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昕;韩东一;冀飞;洪梦迪
目的:总结急诊和亚急诊手术治疗婴儿室间隔缺损(VSD)伴肺动脉高压(PH)的麻醉处理要点.方法: 2002年 10月至 2004年 6月,采用急诊和亚急诊手术治疗 61例 VSD+ PH的婴儿,其中男 48例,女 13例,年龄 27 d至 1岁,平均(5.44± 2.82)个月.体重 3.0~ 8 kg,平均(5.12± 1.17)kg.分析术中术后麻醉处理中,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防治.结论:术中良好的呼吸管理,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术中术后重视肺动脉高压危象的防治,可使 VSD+ PH婴儿安全渡过手术期.
作者:胡华琨;谢维炎;黄芳;万智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同吻合血管方式的脐旁皮瓣修复严重创伤小腿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顺、逆行及桥式不同吻合血管方式的脐旁皮瓣修复烧、创伤小腿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大 26 cm× 22 cm,小 12 cm× 10 cm,脐旁皮瓣切取面积大 28 cm× 24 cm,小 12 cm× 14 cm.结果:皮瓣完全成活 16例,部分坏死 1例.结论:顺、逆行及桥式吻合皮瓣一样可以为所携带的游离组织瓣提供充足的血液,使皮瓣成活.
作者:张德;莫伟;梁履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硒(Se)拮抗同型半胱氨酸(hemocysteine,HCY)刺激大兔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将兔胸主动脉 VSMCs进行培养,然后加入 250、 500、 1 000、 2 000、 4 000 μ mol/L不同浓度的 D,L-HCY,经 MTT方法的检测,选择 VSMCs增殖率适宜的浓度;在加入适宜 1 000 μ mol/L HCY的 VSMCs中再分别加入 50、 100、 200 μ mol/L不同浓度的硒代蛋氨酸(Se-Met).经姬姆萨染色,通过流式细胞技术观察细胞周期,提取细胞基因组 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及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测定.结果:不同浓度的 Se-Met使 HCY作用的 VSMCs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 0.05).但姬姆萨染色没有发现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术检测到 S期细胞显著减少(P< 0.05),未检测到凋亡峰.基因组 DNA经琼脂糖电泳也没有发现细胞凋亡的典型梯状图谱.结论: HCY的促细胞增殖作用可能是通过氧化应激介导的,而 Se-Met可以拮抗 HCY的促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因实验结果未见与细胞凋亡有关,Se-Met浓度与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呈正相关,故考虑 Se-Met作用机制之一是与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作者:张捷;胡晓舟;李振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尿道会师术后腔内放射治疗对于防止尿道狭窄发生的效果.方法:对于 18例外伤引起后尿道断裂患者采用尿道会师术,术后 1周行铱-192腔内放疗,剂量每次 300 cGy,隔日 1次,共 1 200~ 1 800 cGy.术后 4~ 6周拔除尿管.结果: 18例随访 12~ 18个月,平均 15个月,2例于拔除尿管后有排尿不畅,行 3次尿道扩张后好转.16例排尿通畅,大尿流率 12.3~ 32.5 mL/s.其中 2例于术后 3个月出现不同程度尿道狭窄,行尿道内切开后定期尿道扩张未见复发.结论:尿道会师术后腔内放疗有助于防止尿道狭窄的发生,效果良好,值得推荐.
