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亚维
目的:总结临床采用逆行置入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经验.方法:采用专用钻头在鹰嘴窝上约2 cm处钻孔,确定和准备进针点,由肘向肩逆行置入自锁髓内钉的方法治疗闭合性肱骨干骨折16例.结果:16例骨折患者在3个月内全部骨性愈合(8~12周),肩关节活动度于术后3个月时已达正常对侧的95%,肘关节活动达到正常的 85%.有2例病人肘关节活动度伸直较健侧相差20°,拔钉后功能锻炼1个月后恢复良好.结论:逆行置入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避免了对肩袖的干扰,固定牢靠,肩肘关节功能恢复快,二期拆除内固定简便,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常玉文;周新晖;刘新刚;贾宏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225例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原因,提出合适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000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连续监测术中血压、心电图、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 CO2;观察拔管前后各种不良刺激,不同性别、麻醉方法、手术类型发生术后躁动的比例;观察催醒药、术后镇痛的应用与术后躁动的关系.结果:225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躁动,发生率22.50%.各种不良刺激所致术后躁动的发生比例,疼痛占92.44%、气管导管的刺激占65.77%、尿管刺激占11.11%、心理应激占15.55%、制动不当占4.44%.术后躁动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静吸复合全麻比全凭静脉麻醉发生率高;五官科手术发生率高;术毕使用催醒药易发生术后躁动;术后镇痛可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结论:导致术后躁动的因素较多,疼痛刺激是主要的原因.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维持适宜的麻醉深度,应用充分的术后镇痛,把握合适的拔管时机及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等,可明显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
作者:邓立琴;丁风兰;刘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提高,在使用降糖药物的过程中,糖尿病病人由于对控制血糖、饮食及监测等方面知识的欠缺,极易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表现.当血糖低于2.8 mmol/L时,常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交感神经兴奋两方面症状,如神经错乱、行为异常和昏迷,少数重症病例可致死亡.对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尤易引起误诊漏诊.本院自2002年 1月至2004年 12月,共收治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 76例,其中 60岁以上老人58例,占 76.3%.现将 76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寒战的发生率较高,据资料统计在20%~50%,寒战使机体耗氧量增加,易导致低氧血症和乳酸性酸中毒 [1],对产妇有一定的生理危害和心理不适,有必要加以制止.本研究旨在观察咪唑安定在控制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寒战的疗效.
作者:章妙青;邱原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3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换药 8例(15.09%),清创后换药14例(26.42%),皮片移植5例(9.43%),皮瓣修复 8例(15.09%),单纯截趾7例(13.21%),高位截肢11例(20.75%).一期愈合率为90.57%.结论: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外科治疗是挽救肢体的积极手段,配合药物可降低患者的截肢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李五洲;荣延姣;徐双迎;刘克斌;张记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喉内镜已广泛应用于耳鼻咽喉科疾病的诊治,但检查过程有一定的痛苦,易导致病人恶心、呕吐、咳嗽、窒息等不适,影响操作的顺利进行.随着人们需求和护理理念的改变,如何增进病人的舒适程度是护理学面临的重大课题.我院对喉内镜检查病人实施检查前、中、后的舒适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应爱武;沈惠萍;胡桂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996年5月至2002年 4月,本院共收住左半结肠癌伴梗阻病人24例,采用术中肠道灌洗一期切除缝合的方法,均获得一期愈合,报告如下.
作者:白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1例老年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CT检查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具有不典型的临床表现,病变多发生于上颌窦,具有典型的 CT影像学特征,经鼻窥镜手术治疗后1年未见复发.结论:老年霉菌性鼻窦炎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CT诊断价值较高以及鼻窥镜手术治疗效果佳等特点.
作者:阎志毓;叶星;纪维纲;曹燕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 3年来,我们在肾输尿管全长加膀胱袖状切除术中采用腰部及下腹部两段切口,减少了手术创伤和痛苦,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敏;寸建平;封丽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05年1月间实行内镜下鼻窦手术并完成术后随访的5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老年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年龄65~ 84岁,Ⅰ型12例,Ⅱ型34例,Ⅲ型6 例.52例全部在全身麻醉下完成,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6例,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7例,中鼻甲成型术5例.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Ⅰ型治愈率91.7%,Ⅱ型治愈率79.4%,Ⅲ型治愈率66.7%.发生手术并发症2 例,发生率3.8%.结论:鼻内镜下手术用于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有效且安全.
