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小儿哮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张强

关键词: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当今世界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哮喘机制及治疗方面进展迅速.目前认为哮喘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是多因素、多种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AHR)、可逆性气流受阻和气道重建[1].虽然具体的病因尚不明,但和其它过敏性疾病一样,特异性体质和过敏原接触被认为是发病的主要原因.然而近几十年来,西方国家哮喘患病率显著上升,这显然不能用遗传基因的变化造成的体质改变来解释.环境因素的变化,特别是传染性因子如病毒,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病毒感染影响哮喘死亡率季节性高峰的有关报道支持病毒感染与哮喘的关系.有报道认为病毒感染是引起儿童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83%儿童哮喘发作是由于病毒感染而触发的[2],并且是婴幼儿时期重要致敏因素.多数学者认为,呼吸道病毒感染可增加喘息发作频率,并使哮喘病情恶化.病毒感染与哮喘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现就有关文献加以综述.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Nd:YAG激光虹膜粘连分离术(附36例报告)

    应用Nd:YAG激光行虹膜后粘连分离术,临床报道不多.近年来笔者用Nd:YAG激光共施行虹膜粘连分离术3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卢林德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过期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过期流产中运用的效果.方法取一段时间内过期流产43例应用药流药物进行治疗,另随机取80例要求流产的正常妊娠者与之对照.结果过期流产者中完全流产者14例,不完全流产者26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而正常妊娠者有效率为9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而过期流产者清宫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两者差异有显著性,但是,过期流产者,用药后宫颈松弛扩张,子宫敏感性增高,使清宫易行,且出血少,使患者痛苦减轻,并可减少宫颈口损伤,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过期流产成功率.

    作者:冯怡辰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及预后判断指标.方法本文回顾分析了248例1999年1月~2002年12月儿科住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的娩出史、部分病例的酶学检查、CT影像学表现和临床HIE的分度.结果 HIE患儿的酶学异常升高,有异常娩出史及临床重度HIE的患儿预后较差.结论异常娩出史是HIE发病的主要原因.异常娩出史及临床HIE分度可以作为预后判断的指标.CT影像学检查不能作为预后判断的指标.

    作者:黄惠清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损伤康复膏抗炎和镇痛作用的研究

    损伤康复膏是由五灵脂、甲珠、红花、乳香和没药等组成的中药膏剂,是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课题.经过长春中医学院多年临床应用,用于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为证实其药理作用,我们做了如下研究.

    作者:刘新宇;邸琳;吴岩;陈晓光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小儿哮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当今世界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哮喘机制及治疗方面进展迅速.目前认为哮喘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是多因素、多种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AHR)、可逆性气流受阻和气道重建[1].虽然具体的病因尚不明,但和其它过敏性疾病一样,特异性体质和过敏原接触被认为是发病的主要原因.然而近几十年来,西方国家哮喘患病率显著上升,这显然不能用遗传基因的变化造成的体质改变来解释.环境因素的变化,特别是传染性因子如病毒,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病毒感染影响哮喘死亡率季节性高峰的有关报道支持病毒感染与哮喘的关系.有报道认为病毒感染是引起儿童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83%儿童哮喘发作是由于病毒感染而触发的[2],并且是婴幼儿时期重要致敏因素.多数学者认为,呼吸道病毒感染可增加喘息发作频率,并使哮喘病情恶化.病毒感染与哮喘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现就有关文献加以综述.

    作者:张强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血清性激素水平测定与黄褐斑发病间关系的探讨

    黄褐斑为皮肤科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疾病,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内分泌变化在女性黄褐斑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对黄褐斑患者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雌三醇(E3)、黄体生成素(LH)及催乳素(PRL)进行了检测,旨在探讨内分泌的改变与黄褐斑发病之间的关系.

    作者:李显平;陈金良;郭培英;耿利霞;马洪涛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确保血细胞计数结果可靠的方法探讨

    血液分析仪目前普及率高,其分析血细胞的质量控制,对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仪器的质量控制做得好,只是血液细胞分析仪全面质量控制的一个方面,并不能完全保证每一份标本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因此,血液分析仪的质量控制必需贯穿于样本分析的全过程.目前,对血细胞分析仪监控都非常重视,而细胞分析前、后的质量控制也不可忽视.本文对血细胞分析仪分析全程的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作者:陆奎英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皮下毛囊修剪术治疗腋窝多汗症

    腋窝多汗症是由于腋窝的小汗腺机能亢进,分泌旺盛,排出皮肤的汗液量增加所致.此类患者部分合并有腋臭,部分单纯以腋窝多汗影响生活就诊.2000年以来我科采用腋皱襞切口皮下毛囊修剪术治疗腋窝多汗症,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白涛;李丽洁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金宝液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效研究

    金宝液具有抗炎、镇痛作用.金宝液灌胃给药,能明显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足跖肿胀,能明显抑制大鼠蛋清性和角叉菜胶性关节炎,抑制小鼠耳廓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明显减少醋酸引起的小白鼠扭体反应次数,提高大鼠压痛阈值.此外,可降低大鼠的血浆和全血粘度.

