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惠莲;高梁斌;李健
目的:探讨有明确手术指征的急性颅内血肿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效果,扩大保守治疗的指征.方法:对有明确手术指征 8例患者,通过改变脱水剂的使用方法、尽早使用镁离子、改善脑缺血缺氧等措施.观察保守治疗效果.结果:7例存活, 1例死亡.存活者 3个月后 GOS预后评分, 5分 6例, 4分 1例.结论:对颅内血肿病人,在脑水肿高峰期间 CT显示环池存在、血肿量小于 80 mL、中线移位小于 15 mm、双侧瞳孔等大,获得家属完全同意的签字,在 CT动态观察中可以考虑行非手术治疗.
作者:朱永钦;金步;吕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吻合器在颈部行食管胃吻合治疗上段食管癌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13例上段食管癌切除后经食管床上提胃到颈部,用 CDH- 25型吻合器完成食管胃吻合术.结果:13例病人使用吻合器行颈部吻合均获成功,全组 13例病人上切线均未见癌残留,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 1例,喉返神经损伤 1例,反流性食管炎 2例,无手术死亡,手术效果良好.结论:使用吻合器做颈部吻合治疗上段食管癌,结合放化疗,可以在保证疗效的情况下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张璟;余庆鹤;黄韬;尹小川;洪志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据报道,临床外科围手术期用血量占全部用血的 66.27% [1].因此,围手术期输血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现就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伍文芳;唐桂阳;王爱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或椎间盘切除+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选择及早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方颈椎间盘切除自体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手术 56例.结果:随访 3个月至 4年.优 29例,良 11例,可 11例,无效 5例.无复发病例.优良率 71%,有效率 92%.结论:椎间盘切除及髂骨植入融合带锁钢板固定术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外固定时间,有助于防止植骨块塌陷、保持椎间高度及颈椎的生理前曲,这将有利于提高手术远期结果.
作者:高梁斌;李健;张亮;吕玉明;张志;曾勉东;张平;潘永谦;梁海翔;余升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甩臀运动在矫正胎儿臀位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门诊产检孕 28~37周单胎臀位孕妇 88例,用甩臀运动矫正胎位.孕妇双足分开站立桌旁,以双手分开撑于桌沿,双膝及臀部顺胎头屈曲方向做规律性旋转 15 min.结果:孕 28~32周矫正率为 97.9%,孕 33~34周矫正率为 91.7%,孕 35~37周矫正率为 72.2%,转胎佳时机是孕 34周内进行,初产妇与经产妇胎位矫正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甩臀运动方法容易掌握,孕妇乐于接受,且又无禁忌证,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龙春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老年人大多数骨质疏松,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同时老年人术前多并存其它脏器疾病,致使术后并发症多,骨折愈合困难,因此在选择何种内固定方法上必须谨慎.我院自 1993-2000年间采用桁架式双头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61例,取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谭建基;莫浩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女,77岁,因左股骨折拟在全麻下右侧卧位行全髋节置换术,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缺血、糖尿病 10年,ECG示心肌缺血,入手术室时病人桡动脉血压 190/100 mmHg,HR 85次 /min,SpO2 96%,施行快速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 3 mg,芬太尼 0.1 mg,依托咪酯 10 mg,爱可松 50 mg,气管插管成功后呼吸机(IPPV)控制呼吸,潮气量 500 mL,频率 12次 /min,SpO2 100% ,EtCO2 34~36 mmHg.
作者:汪玉林;陶国才;鲁开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罐结合治疗胸壁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胸壁挫伤患者 52例,采用随机单盲法,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针刺结合刺络拔罐组(联合组),采用针刺与刺络拔火罐结合治疗后,再口服云南白药 2 g,每天 3次,每日针罐治疗 1次,连续治疗 10 d;单纯药物组(单纯组)仅采用口服云南白药 2 g,每天 3次,再外敷云南白药,治疗 10 d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疗效经 Ridit分析,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组(u=2.1432, P< 0.05),明显缩短治愈时间(t=25.2389, t=36.0555,P< 0.01).结论:针刺与刺络拔罐结合治疗胸壁挫伤,可以明显提高疗效,缩短治愈时间.
作者:赵延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2003年 5月至 2004年 5月,我科采用海南省九芝堂中元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裸花紫珠片治疗寻常型痤疮并与本院自制药氯柳酊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道秋;姜岩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幼儿先天性鼻正中裂,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由于外观的缺陷,导致患儿自卑、羞愧,性格孤僻,不爱学言语,严重阻碍幼儿身心、智力发展.自 1988年以来,我科手术治疗 5例幼儿鼻正中裂,因病情复杂,手术方式也不同,我们对幼儿的特点对其手术前后护理采取了具体的措施,取得较好的结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霞;易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 ,男, 42岁,因反复发作性晕厥 1年余 ,再发 1 h于 2004年 6月 3日凌晨 3时入院.入院查体: Bp 129/80 mmHg,心率 90次 /min,心界不大,律齐,未闻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罗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作者:林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唇裂修复术的麻醉方法,为小儿麻醉技术提供临床参考.方法:72例 3个月至 3岁唇裂患儿.吸入氧化亚氮和安氟醚使患儿入睡,静注异丙酚、芬太尼、肌松药,经口腔明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吸入 45%~55%氧化亚氮+氧和 1.0%~1.5%安氟醚维持麻醉.术者以局麻药浸润麻醉.结果:全麻效果优良,能完全满足手术要求;围麻醉期心率、ECG、SpO2均正常,术中无喉痉挛、误吸等并发症;所有患儿术后苏醒迅速,术后无低氧血症、喉水肿等并发症.结论:静吸复合全麻用于小儿唇裂修复术具有麻醉平稳易控、苏醒完全迅速、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提倡.
