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爱林;陶海鹰;刘世清;彭昊
目的 :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 ,提高正确识别其声像图特征的能力.方法 :全部患者均作 B超检查 ,并在 24~ 48 h后行阑尾炎切除术 ,作病理检查.结果 :68例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32例 (30.3%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25例 (38.4% ),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 11例 (20.7% ).其中 44例 (20% )阑尾腔内有粪石.结论 :熟悉阑尾炎的 B超显像有助迅速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陈漫清;刘特彬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上腹部器官簇移植术后的抗排斥治疗方案. 方法 : 总结我院 1例成功的上腹部器官簇移植病例,其抗排斥方案为 :两剂量赛呢哌方案诱导, 联合使用 FK506、激素和骁悉方案抗排斥治疗. 结果 :患者术后一般情况恢复良好,移植肝、十二指肠、胰腺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现有排斥反应. 结论 :使用赛呢哌诱导,联合 FK506、激素和骁悉方案可以有效预防器官簇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
作者:巫林伟;何晓顺;朱晓峰;马毅;王东平;钱世鹍;鞠卫强;詹文华;黄洁夫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994年 9月至 2004年 3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122例,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代跃洪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 2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SWL)后结石未能有效排出,改行外科手术的原因.方法:随访分析 28例患者经 ESWL治疗 47次,平均为 1.7次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再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中发现多数结石不同程度粉碎,部分结石嵌顿或粘附在输尿管黏膜表面.结论:输尿管结石在行 ESWL之前应慎重评估.下段输尿管结石首选 ESWL治疗.中上段输尿管结石,尤其并发肾积水、结石停留时间过长、结石较大或已证明输尿管下段有病变者不宜采用 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经 ESWL治疗 1~ 2次,若结石不能有效排出,应尽早行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张克斌;李沙林;李光昭;杨卫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delayed graft function ,DGF )期间,依据 DGF原因及患者特点不同,选取佳的血液净化治疗措施.方法:总结分析 47例 DGF的临床资料、血液净化治疗措施及治疗效果.结果:经采用适宜的血液净化治疗 ,联合抗排斥、调整环孢素 A浓度及肾脏保护等治疗措施.本组临床治愈 38例 ,占 80.85%,平均所需时间 23 d.显效 5例 ,占 10.64%,无效 2例 ,占 4.26%,恶化 2例 ,占 4.26%.结论: DGF期间适宜的血液净化治疗,有助于移植肾功能较快恢复,减少心衰、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川江;于立新;邓文锋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西方国家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居第 2位,在我国居第 4位.其治疗目前仍以外科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但术后 5年生存率在 50%左右,约半数的患者术后出现复发和转移,尤以肝转移为常见.而目前备受关注的基因治疗作为手术和放化疗的辅助治疗手段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大肠癌基因治疗的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钟选芳;许岸高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肩锁关节位置表浅,受到直接外力易引起脱位,是肩部常见损伤之一.按 Toossy分度,Ⅲ度损伤为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关节水平稳定及垂直稳定结构均已破坏,保守治疗达不到良好的复位和稳定肩锁关节的目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对平衡复位肩锁关节及远期良好的功能至关重要. 笔者自 2000年 9月至 2004年 1月共收治 28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 采用 AO锁骨钩钢板手术方法治疗,现将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徐杰;张永进;单军标;杜英勋;刘志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 YL- 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引流治疗各型颅内血肿 420例患者,观察疗效.结果: 420例恢复良好 281例,占 67%;死亡 76例,占 18%.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及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是治疗颅内血肿的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郑广顺;高亮;闫德波;康健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是指原因不明,预后良好,颅压低于 60 mmH2O以下的一组少见征侯群,临床极易误诊.本文报告我院近 3年来 4例误诊病例,就其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作一分析.
作者:李守华;邓菊凤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 P2Y1和 P2Y4亚基在大鼠背根神经节 (DRG)神经元的表达.方法:应用组织水平和多细胞水平 RT- PCR方法从不同角度检测了 P2Y1和 P2Y4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两种 RT- PCR扩增结果均显示: P2Y1亚型有特异性表达阳性条带出现,而 P2Y4亚型则无特异性表达条带出现.结论:大鼠 DRG的大、中、小细胞中均有 P2Y1亚型表达,而无 P2Y4亚型的表达.
作者:谢辉;李之望;章伟文;陈宏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讨论经皮气管穿刺造口术与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的护理.方法:总结我院 2002年 10月至 2003年 9月开展的 66例经皮气管穿刺造口术的病例,通过对 66例经皮气管穿刺造口术前后的气管护理、心理护理、拔管护理,并观察其与外科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出血及拔管后切口愈合的时间比较.结果:经皮气管穿刺造口术较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具有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安全、创伤小、伤口愈合快的优点.结论:及时、快速配合进行经皮气管穿刺造口术,术后精心的气道护理,合理运用各种沟通技巧,能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提高气管置管病人的生活舒适度.
