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免疫逃逸与肿瘤免疫治疗的思考

张云;陈剑平;张彩

关键词:肿瘤的免疫治疗, 免疫逃逸, 非特异性, 拓展和深化, 治疗方案, 细胞因子, 免疫原性, 免疫应答, 免疫效应, 免疫系统, 免疫刺激, 矛盾关系, 机体, 分子功能, 此消彼长, 抗肿瘤, 癌基因, 理论, 基础, 攻击
摘要: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与肿瘤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之间形成一对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近年来,人们针对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致力于研究多种免疫治疗方案,以提高肿瘤的免疫原性,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促进肿瘤的消亡.癌基因的不断发现和深入研究、各种细胞因子和免疫刺激分子功能的不断拓展和深化,都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胸壁挫伤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罐结合治疗胸壁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胸壁挫伤患者 52例,采用随机单盲法,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针刺结合刺络拔罐组(联合组),采用针刺与刺络拔火罐结合治疗后,再口服云南白药 2 g,每天 3次,每日针罐治疗 1次,连续治疗 10 d;单纯药物组(单纯组)仅采用口服云南白药 2 g,每天 3次,再外敷云南白药,治疗 10 d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疗效经 Ridit分析,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组(u=2.1432, P< 0.05),明显缩短治愈时间(t=25.2389, t=36.0555,P< 0.01).结论:针刺与刺络拔罐结合治疗胸壁挫伤,可以明显提高疗效,缩短治愈时间.

    作者:赵延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颈椎病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方法的选择.方法:对采用前方颈椎间盘切除自体植骨融合手术 56例,进行了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重点包括:心理护理、推拉气管练习、术中体位及术后卧位的训练,术后呼吸的观察、预防气道通气障碍及伤口的观察、疼痛护理、稳定性重建、功能锻炼等.结果:本组患者术后 2~3 d下床,采用 Odom's临床疗效评定,56例中 50例得到随访,其优良率达 80%以上,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护士在围手术期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给予正确引导、指导和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许惠莲;高梁斌;李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或椎间盘切除+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选择及早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方颈椎间盘切除自体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手术 56例.结果:随访 3个月至 4年.优 29例,良 11例,可 11例,无效 5例.无复发病例.优良率 71%,有效率 92%.结论:椎间盘切除及髂骨植入融合带锁钢板固定术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外固定时间,有助于防止植骨块塌陷、保持椎间高度及颈椎的生理前曲,这将有利于提高手术远期结果.

    作者:高梁斌;李健;张亮;吕玉明;张志;曾勉东;张平;潘永谦;梁海翔;余升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颈椎病后路颈椎椎管扩大减压术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方法:对 36例颈椎病手术病人应用护理程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心理护理,体位训练,康复功能训练等详细的护理计划,经过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加强术中体位和耐受力的训练,术后指导四肢功能锻炼,出院的康复指导等护理.结果: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有利于该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6例病人随访中经 JOA临床疗效评定,其优良率达 75%以上.结论: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在颈椎病的恢复和功能重建中至关重要,可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许惠莲;高梁斌;李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颈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Ⅱ型及ⅡA型Hangman骨折

    目的:探讨 C2椎弓根螺钉固定以及 C2椎弓根螺钉+ C3侧块螺钉钢板内固定治疗Ⅱ型及Ⅱ A型 Hangman骨折的适应证以及手术疗效.方法:自2001年 1月至 2003年 6月对 7例Ⅱ型及Ⅱ A型 Hangman骨折的患者施以颈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其中对 4例Ⅱ A型 Hangman骨折的患者施以颈后路直接 C2椎弓根螺钉固定,对 3例Ⅱ型 Hangman骨折的患者施以 C2椎弓根螺钉+C3侧块螺钉钢板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内固定牢固,均获得骨性愈合,未出现与内固定相关的并发症,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对于不稳定的Ⅱ型及Ⅱ A型 Hangman骨折采取颈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复位,固定牢固,可以早期下地活动,免除长期外固定的痛苦,是治疗 Hangman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夏虹;尹庆水;昌耘冰;吴增晖;曹正霖;艾福志;马向阳;潘刚明;权日;刘景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局部血流量和应力改变对颈部组织退变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颈椎退行性变病发生与血流量变化的相关性,为颈椎病的早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用 32只家兔,进行实验性血流量改变和颈椎应力改变对颈椎组织结构影响的比较研究,高分子右旋糖酐复制血瘀模型,让兔低头改变颈部应力,进行颈部组织血流量测定、X 线分析,并结合关节突、关节囊、韧带及其止点病理形态的光镜、电镜观察. 结果:(低头)应力引起颈部组织退行性变过程中,存在着组织的充血,水肿等血瘀变化.血流量下降,局部缺氧状况,组织的充血、水肿等,诱发成纤维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从而加速和加重应力引起颈部组织损伤,是致病因素之一.局部血流量改变可以影响应力引起的颈部骨-韧带组织退行性改变,骨组织和软组织改变是不同步的.结论:颈椎局部血流量下降是颈椎病发病的重要一环,并加速和加重发病.

