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庭辉;田碧文
目的:探讨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常规酶解法获得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用氰化钠/乳酸钠灌注造成细胞化学缺氧以模拟缺血.缺血15min后以台氏液或台氏液加rHuEPO复氧模拟再灌注,用可视化动缘探测系统同步检测rHuEPO对单个I/R心室肌细胞收缩力和钙瞬变的影响.结果:发现rHuEPO(10~10 000IU/L)浓度依赖性地使再灌注后心室肌细胞肌小节收缩幅度、收缩/舒张速度以及钙瞬变增大(P<0.05,n=10,来自8个心脏).结论:rHuEPO可促进I/R心室肌细胞收缩及钙瞬变的恢复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作者:魏来;谢念林;张海峰;王俊玲;易定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和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情况,探讨其高危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2例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近7年我院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1.79‰,剖宫产率越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越高(P<0.001).剖宫产到发病的时间间隔要比顺产后到发病的时间间隔要短,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2例病例均治愈出院,其中仅药物治疗者20例,手术和药物治疗结合者2例.结论: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较妊娠期发病率明显升高,仅妊娠血液高凝状态不能独立致病,近年来剖宫产率升高是该病发病率升高的一重要因素.做好产前保健,降低剖宫产率,宣教及指导产后早期下床活动,可减少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重视抗凝药物治疗,发生股青肿者要及时手术,防止肢体坏疽.
作者:胡洁媚;林芸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TCC)尿液脱落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留取49例TCC患者、10例泌尿系统其他疾病患者和8例正常健康成人的新鲜尿液,离心收集脱落细胞,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TCC尿液脱落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并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4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有41例检测出survivin表达,而10例泌尿系统其他疾病患者和8例正常健康成人的尿脱落细胞中均未检测出survivin的表达.以RT-PCR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survivin的方法敏感性为83.7%,特异性为100%.结论:初步的试验结果显示,RT-PCR法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survivin的方法可以作为诊断膀胱癌的无创性方法.
作者:黄力;陈立新;张孝斌;姚启盛;王晓康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眼部爆炸伤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眼外伤[1].近年来,眼部爆炸伤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现将我院近10年来收治有完整资料的眼部爆炸伤20例30眼报告如下.
作者:黄海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患者男,67岁,用中药蒸脚时因癫痫发作致意识丧失,左足伸入中药液体中(水温约100℃) 约数分钟,当时无人在家,1 h后家人发现其右足肿胀、脱皮、麻木,对当时经过不能完整记忆,自行在家中涂药,4 h后送入我院.查体:左足肿胀,腐皮脱落,基底苍白,质韧,触痛减退,诊断:左足、左小腿4%Ⅲ度烫伤.
作者:叶小莉;魏平;冯凯;游小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广东省健康男性1~6月婴幼儿的G6PD酶活性、6PGD酶活性以及G6PD/6PGD酶活性比值(紫外法UVST),建立年龄在1~6月龄内的健康男性婴幼儿的UVST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对60例1~6月龄的男性婴幼儿采用UVST法检测G6PD酶活性、6PGD酶活性以及G6PD/6PGD的比值.结果:A组19例的G6PD活性为12.73±3.10,6PGD活性为9.67±2.94,G6PD/6PGD比值为1.36±0.26;B组28例的G6PD活性为13.29±2.67,6PGD活性为10.00±2.07,G6PD/6PGD比值为1.35±0.23;C组13例的G6PD活性为11.85±2.63,6PGD活性为10.26±2.44,G6PD/6PGD比值为1.19±0.08.结论:(1)1~6月内男性婴幼儿的G6PD与6PGD活性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2)1~3月内的男性婴幼儿G6PD/6PGD比值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3月内与4~6月的男性婴幼儿G6PD/6PGD比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3)建立1~6月内G6PD/6PGD正常值对诊断G6PD缺乏症是十分重要的,能积极配合临床排除婴幼儿溶血性黄疸的病因,可减少因G6PD缺陷而造成婴幼儿溶血,甚至死亡,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葛艳芬;陈和平;陈冬;龚彩平;谢红东;梁玲;庄顺告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新型非甾体类抗炎药尼关舒利对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退热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个月~12岁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的儿童120例,分为3组,尼美舒利组,口服尼美舒利;赖氨匹林组,静脉滴注赖氨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组,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测定治疗前,治疗后1、4 h体温,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尼美舒利组在治疗后1 h体温下降幅度较赖氨匹林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大,且维持时间长,三药不良反应均小.结论:尼美舒利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起效快、疗效高、维持时间长,且口感好,使用安全,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
