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杰;袁新荣
目的:总结并完善经乳晕旁切口切除乳腺良性病变技术.方法:对1999年以来收治的124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采用经乳晕旁切口切除,将部分技术细节进一步改进完善,扩大手术切口适用范围,局部修复以维护术后乳房外观形态,观察部分病例术后1年切口瘢痕情况.结果:所有采用该技术病例达到切除良性病变并将切口局限于乳晕旁的美容目的,远期观察多数病例切口呈线状瘢痕,约9%病例有瘢痕增生或瘢痕萎缩后增宽现象,乳房外观形态满意.结论:经乳晕旁切口切除乳腺良性病变方法可作为一种乳腺美容性手术的常规方法.
作者:田福年 刊期: 2006年第14期
1990年,TUERK等[1]分别独立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体外筛选技术,即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用于研究小分子核酸与靶物质相结合的部位、序列及空间构像.
作者:李卫滨;兰小鹏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子痫前期是一种常见的妊娠期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和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妊高征存在家族遗传倾向,主要表现为母系遗传[1].
作者:宋成文;王泽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临床上静脉补钾是纠正低钾血症的常用方法,较口服补钾而言,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的特点.近年来微泵高浓度输注氯化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同时存在渗漏导致组织坏死、心脏骤停等并发症,给临床监护及并发症的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我院1例肝移植病人,术后输注氯化钾过程中,渗漏引起严重组织坏死.经积极保守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波;凌建新;周玉坤 刊期: 2006年第14期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是骨科门诊的常见病,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两点封闭配合理筋手法治疗此类患者53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蒋开荣;张振浪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妊娠期的特殊生理变化使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易复发,且难以根治,在临床治疗中更要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我院门诊应用达克宁栓治疗孕妇念珠菌性阴道炎6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红玲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在小儿无痛胃镜诊治应用的佳有效剂量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需行胃镜诊治的门诊或住院患儿共60例,随机分A、B、C三组,异丙酚剂量相应为8、10、12 mg/(kg·h),观察小儿胃镜诊治中不同的维持剂量下各组生命体征的变化、药物副作用及术毕苏醒情况.结果:3组患儿在入镜时咬牙、体动和生命体征之间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其中C组剂量为12 mg/kg,维持剂量相对术前变化少.各组药物的副作用和术毕苏醒情况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单纯异丙酚用于小儿无痛胃镜诊治是安全可行的,但要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需应用较大的维持剂量.
作者:谭永红;张志意;黄海;谢观土;彭亮明;张国强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曲马多对老年人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作用.方法:40例腹部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曲马多组(n=20)和对照组(n=20).以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和丙泊酚顺序麻醉诱导,插管后吸入异氟醚,静脉泵入丙泊酚,间断追加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曲马多组关腹膜时静注曲马多0.7 mg/kg.静注曲马多时、关闭异氟醚时、拔管时及拔管后1~15 min内每5 min记录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心率.在拔管后15 min分别做动脉血气分析.记录苏醒时间(从关闭异氟醚到拔管的时间)及观察有无嗜睡和呼吸抑制.结果:对照组拔管时及拔管后10 min内血压、心率均明显高于拔管前(P<0.01).曲马多组拔管时及拔管后血压、心率增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苏醒时间、血气结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都没有观察到嗜睡及呼吸抑制.结论:在拔管前使用小剂量曲马多能较好地抑制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王兆林;许天华;杨志松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加强护理的经验,以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总结19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晚期肺癌加强护理的措施和经验;同时随机抽取46例常规放射治疗晚期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结果:本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经加强护理后,肿瘤局部控制16例(84.2%),感染发热1例(5.3%);放射损伤包括:放射性肺炎1例(5.3%),放射食道炎3例(15.8%),放射性纵隔炎8例(42.1%),放射性皮炎1例(5.3%).相比对照组,肿瘤局部控制率明显提高,放疗并发症减少,患者有较满意的生活质量.结论:晚期肺癌患者经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措施,可在相应期间内使病情稳定,并发症减少,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陈画华;李惜辉;陈华铃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骨瓣翻转法在颅骨凹陷性骨折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8例应用骨瓣翻转法治疗颅骨凹陷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一例感染,切口甲级愈合,且外观塑形良好.结论:骨瓣翻转法有安全简便、骨瓣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好等优点,可适用于有适应证的颅骨凹陷性骨折的治疗.