作者:马加海;徐礼鲜;张国良;卢玲玲;徐瑞芬;李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 C2椎弓根螺钉固定以及 C2椎弓根螺钉+ C3侧块螺钉钢板内固定治疗Ⅱ型及Ⅱ A型 Hangman骨折的适应证以及手术疗效.方法:自2001年 1月至 2003年 6月对 7例Ⅱ型及Ⅱ A型 Hangman骨折的患者施以颈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其中对 4例Ⅱ A型 Hangman骨折的患者施以颈后路直接 C2椎弓根螺钉固定,对 3例Ⅱ型 Hangman骨折的患者施以 C2椎弓根螺钉+C3侧块螺钉钢板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内固定牢固,均获得骨性愈合,未出现与内固定相关的并发症,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对于不稳定的Ⅱ型及Ⅱ A型 Hangman骨折采取颈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复位,固定牢固,可以早期下地活动,免除长期外固定的痛苦,是治疗 Hangman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夏虹;尹庆水;昌耘冰;吴增晖;曹正霖;艾福志;马向阳;潘刚明;权日;刘景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利用人工网片材料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方法:采用美国 Bard公司专利定型产品 Marlex Mesh Perfix Plug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210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 6 h即可下床活动,恢复较快,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倪庆;朱云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网片自制成锥形充填物和补片代替定型产品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 2002年 5月至 2004年 5月应用网片自制成锥形充填物和补片代替定型产品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 67例患者,共 71例次.其中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高血压、肝硬化腹水、糖尿病、前列腺肥大者占 41.1%(28/67).结果 :本组无死亡,无切口感染,均为一期愈合.术后 3~7 d出院(70%患者于术后 4 d出院).随访 1~24个月,平均随访 18个月,随访率 92.5%,无一例复发.结论 :应用网片自制成锥形充填物和补片代替定型产品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相当,但明显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继营;李水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视频脑电图监测在癫痫诊断、鉴别诊断上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 8导联视频脑电图监测仪,按国际 10~20系统放置法,对已确诊癫痫组 22例,未确诊癫痫组 10例分别进行 12 h以上监测.检查前向病人和家属介绍视频脑电图监测的目的和检查方法,消除其顾虑和害怕心理.为提高阳性率检查前 3 d停服抗癫痫药,并做好头皮准备.在检查过程中,确保电极与头皮接触良好,脑电图的基线平稳.密切观察癫痫发作前的脑电图改变,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并做好抽搐时的急救和护理是使监测顺利完成的可靠保证.结果:已确诊癫痫组视频脑电图阳性率为 91%,未确诊癫痫组阳性率为 60%. 32例病人中视频脑电图阳性率为 80%,常规脑电图阳性率 2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32例病人在检查中有 11例捕获到发作的表现,其中 7例痫样放电.结论:视频脑电图较常规脑电图对癫痫诊断、鉴别诊断、分型、定位、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更具重要价值.
作者:邓丽芬;杜淑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自 20世纪 60年代初期就对颈椎病的发病机理有了更新的认识,其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 [1].其中的非手术疗法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且疗效确切,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其有效率高达 96.7% [2].
作者:李义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与肿瘤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之间形成一对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近年来,人们针对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致力于研究多种免疫治疗方案,以提高肿瘤的免疫原性,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促进肿瘤的消亡.癌基因的不断发现和深入研究、各种细胞因子和免疫刺激分子功能的不断拓展和深化,都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作者:张云;陈剑平;张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预防.方法:1999年 3月至 2004年 3月随机抽取改进手术方法后收治的 42例病人与常规手术的 3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改进手术方法的 42例尿道下裂病人中,获访 39例,出现尿道狭窄 6例,占 15.4%;常规手术方法收治手术的 38例尿道下裂病人中,获访 35例,出现尿道狭窄 16例,占 45.7%.两组尿道狭窄的发生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01).结论:尿道狭窄是尿道下裂术后严重并发症,关键在于预防;充分引流尿道分泌物、缝合少许皮缘使缝线能够自动脱落、术后膀胱造瘘并有效止痛,能有效降低尿道狭窄的发生.
作者:王贵国;胥全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诊断肺外围性病变,尤其是对周围性肺癌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我院自 2001年开始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 20例肺部阴影患者进行了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红;曹瑞林;杨建平;邱国庆;邓志坚;陈跃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