选择常规IVF方式受精.(2)重度畸形精子症者若精液质量正常,亦可选择常规IVF方式受精.
作者:杨琼;童先宏;刘雨生;金仁桃;骆丽华;周桂香;栾红兵;宋影;郭通航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钬激光腔内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2月采用钬激光治疗泌尿系结石36例,其中输尿管结石28例,膀胱结石8例.对钬激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与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6例中33例单次手术碎石成功,单次手术结石粉碎率达92%(33/36).2例结石在钬激光碎石过程中移位于肾盏,术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1例因输尿管狭窄进镜失败改为开放手术.结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合并息肉形成以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无效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气压弹道碎石法.
作者:郑凯;徐延昭;谭建明;吴卫真;杨顺良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支气管动脉栓塞严重并发症的易发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患者95例,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明确供血血管,在支气管动脉干或支气管动脉分支内超选择插管下灌注栓塞.栓塞物质为明胶海绵、丝线、红霉素、10%氯化钠、.结果:支气管动脉栓塞后,脊髓损伤2.1%(2/95),异位栓塞3.2%(3/95),肺动脉栓塞1.1%(1/95),肋间动脉缺血4.2%(4/95).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严重并发症是可预防的,明胶海绵、丝线是相对安全的栓塞物质,同轴微导管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插管技术值得推广.
作者:曹国文;李树南;郭立新;邬书本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营养支持在老龄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意义.方法:63例老龄胃癌患者在术前1周内给予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入院时、手术前后分别检测血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与24h尿氮含量.结果:本组患者入院时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经营养支持后手术前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入院时明显上升但仍低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时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术前下降不明显.本组病例与同期入院55岁以下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对老龄胃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蔡郁;林叶;陈扬华;周雄;陈伟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复方创伤药对创伤伤口的治疗作用,比较中药和西药对皮肤创伤的疗效作用,寻求经济便捷而又有效的创伤愈合药,探讨其初步机制.方法:通过查找比较各种中药的药理及应用,以野菊花20 g,蒲公英30 g,黄柏30 g,三七30 g,地榆30 g,配成一副中药(实验组),建立家兔创伤模型,以伤口愈合面积、愈合率、结痴和病理切片作为指标,与目前常用药磺胺嘧啶银霜(对照组)对照,观察该药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结果:实验组与空白组(涂以碘酒)比较,实验组能明显提高家兔的伤口愈合率(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伤口愈合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能促进表皮形成,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加速胶原纤维增生形成瘢痕.结论:该复方中药在创伤愈合中有显著的作用,能促进伤口血管重建,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加速胶原纤维的增生形成瘢痕,防止伤口感染.
作者:林子洪;许环亲;胡婧晔;袁炜嗣;高露莎;袁广明;林明栋;杨惠玲 刊期: 2007年第14期
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外伤性中颅窝底硬膜外血肿2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汉民;王文鑫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株增殖及MEK1/2、ERK1/2及MKP-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bFGF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沉淀法纯化蛋白并ERK试剂盒测定ERK活性;免疫印迹法测定p-MEK1/2、p-ERK1/2及MKP-1表达.结果:MTT实验显示bFGF明显增强ACC-2细胞增殖,免疫沉淀法显示bFGF上调ERK活性,免疫印迹法显示bFGF明显增强p-MEK1/2、p-ERK1/2表达及抑制MKP-1表达.结论:bFGF可促进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株增殖,其途径与上调ERK活性、激活MEK/ERK通路、抑制MKP-1表达有关.
作者:丁蕾;朱声荣;汤国雄;向国林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将170例择期手术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按手术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巡回护士于手术前1 d进行术前访视、术日晨到病房迎接患者、入室后给患者戴上耳机欣赏选定的音乐30 min.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与术前焦虑程度、心率及血压的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心率和血压较对照组更稳定.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焦虑,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黄小红;谢小玲;祝妍华;洪华;亓华云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和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采用锁孔入路手术治疗的垂体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36例,次全切除9例,无一例手术死亡.结论:经锁孔入路治疗垂体腺瘤,骨窗小,手术时间短,对病人打击小,术后恢复快,是比较好的手术途径.
