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川江;于立新;邓文锋
目的:比较肋间神经冷冻镇痛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PCIA)在开胸术后的止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开胸手术 30例患者分为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组 (简称 L组 )和 PCIA组 (简称 P组 )各 15例, L组于关胸之际分别将手术切口、切口上、下各一肋间及放置胸管部位的肋间神经于根部游离出来 ,置于冷冻探头上,在- 40~- 89℃下进行冷冻约 90 s; P组用芬太尼 1 mg+氟哌利多 5 mg+生理盐水 78 mL混合液 , 通过珠海福尼亚 PCA泵 ,按 LCP模式给药.分别观察镇痛评分 (VAS)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确切 ,差异无显著性 ,而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法是一种非常简便有效的术后镇痛方式,与 PCIA法比较更安全、更简便,且无任何并发症,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尧永华;宁雪;张平;谭平;郑映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单用 0.15%罗哌卡因的可行性.方法: 60例 ASAⅠ~Ⅱ级择期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 0.15%罗哌卡因( R)组, 0.15%罗哌卡因+ 1 μ g/mL芬太尼( RF)组.术毕前半小时接入镇痛泵行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观察术后 3、 6、 12、 24 h VAS评分,辅助镇痛用药量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副作用.结果:两组间各时段 VAS评分、辅助镇痛用药量及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单用 0.15%罗哌卡因在上腹部术后硬膜外镇痛是可行的.
作者:李功胜;陈桂珍;楼静芝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提高原发鼻腔恶性淋巴瘤的诊治率.方法:对近 5年收治的 17例原发鼻腔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大多数来源于 T细胞,误诊率高.结论:仔细鼻腔检查、认真分析 CT片、活检部位恰当、对可疑病理切片行免疫组化检查可大大提高其诊治率.
作者:喻斌;张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我院自 1999- 2003年采用经皮空心加压钛合金螺钉治疗中青年新鲜股骨颈骨折 6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李利昕;王卫东;冯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成批特重烧伤伴吸入性损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 2001年收治一批共 16例特重烧伤伴吸入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16例患者中治愈 14例,死亡 2例,治愈率为 87.5%.结论:应用综合治疗措施,如早期预防性气管切开、早期切痂微粒皮肤移植、雾化、气道灌洗及生长激素的应用等,能明显提高成批特重烧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黄静;陈晓武;尹敬光;廖旭锋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 :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 ,提高正确识别其声像图特征的能力.方法 :全部患者均作 B超检查 ,并在 24~ 48 h后行阑尾炎切除术 ,作病理检查.结果 :68例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32例 (30.3%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25例 (38.4% ),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 11例 (20.7% ).其中 44例 (20% )阑尾腔内有粪石.结论 :熟悉阑尾炎的 B超显像有助迅速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陈漫清;刘特彬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对需再次开腹手术者的影响,是否所有需剖宫产的产妇均需行新式剖宫产术.方法:对 2002年 5月至 2004年 5月间在我院因妇产科疾病需再次开腹手术,既往有新式剖宫产史及子宫下段剖宫产史 13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及腹壁盆腔粘连程度.结果: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对需再次开腹手术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吴福丽;罗冰;宁桂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髋臼骨折分型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 39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按 Judet- Letournel分型标准简单骨折 33例,复杂骨折 6例,手术治疗 28例,非手术治疗 11例,随访后按 Matta临床评分标准评估疗效,并分析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结果:所有病人经过为期 1/2~ 11年随访,临床优良率达 84.6%.其中,手术治疗病例优良率为 85.7%,保守治疗病例优良率为 81.8%.结论:应重视髋臼骨折的早期处理,根据不同的适应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中应注意髋关节后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病例.
作者:杨子波;廖威明;杨忠汉;傅明;沈靖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 E1(PGE1)在显微外科游离皮瓣移植术后防治血管危象的作用.方法:以我科连续收治的 72例游离皮瓣移例植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 34例为治疗组, 38例为对照组,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手术当天即给予前列腺素 E1静脉点滴,疗程为 5 d,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从血管危象发生的有无、再植皮瓣血运情况、伤口愈合情况等几方面来综合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为 0,对照组血管栓塞所致的发生率为 5.4%.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05);治疗组的疗效总优良率达 94.1%,对照组为 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两组的凝血状态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05).结论:前列腺素 E1用于游离皮瓣移植术后预防血管危象具有较好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龙跃欣;夏永田;蔡若赋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肩锁关节位置表浅,受到直接外力易引起脱位,是肩部常见损伤之一.按 Toossy分度,Ⅲ度损伤为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关节水平稳定及垂直稳定结构均已破坏,保守治疗达不到良好的复位和稳定肩锁关节的目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对平衡复位肩锁关节及远期良好的功能至关重要. 笔者自 2000年 9月至 2004年 1月共收治 28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 采用 AO锁骨钩钢板手术方法治疗,现将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徐杰;张永进;单军标;杜英勋;刘志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SWL)对肾细胞内游离钙( [Ca2+ ]i)水平和肾组织氧自由基的影响及钙通道阻滞剂的干预作用,探讨肾损伤机制.方法: 30只家兔制成单肾模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 ESWL组和 ESWL+维拉帕米预处理组. ESWL后 24 h获取肾脏,采用 Fura- 2/AM荧光指示剂测定肾细胞内 [Ca2+ ]i浓度变化,同时测定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 MDA).结果: ESWL后肾细胞内 [Ca2+ ]i增高,肾组织 SOD活性降低、 MDA生成增加( P< 0.01);维拉帕米预处理能抑制细胞内 [Ca2+ ]i 和 MDA增加( P< 0.01, P< 0.05),提高 SOD活性( P< 0.01).结论: ESWL所致肾细胞内 [Ca2+ ]i超载和肾组织氧自由基侵袭,可能在 ESWL肾损害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桂西青;黄建平;韩从辉;苗永青;庄声洲;郑克立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自 2000年以来,我科因低糖血症而误诊为脑血管病 3人,低钾血症 1人,癫痫 1人 ,神经官能症 1人,老年性精神病 1人.总结经验教训,须详询病史,分析特点,检测血糖及相关检查,有助鉴别.
