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分析

徐杰;张永进;单军标;杜英勋;刘志英

关键词:锁骨钩钢板, 钢板治疗, 肩锁关节脱位, 效果分析, 稳定结构, 损伤, 水平稳定, 手术方式, 手术方法, 关节位置, 复位, 保守治疗, 完全性, 远期, 选择, 外力, 肩部, 患者, 功能, 分度
摘要:肩锁关节位置表浅,受到直接外力易引起脱位,是肩部常见损伤之一.按 Toossy分度,Ⅲ度损伤为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关节水平稳定及垂直稳定结构均已破坏,保守治疗达不到良好的复位和稳定肩锁关节的目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对平衡复位肩锁关节及远期良好的功能至关重要. 笔者自 2000年 9月至 2004年 1月共收治 28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 采用 AO锁骨钩钢板手术方法治疗,现将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 YL- 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引流治疗各型颅内血肿 420例患者,观察疗效.结果: 420例恢复良好 281例,占 67%;死亡 76例,占 18%.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及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是治疗颅内血肿的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郑广顺;高亮;闫德波;康健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三氯醋酸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自 2003年 1月起我院用 50%三氯醋酸溶液治疗宫颈糜烂患者 218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翠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儿童先天性尿道憩室 15例报告

    目的:介绍儿童先天性尿道憩室的病因、病理、诊断以及治疗手段,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 15例儿童先天性尿道憩室的临床资料. 15例均作手术治疗. 2例合并有尿道瓣膜, 2例合并有尿道结石.结果:术后随诊 1个月至 1年, 14例治愈, 1例有尿瘘,半年后作尿道修补术,治愈.结论 :对于先天性尿道憩室,如有临床症状的应采用手术治疗.

    作者:李忠民;李裕民;温英泉;张丽瑜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比较

    目的:比较肋间神经冷冻镇痛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PCIA)在开胸术后的止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开胸手术 30例患者分为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组 (简称 L组 )和 PCIA组 (简称 P组 )各 15例, L组于关胸之际分别将手术切口、切口上、下各一肋间及放置胸管部位的肋间神经于根部游离出来 ,置于冷冻探头上,在- 40~- 89℃下进行冷冻约 90 s; P组用芬太尼 1 mg+氟哌利多 5 mg+生理盐水 78 mL混合液 , 通过珠海福尼亚 PCA泵 ,按 LCP模式给药.分别观察镇痛评分 (VAS)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确切 ,差异无显著性 ,而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法是一种非常简便有效的术后镇痛方式,与 PCIA法比较更安全、更简便,且无任何并发症,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尧永华;宁雪;张平;谭平;郑映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0.15%罗哌卡因用于上腹部手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单用 0.15%罗哌卡因的可行性.方法: 60例 ASAⅠ~Ⅱ级择期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 0.15%罗哌卡因( R)组, 0.15%罗哌卡因+ 1 μ g/mL芬太尼( RF)组.术毕前半小时接入镇痛泵行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观察术后 3、 6、 12、 24 h VAS评分,辅助镇痛用药量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副作用.结果:两组间各时段 VAS评分、辅助镇痛用药量及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单用 0.15%罗哌卡因在上腹部术后硬膜外镇痛是可行的.

    作者:李功胜;陈桂珍;楼静芝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老年人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误诊分析

    自 2000年以来,我科因低糖血症而误诊为脑血管病 3人,低钾血症 1人,癫痫 1人 ,神经官能症 1人,老年性精神病 1人.总结经验教训,须详询病史,分析特点,检测血糖及相关检查,有助鉴别.

    作者:郭文;李国忠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分析

    肩锁关节位置表浅,受到直接外力易引起脱位,是肩部常见损伤之一.按 Toossy分度,Ⅲ度损伤为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关节水平稳定及垂直稳定结构均已破坏,保守治疗达不到良好的复位和稳定肩锁关节的目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对平衡复位肩锁关节及远期良好的功能至关重要. 笔者自 2000年 9月至 2004年 1月共收治 28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 采用 AO锁骨钩钢板手术方法治疗,现将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徐杰;张永进;单军标;杜英勋;刘志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急诊行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的临床体会

    目的:提供在基层医院行急诊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急诊行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予以讨论.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恢复,无吻合口瘘发生.结论 :在基层医院急诊施行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 ,只要结合本身条件和病情 ,灵活变通地应用近年来许多学者在实践中得到的方法和原则 ,包括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处理等 ,同样可以获得和大医院一样的良好效果,故不应视其为一种原则错误.

    作者:程仁新;梁伙荣;陈鸣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医源性肢体骨折骨不连 83例原因分析及治疗

    目的:探讨 83例医源性四肢骨折骨不连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预防骨不连的发生.方法:复习 83例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骨折的类型、 X线片、及手术方式、固定方式等综合分析,判断导致骨不连的原因.对不同原因的骨不连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结果:固定物选择错误致固定后骨折端不稳定导致的骨不连占 64%;固定后对患者康复的不正确指导占 25%;其他综合原因占 11%.手术治疗后 79例患者于术后 3~ 8个月骨折愈合.结论:骨折早期处理中遵循骨折固定的基本原则和手术后正确的康复训练是预防医源性骨不连的关键.及时诊断骨不连和正确的手术治疗可以使其达到理想的疗效.

