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六味地黄丸对OLETF鼠胰腺形态学改变的影响

薛耀明;罗仁;朱波;张燕;潘永华;李晨钟

关键词:糖尿病, 2型, 六味地黄汤, 大鼠, 近交OLETF
摘要: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鼠(otsuka long-evans tokushima fatty rats,OLETF鼠 )胰腺形态学改变的影响.方法:OLETF鼠40只,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和对照组,LETO(long-evans tokushima otsuka)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从 8周龄起以六味地黄丸2.4 g/(kg·d)灌胃给药,其余两组以等量蒸馏水灌胃.每周监测体重,定期 OGTT试验检测血糖,胰腺切片 HE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OLETF鼠体重和血糖显著高于 LETO鼠.随病程进展,OLETF鼠对照组胰岛早期表现为肥大增生,晚期破坏、纤维化程度明显高于 LETO鼠.干预组胰岛结构保存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干预组负荷后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六味地黄丸能有效地保护 OLETF鼠胰腺的组织形态结构并改善其糖代谢能力.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支气管异物的CT诊断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小儿常见急诊之一,急需明确诊断、尽早治疗,否则会危及生命.我院近年来有5例完整的小儿支气管异物 CT诊断资料,现整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兴耀;唐耀俊;马群波;毛军杰;张晨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妇科手术致膀胱输尿管损伤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15年来发生于我院妇科手术中膀胱输尿管损伤22例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1990年5月至2005年4月在我院妇科手术中发生膀胱、输尿管损伤2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妇科手术中膀胱输尿管损伤总发生率为0.25%(22/8 855);其中输尿管损伤7例,发生率为0.08%(7/8 855);7例输尿管损伤均为单侧损伤,多发生在盆腔粘连、肿瘤浸润、术中解剖关系不清时.结论:妇科手术致膀胱输尿管损伤发生率不高,术中仔细操作、分清解剖,可避免损伤的发生,一旦损伤应及时检查发现并加以正确的处理,可避免二次手术,术后发现应积极手术修复,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素英;包申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验时显微镜检查的意义

    目的:强调在使用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验时显微镜检查的意义.方法:我们对439例尿液标本同时进行了 UF-100尿沉渣自动化分析(以后简称 UF-100)和显微镜检查(以后简称镜检),将白细胞、红细胞、管型用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分成3个部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 UF-100检测白细胞、红细胞、管型结果均阴性的尿标本236例.经镜检白细胞阳性1例,红细胞阳性1例,管型阳性2例,假阴性率分别为0.43%、0.43%、0.87%;使用 UF-100检测白细胞阳性的尿标本107例,而镜检白细胞阳性标本 86例,假阳性率为19.6%;使用 UF-100检测红细胞阳性的尿标本121例,而镜检红细胞阳性标本 83例,假阳性率为31.4%;使用 UF-100检测管型阳性的尿标本100例,镜检管型阳性标本11例,假阳性率为 89.0%.镜检发现这些假阳性标本中大多伴有上皮细胞、结晶、霉菌、黏液丝或其他有形成分的存在.结论:使用 UF-100检测管型阳性的尿标本,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都较高,我们参考干化学尿蛋白结果,主张除镜检 UF-100检测管型阳性的标本外,还应对管型阴性、尿蛋白阳性的尿标本进行镜检.原则上,每一个尿液标本都应进行尿沉渣镜检,在尿液常规检查自动化、规范化的基础上确保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陈静;寇新明;梁英凤;王昱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蟾蜍中毒致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

    患者男,66岁.吞食蟾蜍胆2个及吃蟾蜍肉、喝蟾蜍汤后,出现头晕、胸闷、呕吐2 h,步行入院.体查: T 38°C,P 35次 /min,R24次 /min,BP 90/60 mmHg,神清、合作,听诊心率 35次 /min,律不整,未闻及心脏杂音,双肺呼吸音粗及较多哮鸣音、少许湿音,心界不大,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 CO2CP 17 mmol/L,BUN 4.98 mmol/L,GLU 6.57 mmol/L,K+ 7.85 mmol/L,Na+ 134 mmol/L,Ca2+2.58 mmol/L;自诉哮喘病史20多年,无高血压病史,以往心电图正常.临床诊断: (1)蟾蜍中毒; (2)支气管哮喘.

