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炳生;袁栋才;何秀茹
机械通气是危重病患者重要的生命支持手段,许多危重病人,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必须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有创通气,目前常用的人工气道有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两种.尽管人工气道是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但人工气道对患者也有一定影响,一些人工气道的意外情况发生甚至会威胁病人生命,现将我院ICU 1999年10月~2003年5月人工气道意外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宝山;郭俊萍;赵艳霞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月行平板运动试验并冠状动脉造影的51例患者出现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原因.结果 51例患者中,男18例,占35%;女33例,占65%.临床后诊断: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5例,X综合征5例,冠状动脉肌桥2例,高血压5例,糖尿病3例,高脂血症6例,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2例,其他(心率改变、电极等因素)3例.结论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与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X综合征、冠状动脉肌桥、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正确分析平板运动试验的假阳性原因,对提高冠心病无创性检查的确诊率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李艳;史冬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p16基因变异在胰腺癌的发生、增殖、分化、侵袭以及转移进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16基因在34例胰腺癌、5例胰腺囊腺瘤、5例胰腺囊肿和2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将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胰腺癌中的p16阳性表达水平(64.7%)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和胰腺良性病变(100%)(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p1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P<0.05);随TNM分期增高,p16表达阳性率降低(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p16表达阳性者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p16表达阳性者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结论研究结果提示p16基因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胰腺癌形成的晚发分子事件,并且可作为判断胰腺癌恶性和侵袭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远春;花瞻;张震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对轻、中度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继续出血的影响,探讨其应用时机.方法选取出血量不超过50ml的幕上非丘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分别在起病24h后和6h内应用20%甘露醇,并在治疗开始和治疗第15天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好转率分别为74.4%、58.9%;继续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9.7%、52%;病死率分别为8.9%、12.2%.结论治疗组(24h后应用组)较对照组(6h内应用组)对继续出血的影响小,疗效与安全性较高.表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选择发病24h后应用甘露醇的治疗时机,具有合理治疗和推广应用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炳生;袁栋才;何秀茹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我院收治1例大面积头皮伤致失血性休克伴闭合性气胸的病人,经快速补液、清创止血、胸腔闭式引流等处理,抢救3日病情稳定.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雪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0年间收治的气管、支气管异物86例,对病史、临床表现、异物位置、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初诊误诊55例,主要原因是:忽视异物史或异物史不清楚,对不典型的、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认识不够,未及时使用气管镜进行诊治.结论要重视异物史和气管镜的诊治作用,提高对气管、支气管异物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的认识水平,有利于减少误诊和治疗延误.
作者:陆国斌;汤建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整个手指脱套性离断是手指离断伤中严重的一种,临床病例少见,而且主要发生在拇指,由于皮肤、血管、神经明显牵拉及碾挫性损伤,大部分情况下被放弃再植或改用拇甲瓣等方式进行修复,即使再植,成活率也比较低,我们于1991年7月~2000年12月共收治此类损伤患者15例,再植成活14例,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立国;陆媛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清热止带丸是新疆阿克苏中医院名老中医章彦生主任中医师在近40年的长期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方剂,于1998年由在院制剂室根据原方制成的纯中药丸剂,对于妇科常见的感受以湿热为主的妇科疾病,疗效显著,现举3例临床典型病例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章其江;韩娅莉;张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体外震波碎石(ESWL)术后中西药结合对结石排出是否有明显作用.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药结合排石)49例及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排石)47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药结合对ESWL后结石排出疗效确切,明显降低复碎率.
作者:李雄英;姚永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近年来,在医疗管理体制改革中,引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已使医院管理向规范化和现代化迈进.而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的引入及实施,更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医院质量管理进程.TQM的概念首先在美国形成,并得以发展.现介绍近年来美国卫生质量管理理论研究成果,分析卫生保健服务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介绍卫生保健质量测评的方法,探讨提高我国卫生保健质量的策略.
作者:刘越泽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微循环改善的直接证据.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形成SAP模型,治疗组用LMWH 100IU/kg皮下注射,每12h 1次;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皮下注射;4h后,两组行胰腺微血管铸型电镜下观察、照像.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胰腺微血管病变有所改善.结论 LMWH通过改善SAPT微循环障碍而对SAP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李介秋;张开诚;吕新生;李汉军;徐文标 刊期: 2003年第11期
2001年5月~2002年7月我院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5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培芬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笔者在手术室工作多年,体验到凡进手术室做手术的病人,其内心均十分恐惧,精神压力极大.笔者针对患者的情绪变化,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尝试,现将过程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庄淑梅;刘金平;袁广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及其抗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方法将80例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稳心颗粒的治疗组,分别观察治疗4周前后Q-T间期离散度和心律失常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及交界性早搏明显减少(P<0.01).Q-T间期离散度显著减少(P<0.01).结论稳心颗粒显著影响冠心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并有明显抗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
作者:徐晶;张桂霞;黄亚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细菌一般以葡萄球菌、链球菌为主,但是近年来我们发现革兰阴性菌和真菌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例逐渐增多.本文对比284例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出78株致病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兰玉;博艳;张敏;周兰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我院自1997年5月~2003年5月对500例经头颅CT平扫而确诊为急性脑梗塞的患者应用络泰粉针剂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含气体的空腔器官,如胃肠等长期影响着我们超声检查的效果.我室自1996年6月~2003年6月间,7年内经胃超声显像液对胃B超检查的临床观察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价值做初步探讨.
作者:王静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必须要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运行机制,将总体目标分解,依靠于计算机网络对所需要资料进行收集,按照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兼顾公平的原则,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作者:王新建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现在一般市级以上医院的血常规检查多采用半自动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出现了检验人员完全依靠仪器,忽视了对外周血涂片染色镜检,对一些在外周血中应该发现的异常细胞,不能及时报告给临床医生而增加了漏诊的机会.在某些病毒感染、类白血病反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转移癌及骨髓坏死等病人的外周血中可以发现一些异常细胞.
作者:程茂玲;丁建娥;孙锡亮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意识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可被解释为感觉、注意力、记忆、清醒程度等,麻醉状态下的意识更加难以确定.从1846年乙醚用于全身麻醉开始, 麻醉中意识的问题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麻醉临床中一般通过对语言指令有明确反应并能做出应答的水平判断意识情况,但自应用肌肉松弛药后,这一方法就不再可靠.因此迫切要求一种不需要病人活动就能观察意识水平的方法.听觉稳态反应(40Hz 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ASSR )便是这样一种临床监护方法[1],本文对此作一些探讨.
作者:盛开花;张炳熙 刊期: 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