作者:魏娜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索急性四肢创伤早期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60例早期急性四肢创伤病人按入院顺序编号,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在相同治疗条件下对照组用普通冰袋,观察组用自制10%芒硝冰袋局部外敷,持续72 h,观察肿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肿胀、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10%芒硝冰袋制作简便,止血、消肿、消炎、止痛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10%芒硝冰袋冷敷
作者:倪冬梅;柏亚妹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累及血液系统,其中血小板减少多见,发生率为7%~26%,其中严重血小板减少(血小板≤40×109/L)发生率为5%~10%,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死亡的重要原因.Feinglass等[1]曾报道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应用白介素11(IL-11)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我们曾将IL-11应用于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治疗有效,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朱宝玲;夏轶姿;金栗名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继发性双侧瞳孔散大颅脑损伤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2005年3月至2007年6月共60例脑外伤后致双侧瞳孔散大行手术治疗的病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继发性双侧瞳孔散大颅脑损伤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以下因素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1)年龄,(2)外伤后双侧瞳孔散大至手术减压时间,(3)GCS运动评分,(4)生命体征,(5)CT示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下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1)双侧瞳孔散大至手术减压时间.(2)CT示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对于年龄≤40岁,双瞳散大至手术减压间隔<3h,刺痛呈肢体收缩反应,生命体征尚处于正常范围,CT未提示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经积极的手术救治,可能有较佳的结果.
作者:曾令成;张平;郭东生;雷霆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高负荷对烧伤血清复合缺氧条件下心肌细胞p38表达、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分别给予正常血清(SN组)、烧伤血清+缺氧(SH组)、烧伤血清+缺氧+10%轴向静态牵张(SHS组)3种处理,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检测磷酸化p38(p-p38)于心肌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SHS组较SH组p38表达、磷酸化增强,且磷酸化高峰提前,免疫荧光分析证实SH组、SHS组心肌细胞内p-p38水平明显提高.结论:高牵张上调烧伤血清复合缺氧条件下心肌细胞p38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后者可能是高负荷对心肌细胞损伤的主要方式.
作者:范鹏举;黄跃生;黄晓元;郑军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患者男,29岁,无固定职业.2006年10月26日饮酒后,与他人争执过程中被匕首刺伤左眼.当时左眼活动性出血,患者感觉左眼部疼痛,视物模糊不清,伴有重影,自己未做特殊处理,迅速来我科急诊就诊.检查见:患者神志清楚,视力:右眼5.1,左眼4.6.见一匕首由左眼外上方斜形刺人眶内,匕首体部折断,断端部分外露,固定不动.左上眼睑中外1/3处斜纵形全层裂伤.伤口约15mm,左下睑相对应部位眼睑裂伤,伤口约5mm,眼睑不能闭合.
作者:王在忠;陈丽玲;柳昕;裴文艳;程颖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术中输注贺斯和万汶对原位肝移植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361例ASAⅡ~Ⅳ级晚期肝病患者分成非重症肝炎组(Ⅰ组)和重症肝炎组(Ⅱ组),同时根据患者输注不同胶体液分为贺斯亚组(Ⅰh组,Ⅱh组)和万汶亚组(Ⅰv组,Ⅱv组).分别纪录各组患者术前,术毕,术后3、7和14d血浆白蛋白、血糖、肌酐、尿量和凝血酶原时间(PT);记录患者术中心跳骤停、术后14 d内感染、肺水肿等并发症和血液透析、死亡等情况的病例数.结果:Ⅱ组术中心跳骤停、术后感染、肺水肿和14 d内病死率均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组肌酐、尿量、PT水平与Ⅰ组比较均分别在不同时段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Ⅱh组从术毕以后血糖指标显著高于Ⅰh组(P<0.01或P<0.05).Ⅰ组中,Ⅰh组肌酐水平、PT从术毕至术后3d均显著高于Ⅰv组(P<0.01);从术毕至术后7d,Ⅰh组尿量显著低于Ⅰv组(P<0.01).Ⅱ组中,Ⅱh组肌酐水平从术毕至术后3 d显著高于Ⅱv组(P<0.01);Ⅱh组PT水平术毕时高于Ⅱv组(P<0.01);Ⅱh组血糖从术毕至术后7 d,显著高于Ⅱv组(P<0.01).结论:在白蛋白和血浆等的联合配伍下,贺斯和万汶在原位肝移植术中均能提供良好的液体治疗,万汶对原位肝移植患者的肾脏保护和凝血机制更有利,并可能对重症肝炎患者术后的血糖控制有益.