    作者:蔡晓虹;王金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曲马多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曲马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临床选择安全有效的曲马多剂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手术患者60例,术毕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按用药剂量不同,将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成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例.自控镇痛持续药量为2 mL/h.比较各剂量组之间的镇痛效果并记录镇痛期间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不良反应及其程度.结果: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差异无显著性(P >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剂量组和低剂组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24 mg/kg的曲马多剂量用于静脉镇痛较为适合.

    作者:丛海涛;丁进峰;曹东航;彭从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原发性胆囊癌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月至2005年2月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胆囊癌21例.结果:主要临床表现有右上腹疼痛17例,黄疸9例,体重减轻10例,右上腹肿块4例.术前确诊率仅为61.9%(13/21).手术切除率47.6%(10/21).合并胆囊结石12例,占57.14%.出院后定期随访,平均生存时间为1.8年.结论:临床表现、B超及 CT是原发性胆囊癌的主要诊断依据,手术治疗为它的首选方法.

    作者:麦观保;何武东;容学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3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换药 8例(15.09%),清创后换药14例(26.42%),皮片移植5例(9.43%),皮瓣修复 8例(15.09%),单纯截趾7例(13.21%),高位截肢11例(20.75%).一期愈合率为90.57%.结论: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外科治疗是挽救肢体的积极手段,配合药物可降低患者的截肢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李五洲;荣延姣;徐双迎;刘克斌;张记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外科治疗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2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病理大体四类,肿块型、浸润型、溃疡型、复发结节型分别有7、15、6、4例 ;临床 Ann Arbor分期1E~4E期分别有9、18、2、3例 ;组织学分类霍奇金氏病 8例,非霍奇金氏病24例 ;大体部位位于上半胃的9例,下半胃的23例,采用胃大部切除(毕Ⅰ、Ⅱ式)、全胃切除或胃肠吻合等手术方式,疗效较满意.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主要手段.

    作者:陈旭;游振辉;郑长森;黄良祥;何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一步法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术中管理

    目的:探讨一步法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术中管理.方法:物品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加强护患沟通,促进相互交流;加强监测,防治并发症.结果:86例经皮球囊扩张成功 84例,成功率97.7%.2例出现心脏压塞,经及时抢救,转危为安.结论:高质量的术中管理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徐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前矢状入路直肠肛门成形术治疗肛门闭锁

    目的:探讨应用前矢状入路直肠肛门成形术(ASARP)治疗中、低位肛门闭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4年 8例采用 ASARP治疗中、低位肛门闭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术后获随访2个月~2年,肛门功能临床评分达优7例,良1例.结论:ASARP疗效满意,是治疗中、低位肛门闭锁较佳的手术方式.

    作者:石英佐;秦君华;黄益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先天性耳瘘误诊为外耳道耵聍感染

    患者女,52岁.以右耳流脓 1 d为主诉就诊.自诉 1 d前无明显诱因右耳流脓,伴同侧听力稍减退,查体:外耳道内满是脓液和耵聍碎屑,鼓膜窥不清,第一印象是化脓性中耳炎,给予清理后见外耳道轻度充血,鼓膜完整,标志清楚,考虑脓液来源于耵聍液化感染.

    作者:康桂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法乐四联症根治术80例分析

    目的:总结我院心外科法乐四联症根治术的经验.方法:80例法乐四联症患者,年龄0.5~52岁,平均(13.3±9.4)岁,合并房间隔缺损25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全部病人均施行根治手术,用 dacron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用自体心包外衬 dacron补片作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扩大,27例(34% )作了跨瓣环补片.结果:术后低心排综合征18例(22.5%),手术死亡2例(2.5%),存活78例,经4个月至4年随访,恢复良好.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改进手术方法,彻底解除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远端梗阻,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早期的监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吴胜东;葛建军;张士兵;张飞;李峰;周正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减轻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吸痰时不适反应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减轻危重病人吸痰时的不适反应的有效方法,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120例危重病人进行临床实践操作和观察.结果:90%以上的病人的不适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或消失.结论:通过积极合理的护理,不仅有效清除了危重病人呼吸道的分泌物,还减轻了吸痰时引起的不适反应,提高了病人的血氧饱和度,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美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产科子宫切除35例分析

    目的:探讨产科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指征以及降低其发生率的可能性.方法:对因产科因素行子宫切除术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产科子宫切除发生率0.18%,手术指征主要为胎盘因素所致产科严重出血及子宫破裂.产科出血原因依次为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盘粘连等,子宫破裂主要原因为瘢痕子宫.结论:子宫切除是抢救产科难以控制的产后出血及子宫破裂的有效措施.

