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凯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是骨科门诊的常见病,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两点封闭配合理筋手法治疗此类患者53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蒋开荣;张振浪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对用磺胺嘧啶银的治疗组(20例病人25处压疮),与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对照组(18例病人21处压疮)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且治愈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采用磺胺嘧啶银治疗压疮具有操作简便、疗程短、疗效显著、治愈率高的优点.
作者:丘宇茹;王吉文;谭秀莲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8例经手术治疗的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的患者资料,其中10例行额部冠状切开减压,5例行额颞部开颅清除眶骨骨折片或血肿,矫正额眶骨折错位畸形;时存在视神经管骨折者,用微钻磨开视神经管,切开视神经鞘进行减压.3例眶尖综合征者行额颞切口,经眶尖外侧壁磨开眶上裂和视神经管减压.随访6个月以上,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手术治疗18例,其中显效8例,占44.4%;有效7例,占38.9%;无效3例,占16.7%.结论: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外科治疗的疗效与视神经损伤程度和手术时间等因素有关;外伤后早期经额部或额颞入路手术行视神经减压,结合术后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患者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杨炳湖;荆国杰;李雪松;罗洪海;黄家梁 刊期: 2006年第14期
临床上静脉补钾是纠正低钾血症的常用方法,较口服补钾而言,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的特点.近年来微泵高浓度输注氯化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同时存在渗漏导致组织坏死、心脏骤停等并发症,给临床监护及并发症的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我院1例肝移植病人,术后输注氯化钾过程中,渗漏引起严重组织坏死.经积极保守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波;凌建新;周玉坤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3-2004年门诊正畸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从初诊开始即进行一系列正畸护理,以治疗中托槽脱落率、并发症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托槽脱落率、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将护理理念导入正畸治疗中能明显提高正畸治疗的效果.
作者:周利文;邱伟婷;杨萍;舒香云;包年香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总结糖尿病继发Fournier坏疽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糖尿病继发Fournier坏疽患者主要症状及诊治情况,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6例患者均行外科清创、引流、抗感染等综合治疗,5例患者经二期缝合痊愈出院;1例高龄患者早期出现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彻底局部综合治疗,早期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及控制血糖等全身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作者:王尉;戴观容;胡卫列;邱晓拂 刊期: 2006年第14期
T管拔除后致胆汁性腹膜炎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时有发生.现笔者收集近1年来T管拔除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的7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陈柏庆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我院自1990年4月至2005年4月共收治阑尾切除术后发生粪瘘患者12例,现将诊疗经过报告如下.
作者:李树伟;沈建生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我院1997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5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中30例接受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治疗(治疗组)和24例接受一般常规治疗(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主要观察腹痛开始缓解和消失的天数,血淀粉酶开始下降和恢复正常的天数,平均住院天数,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中转手术率和死亡率.结果:治疗组无死亡,2例中转手术,对照组4例死亡,10例中转手术.两组病人腹痛开始缓解及血淀粉酶开始下降天数差异无显著性,但腹痛完全消失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天数及两组住院天数,治疗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是早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黄颖烽;唐伟镖;杨劭宇;罗宏图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处理妊娠期卵巢肿瘤和阑尾炎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和阑尾炎患者的腹腔镜手术后的临床结局.结果:24例妊娠期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妊娠合并卵巢成熟畸胎瘤、黄体囊肿、卵泡囊肿和阑尾炎的比例分别为:41.7%、33.3%、16.7%和8.3%.手术时间40~150 min,平均84.7min,术中出血5~100mL,平均25 mL,住院时间4~13 d,平均8.8 d,无一例出现术后流产.结论:腹腔镜手术在妊娠期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无并发症发生等优点.
作者:尹方;王刚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评价丁丙诺啡舌下片对海洛因依赖者戒断症状的疗效.方法:运用丁丙诺啡舌下片对197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治疗,治疗前后用海洛因戒断症状评定量袁进行评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较低剂量丁丙诺啡舌下片能较全面、有效地控制戒断症状,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脱毒目的.
作者:李赐聪;林伟鹏;张建美;张少荣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应用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手术效果.方法:分析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无张力组)与传统疝修补术(传统组)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术后疼痛、恢复日常活动时间、随访期内复发方面无张力组明显优于传统组(P<0.01).住院时间、伤口感染、阴囊水肿、肺部感染、尿潴留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异物感、硬结无张力组较传统组重(P<0.01).结论: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中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可作为首选术式.
作者:何海荣;王玉坤 刊期: 2006年第14期
患者男,20岁,因胸部刀伤1 h急诊入院.入院查体:血压90/60 mmHg,脉搏130次/min,呼吸30次/min.面色苍白,精神紧张.
作者:王文林;蒋仁超;李会齐 刊期: 2006年第14期
1990年,TUERK等[1]分别独立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体外筛选技术,即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用于研究小分子核酸与靶物质相结合的部位、序列及空间构像.
作者:李卫滨;兰小鹏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厦门地区及肝病患者不同临床类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株的基因型.方法:用反向点杂交技术(RDB)对109例HCV RNA阳性的血清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09例HCV RNA阳性血清中,其中单一型感染者98例(89.91%),混合型感染11例(10.09%),单一型感染者中以1b型占绝对优势,共90例(82.57%),2a/2c及6a型分别为2例和3例,另有3例1b+2a/2c和8例1b+6a混合型;HCV 1b型在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中均占绝对优势,其余有少量2a/2c、6a及某些混合感染型.结论:厦门地区HCV感染者中,以HCV 1b基因型为主,其次为HCV 6a,另有少数2a/2c型.不同基因型在不同临床类型中的分布无明显差异.
作者:黄革玲;陈长荣;杨天赐;李基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对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加强护理的经验,以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总结19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晚期肺癌加强护理的措施和经验;同时随机抽取46例常规放射治疗晚期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结果:本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经加强护理后,肿瘤局部控制16例(84.2%),感染发热1例(5.3%);放射损伤包括:放射性肺炎1例(5.3%),放射食道炎3例(15.8%),放射性纵隔炎8例(42.1%),放射性皮炎1例(5.3%).相比对照组,肿瘤局部控制率明显提高,放疗并发症减少,患者有较满意的生活质量.结论:晚期肺癌患者经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措施,可在相应期间内使病情稳定,并发症减少,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陈画华;李惜辉;陈华铃 刊期: 2006年第14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妊娠期的特殊生理变化使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易复发,且难以根治,在临床治疗中更要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我院门诊应用达克宁栓治疗孕妇念珠菌性阴道炎6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红玲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点状切口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和评价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对27例45条下肢局限性浅静脉曲张,术前应用多普勒听诊和指压检测,确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部位,采用局部麻醉、点状切口方法,切除曲张静脉和结扎交通支静脉.结果:全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有肿胀不适和沉重感症状的16条下肢中,术后12条下肢症状消失,另4条症状改善.切口皮下局限性血肿1例,无皮肤麻木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个月~3年,其中随访1年以上者22例,未发现明显下肢浅静脉曲张复发.结论:选择性点状切口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方法可行、简便、安全、疗效满意.
作者:廖益清;何斌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头颈部髓外浆细胞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6例头颈部髓外浆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例放弃治疗后失访,余5例平均随访45.2个月,未发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讨论:头颈部髓外浆细胞瘤的确诊依靠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治疗以放射治疗为主,手术治疗相结合.
作者:黄宏明;吴佩娜;陈少华 刊期: 200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1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术后对介入治疗容易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细致的观察护理.结果:本组31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5例,占16.13%,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5 d,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规范优质、周到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梁青;黄凤仙 刊期: 200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