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军;计宁;裴国献
目的:观察深低温停循环下给予不同脑保护方法后犬海马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情况,探讨其对凋亡相关基因 bcl-2和 bax的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 (18~ 22 kg)18只,随机分成 3组,深低温停循环 (deep hypothermia circulatory arrest, DHCA)组( A组 ,对照组); DHCA+间断选择性顺行脑灌注( intermittent selective antegrade cerebral perfusion, ISACP)组( B组); DHCA+逆行脑灌注( retrograde cerebral perfusion, RCP)组( C组).术后取出海马组织,分别采用电镜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基因 bcl-2和 bax的 mRNA表达情况.结果:电镜下, A组可见明显神经细胞凋亡改变, B、C两组仅见少量神经细胞凋亡改变.bcl-2 mRNA在 B组表达高 (P< 0.01), C组表达明显高于 A组 (P< 0.01); bax mRNA在 A组表达强 (P< 0.01), B组和 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DHCA下,给予 ISACP或 PCR两种脑保护方法都可以上调 bcl-2 mRNA的表达,但前者优于后者;两种脑保护方法也可以下调 bax mRNA的表达,但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赵生涛;李彤;蔡振杰;赵荣;段大为;庄晓飞;罗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移植体结构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 12只,随机分为 3组.双侧耳大神经各切下 1.2 cm长一段神经, A组将其原位缝合桥接缺损, B组用隐神经移植体桥接, C组用股外侧皮神经移植体桥接,修复方法采用外膜缝合.术后 12周采用电生理检测方法测量神经大动作电位和传导速度,采用美兰染色方法观察神经结构, Image 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对图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 12周, B组在远侧段动作电位幅值和动作电位幅值恢复率均大于 A组和 C组, A组大于 C组; B组在远侧段神经传导速度大于 C组; B组远侧段有髓神经纤维密度和面积大于 A组和 C组, A组大于 C组; B组髓鞘平均厚度大于 A组和 C组, P< 0.05.结论:神经移植体结构对自体神经移植再生效果有影响作用,神经束面积大、轴突密度大且神经截面积小的神经移植体再生效果较好.
作者:魏国兴;陈绍宗;李跃军;李学拥;李金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与 L-OHP+ 5-FU+LV方案治疗晚期和复发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治疗组 23例采用卡培他滨 2 500 mg/(m2· d),分早晚两次口服,第 1~ 14天;多西紫杉醇 75 mg/m2,静滴,第 1天和第 8天.每 21 d为 1个周期,共 2~ 4周期,对照组 23例采用 L-OHP+ 5-FU+ LV方案:L-OHP 130 mg/m2静滴,第 1天,亚叶酸钙 (LV)200 mg/m2,静脉推注,第 1~ 5天;氟尿嘧啶 (5-FU)500 mg/m2,静滴 6 h,第 1~ 5天.结果:治疗组 23例总有效率为 63.2%( 12/19).12例初治病例有效率为 66.7%( 8/12),其中 CR 2例; 7例复治病例有效率为 57.1%( 4/7),其中 CR 1例.初治和复治病例的中位缓解期分别为 7个月和 5.3个月.对照组 23例总有效率 (CR+ PR)为 52.9% (9/17),CR 1例 (5.8% ), PR 8例 (47% ),中位缓解期为 5.2个月.治疗组血液毒性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 68.4%,其中Ⅲ~Ⅳ度白细胞减少 26.3%.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 42.1%;对照组血液毒性轻微,末梢神经炎发生率 52.9%.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和复发胃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少,是治疗晚期和复发胃癌的有效方案.
作者:朱宇泽;王军;高建飞;饶智国;张新华;杜光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垂体微腺瘤在女性不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用化学发光仪和随机配发的试剂测得泌乳素(PRL)≥45ng/mL者,经核磁共振(MRI)检查并用轧喷葡胺增强确诊为垂体微腺瘤,应用溴隐停进行治疗.结果:在 PRL值≥45 ng/mL的380例中,诊为垂体微腺瘤32例.年龄小25岁,大42岁,平均28.8岁,婚龄短1年,长 11年.原发不孕 19例,占 59.4%,继发不孕 13例,占 40.6%.在 32例中,随访 28例,连续治疗 24例,其中 18例已受孕,占治疗对象的 75.0%(9例在服药后的半年内受孕,其余在半年后受孕 ).结论:MRI增强检查是诊断垂体微腺瘤的可靠方法.对 PRL≥ 45 ng/mL以上应作常规 MRI检查以确诊垂体微腺瘤.溴隐停是治疗垂体微腺瘤和高 PRL血症致不孕的好药物之一,用法妥当可以提高疗效.
