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内膜的内分泌细胞及子宫内膜癌的内分泌分化

卢晓晔;王自能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内分泌细胞, 生殖器官, 中胚层, 消化道, 内胚层, 呼吸道, 起源, 泌尿
摘要:内分泌细胞(endocrine cells,EC)常见于消化道、呼吸道等内胚层起源的器官,在中胚层分化形成的泌尿生殖器官则极少见.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两点封闭配合理筋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53例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是骨科门诊的常见病,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两点封闭配合理筋手法治疗此类患者53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蒋开荣;张振浪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外科治疗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18例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8例经手术治疗的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的患者资料,其中10例行额部冠状切开减压,5例行额颞部开颅清除眶骨骨折片或血肿,矫正额眶骨折错位畸形;时存在视神经管骨折者,用微钻磨开视神经管,切开视神经鞘进行减压.3例眶尖综合征者行额颞切口,经眶尖外侧壁磨开眶上裂和视神经管减压.随访6个月以上,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手术治疗18例,其中显效8例,占44.4%;有效7例,占38.9%;无效3例,占16.7%.结论: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外科治疗的疗效与视神经损伤程度和手术时间等因素有关;外伤后早期经额部或额颞入路手术行视神经减压,结合术后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患者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杨炳湖;荆国杰;李雪松;罗洪海;黄家梁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道镜液电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48例

    目的:通过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纤维胆道镜液电碎石术治疗各种胆道结石,寻求一种微创而有效的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对48例各种胆道结石患者行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纤维胆道镜液电碎石术治疗,其中胆总管、肝总管结石6例,左肝管结石11例,右肝管结石9例,左右肝管结石12例,左右肝管、胆总管结石10例.并通过术中B超、术后T管逆行造影、胆道镜检查对完全清除胆道结石的患者进行效果测定.结果:48例患者中,一次性直接取净胆道结石45例(93.8%),余3例(6.3%)仍残留少量结石,手术后6周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净残余结石.胆道出血8例(16.7%),无胆道穿孔,无胆漏,无手术死亡.结论: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胆道镜液电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各种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例疗效突出.

    作者:李俊;谭忆广;钟国英;陈秋琴;廖荣容;池宇明;李紫尹;周志涛;王卫东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丁丙诺啡舌下片治疗海洛因依赖的疗效

    目的:观察评价丁丙诺啡舌下片对海洛因依赖者戒断症状的疗效.方法:运用丁丙诺啡舌下片对197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治疗,治疗前后用海洛因戒断症状评定量袁进行评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较低剂量丁丙诺啡舌下片能较全面、有效地控制戒断症状,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脱毒目的.

    作者:李赐聪;林伟鹏;张建美;张少荣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应用涡轮机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高速涡轮机切割技术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口腔门诊426例442颗下颌阻生智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高速涡轮钻去除牙和骨阻力,拔除中低位近中阻生智齿98颗,近中水平阻生智齿76颗.对照组用传统的凿骨劈冠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268颗.两组术后牙槽窝内均未放入任何药物,术后常规用消炎及止痛药,拔牙术后5~7 d复诊1次,并记录相应症状.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疼痛、肿胀、张口受限反应较轻,拔牙时间缩短,干槽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的凿骨劈冠法.结论:应用该技术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创伤小、时间短、术后反应较轻微,干槽症的发生率较低,患者乐意接受,是值得推广使用的一项拔牙手术.

    作者:王秀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选择性点状切口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体会

    目的:探讨选择性点状切口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和评价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对27例45条下肢局限性浅静脉曲张,术前应用多普勒听诊和指压检测,确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部位,采用局部麻醉、点状切口方法,切除曲张静脉和结扎交通支静脉.结果:全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有肿胀不适和沉重感症状的16条下肢中,术后12条下肢症状消失,另4条症状改善.切口皮下局限性血肿1例,无皮肤麻木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个月~3年,其中随访1年以上者22例,未发现明显下肢浅静脉曲张复发.结论:选择性点状切口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方法可行、简便、安全、疗效满意.

    作者:廖益清;何斌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目的:探讨切开复住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按AO分类为B型和C型的2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病人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住LCP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7~15个月,采用腕关节功能及X线片测定指标进行综合评定,优20例,良7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96.4%.结论:切开复位掌侧LCP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术中副损伤少,血运破坏小,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并可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

    作者:赖欢乐;陈环球;陈理端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在眼窝重建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在眼窝重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常规眼内容物剜除术后,环状剪除视盘,剪断视神经,剪开巩膜腔,将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肌锥内,间断缝合巩膜.结果:随访3~48个月,采用此方法矫治眼窝畸形,38例(38眼)均未发生义眼座暴露、脱出等并发症,安装义眼后有良好的活动度,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羟基磷灰石是眼窝良好的填充物,此手术方法符合眼球运转功能,达到眼窝整形与美容的效果.