    作者:林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鼻中隔矫正和下鼻甲部分切除联用治疗鼻中隔偏曲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鼻中隔偏曲是临床常见的鼻科多发病,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是治疗本病的常规手术方法.变应性鼻炎亦是临床常见鼻科多发病,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尤其多见,对本病的治疗,传统方法多注重全身或局部用药,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临床上疗效不甚满意.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不少鼻中隔偏曲患者伴有变应性鼻炎、单侧或双侧下鼻甲肥大.我科自 1998年 1月至2000年 6月,共收治鼻中隔偏曲患者 121例,其中有 42例伴有变应性鼻炎及下鼻甲肥大,我们对此类患者行鼻中隔矫正联合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经随访观察发现:鼻中隔矫正联合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不但能改善鼻腔通气功能,而且对于变应性鼻炎有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徐庆文;孙一帆;谢仁炜;刘元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术中肠道灌洗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术中的应用

    1996年5月至2002年 4月,本院共收住左半结肠癌伴梗阻病人24例,采用术中肠道灌洗一期切除缝合的方法,均获得一期愈合,报告如下.

    作者:白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介绍

    目的:评价整体医疗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手术病人中实施的效果,探讨如何以低廉的价格让病人获得佳的医疗护理服务.方法:通过制订医疗护理路径,并将实施整体医疗护理路径前后病人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护理服务品质、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整体医疗护理路径后,使护患双方的主动性、目的性和时间性都有所增强.患者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医疗费用有所下降,而护理服务品质及满意度均有较大提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整体医疗护理路径其高品质、低费用的服务宗旨符合我国目前医疗体制的改革,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晓琼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替换术中参附注射液的心肌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风湿性心脏病心瓣膜替换术患者在体外循环期间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2 例风湿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心瓣膜替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治疗组患者在冷晶体高钾停跳液中加入40 mL/L参附注射液 ;对照组除不用参附注射液外,其它条件与治疗组相同.分别测定所有患者术前、开放后15 min、开放后1 h、术后 8 h、24 h、3 d各时点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cTnI)、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记录术毕心脏自动复跳率和术后多巴胺用量.结果:治疗组术后多巴胺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 cTnI、LDH、CK-MB从转流毕到术后3 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 P<0.01);治疗组患者术毕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维持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体外循环所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标通;龙建平;熊卫民;汪更胜;杨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舒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自愿接受无痛人流的早孕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2组,每组30例.A组为对照组,丙泊酚2.5 mg/kg; B组为实验组,丙泊酚2 mg/kg+舒芬太尼0.l μ g/kg.静脉给药,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患者肢体扭动时追加丙泊酚0.6 mg/kg.记录注药开始至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总用药量.并分别记录术前、术中、术毕患者的血压、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和呼吸频率(RR).结果:B组患者收缩压(SBP)、HR术中术后比 A组平稳.两组术中 RR均有减慢,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术中 SpO2 与麻醉前相比降低明显(P<0.05).B组丙泊酚用药量明显少于 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伍用舒芬太尼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满意,丙泊酚用量减少,术中循环平稳,术后麻醉恢复迅速,此方法可以安全地用于妇科门诊人工流产手术.

    作者:李煜;梁淑屏;张永福;刘文兴;金宇林;赖国忠;陈金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逆行置入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

    目的:总结临床采用逆行置入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经验.方法:采用专用钻头在鹰嘴窝上约2 cm处钻孔,确定和准备进针点,由肘向肩逆行置入自锁髓内钉的方法治疗闭合性肱骨干骨折16例.结果:16例骨折患者在3个月内全部骨性愈合(8~12周),肩关节活动度于术后3个月时已达正常对侧的95%,肘关节活动达到正常的 85%.有2例病人肘关节活动度伸直较健侧相差20°,拔钉后功能锻炼1个月后恢复良好.结论:逆行置入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避免了对肩袖的干扰,固定牢靠,肩肘关节功能恢复快,二期拆除内固定简便,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常玉文;周新晖;刘新刚;贾宏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