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在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临床病理意义

夏冰;王钢

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糖尿病性, 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 smooth muscle cell, 脂质核心,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巨噬细胞浸润, 促炎细胞因子, 病理作用, 细胞外基质, 糖尿病患者, 糖基化反应, 正常人群, 血浆脂质, 纤维形成, 体内, 泡沫细胞, 机体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以血管内皮细胞( vascular endothelia cell,VEC)受损、功能障碍为起始,继而血浆脂质侵入内皮下,引起单核 /巨噬细胞浸润及中膜血管平滑肌细胞(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迁移至内膜下过度增殖,并吞噬脂质形成以泡沫细胞为基础的脂质核心,同时分泌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并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胶原、弹力纤维形成脂质核心外周纤维帽,终演进至晚期不稳定 AS斑块.业已证实,糖尿病患者体内发生 AS早于无糖尿病的正常人群,且其 AS病理进展亦明显增快,即所谓加速性 AS.目前研究表明,糖尿病机体内长期增高的血糖,可与机体多种蛋白成分发生糖基化反应,终生成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后者通过一系列的血管病理作用,加速 AS的病理发生、发展.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凝血因子平行稀释试验在筛选凝血因子Ⅷ抑制物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凝血因子平行稀释试验在筛选凝血因子Ⅷ抑制物中的作用.方法:以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试验为基础,同时应用凝血因子平行稀释试验,测定4例血友病患者标本,判断凝血因子平行稀释试验在筛选凝血Ⅷ抑制物中的作用.结果:4例患者中,患者1和2的平行稀释试验结果呈递增趋势,说明存在凝血因子Ⅷ抑制物,而患者3、4的结果递增趋势不明显,可以认为无凝血因子Ⅷ抑制物.结论:应用凝血因子Ⅷ平行稀释试验作为实验室筛选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方法,如实验结果呈递增趋势,则认为该患者存在凝血因子Ⅷ抑制物,可进一步作 Bethesda检测来对凝血因子Ⅷ抑制物准确定量.凝血因子平行稀释试验快速、简便、敏感,适应急诊检验需要,对临床及实验室早期判断患者血浆中是否存在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妇科手术致膀胱输尿管损伤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15年来发生于我院妇科手术中膀胱输尿管损伤22例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1990年5月至2005年4月在我院妇科手术中发生膀胱、输尿管损伤2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妇科手术中膀胱输尿管损伤总发生率为0.25%(22/8 855);其中输尿管损伤7例,发生率为0.08%(7/8 855);7例输尿管损伤均为单侧损伤,多发生在盆腔粘连、肿瘤浸润、术中解剖关系不清时.结论:妇科手术致膀胱输尿管损伤发生率不高,术中仔细操作、分清解剖,可避免损伤的发生,一旦损伤应及时检查发现并加以正确的处理,可避免二次手术,术后发现应积极手术修复,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素英;包申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未成年人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的临床报告

    未成年人慢性鼻窦炎的发病率较高,以往多采取药物保守治疗,使不少患者过渡为成年人慢性鼻窦炎或继发鼻息肉.鼻内窥镜手术 (ESS)的广泛应用,在成人鼻息肉、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也为未成年人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为探讨 ESS治疗未成年人患者鼻息肉、慢性鼻窦炎的疗效 ,我们对2003年 1月至2004年 7月接受 ESS治疗并随访 1年以上的未成年人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患者 45例 (80侧 )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静波;方渭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先天性耳瘘误诊为外耳道耵聍感染

    患者女,52岁.以右耳流脓 1 d为主诉就诊.自诉 1 d前无明显诱因右耳流脓,伴同侧听力稍减退,查体:外耳道内满是脓液和耵聍碎屑,鼓膜窥不清,第一印象是化脓性中耳炎,给予清理后见外耳道轻度充血,鼓膜完整,标志清楚,考虑脓液来源于耵聍液化感染.

    作者:康桂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闭经合并不孕78例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继发性闭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78例继发性闭经患者用中西医治疗,先服补肾活血汤10~15 d,然后再用黄体酮5 d,待月经来潮第5天,口服已烯雌酚21 d;第12天开始用绒毛膜激素,连用5 d;第18天用黄体酮,连用5 d.在月经周期6~10 d用中药滋阴补肾,调冲任,促卵泡发育;第11~16天补肾活血,诱发排卵;第17~25天补肾阳,调冲任,以健全黄体功能;第26~28天活血调经,以促月经正常来潮;月经期,活血化瘀,以促使子宫内膜剥脱.结果:78例中治愈65例,好转11例,无效2例.其中怀孕28例.结论:中医结合治疗闭经,副反应少、价格低廉、疗效可靠.

