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素高捷疗膏的眼科临床应用观察

赵函

关键词:
摘要:在眼科临床中,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病发病率较高,我们在角膜上皮再修复愈合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和研究,自1998年7月~1999年10月笔者采用了素高捷疗膏在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的基础上治疗角膜病37例,收到了较好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头部低温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

    近年来,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虽然头部降温一般难以使脑温降至亚低温水平,但对脑功能也可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本文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以观察头部低温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的疗效.

    作者:田维东;于龙;苟举民;李广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原发性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报告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其典型临床表现是:突然发生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但有些患者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并无上述表现.我院自2002年7月~2002年12月收住4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来院时并无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等症状,而以癫痫大发作、头晕、突然神志丧失、神志恍惚、胡言乱语、二便失禁等为主要表现,经各种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报告如下.

    作者:张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Sildenafil衍生物对舒张离体主动脉、气管平滑肌及对离体心脏药理活性的筛选实验

    目的对Sildenafil系列衍生物进行离体主动脉和气管平滑肌、心脏冠脉流量、心肌收缩力药理活性的筛选.方法采用离体家兔主动脉螺旋条、离体豚鼠气管螺旋条法观察化合物对二者的舒张作用,采用离体豚鼠心脏(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观察化合物对冠脉流量及心肌收缩力的影响.结果在10-5M的浓度下具有舒张主动脉平滑肌作用的化合物有29个;具有舒张气管平滑肌作用的化合物有32个;在一次给药1.2×10-6mol的剂量下,VGD10和VGD55表现出显著的扩冠作用,而VGD9和VGD21对心肌收缩的影响与米力农的表现相似.结论 Sildenafil系列衍生物中存在具有不同和不等程度药理活性的多个化合物,可能是通过抑制相应的磷酸二酯酶而发挥作用的.

    作者:李魁君;刘兴君;姜晓薇;田秀英;王敏伟;鲁小笋;李晴;夏俊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电化学治疗的护理体会

    电化学治疗恶性肿瘤是近10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方法,其主要机理是肿瘤组织接受一定量的直流电刺激之后,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改变,特别是pH值的变化,微循环障碍与肿瘤的血供阻断,给肿瘤细胞予以致命打击,从而使瘤体破坏,达到治愈肿瘤的目的[1~2].我科自1990年以来,采用电化学治疗方法治疗了13例不同类型及不同部位组织的恶性肿瘤患者.本文将护理体会作一浅析.

    作者:周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败酱草主要用药来源及性状鉴别

    据<新修本草>中关于败酱草的形态描述,指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的全草,目前全国败酱草用药主流也为此科.但我国华北、西北等地多使用菊科植物苣荬菜作为败酱草药用,称为北败酱,本品始载于<嘉本草>.现鉴别如下.

    作者:任建锋;王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Cushing's溃疡病的临床分析

    大面积烧伤并发症较多且易导致死亡,其中Cushing's溃疡合并出血对生命威胁较大,有人称此症为急性胃肠道局限性坏死症状群(Acute gastro-intestinal focal necrosis syndrome)[1~3],国内外报道亦不少[4,5],本文报道4例,并结合文献对病因及诊断治疗做一讨论.

    作者:原金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的救治体会

    我院自1998~2002年收治18例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全部治愈.现将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宫会爱;吕廷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金纳多对局灶性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流后Bax、Bcl-2的影响

    目的探讨金纳多对缺血后再灌流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于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分别以0.05ml/kg,0.1ml/kg,0.2ml/kg剂量腹腔注射金纳多针剂每天1次.观察金纳多对脑缺血程度,梗塞体积,Bax、Bcl-2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金纳多能减轻脑缺血程度,减少梗塞体积,提高半暗带内Bcl-2的合成并减低Bax的合成,各组剂量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金纳多对保护神经细胞免受缺血性损害有一定效果.其作用可能与Bax、Bcl-2含量改变有关.

    作者:邱学才;顾玲;唐太昆;杨云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大疱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该病的积极治疗寻求缩短其病程及防止感染的有效方药.方法用四妙勇安汤加减水煎内服,每日1剂.结果全部治愈,平均疗程8天,无感染发生.结论用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该病,不仅可以缩短其病程而且可以防止并发感染.

