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远法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风湿性心脏病心瓣膜替换术患者在体外循环期间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2 例风湿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心瓣膜替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治疗组患者在冷晶体高钾停跳液中加入40 mL/L参附注射液 ;对照组除不用参附注射液外,其它条件与治疗组相同.分别测定所有患者术前、开放后15 min、开放后1 h、术后 8 h、24 h、3 d各时点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cTnI)、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记录术毕心脏自动复跳率和术后多巴胺用量.结果:治疗组术后多巴胺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 cTnI、LDH、CK-MB从转流毕到术后3 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 P<0.01);治疗组患者术毕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维持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体外循环所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标通;龙建平;熊卫民;汪更胜;杨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治疗前的纯音测听图类型与预后.方法:1993-2001年我科收治31例突发性耳聋病例,其发病时间在3 d内,无严重的内科系统疾病和前庭功能损害,经详细询问病史和完整检查,根据<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年4月第2期公布的1996年上海会议制定的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 [1]确诊,治疗前通过纯音测听确定其纯音测定图类型,经葛根素1疗程和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2疗程后复查纯音测听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前纯音测听图类型为平坦型12例,缓降型 8例,陡降型(含谷型1例 )11例,经治疗后复查纯音测听示平坦型显效2例、有效 8例、无效2例;缓降型显效1例、有效4例、无效3例;陡降型显效1例、有效3例、无效7例.结论:从治疗前纯音测听图类型分析估计何种发病因素占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病人预后有关键作用,平坦型者应以改善内耳微循环为主要治疗措施.
作者:吕洁瑜;严飞鹏;王涂路;胡小怡;陈雅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MRI对垂体腺瘤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分析其 MRI表现.结果:25例微腺瘤中泌乳素腺瘤16例,生长激素腺瘤6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2例,促甲状腺激素腺瘤1例.T1WI低信号及稍低信号18例,等信号7例; T2WI呈高信号及稍高信号18例,等信号7例.12例大腺瘤中泌乳素7例,生长激素腺瘤2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例,无功能性腺瘤2例.T1WI呈等信号9例,高信号2例,低信号1例,T2WI高信号10例,等信号2例.结论:MRI能准确反映垂体腺瘤的影像特征,对诊断和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易亚辉;张永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自愿接受无痛人流的早孕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2组,每组30例.A组为对照组,丙泊酚2.5 mg/kg; B组为实验组,丙泊酚2 mg/kg+舒芬太尼0.l μ g/kg.静脉给药,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患者肢体扭动时追加丙泊酚0.6 mg/kg.记录注药开始至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总用药量.并分别记录术前、术中、术毕患者的血压、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和呼吸频率(RR).结果:B组患者收缩压(SBP)、HR术中术后比 A组平稳.两组术中 RR均有减慢,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术中 SpO2 与麻醉前相比降低明显(P<0.05).B组丙泊酚用药量明显少于 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伍用舒芬太尼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满意,丙泊酚用量减少,术中循环平稳,术后麻醉恢复迅速,此方法可以安全地用于妇科门诊人工流产手术.
作者:李煜;梁淑屏;张永福;刘文兴;金宇林;赖国忠;陈金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1例老年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CT检查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具有不典型的临床表现,病变多发生于上颌窦,具有典型的 CT影像学特征,经鼻窥镜手术治疗后1年未见复发.结论:老年霉菌性鼻窦炎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CT诊断价值较高以及鼻窥镜手术治疗效果佳等特点.
作者:阎志毓;叶星;纪维纲;曹燕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科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指征以及降低其发生率的可能性.方法:对因产科因素行子宫切除术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产科子宫切除发生率0.18%,手术指征主要为胎盘因素所致产科严重出血及子宫破裂.产科出血原因依次为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盘粘连等,子宫破裂主要原因为瘢痕子宫.结论:子宫切除是抢救产科难以控制的产后出血及子宫破裂的有效措施.
