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152例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杨曙;王希成;商谊

关键词:癌, 非小细胞肺,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 152例肺癌患者的放疗疗效.方法:将 1997年 1月至 2000年 5月收治的 152例资料完整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单放组 90例,综合组 62例,所有患者均完成常规分割方式的根治性放疗,综合组患者放疗前和(或)放疗后接受了 3个疗程以上的含铂类化疗药物的联合静脉化疗.结果:近期疗效,单放组的有效率(CR+ PR)为 52.2%(47/90),综合组为 64.5%(40/62).远期疗效,单放组 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1.1%(64/90)、38.9%(35/90)、13.3%(12/90)、7.4%(5/68),综合组分别为 79.0%(49/62)、51.6%(32/62)、11.3%(7/62)、6.5%(3/46).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放疗联合含铂类药物的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有可能提高近期疗效和 1、2年生存率.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不同的质子泵抑制剂与西咪替丁治疗胃十二指肠大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质子泵抑制剂与西咪替丁治疗胃十二指肠大出血的疗效.方法:35例胃十二指肠大出血病人分成 3组,14例予奥美拉唑 40 mg,2次 /d.12例予潘托拉唑 40 mg,2次 /d.9例予西咪替丁 0.8 g,静脉滴注,3次 /d.3组药物连用 3 d.结果:奥美拉唑组、潘托拉唑组、西咪替丁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1.4± 0.4)、(1.3± 0.3)、(3.3± 1.1)d,短止血时间分别为 0.8、0.7、1.9 d,止血率分别达 92.9%、100%、77.8%.两组质子泵抑制剂平均止血时间、短止血时间、止血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与西咪替丁组平均止血时间、短止血时间、止血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结论:在治疗胃十二指肠大出血方面,奥美拉唑与潘托拉唑疗效相当,均优于西咪替丁.

    作者:李捷壮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小儿氯胺酮复合麻醉意外后心肺脑复苏2例及其预后

    目的:探讨氯胺酮麻醉意外后患儿的心肺脑复苏及预后情况.方法:总结我院 2004年 PICU收治的 2例氯胺酮麻醉意外致呼吸心跳骤停患儿的救治与随诊情况.结果:1例患儿完全康复,无任何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1例患儿放弃治疗后半年死亡.结论:氯胺酮麻醉可能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如快速积极救治则预后良好.

    作者:李开华;卢秀兰;张溪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头孢吡肟或头孢他啶联合阿米卡星治疗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头孢吡肟或头孢他啶联合阿米卡星在治疗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年收治的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重症感染者共 117例,比较临床经验抗感染治疗方案头孢他啶+阿米卡星与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的疗效.结果: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组痊愈率为 51.61%,有效率为 64.52%;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组痊愈率为 49.02%,有效率为 62.7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头孢吡肟+阿米卡星与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在治疗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合并重症感染时疗效相似.

    作者:高睿哲;陈莉;杨建民;宋献民;王斌;王健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端粒酶活性及其hTERT基因在增生性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增生性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方法:采用 Kim的TRAP法和 RT-PCR技术检测增生性肉芽组织、子宫内膜组织以及部分生长旺盛的癌旁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及其催化亚基 hTERT基因的表达.结果:以 Hela细胞对照作为阳性对照,3类组织可部分检测到低水平的端粒酶活性及hTERT基因的表达.结论:端粒酶在生长旺盛的增生性组织中呈低水平表达,与细胞的生长状态有关.

    作者:谢金卫;周俊梅;杜贻鹏;陈展辉;卢长娣;陶莎;周俊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86例X线表现分析

    目的:分析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 X线表现,以期提高对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 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分析 86例临床诊断明确的患者的胸片、CT片、支气管体层摄影片,结合纤维支气管镜与病理检查.重点观察病变气道内壁及管腔的形态学变化以及其病变远侧肺实质的病变情况.结果:CT及体层片发现气管、支气管改变 61例,占 70.9%.其中管壁不规则,弥漫性增厚 39例,明显增厚 22例.管腔狭窄 39例,占 45.3%,闭塞 6例.管腔局限性扩张 13例.气管、支气管周围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13例.肺不张 11例,局限性肺气肿 15例.合并肺内活动性结核 54例,占 62.79%.结论:X线作为无创性检查,能够为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提供依据,有助于了解病程,指导临床治疗,对危重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定位准备及估计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庭山;孟家晓;龙显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改良镀银染色法在显示大鼠仔鼠大脑神经元中的应用

    目的:使用简单、方便、经济的方法制作大脑组织银染切片,显示仔鼠大脑皮质分层及神经元.方法:仔鼠脑组织经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后,浸银染色,石蜡包埋,连续切片.结果:仔鼠大脑皮质分层明显,各种神经元形态清晰.结论:与传统方法比较,改良的 Golgi石蜡切片浸银染色方法具有简单、方便、经济、稳定、显色效果好等特点,是进行科研和大批量制作教学标本的可选方法.