    作者:陈嘉宁;黄巧玲;姜文浩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膀胱结石、膀胱异物手术不放膀胱造瘘管52例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6年至今,对52例单纯膀胱结石、膀胱异物患者行膀胱切开取石、取异物手术、术后给予放置Fr-22三腔气囊导尿管,而未放置膀胱造瘘管,术后多饮水,间断酌情行膀胱冲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忠勇;丁定全;张海蛟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经乳晕旁切口切除乳腺良性病变技术改进及远期效果观察

    目的:总结并完善经乳晕旁切口切除乳腺良性病变技术.方法:对1999年以来收治的124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采用经乳晕旁切口切除,将部分技术细节进一步改进完善,扩大手术切口适用范围,局部修复以维护术后乳房外观形态,观察部分病例术后1年切口瘢痕情况.结果:所有采用该技术病例达到切除良性病变并将切口局限于乳晕旁的美容目的,远期观察多数病例切口呈线状瘢痕,约9%病例有瘢痕增生或瘢痕萎缩后增宽现象,乳房外观形态满意.结论:经乳晕旁切口切除乳腺良性病变方法可作为一种乳腺美容性手术的常规方法.

    作者:田福年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肝外伤的治疗进展

    肝外伤是腹部外伤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肝外伤的发生率在腹腔脏器创伤中仅次于脾脏和小肠外伤,位居第3位[1].肝外伤病情复杂,合并伤多,总死亡率在10%左右,而严重肝外伤常合并肝周大静脉损伤,死亡率高达50%以上[2].

    作者:苏俊;廖彩仙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美扶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方法:112例霉菌性阴道炎复发患者,观察组口服美扶,对照组克霉唑栓阴道用药.结果:美扶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总有效率97%.结论:口服美扶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疗效高,抗菌力强,顺应性好,是一种可供借鉴的方法.

    作者:袁雪蓉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先兆子痫病人剖腹产术后诱发子痫1例

    患者女,25岁,体重62 kg,ASAⅡ级,足月妊娠,先兆子痫,宫颈水肿,胎膜早破,急诊入院,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腹产手术.

    作者:康凯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革兰阴性杆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革兰阴性杆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及其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VITEK-32系统鉴定细菌;K-B法测定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标准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三维试验法检测AmpC酶.结果:在650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检出单产AmpC酶、单产ESBLs及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细菌分别为101株、212株和26株,总检出率分别为15.5%、32.6%、4.0%,其中阴沟肠杆菌AmpC酶检出率高,为54.5%,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高,为56.7%.产酶菌株对前三代头孢菌素、磺胺类药物、单环类抗生素氨曲南及含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均高度耐药,其耐药率均高于80%,但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吡肟仍保持高度敏感性,其耐药率分别为0%和20%左右,另外对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亦有一定的敏感性.产酶菌株耐药率明显比非产酶菌株高.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和AmpC酶的状况已十分突出,其多重耐药机制严重影响各类抗菌药物的治疗,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及时、准确的检测AmpC酶与ESBLs菌株,为临床提供细菌的耐药分析,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延缓耐药的产生,控制耐药株传播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邓赞章;朱红军;杨宏生;李行勇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类别、病因、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年来223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本组中共71例发生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其中因术后早期并发症切除移植肾的11例,死亡11例.分别占1年人/肾存活率的94.87%和90.11%.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类型多,容易导致严重后果,积极防治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对肾移植术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沈文;朱云松;胡卫列;刘俊;杨菁华;白莹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左心室刀刺伤救治成功1例

    患者男,20岁,因胸部刀伤1 h急诊入院.入院查体:血压90/60 mmHg,脉搏130次/min,呼吸30次/min.面色苍白,精神紧张.

    作者:王文林;蒋仁超;李会齐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男性后尿道结石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

    后尿道结石在临床上相对少见,但临床症状严重,处理不及时极易引起尿道损伤、感染、肾积水、膀胱极度膨胀、恶性变等并发症,后果较为严重.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我院收治男性后尿道结石40例,分别应用液状石蜡加压灌注和经尿道膀胱碎石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梁敬原;林堤业;罗伟民;朱丁贤;唐春丽;骆容娣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鼻后滴漏并发慢性咳嗽7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鼻后滴漏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本院收治的72例以鼻后滴漏为主要临床特点而并发慢性咳嗽的鼻-鼻窦疾病病人的资料,总结诊断与治疗经验.结果:本组病人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诉,平均咳嗽时间达9个月.虽然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胃检查均无明显病变,但鼻-鼻窦则均存在相关性原发疾病,包括慢性化脓性鼻窦炎36例(50.0%)、变应性鼻炎20例(27.8%)、慢性鼻炎13例(18.1%)、鼻腔乳头状瘤3例(4.2%).经过积极的抗炎与抗变态反应治疗和必要的手术治疗,48例(66.7%)咳嗽症状消失,24例(33.3%)症状明显减轻.结论:以鼻后滴漏为主要临床特点的鼻-鼻窦疾病可以并发慢性咳嗽,且可以此症状为主要临床特点,却不表现典型、明确的鼻-鼻窦疾病症状.积极治疗鼻-鼻窦疾病,可以有效地消除继发性肺部症状.

    作者:方朝新;甄少少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达克宁栓治疗孕妇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妊娠期的特殊生理变化使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易复发,且难以根治,在临床治疗中更要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我院门诊应用达克宁栓治疗孕妇念珠菌性阴道炎6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红玲 刊期: 2006年第14期

  • 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经过手术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癌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并经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微小癌,32例合并有甲状腺其它良性病变,其中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合并甲亢5例,合并甲瘤7例.2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随访时间6个月~8年,随访率94%,其中1例术后复发.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在临床上容易漏诊,绝大多数因为良性病变在术中、术后或者淋巴结转移而发现,甲状腺腺叶全切或次全切除治疗微小癌效果好,甲状腺微小癌的预后较好.

    作者:黄尚书;吴远冰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