作者:陈湧鸣;王祥瑞;曹瑜;张建军;夏强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强的松治疗声带小结、小型息肉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声带小结、小型息肉的优势.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声带小结、小型息肉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桃红四物汤联合强的松治疗组(治疗组),桃红四物汤每天1剂口服,强的松10 mg,1日3次,1周后减半,2周后停药;单纯强的松治疗组(对照组),强的松10 mg,1日3次,1周后减半,2周后停药.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和失访率比较.结果:经等级资料的Ridit分析发现,治疗组声带小结、小型息肉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U=2.019 8,P<0.05);治疗组失访5例,对照组失访14例,两组失访率比较,治疗组失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269 8,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强的松治疗声带小结、小型息肉的疗效确切,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声带小结、小型息肉的优势,尤其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文凤妮;陈舒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由于小儿血管细、好动,易发生药物渗漏[1].发生液体渗漏后,临床常关闭调节器后再往前段静脉进针少许,失败后重新穿刺.为了更好地减轻患儿的痛苦,笔者采用低挂输液瓶后再往前段静脉进针少许,失败后重新穿刺的方法,发现该方法拥有较高的再次穿刺头皮静脉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华;林慧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一种疾病,发病率居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由于近40年来广泛开展防癌普查以及多种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
作者:赵霞;孙倩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成像技术在顽固性鼻出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3年7月至2006年10月间在我科诊治鼻出血的患者15例进行回顾分析,经颈外动脉造影显示动脉走行,并行栓塞治疗,术后复查DSA评价手术效果.结果:15例患者DSA均清晰显示鼻区血管,可明确判断出血的部位、原因及局部交通情况,将导管超选择插入该血管,注入明胶海绵粉/条+PVA颗粒,栓塞程度以DSA显示仅主干显影为限,介入治疗后出血停止,手术效果满意.结论:(1)合理的注射参数、恰当的体位、恰当的后处理技术和延长采像时间等方法可提高出血动脉的显示率;(2)介入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有效.
作者:章云军;杜玉清;董礼阳;周为中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外科危重病人常见的致命并发症之一,对ARDS的治疗是防治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提高危重病人治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自1992年8月至2006年8月曾治疗严重外伤并发ARDS患者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荣民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13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相关性.方法:2005年6月至2006年10月间192例行宫颈电环切除术的CIN患者,全部病例均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检测13种高危型HPV的感染情况,并经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定位活检确诊.比较不同级别的CIN高危型HPV的感染情况及各级间的差异.结果:192例CIN(CIN Ⅰ级46例,CINⅡ级75例,CINⅢ级71例)患者中,感染13种高危型HPV的患者分别为32例、71例、70例,感染率依次为69.6%、94.7%、98.6%,高度CIN的高危型HPV的感染率明显高于低度CIN(P<0.05).结论:13种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其高危型HPV的感染率增高.
作者:张金玲;杨菊芳;黄思谦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总结我科76例电视胸腔镜辅助下纵隔肿瘤切除手术的经验,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隔肿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76例,男47例,女29例,年龄16~70岁,平均42.5岁,其中确诊胸腺瘤14例,胸腺囊肿9例,皮样囊肿5例,神经源性肿瘤14例,食管囊肿8例,气管支气管囊肿5例,心包囊肿9例,淋巴管样囊肿5例,浸润性胸腺瘤3例,其他3例.均采用全麻双腔插管,健侧卧位或患侧抬高30~45°位,健侧单肺通气.胸腔镜置于腋前线至腋后线的第6~8肋间套管,操作套管2~3个,如术中探查肿瘤直径过大,或因粘连严重显露困难等原因,可辅助小切口完成肿物切除.结果:41例经胸腔镜完成肿物切除,28例附加5~8cm小切口完成手术,4例中转开胸手术,3例行活检,全组病人术后恢复好,无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适合于部分纵隔肿瘤的微创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对大多数纵隔良性肿瘤、特别是大部分囊性病变及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切除较传统的开胸手术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周海榆;陈刚;肖朴;唐继鸣;贲晓松;谢亮;吴一龙 刊期: 200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