作者:郭文;李国忠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 2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SWL)后结石未能有效排出,改行外科手术的原因.方法:随访分析 28例患者经 ESWL治疗 47次,平均为 1.7次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再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中发现多数结石不同程度粉碎,部分结石嵌顿或粘附在输尿管黏膜表面.结论:输尿管结石在行 ESWL之前应慎重评估.下段输尿管结石首选 ESWL治疗.中上段输尿管结石,尤其并发肾积水、结石停留时间过长、结石较大或已证明输尿管下段有病变者不宜采用 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经 ESWL治疗 1~ 2次,若结石不能有效排出,应尽早行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张克斌;李沙林;李光昭;杨卫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上腹部器官簇移植术后的抗排斥治疗方案. 方法 : 总结我院 1例成功的上腹部器官簇移植病例,其抗排斥方案为 :两剂量赛呢哌方案诱导, 联合使用 FK506、激素和骁悉方案抗排斥治疗. 结果 :患者术后一般情况恢复良好,移植肝、十二指肠、胰腺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现有排斥反应. 结论 :使用赛呢哌诱导,联合 FK506、激素和骁悉方案可以有效预防器官簇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
作者:巫林伟;何晓顺;朱晓峰;马毅;王东平;钱世鹍;鞠卫强;詹文华;黄洁夫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对部分胆囊切除术治疗有症状的肝硬化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经验性总结.方法:回顾分析我科 1999年 6月至 2004年 6月以来部分胆囊切除术治疗的 46例有症状的肝硬化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接受胆囊切除的无肝硬化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手术用时差异无显著性 (P >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多 (P< 0.01)、平均住院日明显延长 (P< 0.01)、平均医疗花费明显增加 (P< 0.05)、手术并发症发生频次和严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但手术疗效确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症状消失,无病情复发,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近远期并发症.结论:肝硬化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是高风险手术,应当严格掌握适应证,肝功能应在术前达到 Child B级以上,并尽量避免急诊手术,部分胆囊切除术具有较可靠的安全性,可以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珂;任辉;常伟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核因子-к B(NF-к B)反义寡核苷酸 (AODN)对 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 NF-к B与 TNF-α的关系及反义核酸技术作用的特点.方法:将不同浓度经硫代磷酸化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 PS- AODN)导入培养的 RAW264.7细胞中(与脂多糖预孵育),设立空白对照组和错义寡核苷酸 (MODN)组.分别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中 NF-κ B 和 TNF-α表达.结果: AODN组的 NF-к B、 TNF-α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及 MODN组明显降低 (P< 0.05).结论:反义寡核苷酸在一定时间内能有效地阻抑 NF-к B在脂多糖刺激下的表达,从而抑制 TNF-α的表达.
作者:王永强;张建强;李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声门型喉癌的病人采用显微镜支撑喉镜下 CO2激光切除肿瘤疗效的分析,探讨 CO2激光在喉部肿物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 2000年 10月至 2001年 5月间我院 20例声门癌病人在全身麻醉显微镜支撑喉镜下,用 CO2激光切除肿瘤的情况进行分析.其中 Tis 2例, T1aN0M0 12例, T1bN0M0 3例, T2N0M0 3例.结果:随访 36~ 43个月, 19例存活, 2例局部复发,复发率为 10%.复发 1例行部分喉切除术,至今存活.另 1例因拒绝治疗,失随访,按死亡计算.讨论:激光手术治疗声门型喉癌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且治疗效果良好,此技术应用前景广阔.文中就有关适应证和禁忌证作讨论.
作者:张思毅;张鸿彬;宋新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股骨远端骨折按 AO/ASIF分类法可分为股骨髁上骨折( A型)、髁部骨折( B型)、髁间合并髁上骨折( C型),其中的 A3、 C2、 C3型是较为复杂的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造成,并发症多、致残率高,是难治疗的骨折之一.手术治疗是大家公认的首选方法,但具体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根据内固定器械的选择而有所不同.我院自 2002年 6月至今,采用双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该类型的骨折 3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邦荣;景灵勇;阮永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AOSC)的病因学、临床特点,从而找出佳的手术时机,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方法:对 42例手术治疗的老年 AOSC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发病原因及诊治过程.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并存病多,病因多为胆管结石继发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发展快.本组治愈 32例( 76.2%),好转 4例( 9.5%),死亡 6例( 14.3%).结论:早期确诊、合理治疗、重视术前并存病处理及选择佳手术时机是该病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大伟;林飞鹤;谢春发;林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半腱肌肌腱髌骨内下方加强治疗髌骨复发性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 2003年 4月至 2004年 7月髌骨复发性脱位 20膝,其中男 4例 4膝,女 10例 16膝,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胫骨结节内侧小切口切取半腱肌肌腱,游离远端,转移到位于髌骨内下方钻取的隧道内,穿隧道反折于髌骨表面,活动膝关节时拉紧肌腱并固定,加强髌骨内下方.术后 2周开始逐步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 20膝,时间 4~ 10个月,平均 6.3个月,无复发、效果好.结论 :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半腱肌肌腱髌骨内下方加强是治疗髌骨复发性脱位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克远;曹力;李国庆;张晓岗;熊道海;辛龙;白成宝;刘新建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