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肉瘤中 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潘哲尔;李剑敏;王群姬;叶澄宇;张纯武

关键词:骨肉瘤, Survivin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研究骨肉瘤组织中 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 survivin与骨肉瘤发生发展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对 46例原发性骨肉瘤组织中 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46例骨肉瘤组织中 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63.0%( 29/46),对照组 12例骨软骨瘤组织中未见表达; survivin表达与外科 Enneking分期有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病理分型无关; 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者术后 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者( P< 0.05 ).结论: Survivin蛋白在骨肉瘤中高表达,这种特异性表达对促进骨肉瘤细胞恶性增殖具有重要作用, survivin可成为评价骨肉瘤预后的分子指标.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工作流程图在心脏介入治疗术中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再造心导管术病人护理服务流程,即按学习、设计、实施及评价和完善等阶段,结合病人就医、治疗过程实际情况,将病人需求和规范的临床护理行为制成流程图,实施有形展示.结果:应用导向型流程图护理工作模式,护士行为更加规范化,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明显增强,护理服务愈加到位,增进了医护配合,增强了医疗安全性,提高了病人满意率.结论:护理工作流程图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护理整体服务质量,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作者:张明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血清总胆汁酸在婴幼儿肺炎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测定婴幼儿肺炎患儿血清总胆汁酸( TBA)水平及其变化,探讨 TBA在婴幼儿肺炎肝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 2001年 5月至 2003年 8月住院的婴幼儿肺炎 66例,其中普通肺炎 38例(肺炎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 28例(心衰组),对照组 32例,观测 3组 TB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水平.结果:心衰组 TBA和 ALT值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P< 0.01), TBA值较 ALT值升高更为显著.肺炎组 TB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 ALT值在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05).两组治疗后 TBA值明显下降( P< 0.01),治疗后 ALT值在心衰组下降明显( P< 0.01),在肺炎组 ALT值则无明显下降( P >0.05).结论:婴幼儿肺炎尤其是肺炎合并心衰患儿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肝损伤, TBA是反映肝损伤的敏感性指标,较 ALT更为灵敏.婴幼儿肺炎出现 TBA升高时,建议及时予必要的护肝治疗.

    作者:闫晓勤;楼文勇;姚欢银;董传昌;刘淑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环氧合酶- 2选择性抑制剂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 2(COX- 2)选择性抑制剂在食管癌放疗中的增敏作用.方法:将 59例经病理确诊的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9例、对照组 30例 ),两组采用相同的放射野、放射总量和分割剂量 ,治疗组在放疗同时给予 COX- 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 ,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采用肿瘤局部控制率 (CR+ PR)作为疗效的评价标准.结果:治疗组在放疗 60Gy时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82.8%比 63.3% ,P< 0.05).结论: COX- 2选择性抑制剂对食管癌放疗具有显著的增敏作用,副作用较小、安全、有效.

    作者:胡清;吴清明;马玉芳;王道梅;熊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来氟米特合并小剂量激素治疗 IgA肾病 31例临床观察

    目的: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用来氟米特合并小剂量激素治疗 IgA肾病的疗效.方法: 31例原发性 IgA肾病患者,按半定量对其进行组织学评分,用来氟米特合并小剂量激素进行治疗.每个疗程为 3个月,治疗长 14个月,分阶段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结果:完全缓解 7例( 22.6%),部分缓解 18例( 58.1%),无效 6例( 19.4%),临床表现为单纯发作性血尿和镜下血尿,病理积分较少者疗效较好;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者疗效较差.治疗中有 4例出现与来氟米特有关的副作用.结论:来氟米特合并小剂量激素治疗 IgA肾病有一定疗效,且副作用轻微,值得进一步前瞻性和对照性研究.

    作者:张虹;朱起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监测

    目的:了解表皮葡萄球菌( SE)的感染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用 Vitek- 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临床分离的 114株 SE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临床分离葡萄球菌以 SE为主( 31.9%, 114/357), SE 中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MRSE)占 86.8%( 99/114), MRSE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 100%敏感,对利福平敏感性高,对其余多种抗生素耐药率高.结论: MRSE检出率高,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临床应加强监测, MRSE感染的抗菌治疗应首选万古霉素.