    作者:卢启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两切口一期肾输尿管全长加膀胱袖状切除

    近 3年来,我们在肾输尿管全长加膀胱袖状切除术中采用腰部及下腹部两段切口,减少了手术创伤和痛苦,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敏;寸建平;封丽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突发性耳聋治疗前的纯音测听图类型与预后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治疗前的纯音测听图类型与预后.方法:1993-2001年我科收治31例突发性耳聋病例,其发病时间在3 d内,无严重的内科系统疾病和前庭功能损害,经详细询问病史和完整检查,根据<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年4月第2期公布的1996年上海会议制定的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 [1]确诊,治疗前通过纯音测听确定其纯音测定图类型,经葛根素1疗程和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2疗程后复查纯音测听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前纯音测听图类型为平坦型12例,缓降型 8例,陡降型(含谷型1例 )11例,经治疗后复查纯音测听示平坦型显效2例、有效 8例、无效2例;缓降型显效1例、有效4例、无效3例;陡降型显效1例、有效3例、无效7例.结论:从治疗前纯音测听图类型分析估计何种发病因素占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病人预后有关键作用,平坦型者应以改善内耳微循环为主要治疗措施.

    作者:吕洁瑜;严飞鹏;王涂路;胡小怡;陈雅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咪唑安定治疗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寒战68例观察

    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寒战的发生率较高,据资料统计在20%~50%,寒战使机体耗氧量增加,易导致低氧血症和乳酸性酸中毒 [1],对产妇有一定的生理危害和心理不适,有必要加以制止.本研究旨在观察咪唑安定在控制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寒战的疗效.

    作者:章妙青;邱原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紧闭环路系统在新生儿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紧闭环路系统在新生儿麻醉应用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53例新生儿手术,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行机械定压模式呼吸通气30 min,监测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值、SpO2、体温、PetCO2、气道压、呼吸频率、心电等参数.结果:新生儿手术全身麻醉控制呼吸,根据 PetCO2适当调节呼吸参数,采用定压呼吸模式,能够维持 PaO2、PaCO2 于正常范围.结论:紧闭环路系统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新生儿手术.

    作者:廖志品;罗敏;田玉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57例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在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完成肾上腺肿瘤切除术57例.结果:57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60~150 min,平均105 min;失血量30~100 mL,平均55 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术后住院6~12 d,平均9 d.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手术具有对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肾上腺肿瘤首选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碧君;胡卫列;曹启友;杨菁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维生素E减轻糖尿病大鼠造影剂肾损害氧化应激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维生素 E对糖尿病大鼠造影剂肾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N),糖尿病组(DM),造影剂组(CM)和治疗组(T).检测造影后各组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 N 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并检测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同时留取肾脏作 PAS染色并作病理形态学分析.结果:与 CM组相比,T组 Scr下降(P<0.01),Ccr明显上升(P<0.01),尿 NAG下降(P<0.01),而肾脏抗氧化酶活性,包括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CAT明显上升(P<0.05),MDA含量下降(P<0.01),iNOS活性明显下降(P<0.01).病理形态学发现 T组肾组织损害特别是肾小管变性坏死较 CM组减轻.结论:维生素 E能减轻糖尿病造影剂肾损害,其作用与其减轻糖尿病造影剂肾损害中 NO参与的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作者:洪俊平;贾汝汉;杨定平;吴甘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罕见的宫内寄生胎1例

    患者,20岁,因停经 36周,腹部阵痛 8 h于2004年 9月 9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4年 1月 7日,早孕反应不明显,妊娠 4个月时感首次胎动,停经 6个月时 B超示:单胎妊娠存活.

    作者:黄丽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全麻术后躁动225例分析

    目的:分析225例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原因,提出合适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000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连续监测术中血压、心电图、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 CO2;观察拔管前后各种不良刺激,不同性别、麻醉方法、手术类型发生术后躁动的比例;观察催醒药、术后镇痛的应用与术后躁动的关系.结果:225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躁动,发生率22.50%.各种不良刺激所致术后躁动的发生比例,疼痛占92.44%、气管导管的刺激占65.77%、尿管刺激占11.11%、心理应激占15.55%、制动不当占4.44%.术后躁动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静吸复合全麻比全凭静脉麻醉发生率高;五官科手术发生率高;术毕使用催醒药易发生术后躁动;术后镇痛可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结论:导致术后躁动的因素较多,疼痛刺激是主要的原因.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维持适宜的麻醉深度,应用充分的术后镇痛,把握合适的拔管时机及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等,可明显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

