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品;靳敏;罗爱林;田玉科
C2椎弓骨折伴C3失稳或脱位又称为Hangman骨折,占颈椎损伤的7%~20%[1],可造成椎体的前脱位及椎间盘破裂,导致上颈椎不稳,而产生颈痛、颈僵等症状,较少伴发神经症状.对Hangman骨折,国内报道较少,多采用保守治疗及前路C1、C2和后颈C1~C3融合术.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4年9月共收治Hangman骨折6例,部分应用后路Axis钢板螺钉固定,获得良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传宝;郭秀丽;廖光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苍苓止泻口服液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256例患儿分为3组,治疗组90例,采用苍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对照1组85例,采用病毒唑治疗;对照2组81例,采用穿琥宁治疗,观察各组疗效及病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在缩短病程方面明显优于对照1、2组(P<0.01).结论:苍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欧燕芬;高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确定性外固定架处理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复习不稳定骨盆骨折外固定架处理的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本组15例,术后随访8~28个月,平均10个月,无一例死亡,大多数病员恢复正常行走,7例(46.7%,7/15)针道表浅感染,1例针道深部感染并出现螺钉松动,其他病例未见螺钉松动及复位丧失等并发症,2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刺激症状,3例患者久走久坐有髋部不适感,4例尿道损伤术后后遗尿道狭窄需行尿道扩张治疗.结论:不稳定骨盆骨折确定性骨盆外固定架的处理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但必须明确骨盆外固定架适应证并适当应用,必要时必须结合内固定进行治疗,并注意长期的外固定架处理可能伴发的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
作者:张文捷;张新武;任先军;王建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低温冻存后脐血树突状细胞(DC)与EC109食管癌细胞融合疫苗体内致瘤性.方法:免疫磁珠标记法分选人脐血CD34+干细胞,细胞因子扩增培养为成熟DC,聚二乙醇(PEG)融合法制备EC109-DC融合疫苗,流式细胞术双阳性标记鉴定融合疫苗,-80℃低温冰箱冻存,3周后融冻,流式细胞术再次鉴定融合疫苗,行体内致瘤性研究.结果:(1)融冻后疫苗体外半悬浮生长;同时高表达FR和CD80;(2)融冻后疫苗接种于SCID小鼠体内未见肿瘤形成,脾、肺和肝等器官未出现肿瘤病变.结论:冻存未破坏融合疫苗的完整性,融冻瘤苗无体内致瘤性,其亲本EC109细胞的恶性生长特征已丧失,安全可靠.
作者:郭光华;谢丽华;陈素钻;俞晶;张娟;罗丽莉;苏中静;董红梅;徐虹;吴利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比较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对微柱凝胶法和试管ABO正反定型法鉴定ABO血型的影响.方法:将纤维蛋白原含量为4.0~11.0 g/L,未用血浆扩容剂且球蛋白含量正常的患者标本,经试管法正反定型,对出现缗钱状凝集的标本,排除冷凝集,并记录其凝集强度.同时用微柱凝胶法进行正反定型.结果:随着纤维蛋白原的增高,试管法反定型的凝集阳性率有增高的趋势,但凝集强度并不呈正相关.结论:纤维蛋白原在4.0~11.0g/L时对传统试管法的反定型有一定的干扰作用,而对微柱凝胶法无干扰.
作者:周湘静;蔡雪娇;谢作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患者男,34岁,已婚.夫妻性生活采用女上位时,突闻咔嚓声,觉阴茎剧痛,阴茎随之松软,迅速肿大、变形,皮肤青紫,进行性加重,无肉眼血尿、排尿困难.伤后2 h急诊入院.查体:阴茎长约12 cm,呈鱼钩状,阴茎头偏向左侧,阴茎体肿胀,以右侧明显,大周径达18 cm,除左侧少部分皮肤颜色正常外,其余呈暗紫色瘀斑.入院诊断:阴茎闭合性白膜及海绵体破裂.
作者:邱晓拂;邓志雄;水鑫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研究微小型甲状腺癌(TMC)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对1995年5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26例TMC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61.54%)术中冰冻切片发现,10例(38.46%)术后病理确诊.行单侧甲状腺叶加峡部切除术18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例;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加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4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加淋巴结清扫1例.全组26例无一例手术死亡和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是TMC手术治疗较理想的术式;有淋巴结转移者同时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麦观保;何武东;容学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拔除T管致胆漏的处理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收治的9例T管拔除后胆漏患者资料.结果:本组9例中6例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3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T管拔除后胆漏的处理应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选择治疗方案;预防措施应从术中做起.
作者:田茂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心内直视手术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自1985年1月至2005年5月心内直视手术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7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例,法洛四联症矫正术2例,二尖瓣置换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结果:1例死于术中复跳困难,14例治愈出院.术后复查彩色超声心动图,导管无再通.结论: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或后天性心脏疾病的动脉导管未闭,只要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同期行手术治疗是可行的.
作者:吴功志;周耀洪;彭丛兄;吴亦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适应证及特点.方法:对28例疑诊病人全部进行了双髋关节X线平片检查,CT检查25例,MRI检查20例,ECT检查15例.结果:本组疑诊股骨头缺血坏死在X线平片、CT、MRI、ECT上均出现应有的各种表现.结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表现和其病理是相一致的.MRI是本病好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作者:曹斌;朱新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例1女,63岁,因低热,下腹痛5 d,腹痛加剧2 h于2003年5月13号入住我院外科.患者绝经18年,既往无特殊病史.T 39.0℃,P 108次/min,R 23次/min,BP 90/60 mmHg,急性痛苦面容,心肺听诊无异常,板状腹,满腹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及肿大,移动性浊音阴性,胸腹联透示未见膈下游离气体及腋气平面,B超示肝胆脾胰未见明显异常,腹腔积液,直径1.0 cm,血常规示WBC 16.3×109/L,N0.93,L 0.054.行腹穿抽出黄色脓液约2mL,考虑急性腹膜炎,阑尾穿孔.