作者:杜春;杜双宽;赵洁光;程永毅;徐永刚;赵淑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晕厥在鼻部手术的操作中常出现,我院 1998年 1月至 2004年 1月在鼻部手术和操作中出现晕厥 52例,现就其发生原因、特点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吴小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腔内手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尿道狭窄或闭锁者共 118例,其中前尿道狭窄或闭锁 47例,后尿道狭窄或闭锁 81例;病因为外伤性的 70例、医源性 36例、感染性 12例.结果: 47例前尿道狭窄或闭锁者经尿道腔内手术治疗均成功; 81例后尿道狭窄或闭锁者经尿道腔内手术治疗成功 71例,10例需改为开放手术治疗; 118例中 112例获随访 6个月~ 3.5年,其中 104例排尿通畅,8例排尿困难或不能排尿,尿道造影显示尿道狭窄.结论:经尿道腔内手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安全有效,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黎伟龙;胡建波;陈业辉;杨柳平;周一南;魏鸿蔼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微生物检验常规方法或 API、 ATB系统(Bio-Merieux,法国)鉴定肠球菌,用 K-B法及 E-test试条法检测肠球菌耐药率.结果:湖北省 15家三级甲等医院 2000- 2003年临床分离出不重复的肠球菌 2 706株,粪肠球菌、屎肠球菌、耐久肠球菌分别占 72.1%、 16.8%和 3.5%,标本来源依次为尿液 33%、分泌物 14.9%、生殖道分泌物 10.1%、痰 8.8%、伤口分泌物 5.1%及血液 4.0%,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氨苄西林、青霉素 G及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 1.8%、 3.3%、 9.5%、 33.3%、 34.8%和 46.2%,除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外,屎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耐氨苄西林株和氨基糖甙类高水平耐药株的分离率分别为 42.1%和 28.5%.结论:肠球菌的临床分布较广,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较严重,临床应加强对使用抗生素的管理并应动态监测细菌耐药性的变化.
作者:赖晓全;王洪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有排卵性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 76例有排卵性不孕症的妇女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进行诊治,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随访妊娠情况.结果: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有排卵性不孕病因诊断的正确率及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两镜单独检查,手术具有时间短、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等优点.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应作为诊治有排卵性不孕症的首选方法.
作者:夏敏;杨菁;徐望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术中在皮质和深部脑电图监测下顽固性癫痫的致痫灶定位及术式选择.方法: 38例患者根据术前致痫灶的定位和术中皮质及深部电极的监测,分别采用不同的术式:(1)单纯致痫灶切除 2例;(2)多软膜下横切术(multiple subpial transection ,MST) 8例;(3)致痫灶切除+ MST 18例;(4)前颞叶、杏仁核-海马切除 5例,神经导航下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 1例;(5)胼胝体切开+ MST+皮质热灼 4例.结果: 38例患者经 3~ 30个月的随访,满意 12例(31.6%),显著改善 10例(26.3%),良好 6例(15.8%),效差 4例(10.5%),无改善 6例(15.8%).总有效率 73.7%,治愈率达 31.6%.无一例致残或死亡.结论:术中在皮质和深部脑电图监测下,对致痫灶准确的定位和采用不同的术式切除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有效途径.
作者:潘进钱;张晓微;周盛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输卵管结扎术是国内应用为广泛的女性绝育术,具有技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长效等特点.现将我院 1993年 1月至 2002年 12月收治的 28例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异位妊娠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王良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聋病是影响人类健康和造成人类残疾的常见原因,许多聋病发病过程有遗传因素作用.欧美的统计表明每 1 000名新生儿中会有一名重度听力丧失患儿,其中一半属遗传性耳聋患儿,在中国的新生儿中有类似的听力丧失比例.另外在大量的迟发性听力下降患者中,亦有许多患者由自身的基因缺陷致病,或由于基因缺陷和多态性造成对致聋环境因素易感性增加而致病,故此,遗传性耳聋的分子病因学研究的非常重要,自 1986年以来,已有 60余个耳聋基因被克隆,一方面遗传性耳聋的病因学研究有了很大进展 [1],另一方面,与遗传性耳聋发病有关的基因越多,说明耳聋的病因更为复杂,加重遗传性耳聋分子诊断及未来可能的基因治疗的难度.尽管如此,由于 GJB2基因、 PDS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突变在遗传性耳聋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和针对这些基因及其突变检测的可操作性,遗传性耳聋的分子诊断已在发达国家普遍展开 [2],形成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一个全新领域.本文就遗传性耳聋的基因发现、分子诊断、遗传咨询作一个回顾,希望同道们能认识到这一领域.
作者:戴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Mirizzi综合征的术前诊断和有关治疗方法.方法:结合前人资料及临床病例对 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手段进行总结,根据 Mirizzi综合征分类对不同类型 Mirizzi综合征的治疗方案的选择.结果:所有病人术后都无胆漏及胆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Mirizzi综合征是可以在手术之前进行诊断的,而不同类型的 Mirizzi综合征可有不同的治疗方案,Mirizzi综合征并不是腹腔镜手术的绝对禁忌证.