    作者:高梁斌;李健;张亮;赵聚凯;晏荣;陈庆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西门子AXIOM Artis数字减影X线机在肾外伤DSA中摄影参数的探讨

    目的:探讨西门子 AXIOM Artis数字减影 X线机摄影参数 (采集参数、血管造影技术参数 )在肾外伤 DSA中的选择.方法:选择 5例肾外伤患者在常规消毒、铺巾、穿刺、插管下,分别行腹主动脉 DSA检查和超选择性肾动脉 DSA检查.结果:选择适当的数字减影 X线机摄影参数行 DSA造影检查,准确显示了肾外伤部位、程度、出血灶及其相邻血管的关系.结论:数字减影 X线机摄影参数在肾外伤 DSA中的正确选择,对肾外伤性肾内动脉的影像显示、肾外伤的诊疗及患者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焦河;官泳松;费泽军;陈宏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醒脑静对急性重度 CO中毒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xingnaojing injection, XNJI)对急性重度 CO中毒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防治作用,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成 CO中毒对照组和 XNJI治疗组,每组各 20只,采用 TUNEL染色和透射电镜检测大鼠脑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CO中毒组大鼠海马发生迟发性神经元凋亡,病理损害明显;XNJI治疗组凋亡神经元明显减少,病理损害明显,尤以染毒后 3 d和 5 d明显 (P< 0.05).结论:XNJI可显著抑制急性 CO中毒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具有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作者:宋祖军;余厚友;郭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幼儿鼻正中裂整复术的护理

    幼儿先天性鼻正中裂,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由于外观的缺陷,导致患儿自卑、羞愧,性格孤僻,不爱学言语,严重阻碍幼儿身心、智力发展.自 1988年以来,我科手术治疗 5例幼儿鼻正中裂,因病情复杂,手术方式也不同,我们对幼儿的特点对其手术前后护理采取了具体的措施,取得较好的结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霞;易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视频脑电图对癫痫病人的监测和护理

    目的:评价视频脑电图监测在癫痫诊断、鉴别诊断上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 8导联视频脑电图监测仪,按国际 10~20系统放置法,对已确诊癫痫组 22例,未确诊癫痫组 10例分别进行 12 h以上监测.检查前向病人和家属介绍视频脑电图监测的目的和检查方法,消除其顾虑和害怕心理.为提高阳性率检查前 3 d停服抗癫痫药,并做好头皮准备.在检查过程中,确保电极与头皮接触良好,脑电图的基线平稳.密切观察癫痫发作前的脑电图改变,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并做好抽搐时的急救和护理是使监测顺利完成的可靠保证.结果:已确诊癫痫组视频脑电图阳性率为 91%,未确诊癫痫组阳性率为 60%. 32例病人中视频脑电图阳性率为 80%,常规脑电图阳性率 2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32例病人在检查中有 11例捕获到发作的表现,其中 7例痫样放电.结论:视频脑电图较常规脑电图对癫痫诊断、鉴别诊断、分型、定位、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更具重要价值.

    作者:邓丽芬;杜淑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旋转阴茎皮肤修补尿瘘的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旋转阴茎皮肤修补尿瘘的经验.方法:收集我院 4年来对 35例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患儿,主要是阴茎体处及阴茎阴囊交界处的尿瘘,应用旋转阴茎皮肤修补尿瘘的资料.术后置硅胶导尿管 10 d.结果:35例随访 3~12个月, 35例均一次手术成功,阴茎外观无扭曲,无阴茎弯曲,排尿通畅,均无尿瘘,伤口愈合良好. 结论:旋转阴茎皮肤应用于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忠民;张丽瑜;温英泉;李裕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肾盂肾后基段切开治疗鹿角形结石

    目的:总结治疗肾鹿角形结石的临床经验. 方法:分析从 2001年 6月至 2004年 6月采用肾盂肾后基段切开治疗鹿角形肾结石 30例的临床资料、疗效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术中平均出血 300 mL,手术耗时约 150 min,残留结石 2例,无尿瘘、尿路感染和继发出血. 结论:本手术方法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取石方便、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良好方法.

