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明;吴佩娜;陈少华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8例经手术治疗的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的患者资料,其中10例行额部冠状切开减压,5例行额颞部开颅清除眶骨骨折片或血肿,矫正额眶骨折错位畸形;时存在视神经管骨折者,用微钻磨开视神经管,切开视神经鞘进行减压.3例眶尖综合征者行额颞切口,经眶尖外侧壁磨开眶上裂和视神经管减压.随访6个月以上,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手术治疗18例,其中显效8例,占44.4%;有效7例,占38.9%;无效3例,占16.7%.结论: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外科治疗的疗效与视神经损伤程度和手术时间等因素有关;外伤后早期经额部或额颞入路手术行视神经减压,结合术后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患者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杨炳湖;荆国杰;李雪松;罗洪海;黄家梁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用改良金属导尿管治疗球部尿道损伤的价值.方法:将普通金属导尿管改良,经尿道插入膀胱,导入导丝,引导插入Foley导尿管.结果:22例球部尿道损伤患者经常规导尿失败后改用本法,16例成功插入导尿管,随访无一例尿道狭窄.结论:改良金属导尿管治疗球部尿道损伤方法简单、有效.
作者:陈早庆;邢发枢;郑哲明;曾晓峰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急性心梗行冠状动脉内PTCA+支架植入术(PCI),是近年来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6 h),进行快速冠脉再通和血运重建,提高早期存活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的手术.
作者:金郁青;黄明方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我院自1990年4月至2005年4月共收治阑尾切除术后发生粪瘘患者12例,现将诊疗经过报告如下.
作者:李树伟;沈建生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5-2005年10年间收治的17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出现胃瘫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行毕Ⅰ式吻合术者3例,行毕Ⅱ式吻合术者14例.胃瘫综合征发病时间平均为术后7 d,首发症状为上腹痛和恶心呕吐.10例病人行上消化道造影,7例行胃镜检查,均可明确胃瘫的诊断.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再次胃肠道减压,全肠道外营养,应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抗感染等手段.全部患者胃瘫均获恢复,平均恢复时间18 d,短14 d,长31 d.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为功能性改变,发病因素多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有一定的影响.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有确诊价值.保守治疗一般效果良好,无须再次手术.
作者:古荣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高频电凝固疗法对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选择佳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对于小面积单纯毛细血管瘤直接采用高频电凝固疗法,对于大面积的草莓状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先采取口服甾体类激素加局部注射激素一段时间后,再辅以高频电凝固疗法.结果:小面积单纯毛细血管瘤经高频电凝固疗法治疗2~4次后完全治愈,大面积的草莓状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经注射治疗控制缩小后,再经高频电凝固疗法辅助治疗也基本控制和治愈.结论:高频电凝固疗法辅助治疗婴幼儿血管瘸有效,缩短了治愈的时间,既经济又简便.
作者:肖小娜;刘永义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切开复住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按AO分类为B型和C型的2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病人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住LCP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7~15个月,采用腕关节功能及X线片测定指标进行综合评定,优20例,良7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96.4%.结论:切开复位掌侧LCP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术中副损伤少,血运破坏小,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并可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
作者:赖欢乐;陈环球;陈理端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在小儿无痛胃镜诊治应用的佳有效剂量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需行胃镜诊治的门诊或住院患儿共60例,随机分A、B、C三组,异丙酚剂量相应为8、10、12 mg/(kg·h),观察小儿胃镜诊治中不同的维持剂量下各组生命体征的变化、药物副作用及术毕苏醒情况.结果:3组患儿在入镜时咬牙、体动和生命体征之间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其中C组剂量为12 mg/kg,维持剂量相对术前变化少.各组药物的副作用和术毕苏醒情况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单纯异丙酚用于小儿无痛胃镜诊治是安全可行的,但要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需应用较大的维持剂量.
作者:谭永红;张志意;黄海;谢观土;彭亮明;张国强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消毒供应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项医疗活动的基础,担负着医疗、护理、教学活动的保障任务.同时消毒供应科也是医院预防感染的源头部位,工作稍有疏忽将危及医院的质量和病人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素珍;王泳胜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应用高速涡轮机切割技术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口腔门诊426例442颗下颌阻生智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高速涡轮钻去除牙和骨阻力,拔除中低位近中阻生智齿98颗,近中水平阻生智齿76颗.对照组用传统的凿骨劈冠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268颗.两组术后牙槽窝内均未放入任何药物,术后常规用消炎及止痛药,拔牙术后5~7 d复诊1次,并记录相应症状.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疼痛、肿胀、张口受限反应较轻,拔牙时间缩短,干槽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的凿骨劈冠法.结论:应用该技术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创伤小、时间短、术后反应较轻微,干槽症的发生率较低,患者乐意接受,是值得推广使用的一项拔牙手术.