    作者:康亚妮;刘皓;王世忠;刘金宝;陈祖培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8例疗效观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非全身或生殖系统局部的各种器质性疾病所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表现为出血量增多、出血持续时间过长或间隙时间过短,可引起贫血,严重者需切除子宫[1],故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我院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现探讨其临床疗效如下.

    作者:黄丽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HELLP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 HELLP综合征的有效诊断和治疗方法,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 30例 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积极综合性救治,3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围产儿死亡 12例,死亡率为 40%.结论:HELLP综合征是产科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综合性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钟娘英;张秋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颌骨肿块的螺旋CT诊断

    目的:探讨螺旋 CT诊断颌骨肿块的价值,提高 CT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 39例颌骨肿块的术前螺旋 CT表现.结果:颌骨囊肿(牙源性囊肿) 11例,良性肿瘤 23例,恶性肿瘤 5例.牙源性囊肿主要表现为单房型,边缘清楚伴硬化.良性肿瘤表现为膨胀性生长伴邻近骨壁破坏,可囊变,多房型或单房分叶状.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侵蚀性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形成.结论:螺旋 CT扫描可清楚显示病变部位、范围、形态及毗邻结构,为手术前的定位、定性和范围提供可靠信息.

    作者:江金带;李扬彬;谭理连;梁彤杰;李树欣;周少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狼疮性肾炎患者补体调节蛋白的检测及意义

    补体及补体调节蛋白在狼疮性肾炎(LN)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补体调节蛋白可通过调控补体的激活及其激活后产生的变态反应来达到保护机体的作用.肾脏细胞能够表达和分泌多种补体调节蛋白,这种表达受到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的调控[1].笔者利用改良的 CH50试验检测了 22例 LN患者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前后尿中补体调节蛋白的活性并分析其意义.

    作者:王迅;李雪军;蔡大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慢性肺心病合并意识障碍的临床特征

    目的:分析肺心病患者意识障碍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对本院近 5年收治的 360例诊断为肺心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出现意识障碍 94例,占住院肺心病的 26.1%;由肺性脑病引起者 46例,占有意识障碍人数的 48.9%;低渗性脑病 18例,占 19.1%;脑梗死 12例,占 12.8%;药物引起者共 10例,占 10.6%;消化道出血 3例,感染中毒性脑病和中毒性休克 3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 2例,共占 8.51%.结论:肺心病患者一旦出现意识障碍,并非都是肺性脑病所致,需要鉴别诊断,对症治疗.

    作者:李红梅;陈建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它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受到病人的青睐,而术中 CO2气腹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通气功能的影响,给麻醉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我院在腹腔镜妇科手术的基础上,于 2000年 6月至 2004年 12月共施行了 63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本文就其麻醉处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徐群;姚康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失血性休克大鼠中性粒细胞表面CD18和血清TNF-α的变化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大鼠中性粒细胞表面 CD18和血清 TNF-α变化对创伤及休克病理生理过程的影响.方法:大鼠剪尾取血作为正常对照,颈部去皮颈动脉结扎剪断插管作为实验对照,建立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创伤组)和实验休克组(失血性休克组),每组均为 8只.用单克隆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失血性休克急性期中性粒细胞表面 CD18的动态表达,以及用 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 TNF-α水平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表面 CD18表达量(平均荧光道数)以及血清 TNF-α水平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 》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创伤组中性粒细胞表面 CD18表达量以及血清 TNF-α水平均上调,3 h达峰值,4、5 h持续高水平;失血性休克组两者亦均上调;但与创伤组比较,3 h后则呈下调趋势.结论:创伤后中性粒细胞表面 CD18表达上调,增强白细胞-内皮细胞黏附反应,有助于局部创伤愈合、修复并抵抗感染.失血性休克组 CD18表达下调,可减少白细胞-内皮细胞过度黏附及嵌塞毛细血管,有助于机体疏通微循环,改善灌流量.