作者:王天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患者女,11岁.该患儿自出生以来左下肢畸形,随生长发育较右侧生长迅速,至今已明显粗大.
作者:盛鸿颖;王冰;张丹;夏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患者,20岁,因停经 36周,腹部阵痛 8 h于2004年 9月 9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4年 1月 7日,早孕反应不明显,妊娠 4个月时感首次胎动,停经 6个月时 B超示:单胎妊娠存活.
作者:黄丽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文收集我院门诊胃镜室检查的并经病理证实的21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期对食管癌的研究提供一些临床借鉴.
作者:严中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月至2005年2月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胆囊癌21例.结果:主要临床表现有右上腹疼痛17例,黄疸9例,体重减轻10例,右上腹肿块4例.术前确诊率仅为61.9%(13/21).手术切除率47.6%(10/21).合并胆囊结石12例,占57.14%.出院后定期随访,平均生存时间为1.8年.结论:临床表现、B超及 CT是原发性胆囊癌的主要诊断依据,手术治疗为它的首选方法.
作者:麦观保;何武东;容学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小儿常见急诊之一,急需明确诊断、尽早治疗,否则会危及生命.我院近年来有5例完整的小儿支气管异物 CT诊断资料,现整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兴耀;唐耀俊;马群波;毛军杰;张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曲马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临床选择安全有效的曲马多剂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手术患者60例,术毕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按用药剂量不同,将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成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例.自控镇痛持续药量为2 mL/h.比较各剂量组之间的镇痛效果并记录镇痛期间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不良反应及其程度.结果: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差异无显著性(P >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剂量组和低剂组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24 mg/kg的曲马多剂量用于静脉镇痛较为适合.
作者:丛海涛;丁进峰;曹东航;彭从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紧闭环路系统在新生儿麻醉应用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53例新生儿手术,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行机械定压模式呼吸通气30 min,监测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值、SpO2、体温、PetCO2、气道压、呼吸频率、心电等参数.结果:新生儿手术全身麻醉控制呼吸,根据 PetCO2适当调节呼吸参数,采用定压呼吸模式,能够维持 PaO2、PaCO2 于正常范围.结论:紧闭环路系统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新生儿手术.
作者:廖志品;罗敏;田玉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减轻危重病人吸痰时的不适反应的有效方法,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120例危重病人进行临床实践操作和观察.结果:90%以上的病人的不适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或消失.结论:通过积极合理的护理,不仅有效清除了危重病人呼吸道的分泌物,还减轻了吸痰时引起的不适反应,提高了病人的血氧饱和度,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美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控制性降压的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脑膜瘤切除术患者26例,ASAⅡ~Ⅳ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乌拉地尔控制性降压组.每组13例,A组不进行控制性降压,B组在颅骨打开至肿瘤切除期间控制性降压.降压方法用输液泵静脉输注乌拉地尔,控制 MAP在基础值的60%左右.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平均每小时尿量,记录降压前即刻(T0)、降压30 min(T1)、降压60 min(T2)、降压120 min(T3)、停降压时(T4)、停降压后30 min(T5)各时间点的 HR、MAP.同时测定动脉血 pHa、PaCO2、PaO2、ABL.结果:B组术中 T1 、T2 、T3、T4时的 MAP较 T0明显降低,T5时的 MAP较 T1 、T2 、T3、T4 明显回升,HR没有太大影响.pHa、PaCO2 、PaO2、ABL基本稳定在正常水平.B组比 A组手术过程中出血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两组生成尿量没有较大差异.结论:乌拉地尔用于脑膜瘤切除术中控制性降压期间,降压效果优良,控制性降压期间没有血流障碍,没有影响人体组织器官的代谢,也没有发生组织器官血流灌注不足的现象,明显减少了术中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
作者:付学明;肖航;熊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自2000年 3月至2004年 6月,我们采用小腿后部皮瓣移位术 [1]加局部置管抗生素液冲洗治疗小腿前侧软组织及骨缺损合并骨折端外露伴感染共 1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力平;施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