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五洲;荣延姣;徐双迎;刘克斌;张记恩
患者,20岁,因停经 36周,腹部阵痛 8 h于2004年 9月 9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4年 1月 7日,早孕反应不明显,妊娠 4个月时感首次胎动,停经 6个月时 B超示:单胎妊娠存活.
作者:黄丽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微创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对其中出现血肿扩大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血肿扩大54例(28.1%),血肿扩大可能与手术时机、手术前后血压水平、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应在出血6 h后进行,手术前后控制患者的收缩压,控制抽吸的力量和速度,抽吸血量控制在40%以内有助于减少血肿扩大的发生率.
作者:赵斌;贺勇;王世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临床上应用国内有所报告,近5年我科采用此方法治疗颅脑术后颅内严重感染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根据临床治疗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卫东;钟建卫;王涛;袁俊;孙永峰;尚传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视网膜剥离的发病原因.方法:对1991-2004年收治的6例妊娠期视网膜剥离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视网膜剥离提示病情严重,应适时终止妊娠.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视网膜病变具有一定可逆性,做好围产保健,及时诊断、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适时终止妊娠,是预防及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视网膜剥离的关键.
作者:陈映缄;林琼霞;曾荔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MRI对垂体腺瘤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分析其 MRI表现.结果:25例微腺瘤中泌乳素腺瘤16例,生长激素腺瘤6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2例,促甲状腺激素腺瘤1例.T1WI低信号及稍低信号18例,等信号7例; T2WI呈高信号及稍高信号18例,等信号7例.12例大腺瘤中泌乳素7例,生长激素腺瘤2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例,无功能性腺瘤2例.T1WI呈等信号9例,高信号2例,低信号1例,T2WI高信号10例,等信号2例.结论:MRI能准确反映垂体腺瘤的影像特征,对诊断和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易亚辉;张永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型急性前葡萄膜炎(DAAU)的发病率、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我科在1999年1月至2003年3月进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EI)组及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PI)组发生59例迟发型急性前葡萄膜炎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方法.结果:PI组的 DAAU发生率明显低于 EI组(χ2=20.9,P<0.005);发病时间一般在术后3周左右;女性患者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糖尿病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或二期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发生率较高;眼前部检查发现晶体赤道皮质残留检出率在 PI组明显低于 EI组(χ2=7.92,P<0.005);治疗以局部及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为主,部分患者辅助中药火把化根片治疗,甚至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多数患者1~2周内炎症完全消失,视力恢复良好,极少数患者病情迁延数月,甚至需行手术治疗.结论:白内障术后 DAAU可能由自身晶体蛋白抗原介导的变态反应引起,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可显著降低 DAAU发生率.早期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冲击疗法结合局部激素治疗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顽固性、迁延性 DAAU患者辅助中药火把化根片治疗,必要时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甚至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金敏;高宗银;胡燕飞;杨为中;陈文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在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完成肾上腺肿瘤切除术57例.结果:57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60~150 min,平均105 min;失血量30~100 mL,平均55 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术后住院6~12 d,平均9 d.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手术具有对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肾上腺肿瘤首选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碧君;胡卫列;曹启友;杨菁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前矢状入路直肠肛门成形术(ASARP)治疗中、低位肛门闭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4年 8例采用 ASARP治疗中、低位肛门闭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术后获随访2个月~2年,肛门功能临床评分达优7例,良1例.结论:ASARP疗效满意,是治疗中、低位肛门闭锁较佳的手术方式.
作者:石英佐;秦君华;黄益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3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换药 8例(15.09%),清创后换药14例(26.42%),皮片移植5例(9.43%),皮瓣修复 8例(15.09%),单纯截趾7例(13.21%),高位截肢11例(20.75%).一期愈合率为90.57%.结论: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外科治疗是挽救肢体的积极手段,配合药物可降低患者的截肢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李五洲;荣延姣;徐双迎;刘克斌;张记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C-反应蛋白(CRP)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是否具有预测作用.方法:选择156例心脑血管病人和193例正常人群,测定 CRP、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时测定身高、体重、血压.分别进行病人组与对照组 CRP与各代谢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病人组与对照组 CRP结果.结果:(1)病人组中 CRP与各代谢因素所作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 CRP与体重指数(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存在显著正相关;而对照组 CRP与各代谢因素所作的多元线性回归也显示 CRP与 BMI、TG、FPG、收缩压、舒张压存在显著正相关.(2)病人组 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人组及对照组中 MS患者 CRP结果均显著高于非 MS(P<0.01),但病人组 MS患者 CRP又显著高于对照组 MS患者(P<0.01).结论:(1) CRP的升高与 MS的发生具有很好的相关性.(2)在 MS的诊断标准中结合 CRP的测定能更好的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冯磊;年士艳;山德生;徐文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尽管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腹部瘢痕小等优点,但据大宗病例文献报告,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并发症仍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鉴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尤其是胆管损伤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本文对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进行讨论.