作者:林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C-反应蛋白(CRP)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是否具有预测作用.方法:选择156例心脑血管病人和193例正常人群,测定 CRP、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时测定身高、体重、血压.分别进行病人组与对照组 CRP与各代谢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病人组与对照组 CRP结果.结果:(1)病人组中 CRP与各代谢因素所作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 CRP与体重指数(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存在显著正相关;而对照组 CRP与各代谢因素所作的多元线性回归也显示 CRP与 BMI、TG、FPG、收缩压、舒张压存在显著正相关.(2)病人组 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人组及对照组中 MS患者 CRP结果均显著高于非 MS(P<0.01),但病人组 MS患者 CRP又显著高于对照组 MS患者(P<0.01).结论:(1) CRP的升高与 MS的发生具有很好的相关性.(2)在 MS的诊断标准中结合 CRP的测定能更好的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冯磊;年士艳;山德生;徐文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CD8+ CD28+ T细胞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与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AR)的相关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 SD大鼠组(T0组 )、同种心脏移植组(T1 组)(Wistar→ SD大鼠)术后第1、3、5、7天 CD8+ CD28+ T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分析 CD8+ CD28+ T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与心脏移植 AR程度的相关关系.结果:CD8+ CD28+ T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与 AR严重程度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69,相关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脏移植后 CD8+ CD28+ T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升高,其升高程度与 AR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作者:高旭辉;王武军;殷桂林;邹小明;王昊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幕上大型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影像学特征和术中所见与癫痫大发作的关系.方法:对30例以癫痫大发作为首发或主要症状的幕上大型 AVM患者的头颅 MRI、DSA、PET以及术中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 AVM全部位于幕上,以灰白质交界部为主,直径3~6 cm者12例, >6 cm者18例,其中额顶叶12例(40%),额颞叶10例(33%),额颞顶叶6例(20%),额叶2例(7%),所有病人都可见明确的脑血管畸形流空影像等直接征象;20例(66.7% )病人可见血管畸形周围明确的胶质增生带及脑软化灶等间接征象;12例(40% )病人 PET检查显示畸形团所在部位及其周围脑组织低代谢灶;所有病人均手术切除,20例(66.7% )术中可见畸形团周围的淡黄色胶质增生带.结论:大型 AVM是引起癫痫大发作的重要因素; AVM的直接和间接征象与癫痫的病因有关; AVM所在部位与癫痫发作有关.
作者:公方和;漆松涛;邱炳辉;冯文峰;王益华;刘保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文收集我院门诊胃镜室检查的并经病理证实的21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期对食管癌的研究提供一些临床借鉴.
作者:严中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紧闭环路系统在新生儿麻醉应用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53例新生儿手术,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行机械定压模式呼吸通气30 min,监测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值、SpO2、体温、PetCO2、气道压、呼吸频率、心电等参数.结果:新生儿手术全身麻醉控制呼吸,根据 PetCO2适当调节呼吸参数,采用定压呼吸模式,能够维持 PaO2、PaCO2 于正常范围.结论:紧闭环路系统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新生儿手术.
作者:廖志品;罗敏;田玉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患者,20岁,因停经 36周,腹部阵痛 8 h于2004年 9月 9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4年 1月 7日,早孕反应不明显,妊娠 4个月时感首次胎动,停经 6个月时 B超示:单胎妊娠存活.
作者:黄丽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控制性降压的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脑膜瘤切除术患者26例,ASAⅡ~Ⅳ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乌拉地尔控制性降压组.每组13例,A组不进行控制性降压,B组在颅骨打开至肿瘤切除期间控制性降压.降压方法用输液泵静脉输注乌拉地尔,控制 MAP在基础值的60%左右.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平均每小时尿量,记录降压前即刻(T0)、降压30 min(T1)、降压60 min(T2)、降压120 min(T3)、停降压时(T4)、停降压后30 min(T5)各时间点的 HR、MAP.同时测定动脉血 pHa、PaCO2、PaO2、ABL.结果:B组术中 T1 、T2 、T3、T4时的 MAP较 T0明显降低,T5时的 MAP较 T1 、T2 、T3、T4 明显回升,HR没有太大影响.pHa、PaCO2 、PaO2、ABL基本稳定在正常水平.B组比 A组手术过程中出血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两组生成尿量没有较大差异.结论:乌拉地尔用于脑膜瘤切除术中控制性降压期间,降压效果优良,控制性降压期间没有血流障碍,没有影响人体组织器官的代谢,也没有发生组织器官血流灌注不足的现象,明显减少了术中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