    作者:邸琳;刘新宇;吴岩;陈晓光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帕米膦酸二钠合并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肺癌骨转移是肺癌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症状是骨剧烈疼痛和功能障碍.因此缓解疼痛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治疗上重要的课题.由于双膦酸盐的开发和利用,使肺癌骨转移的治疗进入一个新阶段.其明显的止痛效果已受到广泛关注.我院于1997年2月~2002年2月以住院患者41例肺癌骨转移用帕米膦酸二钠加化疗进行观察,同时对40例单用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骨转移观察对比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素玲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乳晕缘切口在乳房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从美学角度探讨乳晕缘切口在乳房手术中运用的经验,探讨这一入路的可行性及利弊分析.方法对33例病人经乳晕缘切口实施乳房良性肿块或病变腺体切除术.结果经0.5~6年随访观察,乳房外观无明显瘢痕显现,乳头、乳房丰满、挺拔、感觉良好.结论该术式适用于肿块接近乳晕、较为表浅、边界较清或乳房较小者,且又有较高美学要求及希望隐瞒自己乳房手术史的患者.

    作者:张茂红;杜庆安;黄霆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内镜下记忆合金支架幽门管再造治疗幽门狭窄(附9例报告)

    自1997年2月以来,我们采取放置记忆合金内支架再造通道治疗9例胃窦癌致幽门狭窄患者,效果满意.

    作者:王宏光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有害气体中毒20例临床分析

    有害气体中毒是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中毒,过去应用一般常规治疗,近年来提倡用高压氧合并常规治疗,明显提高了疗效.笔者选择了从1996~2003年20例应用高压氧治疗急性有害气体中毒的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高丹文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突发致死性哮喘的临床特点及其机械通气治疗

    目的探讨突发致死性哮喘的临床特点及其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因在住院或急诊诊治过程中哮喘突然严重发作而不得不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哮喘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支气管充血、肿胀明显,气道内分泌物少者4例,17例患者气道内有大量痰液,其中有痰栓形成者15例(71.4%),均行支气管灌洗,上机时间:4.7±2.4天,除1例因缺氧时间长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20例均顺利脱机.结论本组患者痰栓形成、痰液阻塞及接触过敏原仍为致死性哮喘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发病突然,迅速恶化,抢救及时症状缓解快,及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能有效纠正严重缺氧,降低致死性哮喘的死亡率.

    作者:陈裕胜;许东琳;林材元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等中心定位在固定源皮距照射模拟定位中的应用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65%~75%的肿瘤患者需接受放射治疗[1].在放射治疗中,模拟定位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放射治疗的效果.本文就等中心定位在固定源皮距照射模拟定位中的应用作一分析.

    作者:吴金明;丁生苟;刘根华;邓春涟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绞痛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关系.方法经临床诊断的高血压患者103例,其中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31例为心绞痛组,其余为高血压组;7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测定以上各组人员血中尿酸、肌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与高血压组比较血清尿酸、肌酐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高血压患者血尿酸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显著增高,结果提示,高血压病人中高尿酸血症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有很直接的关系,可能是导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蔡文灿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建立卒中单元治疗脑卒中的临床体会

    卒中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健康问题.其发病率、致残率与病死率均相当高,在我国卒中发病率为150/10万,死亡率为120/10万[1],我国每年新发病人为195万人,死于卒中的为156万人,生存但致残的患者为500~700万人.如果每个新发生的患者其住院费用为5000元,那么每年的直接花费则是97.5亿元.加上生活费,间接损失,我国每年卒中的经济损失也有几百个亿,给国家、单位及患者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

    作者:张庆贞;张新晨;张民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和范畴

    WHO提出全球卫生保健战略目标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实现这一目标,护士不仅要在医院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还需要将护理服务扩展到社区和社会,为健康人群提供保健.目前临床护理实践,正向整体护理工作模式转化,要求护士以整体观念评估、分析和满足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大程度的健康.满足人群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是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它是通过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这四项护士的基本职责来实现的.

    作者:赵姝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防治探讨

    目的探讨重型脑伤后脑积水的防治.方法观察经额角穿刺引流+腰椎穿刺,单纯额角穿刺引流,单纯腰穿治疗的重型脑伤患者一年后脑积水的发生情况.结果不行额角穿刺引流和(或)腰椎穿刺治疗的重型脑伤患者创伤后脑积水的发生率显著增高.结论额角穿刺引流+腰穿能有效防止重型脑伤后脑积水的发生.

    作者:龚玉水 刊期: 2003年第2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网状支架术后前列腺增生症

    我院自1995~2003年采用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410例,大部分患者术后效果良好,近2年随访有26例患者再次出现尿潴留、排尿不畅、血尿及并发结石等情况,经尿道取出支架,改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作者:时少显;林超;杜江平 刊期: 2003年第24期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