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品;罗敏;田玉科
目的:探讨产科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指征以及降低其发生率的可能性.方法:对因产科因素行子宫切除术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产科子宫切除发生率0.18%,手术指征主要为胎盘因素所致产科严重出血及子宫破裂.产科出血原因依次为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盘粘连等,子宫破裂主要原因为瘢痕子宫.结论:子宫切除是抢救产科难以控制的产后出血及子宫破裂的有效措施.
作者:林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整体医疗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手术病人中实施的效果,探讨如何以低廉的价格让病人获得佳的医疗护理服务.方法:通过制订医疗护理路径,并将实施整体医疗护理路径前后病人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护理服务品质、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整体医疗护理路径后,使护患双方的主动性、目的性和时间性都有所增强.患者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医疗费用有所下降,而护理服务品质及满意度均有较大提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整体医疗护理路径其高品质、低费用的服务宗旨符合我国目前医疗体制的改革,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晓琼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月至2005年2月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胆囊癌21例.结果:主要临床表现有右上腹疼痛17例,黄疸9例,体重减轻10例,右上腹肿块4例.术前确诊率仅为61.9%(13/21).手术切除率47.6%(10/21).合并胆囊结石12例,占57.14%.出院后定期随访,平均生存时间为1.8年.结论:临床表现、B超及 CT是原发性胆囊癌的主要诊断依据,手术治疗为它的首选方法.
作者:麦观保;何武东;容学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尿道损伤是泌尿外科常见急诊.对于尿道损伤的治疗,在试插尿管失败后,过去多采用开放手术的方法.近年来,我科对收治的 6例尿道损伤患者,采取在膀胱镜下插入导尿管的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孝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225例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原因,提出合适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000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连续监测术中血压、心电图、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 CO2;观察拔管前后各种不良刺激,不同性别、麻醉方法、手术类型发生术后躁动的比例;观察催醒药、术后镇痛的应用与术后躁动的关系.结果:225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躁动,发生率22.50%.各种不良刺激所致术后躁动的发生比例,疼痛占92.44%、气管导管的刺激占65.77%、尿管刺激占11.11%、心理应激占15.55%、制动不当占4.44%.术后躁动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静吸复合全麻比全凭静脉麻醉发生率高;五官科手术发生率高;术毕使用催醒药易发生术后躁动;术后镇痛可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结论:导致术后躁动的因素较多,疼痛刺激是主要的原因.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维持适宜的麻醉深度,应用充分的术后镇痛,把握合适的拔管时机及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等,可明显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
作者:邓立琴;丁风兰;刘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风湿性心脏病心瓣膜替换术患者在体外循环期间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2 例风湿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心瓣膜替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治疗组患者在冷晶体高钾停跳液中加入40 mL/L参附注射液 ;对照组除不用参附注射液外,其它条件与治疗组相同.分别测定所有患者术前、开放后15 min、开放后1 h、术后 8 h、24 h、3 d各时点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cTnI)、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记录术毕心脏自动复跳率和术后多巴胺用量.结果:治疗组术后多巴胺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 cTnI、LDH、CK-MB从转流毕到术后3 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 P<0.01);治疗组患者术毕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维持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体外循环所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标通;龙建平;熊卫民;汪更胜;杨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紧闭环路系统在新生儿麻醉应用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53例新生儿手术,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行机械定压模式呼吸通气30 min,监测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值、SpO2、体温、PetCO2、气道压、呼吸频率、心电等参数.结果:新生儿手术全身麻醉控制呼吸,根据 PetCO2适当调节呼吸参数,采用定压呼吸模式,能够维持 PaO2、PaCO2 于正常范围.结论:紧闭环路系统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新生儿手术.
作者:廖志品;罗敏;田玉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凝血因子平行稀释试验在筛选凝血因子Ⅷ抑制物中的作用.方法:以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试验为基础,同时应用凝血因子平行稀释试验,测定4例血友病患者标本,判断凝血因子平行稀释试验在筛选凝血Ⅷ抑制物中的作用.结果:4例患者中,患者1和2的平行稀释试验结果呈递增趋势,说明存在凝血因子Ⅷ抑制物,而患者3、4的结果递增趋势不明显,可以认为无凝血因子Ⅷ抑制物.结论:应用凝血因子Ⅷ平行稀释试验作为实验室筛选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方法,如实验结果呈递增趋势,则认为该患者存在凝血因子Ⅷ抑制物,可进一步作 Bethesda检测来对凝血因子Ⅷ抑制物准确定量.凝血因子平行稀释试验快速、简便、敏感,适应急诊检验需要,对临床及实验室早期判断患者血浆中是否存在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强调在使用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验时显微镜检查的意义.方法:我们对439例尿液标本同时进行了 UF-100尿沉渣自动化分析(以后简称 UF-100)和显微镜检查(以后简称镜检),将白细胞、红细胞、管型用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分成3个部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 UF-100检测白细胞、红细胞、管型结果均阴性的尿标本236例.经镜检白细胞阳性1例,红细胞阳性1例,管型阳性2例,假阴性率分别为0.43%、0.43%、0.87%;使用 UF-100检测白细胞阳性的尿标本107例,而镜检白细胞阳性标本 86例,假阳性率为19.6%;使用 UF-100检测红细胞阳性的尿标本121例,而镜检红细胞阳性标本 83例,假阳性率为31.4%;使用 UF-100检测管型阳性的尿标本100例,镜检管型阳性标本11例,假阳性率为 89.0%.镜检发现这些假阳性标本中大多伴有上皮细胞、结晶、霉菌、黏液丝或其他有形成分的存在.结论:使用 UF-100检测管型阳性的尿标本,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都较高,我们参考干化学尿蛋白结果,主张除镜检 UF-100检测管型阳性的标本外,还应对管型阴性、尿蛋白阳性的尿标本进行镜检.原则上,每一个尿液标本都应进行尿沉渣镜检,在尿液常规检查自动化、规范化的基础上确保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陈静;寇新明;梁英凤;王昱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喉内镜已广泛应用于耳鼻咽喉科疾病的诊治,但检查过程有一定的痛苦,易导致病人恶心、呕吐、咳嗽、窒息等不适,影响操作的顺利进行.随着人们需求和护理理念的改变,如何增进病人的舒适程度是护理学面临的重大课题.我院对喉内镜检查病人实施检查前、中、后的舒适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应爱武;沈惠萍;胡桂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鼠(otsuka long-evans tokushima fatty rats,OLETF鼠 )胰腺形态学改变的影响.方法:OLETF鼠40只,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和对照组,LETO(long-evans tokushima otsuka)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从 8周龄起以六味地黄丸2.4 g/(kg·d)灌胃给药,其余两组以等量蒸馏水灌胃.每周监测体重,定期 OGTT试验检测血糖,胰腺切片 HE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OLETF鼠体重和血糖显著高于 LETO鼠.随病程进展,OLETF鼠对照组胰岛早期表现为肥大增生,晚期破坏、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 LETO鼠.干预组胰岛结构保存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干预组负荷后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六味地黄丸能有效地保护 OLETF鼠胰腺的组织形态结构并改善其糖代谢能力.