作者:龙淼云;郑启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自 1994- 2003年,我院采用小切口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 5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利昕;魏振;王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原发性延髓出血( PMH)临床极为少见.一般认为 PMH病情凶险,预后极差,需通过手术和尸解才能确诊. MRI问世后,使 PMH诊断准确性达 100%,现结合文献报告及我院发现 1例综合分析如下.
作者:彭玉华;庞善军;史美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的诊断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 1991年 1月至 2004年 1月共治疗 84例乳腺癌临床资料.结果:临床全部治愈,半年、 1年、 3年、 5年、 10年存活率分别为 100%、 91%、 85%、 83%和 81%.结论:对临床Ⅱ、Ⅲ期行乳腺癌根治术和Ⅰ期或Ⅱ期肿块 < 3 cm者行改良根治术加综合治疗是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的佳治疗方法.
作者:郭盖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与静脉尿路造影(IVU)在上尿路梗阻的临床价值比较.方法:回顾分析 34例上尿路梗阻的住院患者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与 IVU在梗阻的部位、病因及输尿管、肾盂和肾盏的扩张程度以及对肾功能的评价.结果: IVU对梗阻的部位、梗阻的病因诊断方面有较大优势,并能清晰地显示出肾盏、肾盂及输尿管的扩张程度.而肾动态显像对肾功能的反映有明显优势.结论:对上尿路梗阻的患者,将以形态、结构显像为主的 IVU和以功能显像为主的 SPECT肾动态显像结合起来分析,不仅可对梗阻部位、程度、病因做出准确判断,还可准确了解到患肾的功能,对治疗的决策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峰;李娟;刘保军;何丽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诊治方法.方法:对 20例脊髓栓,系神经原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前所有患者均行尿动力学及腰骶 MRI检查,并依尿动力学结果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其中行解栓术 10例,间歇性清洁导尿 3例,膀胱扩大术 2例,尿道周围胶原注射 3例,骶神经调节 2例.所有患者治疗后均行尿动力学随访.结果: 16例获 6个月至 2年的随访,其中 12例膀胱、尿道功能明显改善,2例需一直行间歇性清洁导尿,但无上尿路恶化,2例膀胱尿道功能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 87.5%.结论:对脊髓栓系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应行尿动力学与 MRI检查,并依尿动力学结果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如解栓术、间歇性清洁导尿、膀胱扩大术、尿道周围胶原注射等,效果良好.
作者:汤平;曾健文;姜粹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女, 13岁,右乳包块于月经来潮之前常感疼痛.查体:右侧乳头后方可触及大小约 4 cm的包块,质地偏硬,有活动;其它临床病史方面无异常特殊情况.影像分析:双乳团块型,双乳内条片状、点结状的腺体与低密度透亮的脂肪夹杂分布;右侧乳头后方椭圆形肿块,大小约 5 cm× 6 cm,密度均匀,边界清楚但凹凸不平有切迹,部分边界在周围脂肪的衬托之下显示光滑锐利,并可见较细的透明晕,肿块周围未见结构紊乱;左乳内未见肿块;双侧乳头、乳晕、皮肤和腋窝前区淋巴结正常.
作者:偰利宇;金银慧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临床上对于咳痰无力或不能配合咳痰的病人,痰标本的留取是一个难题.我们用输液器改造的吸痰管留取标本,细菌培养成功率明显提高,方法简便实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晁耀烁;许志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有限椎板切除术对腰椎管狭窄症以及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 2000年 1月至 2003年 12月期间随访的采用有限椎板切除术治疗的 137例腰椎管狭窄症和(或)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调查评价.结果:本组病例总数 137例,其中男 78例,女 59例,平均年龄 45.6岁,随访时间长 15个月,短 1个月,平均 6个月.术后腰痛改善总有效率 83%,腿痛改善总有效率 96%,仅 1例病人由于椎间盘复发行再手术椎间融合治疗.结论:有限椎板切除术能够有效地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以及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而且能够更好地保存脊椎稳定结构而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张文捷;周跃;王敏;王建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