    作者:邓立琴;丁风兰;刘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慢性前列腺炎主要病原体分布和细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主要病原体分布及其对临床常用药物的耐药性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地区312例 CP患者前列腺液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及支原体、衣原体检测结果.结果:(1)312例 CP患者中193例(61.9%)细菌培养阳性.共分离出细菌15种195株,以溶血葡萄球菌为主(102株,52.3%).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占优(14株,7.2%).(2)支原体或(和 )衣原体阳性74例,检出率23.7%(74/312),以混合感染类型多见,其中在119例细菌培养阴性标本中检出率为22.7%,其余193例细菌培养阳性标本中检出率为24.4%,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 >0.05).(3)153株葡萄球菌中 MRS140株,占91.5%,对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等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对呋喃妥因和利福平耐药率较低.12株粪肠球菌中检出 VRE3株、(HLGR + HLSR)6株,单 HLGR2株,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利福平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在58.3%~100.0%之间,对呋喃妥因和青霉素类较敏感.14株大肠埃希菌中 8株 ESBLs阳性,除了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外,对其它常用药物的耐药率在42.8%~ 85.7%之间.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分布复杂,各种细菌感染占主导地位,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不容忽视.分离菌株对常用药物的耐药严重,临床应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予以准确诊治,避免经验用药.

    作者:林奇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曲马多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曲马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临床选择安全有效的曲马多剂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手术患者60例,术毕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按用药剂量不同,将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成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例.自控镇痛持续药量为2 mL/h.比较各剂量组之间的镇痛效果并记录镇痛期间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不良反应及其程度.结果: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差异无显著性(P >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剂量组和低剂组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24 mg/kg的曲马多剂量用于静脉镇痛较为适合.

    作者:丛海涛;丁进峰;曹东航;彭从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

    目的:探讨 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1年12月至2003年9月,对32例39处掌指骨骨折患者应用微型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术后根据术中固定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1例出现钢板外露,待骨折基本稳定后,拆除内固定,后骨折及伤口均愈合.1例关节内骨折,钢板螺钉松脱,后改行关节融合术.1例出现关节僵硬经功能锻炼无好转.术后随访7~10个月,按自拟的疗效标准,优良率达到 84%.结论: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利于手功能的康复,是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理想手段.

    作者:黄新宇;何伟东;许鸿灏;李松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C-反应蛋白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测作用

    目的:探讨 C-反应蛋白(CRP)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是否具有预测作用.方法:选择156例心脑血管病人和193例正常人群,测定 CRP、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时测定身高、体重、血压.分别进行病人组与对照组 CRP与各代谢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病人组与对照组 CRP结果.结果:(1)病人组中 CRP与各代谢因素所作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 CRP与体重指数(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存在显著正相关;而对照组 CRP与各代谢因素所作的多元线性回归也显示 CRP与 BMI、TG、FPG、收缩压、舒张压存在显著正相关.(2)病人组 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人组及对照组中 MS患者 CRP结果均显著高于非 MS(P<0.01),但病人组 MS患者 CRP又显著高于对照组 MS患者(P<0.01).结论:(1) CRP的升高与 MS的发生具有很好的相关性.(2)在 MS的诊断标准中结合 CRP的测定能更好的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冯磊;年士艳;山德生;徐文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预防孕妇剖宫产产后大出血

    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目前仍居首位.为寻求一种安全、高效的预防方法 ,我们对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剖宫产产妇给予米索前列醇200 μ g舌下含化 ,以增强子宫收缩 ,预防产后出血.经临床观察,效果显著.

    作者:王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根尖周炎20例

    根尖周炎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又分为急性浆液性和急性化脓性.我们对20例急性根尖周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秦亚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垂体腺瘤的MRI影像特征

    目的:探讨 MRI对垂体腺瘤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分析其 MRI表现.结果:25例微腺瘤中泌乳素腺瘤16例,生长激素腺瘤6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2例,促甲状腺激素腺瘤1例.T1WI低信号及稍低信号18例,等信号7例; T2WI呈高信号及稍高信号18例,等信号7例.12例大腺瘤中泌乳素7例,生长激素腺瘤2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例,无功能性腺瘤2例.T1WI呈等信号9例,高信号2例,低信号1例,T2WI高信号10例,等信号2例.结论:MRI能准确反映垂体腺瘤的影像特征,对诊断和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易亚辉;张永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