作者:傅远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患者女,59岁,1年前因胸闷、气短在外院接受治疗,胸片检查示左侧胸腔积液并心包积液,考虑结核性浆膜腔积液,抽取胸腔积液后,给予抗痨治疗(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并强的松治疗,治疗后胸腔、心包积液逐渐消退,强的松逐渐减量至停药.
作者:黄建国;贺江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于阴道分泌物的检查 ,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国内实验室大多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我们采用生理盐水稀碱二步法与生理盐水涂片法进行比较 ,并对霉菌、滴虫、炎症的检出情况进行统计.
作者:张玉蓉;张小丽;王朝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自愿接受无痛人流的早孕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2组,每组30例.A组为对照组,丙泊酚2.5 mg/kg; B组为实验组,丙泊酚2 mg/kg+舒芬太尼0.l μ g/kg.静脉给药,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患者肢体扭动时追加丙泊酚0.6 mg/kg.记录注药开始至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总用药量.并分别记录术前、术中、术毕患者的血压、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和呼吸频率(RR).结果:B组患者收缩压(SBP)、HR术中术后比 A组平稳.两组术中 RR均有减慢,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术中 SpO2 与麻醉前相比降低明显(P<0.05).B组丙泊酚用药量明显少于 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伍用舒芬太尼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满意,丙泊酚用量减少,术中循环平稳,术后麻醉恢复迅速,此方法可以安全地用于妇科门诊人工流产手术.
作者:李煜;梁淑屏;张永福;刘文兴;金宇林;赖国忠;陈金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提高,在使用降糖药物的过程中,糖尿病病人由于对控制血糖、饮食及监测等方面知识的欠缺,极易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表现.当血糖低于2.8 mmol/L时,常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交感神经兴奋两方面症状,如神经错乱、行为异常和昏迷,少数重症病例可致死亡.对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尤易引起误诊漏诊.本院自2002年 1月至2004年 12月,共收治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 76例,其中 60岁以上老人58例,占 76.3%.现将 76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15年来发生于我院妇科手术中膀胱输尿管损伤22例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1990年5月至2005年4月在我院妇科手术中发生膀胱、输尿管损伤2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妇科手术中膀胱输尿管损伤总发生率为0.25%(22/8 855);其中输尿管损伤7例,发生率为0.08%(7/8 855);7例输尿管损伤均为单侧损伤,多发生在盆腔粘连、肿瘤浸润、术中解剖关系不清时.结论:妇科手术致膀胱输尿管损伤发生率不高,术中仔细操作、分清解剖,可避免损伤的发生,一旦损伤应及时检查发现并加以正确的处理,可避免二次手术,术后发现应积极手术修复,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素英;包申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喉内镜已广泛应用于耳鼻咽喉科疾病的诊治,但检查过程有一定的痛苦,易导致病人恶心、呕吐、咳嗽、窒息等不适,影响操作的顺利进行.随着人们需求和护理理念的改变,如何增进病人的舒适程度是护理学面临的重大课题.我院对喉内镜检查病人实施检查前、中、后的舒适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应爱武;沈惠萍;胡桂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05年1月间实行内镜下鼻窦手术并完成术后随访的5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老年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年龄65~ 84岁,Ⅰ型12例,Ⅱ型34例,Ⅲ型6 例.52例全部在全身麻醉下完成,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6例,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7例,中鼻甲成型术5例.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Ⅰ型治愈率91.7%,Ⅱ型治愈率79.4%,Ⅲ型治愈率66.7%.发生手术并发症2 例,发生率3.8%.结论:鼻内镜下手术用于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有效且安全.
作者:王天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自2000年 3月至2004年 6月,我们采用小腿后部皮瓣移位术 [1]加局部置管抗生素液冲洗治疗小腿前侧软组织及骨缺损合并骨折端外露伴感染共 1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力平;施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恒速输注和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对全麻诱导及维持的作用,探讨恒速输注丙泊酚是否能够替代其靶控输注.方法:6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别使用丙泊酚恒速输注(A组)和靶控输注(B组)诱导并维持,监测麻醉中及结束后血压(blood pressure,B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合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及脑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BIS).结果:全麻诱导及维持中,两组间血流动力学指标、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诱导期间 A组较 B组 BIS变化幅度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全麻手术丙泊酚恒速输注和靶控输注的麻醉深度均能满足手术要求,麻醉期间生命指征平稳,苏醒迅速.
作者:丁倩;柴伟;赵晖;杨永慧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