    作者:卫爱林;陶海鹰;刘世清;彭昊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输尿管镜技术微创治疗输尿管结石78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技术微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 1995年 5月至 2004年 11月 783例应用输尿管镜技术微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次性取石碎石成功率为 90.55% (709/783),并发症的发生率 2.04% (16/783),手术时间 (26± 17)min,术后住院时间 (4± 1)d.结论: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创伤少、恢复快,尤其适合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作者:余新立;庞健;陈立新;廖勇彬;吴荣海;程洲平;黄晓生;黄黎明;林绮平;黄齐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颅咽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

    目的:通过对近年来利用显微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的成功经验和失败原因的总结,以期进一步提高该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56例患者中经翼点入路手术 39例,经额下入路 11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 6例.手术中充分利用 4个间隙来完成肿瘤的切除.结果:全切除 41例(占 79.2%),大部切除 10例(占 17.9%),部分切除 5例(占 8.9%).并发症的发生中,尿崩症 41例(占 73.2%),电解质紊乱以低钠血症多发占 64.3%,但电解质紊乱经过治疗基本在 2周内控制.结论:颅咽管瘤在显微技术下全部切除且并发症较轻微甚至无并发症已成为可能.熟练的显微操作技术,丰富的颅底解剖知识及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肿瘤钙化明显,肿瘤包膜没切净及肿瘤有残余是术后肿瘤复发的主要原因.

    作者:周文科;周国胜;王剑新;李强;张新中;史跃亭;梁宗浩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大鼠背根神经节 P2Y1与 P2Y4嘌呤受体的表达比较

    目的:探讨 P2Y1和 P2Y4亚基在大鼠背根神经节 (DRG)神经元的表达.方法:应用组织水平和多细胞水平 RT- PCR方法从不同角度检测了 P2Y1和 P2Y4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两种 RT- PCR扩增结果均显示: P2Y1亚型有特异性表达阳性条带出现,而 P2Y4亚型则无特异性表达条带出现.结论:大鼠 DRG的大、中、小细胞中均有 P2Y1亚型表达,而无 P2Y4亚型的表达.

    作者:谢辉;李之望;章伟文;陈宏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B超诊断在 68例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

    目的 :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 ,提高正确识别其声像图特征的能力.方法 :全部患者均作 B超检查 ,并在 24~ 48 h后行阑尾炎切除术 ,作病理检查.结果 :68例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32例 (30.3%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25例 (38.4% ),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 11例 (20.7% ).其中 44例 (20% )阑尾腔内有粪石.结论 :熟悉阑尾炎的 B超显像有助迅速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陈漫清;刘特彬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以单纯性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特发性高钙尿症 24例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血尿与特发性高钙尿症的关系.方法:对 87例单纯性血尿患儿进行 24 h尿钙定量,并测定午餐后 2 h尿钙 /尿肌酐比 (Ca/cr);确诊特发性高钙尿症患儿临床分型.结果: 87例单纯性血尿中,发现 24例患儿 24 h尿钙定量大于 0.1 mmoL/kg,尿 Ca/Cr比值大于 0.21;临床分型, 16例为肠吸收型, 8例为肾漏型.结论:特发性高钙尿症临床分型为肠吸收型和肾漏型,以肠吸收型为主.

    作者:林秀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122例

    1994年 9月至 2004年 3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122例,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代跃洪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经皮空心加压钛合金螺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

    我院自 1999- 2003年采用经皮空心加压钛合金螺钉治疗中青年新鲜股骨颈骨折 6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李利昕;王卫东;冯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卡托普利联用倍他乐克治疗 6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在传统治疗(吸氧、平卧、强心、利尿)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观察其疗效.方法:通过加用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组为观察组( B组)与传统治疗组为对照组( A组)疗效对照分析,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B组治疗后在心率、血压上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 P< 0.05), B组治疗后在心率、血压上较 A组治疗后有明显降低( P< 0.01),总有效率为 93.56%,明显好于 A组( 60.93%);结论:在传统常规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口服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获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刘晓忠;陈陆根;袁丽华;刘羽祥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双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

    股骨远端骨折按 AO/ASIF分类法可分为股骨髁上骨折( A型)、髁部骨折( B型)、髁间合并髁上骨折( C型),其中的 A3、 C2、 C3型是较为复杂的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造成,并发症多、致残率高,是难治疗的骨折之一.手术治疗是大家公认的首选方法,但具体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根据内固定器械的选择而有所不同.我院自 2002年 6月至今,采用双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该类型的骨折 3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邦荣;景灵勇;阮永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经皮气管穿刺造口术的临床护理

    目的:讨论经皮气管穿刺造口术与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的护理.方法:总结我院 2002年 10月至 2003年 9月开展的 66例经皮气管穿刺造口术的病例,通过对 66例经皮气管穿刺造口术前后的气管护理、心理护理、拔管护理,并观察其与外科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出血及拔管后切口愈合的时间比较.结果:经皮气管穿刺造口术较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具有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安全、创伤小、伤口愈合快的优点.结论:及时、快速配合进行经皮气管穿刺造口术,术后精心的气道护理,合理运用各种沟通技巧,能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提高气管置管病人的生活舒适度.

    作者:李惠仪;黎方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成批特重烧伤伴吸入性损伤的救治

    目的:总结成批特重烧伤伴吸入性损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 2001年收治一批共 16例特重烧伤伴吸入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16例患者中治愈 14例,死亡 2例,治愈率为 87.5%.结论:应用综合治疗措施,如早期预防性气管切开、早期切痂微粒皮肤移植、雾化、气道灌洗及生长激素的应用等,能明显提高成批特重烧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黄静;陈晓武;尹敬光;廖旭锋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