    作者:郭晓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旁路术中同种异体血管移植物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旁路术( CABG)用于临床后,由于其效果确切,很快得到推广.而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移植物缺乏的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尽管大隐静脉(SV)和胸廓内动脉(ITA)等自体血管在多数情况下能够满足手术的需求,但在很多特殊的情况下,血管移植物依然不足.

    作者:王文林;蔡开灿;张希;王武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鼻窥镜下鼻咽部取活检60例

    目的:探讨鼻窥镜下鼻咽部取活检的准确性及阳性率. 方法:鼻腔、鼻咽部表麻收敛后,在鼻窥镜直视下,对鼻咽部的肿物或可疑部位进行活检,术后,术侧常规滴 1%麻黄素数滴,平卧 10~20 min,一般都能自行止血,创面无需特殊处理.结果:本组 60例, 58例均 1次行鼻窥镜下活检确诊,阴性者随访 1年,支持原诊断, 2例需 2次活检方能确诊.所有病例术后均无大出血、感染、鼻腔粘连等并发症. 结论:鼻窥镜下鼻咽部取活检,准确性及 1次阳性率高,不易遗漏病灶,创伤轻,病人易接受.

    作者:陈柏华;李彦祥;郑伟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桁架式双头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大多数骨质疏松,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同时老年人术前多并存其它脏器疾病,致使术后并发症多,骨折愈合困难,因此在选择何种内固定方法上必须谨慎.我院自 1993-2000年间采用桁架式双头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61例,取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谭建基;莫浩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初产妇头位分娩活跃期宫颈干预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探讨初产妇头位分娩活跃期宫颈干预对母婴的影响.方法:按 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法评分,将 100例宫颈评分为 8~9分的头位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宫口开大 4~5 cm时徒手轻轻将宫颈周边在宫缩时向胎头上方扩推 3~4次;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分别记录两组产程各期时限、宫颈扩张及胎头下降速度、胎儿宫内窘迫、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产时出血、宫颈裂伤及产褥感染情况.结果:第三产程时限、产时出血、宫颈裂伤、产褥感染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05).两组间活跃期时限、宫颈扩张及胎头下降速度、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评分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001).结论:活跃期适宜的宫颈干预能增强子宫收缩、缩短活跃期时限、降低剖宫产率和减少母婴并发症.

    作者:杨晓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救治体会

    目的:总结 126例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救治经验.方法:对我科近 8年间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存活 87例,其中恢复良好 45例 (35.7% ),中残 25例 (19.8% ),重残 11例 (8.7% ),植物生存 6例 (4.8% );死亡 39例 (31.0% ).结论:大限度缩短脑受压时间、早期纠正呼吸循环紊乱、一侧或两侧去大骨瓣减压、低温脑保护、重视合并伤的处理及并发症的防治等措施,可降低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死亡率.

    作者:王伟明;韩瑞璋;赵保;于烽;辛志成;龙连圣;李夏良;张建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进钉技术研究

    目的:探讨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进钉技术.方法:配套干燥寰枢椎标本 50套,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与进钉技术相关的解剖学数据.结果:枢椎下关节突中心点与中线的距离为 19.21 mm,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与中线的距离为 19.61 mm,二者仅相差 0.40 mm.结论:枢椎下关节突中点可作为术中判定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解剖学标志.

    作者:马向阳;刘景发;尹庆水;夏虹;吴增晖;钟世镇;徐达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镜下导航在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结合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美国 Stryker Leibinger神经导航系统,结合显微镜手术切除 35例各类颅底肿瘤.结果:35例颅底肿瘤,在满足神经导航注册准确性和术中导航持续准确性的前提下,术后近期复查 CT或 MRI证实肿瘤全切除 33个 (94.3% )、次全切除 2个 (5.7% ).出院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34例 (86.2% ),无明显变化 1例 (13.8% ),无病情恶化及死亡.结论:应用镜下导航系统,除了常规导航系统所具有的优势如在术前可制定详细的脑肿瘤手术计划,术中可辅助术者追踪瘤体外,它的大特点是术中术者眼睛不必离开视野,提高了精确性和安全性,有助于切除肿瘤并降低手术并发症.

    作者:张琦辉;杨应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颈椎病的微创治疗

    Mixter和 Barr在 1934年成功地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开创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新纪元.同年,Ball报道了经脊柱后外侧入路椎体穿刺活检技术.此后,Walls(1948年)和 Craig(1956年)分别介绍了各自的脊柱后外侧入路椎体穿刺活检体会.

    作者:李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