作者:郑玉远;周毅;胡克奇 刊期: 2007年第14期
尽管大多数脾损伤的病人仍需要手术治疗,但有一部分病例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治愈,从而避免了手术.现将我院1995年1月至2006年9月间41例外伤性脾损伤非手术治疗的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王敬学;陈志敏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子宫广泛性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导致尿潴留的原因和护理.方法:对83例我科实行次广泛子宫切除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人术后尿潴留进行分析.结果:尿潴留与术前放化疗情况、手术范围等有关.结论: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次广泛子宫切除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人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潘丽玲;廖兵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回顾性总结重症心瓣膜病患者围术期的各种综合治疗经验.方法:行瓣膜置换术的68例病人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17~72岁,平均(42.6±13.3)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6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4例,并大动脉炎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双瓣置换术26例,二尖瓣置换术34例,主动脉置换术7例,三尖瓣置换1例.二次手术2例.术前心功能Ⅲ级46例,Ⅳ级22例.结果:本组早期死亡2例(3%),低心排综合征20例,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血液透析1例.术后随访3~36个月,心功能恢复Ⅰ~Ⅱ级60例,Ⅲ级3例.结论:重症心瓣膜病围手术期需合理的综合治疗,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恰当的手术处理技巧及灵活的综合处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忠民;肖学钧;霍保善;胡旭东;梁爱霞;张武;莫兴环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头位妊娠脐带绕颈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及胎儿窘迫时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方法:对590例头位妊娠脐带绕颈者及780例胎儿脐带无绕颈者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对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分娩胎儿窘迫时阴道顺产、产钳助产和急诊剖宫产3种分娩方式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胎儿脐带绕颈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胎儿脐带无绕颈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阴道试产中阴道顺产率71.9%.头位分娩脐带绕颈胎儿窘迫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急诊剖宫产组低,急诊剖宫产组与阴道顺产组、急诊剖宫产组与产钳助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阴道顺产组与产钳助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可引起胎儿窘迫,但对无产科剖宫产指征头位妊娠脐带绕颈的产妇可给予阴道试产机会,当出现胎儿窘迫时,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极为重要,原则上应使胎儿尽快脱离母体,不宜强行阴道助产.
作者:陈文殊;徐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通过研究结肠癌患者骨密度和有关骨矿物质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结肠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DEXA)对45例结肠癌患者进行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BMD)测定,使用全自动生化仪器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钙(Ca)、血磷(P)、血镁(Mg)、白蛋白(ALB)等生化指标,并与45例同年龄对照组比较.结果:结肠癌组的BMD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Ca、P、Mg、ALB也显著降低(P<0.01或P<0.05),ALP无显著变化.行化疗患者与未行化疗患者相比,BMD值也显著降低(P<0.05),但Ca、P、Mg、ALP、ALB无显著变化.结论:结肠癌对患者骨代谢的影响为骨吸收增高,导致骨量丢失,引起骨质疏松症.原因可能与结肠癌患者营养物质代谢失衡、手术、年龄及化疗等因素有关.
作者:贺雪华;邹德环;朱旭生;余立群;李镜发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回顾我科2例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探讨该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例1于入院后第2天行T8全椎板椎管内血肿清除术.例2入院后急行C3~7单开门+T1、2全椎板切除+血肿清除术.结果:例1术后次日疼痛症状明显消退,复查胸椎MR见血肿已清除.例2术后第3天出现排痰困难,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1周后脱离呼吸机.结论:影响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预后的主要因素是从发病到手术减压之间的时间间隔.术前快速确诊以及尽可能缩短手术与发病时间之间的间隔十分重要.
作者:廖穗祥;王善琛;夏虹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车祸等致小腿中下1/3部损伤临床多见,易发生软组织缺损,创面难以愈合,影响骨、关节及肌腱的修复,治疗困难,必须用皮瓣修复[1-2].邻近非主干血管为带蒂皮瓣,因就近取材、切取方便、不影响患肢血液循环,是修复该缺损的首选方式.我科从1998年2月至2005年4月用4种邻近非主干血管蒂(肌)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中下1/3部皮肤缺损进行42例手术,通过术前准备及对术后的体位、外环境、皮瓣的观察和术后康复护理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敏;陈宗雄;林松庆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侧卧位腹腔镜和后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和后腹腔镜手术的泌尿外科病例各10例,监测气腹前,气腹后10、30、60min呼吸循环指标及动脉血气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气腹后各时间点组内比较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气道峰值压(Ppeak)较气腹前有明显升高,pH值则相应下降(P<0.05),而且侧卧位腹腔镜组Ppeak明显高于后腹腔镜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对呼吸、循环有一定的影响,术中需加强监测和管理.
作者:赵年章;杨帝宽;周少宇;冯钢 刊期: 2007年第14期
急性根尖周炎由牙髓炎发展而来,当牙髓炎发展到晚期,牙髓组织大部分或全部坏死,细菌及其毒素感染牙髓的分解产物,均通过根尖孔感染根尖周组织,引起炎症.在治疗过程中常因炎症不能快速得到控制而需要较长时间.笔者参阅有关文章报道结合自己临床治疗效果,对急性根尖周炎患牙进行清理、根管开放、引流的同时,给予口服消炎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忠海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术加终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依据脑室内积血的量及其形态、形状、病情与原发病,选择微创术加终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清除积血.结果:微创术加终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86例,出院73例,死亡13例(15%);58例随访6个月~7年,日常生活能力(ADL)Ⅰ20例(34%),ADLⅡ22例(38%),ADLⅢ8例(14%),ADLⅣ5例(9%),ADLⅤ 3例(5%).结论:微创术加终池置管持续引流术能大限度地清除血肿(出血),避免和(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建文;陈锦辉;邓旭华;周承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效果.方法:采用TUPKRP术治疗BPH患者115例与周期采用TURP术的86例做比较.结果:两种手术方法患者的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IPSS评分及尿流率改善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TURP术比较,TUPKRP术后尿道狭窄、膀胱刺激症及继发性出血发生率低.结论:两种手术都是治疗BPH的有效方法,TUPKR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
作者:朱凌峰;吴卫真;林文洪 刊期: 200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