作者:郑亚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广东省惠州地区大肠腺瘤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便能更好地监测和预防本地区的大肠癌.方法:采用基于结肠镜检查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 Logistic回归对大肠腺瘤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把可能的相关因素先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某些有意义的因素后,纳入 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有年龄≥ 45岁、排血便或黏液血便、排稀水便、轻度体力活动、吸烟≥ 11~ 20支 /d,未发现有意义的相关保护因素.结论:惠州地区大肠腺瘤的发病与年龄、体力活动、吸烟、排便性状有关.
作者:张晓慧;许岸高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强调做好术前探访、麻醉体位的护理、室温及灯光的调节、骨黏固剂的护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定,术后的随访是手术护理的重点.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因护理失误引起的手术并发症.结论:围术期一体化整体护理,将全髋手术对老年人的打击程度降至低的限度,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患者顺利出院的重要保障.
作者:郑三女;王艳群;刘蔚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 15例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结果:从手术至诊断乳糜胸的时间大多在术后 3~ 5 d.再次开胸行胸导管结扎术 6例,平均治愈时间 7 d.保守治疗 9例,平均治愈时间 12 d.结论:(1)灵活地运用保守和手术治疗方法 ,权衡施治,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胸导管结扎术有操作简单、奏效快、经济等优点,值得推荐.
作者:王峥;景华;李忠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围生期的临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郧阳医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 1990- 2005年 83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单纯由妊娠引起的 39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引起的 32例,重度先兆子痫引起的 9例,再障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2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1例.治疗方法为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对血小板 < 50× 109/L的孕妇终止妊娠前后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同时考虑剖宫产.83例中剖宫产 73例,阴道分娩 10例, 7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结论: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终止妊娠前后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血小板制剂是治疗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方法.
作者:任青;黄光荣;胡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在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 (SVC)伴少精子症,弱精子症患者中的意义.方法:14例 SVC伴少精子症,弱精子症患者行经腹股沟途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并对术前和术后精液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精子密度较术前明显提高,而精液量、形态、存活率、活力等无显著变化.4例 (28.6% )患者手术 7~ 10个月后受孕,另有 4例 (28% )患者手术 10~ 30个月后体外授精妊娠成功.结论:SVC患者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后精子的质量及受孕情况有一定的改善.
作者:马大华;徐谊朝;梁微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终末期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死亡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死亡的发生.方法:将 64例终末期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分为两组, 28例死亡患者为死亡组,其余 36例未死亡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临床分析,对死亡原因进行总结.结果:死亡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年龄更大,收缩压更高,贫血更严重,肾功能损害更重( P< 0.05).在死亡原因中以心血管并发症多,为 16例,达到 57 1%,其中有 10例死于心力衰竭, 4例死于心脏骤停, 2例死于心包填塞.脑血管意外死亡 4例,占 14.3%,呼吸衰竭死亡 4例,占 14.3%,上消化道出血死亡 2例,占 7 1%,自杀 2例,占 7 1%.结论:心血管并发症是终末期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患者采取个体化血透,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如纠正贫血、控制血压、消除感染等,可减少死亡的发生.