    作者:高宗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血压心脏增大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血浆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高血压心脏增大之间的关系.方法高血压组208例,对照组48例,晚餐后12h清晨空腹抽血测血浆PRA、AngⅡ和ALD,按Devereux公式推算左室重量指数.结果高血压组PRA和AL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ng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高血压病心脏增大与血浆RAS各成分有相关性.结论本组高血压病人以PRA和ALD增高,AngⅡ降低为特征.同时说明血浆RAS不能完全反映心脏局部组织的RAS.

    作者:原桦;李崇虹;丁宁;薛敏;武海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腹膜透析患者洋地黄类药物中毒2例报告

    洋地黄类药物是抗心衰治疗中常用的一线药物,临床上发生中毒反应多见于长时间、大剂量服用,以及同时存在低氧血症、离子紊乱、酸中毒、老年人,肾功能不全等患者.现将用量很少,且短时间内发生中毒反应的2例报道如下.

    作者:邱雨华;王黎明;杨广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肉眼血尿的临床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2例血尿误诊的原因.方法通过B超、CT、IVU,肾盂逆行造影等多项检查明确作出诊断.结果 2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均达痊愈.结论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对泌尿系肉眼血尿作出可能性诊断.

    作者:郭树林;蒋叔凯;刘兰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二期梅毒伴横断性脊髓炎1例报告

    近几年,国内梅毒的发病有日益增多的趋势,而在二期梅毒中出现脊髓急性横断性损害的病例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发现1例报告如下.

    作者:明庭文;王应斌;孙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加强成人教育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

    动手能力培养在医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它包括临床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诊治水平和自学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因此组织好实习对其尤其重要.我院在此项工作中,突出成人教育特点,在数年来的教学中,坚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获得较好的成绩.

    作者:李大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50例乳腺癌的诊治体会

    我科自1992~2002年收治了55岁以下乳腺癌患者50例,现就其临床诊断及相应治疗加以分析.1 临床资料50例中均为女性,年龄在35岁以上30例,占60%;35岁以下20例占40%;年龄小3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无意中发现乳腺内无痛性包块(外上象限60%~70%),部分伴有锁骨上或腋下无痛性包块.本组病例自就诊到确诊时间短7天,长3个月,平均约为2个月.

    作者:金丽;许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药材泽兰与植物泽兰的鉴别

    由于中药泽兰与植物泽兰同名的原因,市场上经常将二者混淆使用,其实它们无论在来源和性状上都有很大差别,现分述如下.

    作者:张彦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心电图酷似心肌梗死的病毒性心肌炎46例临床分析

    我们收集所收治的心电图(ECG)具有急性心肌梗死(AMI)样图形改变的病毒性心肌炎(VM)46例,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赵成宝;周中明;王雪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因素及预防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院内感染已成为当前医疗护理工作的突出问题.在某些情况下,院内感染比原发病所造成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高,尤其是对老年病人来说更为显著,直接影响老年病人的病情转归和疾病的康复.2000~2001年,我科共发生老年住院病人院内感染16例.本文对16例院内感染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作者:施英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静脉超浅麻醉的护理体会

    静脉超浅麻醉与吸入超浅麻醉的相同点均为将麻醉深度控制在只有精神分离而无意识丧失的状态,且通常无肌肉松弛和反射减弱,保持自主呼吸,保护性反射仍活跃,从而大大降低了呼吸道意外的危险性,并可与医生保持言语上的联系,配合治疗.其区别为吸入超浅麻醉是采用面罩或鼻罩给予笑气或亚麻醉剂量的麻醉剂,需要配合相应的麻醉机、挥发罐,还需要专门的管道系统或较为笨重的液化钢瓶及良好的清除排污系统,此法适用于惧怕打针的成人或不合作的儿童.

    作者:巩艳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诊心理护理的几点误区

    在多年急诊护理工作中,发现部分急诊护理人员对急诊心理护理不够重视,在认识方面存在以下几点误区.

    作者:殷世美;贺英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