作者:李惠仪;黎方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介绍儿童先天性尿道憩室的病因、病理、诊断以及治疗手段,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 15例儿童先天性尿道憩室的临床资料. 15例均作手术治疗. 2例合并有尿道瓣膜, 2例合并有尿道结石.结果:术后随诊 1个月至 1年, 14例治愈, 1例有尿瘘,半年后作尿道修补术,治愈.结论 :对于先天性尿道憩室,如有临床症状的应采用手术治疗.
作者:李忠民;李裕民;温英泉;张丽瑜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对需再次开腹手术者的影响,是否所有需剖宫产的产妇均需行新式剖宫产术.方法:对 2002年 5月至 2004年 5月间在我院因妇产科疾病需再次开腹手术,既往有新式剖宫产史及子宫下段剖宫产史 13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及腹壁盆腔粘连程度.结果: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对需再次开腹手术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吴福丽;罗冰;宁桂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第三代喉罩全麻在颈前路颈椎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例颈椎病变患者在常规全麻诱导下,头部位置不变经口盲探法置入第三代喉罩,记录诱导前、置喉罩后即刻 SBP、 DBP、 MAP、 HR的变化,观察 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 (PetCO2)、 Paw等指标的变化及术中、术毕发生的并发症情况. 结果:麻醉诱导期置喉罩前后心血管反应较轻( P >0.05 ),手术全程麻醉平稳,术中 SPO2、 Pet CO2、 Paw均在正常范围.术中、术毕未发生呛咳、躁动、喉痛等相关并发症.结论:第三代喉罩全麻应用于颈前路颈椎手术具有安全、有效、平稳、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的优点,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黄玉霜;倪建武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核因子-к B(NF-к B)反义寡核苷酸 (AODN)对 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 NF-к B与 TNF-α的关系及反义核酸技术作用的特点.方法:将不同浓度经硫代磷酸化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 PS- AODN)导入培养的 RAW264.7细胞中(与脂多糖预孵育),设立空白对照组和错义寡核苷酸 (MODN)组.分别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中 NF-κ B 和 TNF-α表达.结果: AODN组的 NF-к B、 TNF-α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及 MODN组明显降低 (P< 0.05).结论:反义寡核苷酸在一定时间内能有效地阻抑 NF-к B在脂多糖刺激下的表达,从而抑制 TNF-α的表达.
作者:王永强;张建强;李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血尿与特发性高钙尿症的关系.方法:对 87例单纯性血尿患儿进行 24 h尿钙定量,并测定午餐后 2 h尿钙 /尿肌酐比 (Ca/cr);确诊特发性高钙尿症患儿临床分型.结果: 87例单纯性血尿中,发现 24例患儿 24 h尿钙定量大于 0.1 mmoL/kg,尿 Ca/Cr比值大于 0.21;临床分型, 16例为肠吸收型, 8例为肾漏型.结论:特发性高钙尿症临床分型为肠吸收型和肾漏型,以肠吸收型为主.
作者:林秀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尿道下裂持续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 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尿道下裂修复术的小儿 60例,全麻加硬膜外复合麻醉,术毕予吗啡硬膜外腔持续注入术后镇痛,观察其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同时监测平均动脉血压( MAP)、心率 (HR)、呼吸频率( RR)、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结果:术后所有 60例小儿均获得了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MAP、 HR、 RR、 SpO2稳定,无明显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稍高,皮肤瘙痒、尿潴留、肠麻痹发生率低.结论:小儿尿道下裂持续硬膜外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作者:崔建修;孙强;赵国栋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单用 0.15%罗哌卡因的可行性.方法: 60例 ASAⅠ~Ⅱ级择期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 0.15%罗哌卡因( R)组, 0.15%罗哌卡因+ 1 μ g/mL芬太尼( RF)组.术毕前半小时接入镇痛泵行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观察术后 3、 6、 12、 24 h VAS评分,辅助镇痛用药量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副作用.结果:两组间各时段 VAS评分、辅助镇痛用药量及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单用 0.15%罗哌卡因在上腹部术后硬膜外镇痛是可行的.
作者:李功胜;陈桂珍;楼静芝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导致泌尿系统损伤的常见原因、部位、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总结 1990- 2001年间妇产科手术中 15例患者泌尿系统损伤的原因、部位、诊断、处理及预后.结果: 15例泌尿系统损伤的病例中,输尿管损伤 7例,膀胱损伤 8例.损伤多发生在盆腔粘连、肿瘤浸润及广泛全宫切除术、解剖关系不清时.其中 12例在术中及时诊断并修补,术后愈合良好.结论:熟练掌握局部解剖关系,提高泌尿系统损伤的警惕性,是预防妇产科手术中泌尿系统损伤的关键,如发生损伤,应在术中及时诊断和处理,预后良好.
作者:刘玉昆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传统治疗(吸氧、平卧、强心、利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观察其疗效.方法:通过加用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组为观察组( B组)与传统治疗组为对照组( A组)疗效对照分析,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B组治疗后在心率、血压上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 P< 0.05), B组治疗后在心率、血压上较 A组治疗后有明显降低( P< 0.01),总有效率为 93.56%,明显好于 A组( 60.93%);结论:在传统常规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口服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获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刘晓忠;陈陆根;袁丽华;刘羽祥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