作者:杨本生;赵鹏洲;欧英雄;谭社练;方胜;赵伯端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总结四肢恶性骨肿瘤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50例四肢恶性骨肿瘤病人,根据病理、化疗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化疗药物进行术前、术后规范化疗、保肢手术、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总结5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4例未作足量化疗和生物治疗,效果不佳,其余患者效果良好.结论:综合保肢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效果良好.
作者:何智勇;廖威明;刘康;李青;曾毅军;余新平 刊期: 2006年第14期
T管拔除后致胆汁性腹膜炎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时有发生.现笔者收集近1年来T管拔除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的7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陈柏庆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比较硬膜外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镇痛效应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妇科手术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人70例,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左旋布比 卡因组(L组),每组35例.术毕采用持续硬膜外术后镇痛,R组首剂为吗啡2 mg加0.2%罗哌卡因10 mL,L组首剂为吗啡2 mg加0.2%左旋布比卡因10mL,硬膜外自控镇痛(PCA),R组为吗啡4mg加0.2%罗哌卡因50 mL,L组为吗啡4 mg加0.2%左旋布比卡因50 mL,每小时1 mL,锁定时间为30min,每次为2 mL.观察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同时监测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术后两组70例病人均获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L组略低,两组48 h吗啡需求量分别为(3.2±0.6)mg和(3.4±0.7)mg,下肢运动完全恢复时间L组长于R组,术后4 h的Bromage评分分别为1.4±0.7和1.2±0.8.MAP、HR、RR、SpO2两组无明显差异,无明显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肠麻痹发生率相似.结论:硬膜外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满意,同等浓度的左旋布比卡因阻滞效果比罗哌卡因强.
作者:罗勇;崔建修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类别、病因、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年来223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本组中共71例发生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其中因术后早期并发症切除移植肾的11例,死亡11例.分别占1年人/肾存活率的94.87%和90.11%.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类型多,容易导致严重后果,积极防治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对肾移植术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沈文;朱云松;胡卫列;刘俊;杨菁华;白莹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切开复住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按AO分类为B型和C型的2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病人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住LCP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7~15个月,采用腕关节功能及X线片测定指标进行综合评定,优20例,良7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96.4%.结论:切开复位掌侧LCP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术中副损伤少,血运破坏小,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并可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
作者:赖欢乐;陈环球;陈理端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应用高速涡轮机切割技术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口腔门诊426例442颗下颌阻生智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高速涡轮钻去除牙和骨阻力,拔除中低位近中阻生智齿98颗,近中水平阻生智齿76颗.对照组用传统的凿骨劈冠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268颗.两组术后牙槽窝内均未放入任何药物,术后常规用消炎及止痛药,拔牙术后5~7 d复诊1次,并记录相应症状.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疼痛、肿胀、张口受限反应较轻,拔牙时间缩短,干槽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的凿骨劈冠法.结论:应用该技术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创伤小、时间短、术后反应较轻微,干槽症的发生率较低,患者乐意接受,是值得推广使用的一项拔牙手术.
作者:王秀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内分泌细胞(endocrine cells,EC)常见于消化道、呼吸道等内胚层起源的器官,在中胚层分化形成的泌尿生殖器官则极少见.
作者:卢晓晔;王自能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用改良金属导尿管治疗球部尿道损伤的价值.方法:将普通金属导尿管改良,经尿道插入膀胱,导入导丝,引导插入Foley导尿管.结果:22例球部尿道损伤患者经常规导尿失败后改用本法,16例成功插入导尿管,随访无一例尿道狭窄.结论:改良金属导尿管治疗球部尿道损伤方法简单、有效.
作者:陈早庆;邢发枢;郑哲明;曾晓峰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我院自1996年至今,对52例单纯膀胱结石、膀胱异物患者行膀胱切开取石、取异物手术、术后给予放置Fr-22三腔气囊导尿管,而未放置膀胱造瘘管,术后多饮水,间断酌情行膀胱冲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忠勇;丁定全;张海蛟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序贯性诊治胆石症在老年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采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序贯性诊治方案治疗老年胆石症病人136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B超证实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先行经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及取石术,手术后1 d、7 d、3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结果:EST成功率80.15%(109/136);EST联合LC成功率为94.50%(103/109).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3 d(6~23 d).结论:EST及LC序贯法治疗老年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郑江华;简志祥;区金锐;王卫东 刊期: 200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