    作者:阮战伟;潘景业;沈志坚;王晓蓉;全世超;金可可;陈洁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总结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特点,指导抗生素应用.方法:对我院 2003年 7月 1日至 2004年 12月 31日呼吸科收治的 258例 AECOPD患者行痰液细菌培养,药敏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258例 AECOPD患者痰细菌培养分离出 251株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居首位(77.3%),真菌第 2位(12.4%),革兰阳性球菌第 3位(10.4%).革兰阴性杆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38.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6.0%)、不动杆菌(12.9%)、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7.2%)为主要致病菌.革兰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34.6%)、表皮葡萄球菌(23.1%)、肺炎链球菌(19.2%)为主要致病菌.药敏发现,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较强的有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舒巴坦;对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抗菌活性较强的有环丙沙星、头孢哌酮 /舒巴坦;对不动杆菌较敏感的有泰能、美罗培南、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头孢哌酮 /舒巴坦;对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敏感的有复方新诺明、泰能.阿米卡星、万古霉素对大部分革兰阳性球菌敏感.结论:AECOPD下呼吸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耐药率较高.AECOPD抗菌药物的选用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作者:蒋凌志;吴尚洁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流行病学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病原微生物污染呼吸机治疗造成的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machinical ventilation,MV)治疗后 48 h或原有肺部感染用呼吸机 48 h以上发生新的病情变化,临床高度提示为一次新的感染,并经病原学证实或拔管后 48 h内发生的肺部感染[1].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早产儿的比例越来越大,呼吸机应用常常是重症早产儿生命支持的重要手段.但在临床上应用呼吸机日益广泛的同时,VAP便成了 NICU病房中一个重要问题.为提高对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认识,指导临床做好防治工作,本文就国内外早产儿 VAP发生状况作一总结.

    作者:柳国胜;赵小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152例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 152例肺癌患者的放疗疗效.方法:将 1997年 1月至 2000年 5月收治的 152例资料完整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单放组 90例,综合组 62例,所有患者均完成常规分割方式的根治性放疗,综合组患者放疗前和(或)放疗后接受了 3个疗程以上的含铂类化疗药物的联合静脉化疗.结果:近期疗效,单放组的有效率(CR+ PR)为 52.2%(47/90),综合组为 64.5%(40/62).远期疗效,单放组 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1.1%(64/90)、38.9%(35/90)、13.3%(12/90)、7.4%(5/68),综合组分别为 79.0%(49/62)、51.6%(32/62)、11.3%(7/62)、6.5%(3/46).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放疗联合含铂类药物的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有可能提高近期疗效和 1、2年生存率.

    作者:杨曙;王希成;商谊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心电图示U波倒置23例临床分析

    本研究收集 23例 U波倒置的心电图资料,观察其结果探讨 U波倒置与临床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 2004年 12月至2005年 6月我院收治的 23例有高血压、心脏病史的病例作心电图检查,所有病例均 U波倒置,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40~70岁,平均50岁.

    作者:洪著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原代无血清培养及鉴定

    目的:建立 S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分离、培养方法,为进行海马神经元的体外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分离 18 d胎龄 SD大鼠胎鼠的海马区,经机械吹打,细胞计数后,采用无血清培养基接种于 24孔板.每天在显微镜下进行神经元的形态观察.第 7天用 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结果:采用 B27无血清培养基,神经元生长良好,第 7天神经元纯度达 95%以上.结论:机械分离无血清培养神经元的方法具有简便可行,结果稳定的优点,可作为神经元体外培养的良好模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永英;彭书崚;赵一凡;王寿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抗生素应用策略

    随着新生儿高级生命支持技术的发展,新生儿、早产儿抢救效率大为提高,患儿存活率、存活时间等指标也不断提高.在系列生命支持技术中,新生儿、早产儿的呼吸支持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呼吸机使用频率增加的同时,由于呼吸机使用所导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成了 NICU中十分重要的问题,能否处理得当,直接关系到新生儿抢救的转归.可以肯定的是 VAP增加了病人的死亡率、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增加住院天数,同时大大提高了治疗费用.

    作者:王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整合素受体介导bcl-2反义核酸联合化疗药物对大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目的:评价以整合素配体-聚乙烯亚胺复合物(RGD-PEI)为载体携带 bcl-2反义核酸(ASODN)分别联合化疗药物三氧化二砷(As2O3)和羟喜树碱(HCPT)对大肠癌细胞 caco-2增殖抑制的作用.方法:改良 MTT法检测 bcl-2 ASODN联合化疗药物对细胞的半数抑制率(IC50),金正均 Q值法判断化疗药物与反义核酸联合使用的效果,并计算化疗药物的增敏倍数.结果:单用As2O3和 HCPT的 IC50分别是 3.478 μ mol/L及 0.771 μ g/mL;0.75 μ mol/L ASOND联合As2O3和HCPT的IC50分别为 3.393 μ mol/L和 0.726 μ g/mL,与单用 As2O3和 HCPT的 IC50相似;而相同浓度的RGD-PEI-ASODN联合 As2O3及 HCPT的 IC50分别为 0.119 μ mol/L和 0.071 μ g/mL,将 caco-2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分别提高 29.2倍及 10.8倍.结论:在整合素受体介导时可以有效提高反义核酸对 caco-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与化疗药物联用能明显提高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王芳;蒋建伟;曾慧兰;严玉霞;陈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