作者:付学明;肖航;熊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亚低温和高压氧联合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疗效是否优于单一亚低温或高压氧治疗.方法:对157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即联合治疗组),对照组1(即单一亚低温治疗组),对照组2(即单一高压氧治疗组),对照组3(即非亚低温治疗及非高压氧治疗组),将4组病人的疗效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基本病愈疗程短;对照组1、对照组2有效率均为 81%,基本病愈疗程较长;对照组3有效率58%,基本病愈疗程长.结论:针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联合治疗相对于单一治疗的疗效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罗勇;林少华;黄汉添;陈信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 E对糖尿病大鼠造影剂肾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N),糖尿病组(DM),造影剂组(CM)和治疗组(T).检测造影后各组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 N 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并检测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同时留取肾脏作 PAS染色并作病理形态学分析.结果:与 CM组相比,T组 Scr下降(P<0.01),Ccr明显上升(P<0.01),尿 NAG下降(P<0.01),而肾脏抗氧化酶活性,包括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CAT明显上升(P<0.05),MDA含量下降(P<0.01),iNOS活性明显下降(P<0.01).病理形态学发现 T组肾组织损害特别是肾小管变性坏死较 CM组减轻.结论:维生素 E能减轻糖尿病造影剂肾损害,其作用与其减轻糖尿病造影剂肾损害中 NO参与的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作者:洪俊平;贾汝汉;杨定平;吴甘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前矢状入路直肠肛门成形术(ASARP)治疗中、低位肛门闭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4年 8例采用 ASARP治疗中、低位肛门闭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术后获随访2个月~2年,肛门功能临床评分达优7例,良1例.结论:ASARP疗效满意,是治疗中、低位肛门闭锁较佳的手术方式.
作者:石英佐;秦君华;黄益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患者女,59岁,1年前因胸闷、气短在外院接受治疗,胸片检查示左侧胸腔积液并心包积液,考虑结核性浆膜腔积液,抽取胸腔积液后,给予抗痨治疗(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并强的松治疗,治疗后胸腔、心包积液逐渐消退,强的松逐渐减量至停药.
作者:黄建国;贺江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1岁,因右颈部淋巴结肿大2年余于2005年 6月 14日入院.患者缘于2年前无意中发现右颈中上部2枚肿大淋巴结,大一枚约 0.5 cm直径大小,质中,无压痛,活动度中等,当时无回吸性血涕、耳鸣,无牙龈肿痛,无吞咽困难或咳嗽、咳痰,无发热、盗汗或关节疼痛症状,未予重视.
作者:褚晓源;陈龙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型急性前葡萄膜炎(DAAU)的发病率、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我科在1999年1月至2003年3月进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EI)组及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PI)组发生59例迟发型急性前葡萄膜炎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方法.结果:PI组的 DAAU发生率明显低于 EI组(χ2=20.9,P<0.005);发病时间一般在术后3周左右;女性患者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糖尿病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或二期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发生率较高;眼前部检查发现晶体赤道皮质残留检出率在 PI组明显低于 EI组(χ2=7.92,P<0.005);治疗以局部及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为主,部分患者辅助中药火把化根片治疗,甚至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多数患者1~2周内炎症完全消失,视力恢复良好,极少数患者病情迁延数月,甚至需行手术治疗.结论:白内障术后 DAAU可能由自身晶体蛋白抗原介导的变态反应引起,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可显著降低 DAAU发生率.早期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冲击疗法结合局部激素治疗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顽固性、迁延性 DAAU患者辅助中药火把化根片治疗,必要时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甚至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金敏;高宗银;胡燕飞;杨为中;陈文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继发性闭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78例继发性闭经患者用中西医治疗,先服补肾活血汤10~15 d,然后再用黄体酮5 d,待月经来潮第5天,口服已烯雌酚21 d;第12天开始用绒毛膜激素,连用5 d;第18天用黄体酮,连用5 d.在月经周期6~10 d用中药滋阴补肾,调冲任,促卵泡发育;第11~16天补肾活血,诱发排卵;第17~25天补肾阳,调冲任,以健全黄体功能;第26~28天活血调经,以促月经正常来潮;月经期,活血化瘀,以促使子宫内膜剥脱.结果:78例中治愈65例,好转11例,无效2例.其中怀孕28例.结论:中医结合治疗闭经,副反应少、价格低廉、疗效可靠.
作者:卢启颖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