作者:李靖;孙丹林;康元上;孙道东;舒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伍用小剂量吗啡用于术后硬膜外隙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选择 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的下腹部、下肢手术 90例,随机分为 3组,每组 30例 ,手术结束后连接上海怡新硬膜外镇痛泵容量 100 mL,流速 2 mL/h.组 1,高乌甲素 8 mg+吗啡 5 mg+左旋布匹卡因 150 mg+氟哌啶 5 mg+ 0.9%盐水至 100 mL;组 2,高乌甲素 8 mg+左旋布匹卡因 150 mg+氟哌啶 5 mg+ 0.9%盐水至 100 mL;组 3,吗啡 10 mg+左旋布匹卡因 150 mg+氟哌啶 5 mg+ 0.9%盐水至 100 mL.末次硬膜外隙给药 60 min开启镇痛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定镇痛效果,观察记录患者启用镇痛泵后 6、12、24、50 h视觉模拟评分及恶心、呕吐、眩晕、皮肤瘙痒发生情况.结果:镇痛效果 VAS评分组 1与组 3差异无显著性,组 2在各观察时间点 VAS评分均高于组 1、组 3,差异有显著性 (P< 0.05),在 6、12 h观察点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01), 组 1、组 2 VAS评分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3组副作用 (恶心、呕吐、眩晕、皮肤瘙痒 )发生率,组 3均高于组 1、组 2,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高乌甲素伍用小剂量吗啡用于硬膜外隙镇痛效果理想,副作用轻微,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镇痛配方.
作者:于宝金;张丽;王业贵;孟照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桥式椎管减压加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横突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采用桥式椎管减压加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加横突植骨的方法治疗的 16例退变性椎管狭窄病例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全部随访 2个月以上, 其中 14例随访 12个月, 9例行 CT复查, 4例行 MRI复查.术后症状基本消失.12个月后全部骨性融合.CT、MRI示未见椎管狭窄.结论:桥式椎管减压加椎弓根钉固定横突植骨治疗腰椎管狭窄,效果确定,有利于减少腰椎管狭窄术后的复发.
作者:丘宏伟;郭杰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 U100双频双脉冲掺钕钇铝石榴石 (Nd:YAG)激光 (FREDDY技术 )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应用 U100双频双脉冲 Nd:YAG激光经内腔镜治疗泌尿系结石 210例,其中肾结石 59例,输尿管结石 108例,膀胱结石 39例,后尿道结石 4例,其中 58例伴有前列腺增生症,术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者 61例.结果:肾结石碎石成功率为 96.6% (57/59),输尿管结石碎石成功率为 95.4% (103/108),膀胱结石碎石成功率为 92.3% (36/39),后尿道结石碎石成功率为 100% (4/4).平均手术时间 35( 11~ 45) min,平均激光工作时间 (6.5± 3.2)min.肾结石碎石后平均 14(4~ 23)d排净结石,输尿管结石碎石后平均 16(2~ 25)d排净结石,膀胱结石术中均使用 Ellik冲洗器将结石吸出,术后住院 1~ 6 d,平均 2.5 d.所有病人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对症处理后 2~ 4 d消失.无输尿管穿孔、撕裂、感染、脓肾等并发症.结论:FREDDY激光碎石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腔内泌尿外科碎石方法.
作者:郁兆存;谭万龙;郑少斌;齐桓;陈彤;彭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经皮附睾穿刺精子抽吸术结合卵浆内单精子注射 (ICSI)治疗阻塞性无精子症男性不育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0年 10月至 2004年 4月在生殖中心进行 ICSI治疗的 10例阻塞性无精子症男性不育患者的治疗结果.经皮附睾穿刺精子抽吸术获得精子,女方进行常规的超排卵.评估取精效果、受精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10例通过经皮附睾穿刺精子抽吸术获得精子的男性不育患者均获得满意的精子 ,受精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分别是 75.9%、60.0%、28.6%,无流产.结论:经皮附睾穿刺精子抽吸术获得精子进行ICSI治疗男性阻塞性无精子症简单、有效、安全,并发症亦较少.