    作者:邓健康;黄义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从风湿热患者咽喉中分离出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1株

    M蛋白是 A组链球菌 (GAS)所致的化脓和非化脓疾病的发病过程中重要的毒性物质. GAS有许多血清型.传统分型方法是血清学分型-- M分型 ,但由于 M分型血清制备困难、保存期短 ,该法一直仅限于实验室运用 ,未能在临床普及.近 10多年来 ,分子生物学技术广泛尝试应用于 GAS的分型 ,如核糖体分型、 Vir分型、随机引物 DNA多态性、多位点酶电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脉冲场凝胶电泳、多点序列分析、编码 M蛋白的基因( emm基因)序列测定分型法. emm基因序列测定分型法因其鉴别力强、快捷等优点 ,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作者:黄建林;余步云;古洁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抗乙肝病毒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乙肝病毒携带者 60例,按 2 ∶ 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 40例用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 20例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联合组 HBeAg阴转率、抗 HBe阳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 HBV- DNA阴转率亦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苦参素与拉米夫定联用可显著提高抗乙肝病毒的疗效,并减少乙肝病毒的变异.

    作者:王卫卫;赵亚刚;钟武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心理状况及对策.方法:选择 2003年 6月至 2005年 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糖尿病肾病患者 76例为观察对象进行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调查.该量表共有 90个项目并分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 9个症状因子分,采用 1~ 5级评分.评估标准,单项因子分达到 3分以上,定为阳性,提示可能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在测试前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说明测试的目的及意义,让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照量表的每一项作出真实的自我评定,独立完成.心理检测由经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并与中国青年常模进行比较,并对该人群心理问题发生率作出估计.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测试,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心理障碍的检出率为 17.1%.其中,男 6例,占 14.63%;女 7例,占 20.00%.男性与女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χ 2=0.004, P >0.05).糖尿病肾病患者的 SCL- 90因子分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精神病性因子与中国正常人群差异有显著性 (P< 0.05或 P< 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明显低于中国正常人群,其中 17.1%的患者存在心理障碍,主要以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为主,对躯体疾病的治疗应兼顾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曹宁;唐洪涛;韩宏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幽门螺杆菌标准株NCTC11639 HSP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抗原性的鉴定

    目的:构建含人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热休克蛋白 A( heat shock protein A,HSPA)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测定、分析其核酸序列,并在 E.coli 中表达 ,研究其抗原性.方法 :应用 PCR技术从 Hp DNA染色体中扩增 HSPA编码基因片段,将其 T- A克隆和测序,并与 GenBank公布的其他 Hp菌株基因序列比较,再将目的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 pGEX- 4T- 1上进行表达和纯化,用 Western blot 检测产物的抗原性并用 ELISA法对 29株小鼠抗 Hp全菌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结果: HSPA基因全长 351 bp( GenBank登录号为 DQ141574) ,核酸同源性为 96%~ 98%,表达的 HSPA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 41 ku,表达产物可被 Hp感染患者血清识别, 29株抗小鼠 Hp全菌单克隆抗体中有 4株是针对 HSPA抗原的.结论:重组 HSPA具有较好的抗原性,为 Hp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李妍;宁云山;龙敏;董文其;李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门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一期手术治疗的体会

    门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 ,传统治疗方法是分期手术 ,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营养支持的不断完善,腹部联合脏器切除越来越多,现将我院 2004年 6月至 2005年 6月共收治的 32例门脉高压合并胆石症病人一期手术治疗的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章富成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冻存研究

    目的:寻求体外培养、冻存、复苏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nsechymal stem cells, MSCs)的方法,为兔 MSCs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取新西兰白兔胫骨穿刺获取骨髓液,以贴壁筛选法分离、纯化、培养和扩增获得 MSCs,并行液氮冻存,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其生物学表现.结果: MSCs为贴壁生长,形态为均匀成纤维细胞样,增殖能力强,传代及冻存后细胞仍然保持其生物学特性.结论: MSCs可采取贴壁筛选法进行较好的纯化和扩增,并可长期保存于液氮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复苏存活.

    作者:沈兴;余更生;田杰;刘官信;朱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黄芪对红斑狼疮细胞凋亡和 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研究黄芪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细胞凋亡和 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其对 SLE的治疗作用.方法:将 80例初发 SLE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黄芪治疗组 (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上 Fas、 Bcl- 2抗原的表达和 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上 Fas抗原的表达下调 (P< 0.01), Bcl- 2抗原的表达以及 CD4+亚群、 CD4+ /CD8+比值上升 (P< 0.01);其中,治疗后 Fas抗原表达的下调、 CD4+亚群及 CD4+ /CD8+比值的上升在黄芪治疗组更显著 (P< 0.05).结论:黄芪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激素 /免疫抑制剂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调节 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功能趋于正常,可以作为提高 SLE疗效的重要治疗措施.

    作者:蔡小燕;许艳丽;林小军;傅君舟;秦曙光;李剑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几种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的进展及应用

    肿瘤标志物 (tumor marker,TM)的研究已有 100多年的历史 ,人类发现的特异性较强、灵敏度较高、有一定临床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已达 100多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肿瘤辅助诊断及判断肿瘤预后、转归、评价疗效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已成为临床检测的重要项目之一.目前多采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方法 ,以提高肿瘤阳性检出率 ,弥补灵敏度和特异性的不足 [1- 2].