作者:王秀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肝外伤是腹部外伤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肝外伤的发生率在腹腔脏器创伤中仅次于脾脏和小肠外伤,位居第3位[1].肝外伤病情复杂,合并伤多,总死亡率在10%左右,而严重肝外伤常合并肝周大静脉损伤,死亡率高达50%以上[2].
作者:苏俊;廖彩仙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方法:112例霉菌性阴道炎复发患者,观察组口服美扶,对照组克霉唑栓阴道用药.结果:美扶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总有效率97%.结论:口服美扶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疗效高,抗菌力强,顺应性好,是一种可供借鉴的方法.
作者:袁雪蓉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类别、病因、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年来223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本组中共71例发生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其中因术后早期并发症切除移植肾的11例,死亡11例.分别占1年人/肾存活率的94.87%和90.11%.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类型多,容易导致严重后果,积极防治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对肾移植术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沈文;朱云松;胡卫列;刘俊;杨菁华;白莹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研究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监护与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收治的33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监护及处理.结果:先兆子痫26例,产前子痫6例,产时子痫1例.剖宫产率87.9%,新生儿窒息率41.7%,围生儿病死率8.3%.孕产妇病死率3.0%.结论: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监护和药物治疗是基础,应合理、及时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
作者:郑碧华;陆俏梅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序贯性诊治胆石症在老年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采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序贯性诊治方案治疗老年胆石症病人136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B超证实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先行经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及取石术,手术后1 d、7 d、3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结果:EST成功率80.15%(109/136);EST联合LC成功率为94.50%(103/109).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3 d(6~23 d).结论:EST及LC序贯法治疗老年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郑江华;简志祥;区金锐;王卫东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通过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纤维胆道镜液电碎石术治疗各种胆道结石,寻求一种微创而有效的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对48例各种胆道结石患者行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纤维胆道镜液电碎石术治疗,其中胆总管、肝总管结石6例,左肝管结石11例,右肝管结石9例,左右肝管结石12例,左右肝管、胆总管结石10例.并通过术中B超、术后T管逆行造影、胆道镜检查对完全清除胆道结石的患者进行效果测定.结果:48例患者中,一次性直接取净胆道结石45例(93.8%),余3例(6.3%)仍残留少量结石,手术后6周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净残余结石.胆道出血8例(16.7%),无胆道穿孔,无胆漏,无手术死亡.结论: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道镜液电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各种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例疗效突出.
作者:李俊;谭忆广;钟国英;陈秋琴;廖荣容;池宇明;李紫尹;周志涛;王卫东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我科自2000年4月至2005年12月收治乳腺软纤维瘤患者3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聂建云;陈德滇;王建逵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处理妊娠期卵巢肿瘤和阑尾炎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和阑尾炎患者的腹腔镜手术后的临床结局.结果:24例妊娠期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妊娠合并卵巢成熟畸胎瘤、黄体囊肿、卵泡囊肿和阑尾炎的比例分别为:41.7%、33.3%、16.7%和8.3%.手术时间40~150 min,平均84.7min,术中出血5~100mL,平均25 mL,住院时间4~13 d,平均8.8 d,无一例出现术后流产.结论:腹腔镜手术在妊娠期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无并发症发生等优点.
作者:尹方;王刚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骨瓣翻转法在颅骨凹陷性骨折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8例应用骨瓣翻转法治疗颅骨凹陷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一例感染,切口甲级愈合,且外观塑形良好.结论:骨瓣翻转法有安全简便、骨瓣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好等优点,可适用于有适应证的颅骨凹陷性骨折的治疗.
作者:杨本生;赵鹏洲;欧英雄;谭社练;方胜;赵伯端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前路结核病灶清除,后路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结核的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4月至2003年2月间用前路结核病灶清除、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下腰椎结核患者11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局部无窦道形成,临床症状消失.3例后凸畸形患者,后凸角度平均矫正17.2°,随访期间无丢失,畸形矫正满意,2例马尾神经受累病人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后外侧植骨4~6个月均融合.结论:术前、术后正规系统的抗痨治疗,术中病灶的彻底清除及有效可靠的后路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是保证脊柱结核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何思敏;卢代刚 刊期: 200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