作者:罗清炳;张昌军;王华;胡玥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雷米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疗效.方法:选择 100例要求行无痛人流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50例.A组,丙泊酚配伍芬太尼; B组,丙泊酚配伍雷米芬太尼.观察并记录 SpO2、MAP、HR、丙泊酚用量.评定术中术后镇痛效果.记录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记录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及丙泊酚用量差异无显著性 (P >0.05);术后清醒时间及离院时间 B组均短于 A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雷米芬太尼伍用丙泊酚比芬太尼伍用丙泊酚更适合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
作者:章妙青;邱原升;叶琦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在心脏手术围术期老年患者生长激素的变化特点,以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以探讨应用外源性生长激素促进老年患者围术期恢复的可能性.方法:选我科 2004年 3- 6月心脏手术患者 40例,非老年组 20例,年龄 30- 55岁.老年组 20例,年龄 60~ 80岁.所有病人于术前 1 d,术后 1、3、5、7 d清晨 6 时抽取静脉血 ,作生化全套和前白蛋白 (PA) 、白蛋白和血清生长激素水平测定.所有病人分别于术前和第 8天对疲劳记分.结果:生长激素在术后第 1天开始出现升高,以后逐渐降低,老年组术前及术后各天生长激素水平均低于非老年组.老年组在术后第 3天起, PA水平明显低于非老年组;术后第 5天起,白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术后疲劳记分老年组明显高于非老年组.以全部病人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术后疲劳记分与术后第 1天生长激素水平之间呈负相关.结论:生长激素基础水平的低下,以及在手术应激后生长激素系统的反应不足,是老年人体质差,术后恢复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围术期应用外源性的生长激素,有可能改善这一状态,从而为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围术期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作者:顾卫东;景华;李忠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脊柱转移性肿瘤行病变椎体切除并重建脊柱稳定性的外科疗效.方法:对 24例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进行肿瘤椎体整个切除,单纯植骨或钛网、人工椎体植骨,加椎体钢板或椎体钉系统内固定,一期重建脊柱稳定性,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均给予化疗、放疗和激素等综合治疗.观察术后局部疼痛缓解、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及脊柱椎节的稳定性情况.结果:随访 6~ 62个月,平均 26个月.所有病人术后局部均无复发,疼痛缓解,脊髓神经功能无加重损伤, 12例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术后影像学检查提示:脊柱内固定物在位,椎体序列恢复良好,椎间高度恢复.结论:脊柱转移性肿瘤行病变椎体切除并重建脊柱稳定性的外科疗效肯定,条件许可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作者:唐焕章;徐皓;符臣学;张朝春;钟继平;林松庆;陈宗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病例 1,男 60岁,因声嘶 2年入院.纤维喉镜检查:声门下区可见灰黄色新生物,基底广,大小约 1.0 cm× 0.8 cm,表面高低不平.双侧声带活动度正常.取活检,病理报告为淀粉样变.全身麻醉下行气管切开、喉裂开喉部病变切除术,切除病变后电凝创面,术后病理报告同术前,术后 10 d顺利拔管,手术切口愈合良好而出院.随访 2年局部无复发,略有声嘶.
作者:张国民;闫会涛;高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新型局麻药盐酸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并与同剂量盐酸布比卡因进行比较.方法:选择 ASA Ⅰ~Ⅱ级下肢手术病人 8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 40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在 L2~ 3间隙穿刺成功后,布比卡因( B)组于蛛网膜下隙注入 0.5%的布比卡因 2 mL加生理盐水 1 mL,左旋布比卡因 (LB)组于蛛网膜下隙注入 0.5%的左旋布比卡因 2 mL加生理盐水 1 mL,注药速度为 0.2 mL/s.结果:(1) 两组患者感觉与运动阻滞起效和恢复时间、感觉高平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2)两组病例阻滞完善,麻醉质量均为 I级.(2) 两组患者手术中均无低血压、心率减慢、呼吸抑制、ECG异常改变.术后随访膀胱恢复排尿功能时间, LB组与 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中术后均无明显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寒战等不良反应.结论: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下肢手术安全且完善,有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作者:单仁勇;余清河;曹自华;刘平;王兴高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环形电切术( LEEP)对宫颈病变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30例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不同类型的宫颈病变患者采用 LEEP治疗的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 (79.2% )LEEP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完全符合;不符合者 27例 (20.8% ),其中 20例 (15.4% )LEEP术后病理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程度重, 7例 (5.4% )程度轻.3例患者术后 8周宫颈口仍然外翻,颈管内突出增生肉芽组织,进行二次手术,视为失败,故手术成功率为 97.7%.结论:LEEP对于宫颈病变的明确诊断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互为补充;对宫颈病变的治疗操作简单,手术并发症少,治疗成功率高.
作者:黄光荣;马亚琳;杨波;胡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