作者:薛耀明;罗仁;朱波;张燕;潘永华;李晨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前矢状入路直肠肛门成形术(ASARP)治疗中、低位肛门闭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4年 8例采用 ASARP治疗中、低位肛门闭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术后获随访2个月~2年,肛门功能临床评分达优7例,良1例.结论:ASARP疗效满意,是治疗中、低位肛门闭锁较佳的手术方式.
作者:石英佐;秦君华;黄益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1岁,因右颈部淋巴结肿大2年余于2005年 6月 14日入院.患者缘于2年前无意中发现右颈中上部2枚肿大淋巴结,大一枚约 0.5 cm直径大小,质中,无压痛,活动度中等,当时无回吸性血涕、耳鸣,无牙龈肿痛,无吞咽困难或咳嗽、咳痰,无发热、盗汗或关节疼痛症状,未予重视.
作者:褚晓源;陈龙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于阴道分泌物的检查 ,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国内实验室大多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我们采用生理盐水稀碱二步法与生理盐水涂片法进行比较 ,并对霉菌、滴虫、炎症的检出情况进行统计.
作者:张玉蓉;张小丽;王朝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 E对糖尿病大鼠造影剂肾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N),糖尿病组(DM),造影剂组(CM)和治疗组(T).检测造影后各组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 N 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并检测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同时留取肾脏作 PAS染色并作病理形态学分析.结果:与 CM组相比,T组 Scr下降(P<0.01),Ccr明显上升(P<0.01),尿 NAG下降(P<0.01),而肾脏抗氧化酶活性,包括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CAT明显上升(P<0.05),MDA含量下降(P<0.01),iNOS活性明显下降(P<0.01).病理形态学发现 T组肾组织损害特别是肾小管变性坏死较 CM组减轻.结论:维生素 E能减轻糖尿病造影剂肾损害,其作用与其减轻糖尿病造影剂肾损害中 NO参与的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作者:洪俊平;贾汝汉;杨定平;吴甘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寒战的发生率较高,据资料统计在20%~50%,寒战使机体耗氧量增加,易导致低氧血症和乳酸性酸中毒 [1],对产妇有一定的生理危害和心理不适,有必要加以制止.本研究旨在观察咪唑安定在控制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寒战的疗效.
作者:章妙青;邱原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996年5月至2002年 4月,本院共收住左半结肠癌伴梗阻病人24例,采用术中肠道灌洗一期切除缝合的方法,均获得一期愈合,报告如下.
作者:白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15年来发生于我院妇科手术中膀胱输尿管损伤22例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1990年5月至2005年4月在我院妇科手术中发生膀胱、输尿管损伤2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妇科手术中膀胱输尿管损伤总发生率为0.25%(22/8 855);其中输尿管损伤7例,发生率为0.08%(7/8 855);7例输尿管损伤均为单侧损伤,多发生在盆腔粘连、肿瘤浸润、术中解剖关系不清时.结论:妇科手术致膀胱输尿管损伤发生率不高,术中仔细操作、分清解剖,可避免损伤的发生,一旦损伤应及时检查发现并加以正确的处理,可避免二次手术,术后发现应积极手术修复,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素英;包申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亚低温和高压氧联合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疗效是否优于单一亚低温或高压氧治疗.方法:对157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即联合治疗组),对照组1(即单一亚低温治疗组),对照组2(即单一高压氧治疗组),对照组3(即非亚低温治疗及非高压氧治疗组),将4组病人的疗效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基本病愈疗程短;对照组1、对照组2有效率均为 81%,基本病愈疗程较长;对照组3有效率58%,基本病愈疗程长.结论:针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联合治疗相对于单一治疗的疗效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罗勇;林少华;黄汉添;陈信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临床上应用国内有所报告,近5年我科采用此方法治疗颅脑术后颅内严重感染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根据临床治疗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卫东;钟建卫;王涛;袁俊;孙永峰;尚传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