作者:李静文;左慧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分割剂量放疗对骨转移瘤的镇痛疗效.方法:对48例骨转移瘤患者共76个病灶采用不同分割剂量放疗.低分割放疗组26例,每周3次,每次3 Gy,总剂量30~40 Gy;常规分割放疗组22例,每周5次,每次2Gy,总剂量40~50 Gy.结果:低分割放疗组完全缓解(CR)率60.9%,部分缓解(PR)率26.1%,总有效率87.0%;常规分割放疗组CR率70.0%,PR率26.7%,总有效率96.7%.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分割剂量放疗对骨转移瘤镇痛疗效无明显差异,常规分割放疗组CR率可能提高.
作者:李文竹;王长胜;张玉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们应用超声微探头(miniprobe sonograpy,MPS)对老年人阻塞性黄疸的患者分别行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途径(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经皮经肝胆管造影和引流术途径(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的胆管内超声检测(intraductal ultrasonography,IDUS),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敏;钱俊波;丁文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气管切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诊手术之一,术后气管狭窄时有发生,尤以少儿气管狭窄的发病率高.我院自1995年7月至2004年6月行少儿气管切开46例,术后气管狭窄1例,占2.17%,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李忠实;刘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临床上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主要表现为出血、包块、腹痛三大类型.带蒂生长者少见,笔者曾遇1例带蒂GISTs嵌顿于幽门管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刘发强;崔彦;张宏文;李成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17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的糖尿病诊断时间、治疗方法、围产儿患病情况的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糖尿病在孕期发病的早晚、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按诊断时间的不同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在妊娠前半期(≤20周)已诊断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有22例(组Ⅰ),在妊娠后半期(>20周)诊断的有156例(组Ⅱ),将两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巨大儿数、畸形数及围产期患病率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按治疗方法及疗效的不同将所有病例分为3组,饮食控制达理想血糖水平的有128例(A组),饮食控制基础上加用胰岛素治疗达理想血糖水平的有30例(B组),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有20例(C组),对3组新生儿的围产期患病率进行比较.结果:组Ⅰ的新生儿与组Ⅱ比较,其出生体重、巨大儿数、畸形数的差异无显著性,但新生儿患病率组Ⅰ高于组Ⅱ(χ2=5.84,P=0.02),差异有显著性.A组孕妇与B组孕妇的新生儿在围产期患病率上差异无显著性,C组孕妇的新生儿患病率高于前两组(χ2A-C=9.60,P=0.002;χ2B-C=5.08,P=0.02),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患病时间长的糖尿病孕妇的新生儿患病率较高.通过治疗血糖能达理想水平者的新生儿围产期患病率能明显降低,因此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血糖的监控是改善围产儿预后的重要手段.单纯控制血糖并未从根本上减少先天性畸形的发生,还应对糖尿病孕妇的新生儿致畸原因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作者:王蓓;金敏菲;朱雅君;叶伟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佳诊断和治疗方法,以达到减少漏诊,减少术后病变残留、复发的目的.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至2004年10月我院根据病变不同程度和生育要求,行宫颈电灼术、电环切除、全子宫切除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214例的疗效,并对宫颈液基细胞学、高危HPV检测、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细胞学检查存在着假阴性率21%(37/176),高度上皮内瘤变约92.8%为高危HPV阳性,低度上皮内瘤变中87.7%为高危HPV阳性.37例细胞学正常,HPV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行电环切除术139例,术后病理为阴性的39例,病变仍有CIN但期别减轻的51例,升级的8例,相同的41例.LEEP术后排除浸润癌,再行子宫切除,子宫标本未发现浸润癌.电灼和电环切除术后并发症少,随访长18个月没有复发.结论:细胞学结合HPV检查可减少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漏诊率,根据期别和生育要求对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宫颈电灼和电环切除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谢红;杨菊芳;谢懿;王莉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9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0.5 mg/次,2次/d雾化吸入,常规组予以静脉滴注地塞米松0.3~0.5 mg/(kg·d),分2次滴入.均予以综合治疗,疗程7~10 d.结果:治疗组患儿各项主要指标缓解和(或)消失及住院所需的天数显著少于常规组患儿,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71.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明显缩短病程,疗效满意.
作者:姚宇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咽喉科临床上相当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引起鼻塞、鼻出血、嗅觉障碍、头痛和变态反应性症状等.既往传统的额镜下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存在着视野不清、能见度差及对高位、后段偏曲不能在明视下操作的缺点,导致容易出现并发症且疗效难尽人意.我科于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在鼻内镜引导下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34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璋弟;胡建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喉外伤临床表现和紧急处理的经验,提高喉外伤的急诊救治水平.方法:收集喉外伤患者33例,其中闭合性损伤14例,开放性损伤1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紧急抢救、治疗资料.结果:33例中抢救成功30例(91%),15例行气管切开术,除2例伤势过重死亡外,其余病例均顺利拔管.结论:喉外伤临床处理专业性较强;急诊处理中迅速止血、气管切开等尤为重要;若贻误抢救或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或遗留喉瘢痕狭窄等并发症.
作者:刘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