    作者:容毓;邓粤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对鼠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鼠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组织因子( TF)表达的影响.方法: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检测大鼠胸主动脉 TF mRNA.结果:在阿托伐他汀作用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及主动脉 TF mRNA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抑制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 TF mRNA的表达,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作者:路一平;邱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 40例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 (BAL)结合病灶局部注药对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的治疗效果.方法:将 80例 V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综合治疗 40例)和 BAL组( BAL+病灶局部注药+综合治疗 40例).治疗后对体温、痰量、肺罗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痰菌培养、肺部炎性病变吸收情况、呼吸机辅助 /控制( A/C)模式应用时间、机械通气( MV)时间、 ICU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BAL组临床症状、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异常项目和肺部炎症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呼吸机 A/C模式应用时间、 MV时间和 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 0.01). BAL组治愈率 67.5% ,对照组 35.0%( P< 0.05).结论:药物+ MV+ BAL+病灶局部注入敏感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VAP能较迅速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的症状、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异常项目和肺部炎性病灶,缩短呼吸机 A/C模式应用时间、 MV时间、 ICU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

    作者:茅尧生;周蕾;应利君;屠欣;邢海波;莫美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 8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病因、临床表现与预后.方法:将 2001年 1月 1日至 2005年 6月 30日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住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多数患儿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皮疹、腹痛、关节痛、尿检查异常.紫癜性肾炎大部分好转,小部分到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病与感染、过敏有关,多有免疫功能异常,特别是存在 B及 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者.大部分预后良好,部分病情反复、迁延甚至出现肾功能损害.

    作者:马建中;刘庆日;刘志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EPO)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30 min再灌注 120 min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 6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 EPO治疗组 ).连续监测肢体Ⅱ导联心电图记录再灌注心律失常情况;测定再灌注末心肌组织丙二醛 (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过氧化氢酶( CAT)、 Na+- K+- ATP酶和 Ca2+- ATP酶的变化.结果: EPO降低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持续时间,使心律失常评分显著降低; EPO减少再灌注末心肌 MDA含量,提高心肌 GSH- Px、 CAT、 Na+- K+- ATP酶和 Ca2+- ATP酶的活性,对心肌 SOD活性无影响.结论: EPO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自由基及钙超载的损害有关.

    作者:王砚青;江时森;刘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α-干扰素加抗纤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方法:采用α-干扰素加抗纤汤(柴胡、郁金、鳖甲、丹参、桃仁、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等)联合治疗经病理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58例,并以同期 58例慢性乙肝患者作对照,疗程均为 6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血清 ALT、 BIL、 A/G、γ球蛋白(γ- G)和肝纤维化指标(如 HA、 P3P、 LN)等水平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 A)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 P< 0.01或 0.05); B超示肝内光点粗、三级血管走行欠清和分布不均影等异常声像图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此外,治疗组 HBeAg阴转率为 61.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36.3%( P < 0.01).结论 :α-干扰素和中药抗纤汤联合应用,对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促进肝功能恢复,抗肝纤维增生和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等有显著疗效.

    作者:陈凤钦;林小田;彭吉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青年人大肠癌的认识.方法:总结我院 5年间收治的 84例年龄低于 35岁青年人大肠癌内镜资料、临床表现、病理、 c- erbB- 2蛋白表达和误诊情况,与同期 573例中老年患者作对比.结果:青年人组大肠癌在内镜特征、肿瘤部位和 c- erbB- 2检测方面与中老年人组患者并无差异,在黏液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肠梗阻发生率,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发生率, Dukes分期 C- D期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青年人大肠癌确诊晚,误诊多,恶性度高,预后差;检测 c- erbB- 2蛋白表达可提示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黄宏汉;俞晶;郭光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人工流产术中宫颈旁阻滞麻醉和静脉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镇痛作用及对手术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孕 6~ 10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 360例,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对照. A组 (n=182),用异丙酚缓慢静脉推注麻醉. B组 (n=178),用 2%的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麻醉.结果:两组麻醉都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都可以有效地抑制人流综合征的发生.异丙酚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利多卡因( P< 0.0001).而利多卡因松弛宫颈的效果明显好于异丙酚( P< 0.0001).孕周大于 8周用异丙酚静脉麻醉手术出血量明显增多( P< 0.01).结论:根据患者不同的孕周和经济状况选择不同的麻醉方法很有必要.

    作者:谢芳;欧春婉;李兵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