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金;许岸高
目的:观察长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肾病综合征(NS)合并肾间质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NS合并间质病变的患者48例,在予激素治疗的同时,早期予尿激酶加低分子肝素治疗,达到临床缓解后,所有患者继续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共6个月,观察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定量等的指标并监测凝血功能.结果: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得到较好的纠正,NS缓解,继续治疗6个月后,各项生化指标进一步好转,临床缓解率提高,无一例复发.结论:NS合并肾间质病变者愈后相对较差,早期联用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可改善凝血纤溶系统紊乱,减少尿蛋白,早期达到临床缓解,长期使用小剂量尿激酶,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缓解率,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对于保护肾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罗正茂;童俊容;张虹;王寅;张建林 刊期: 2005年第17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的疾病,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OSAHS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据临床统计显示,全球每天约有3 000人的死亡与OSAHS有关.
作者:盛晓丽;张思毅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患儿女,5 d,以皮肤黄染1 d,拒奶半天为主诉,于2003年3月25日入院.G2P2,胎龄40周,3月20日头先露胎吸助产出生,未测体重.于第2天头颅先后出现3个大小不等的肿物,且进行性增大.于入院前1 d出现全身皮肤黄染,巩膜亦黄染,均进行性加深.当日晚开始拒奶,呕吐1次,今晨始有特殊哭叫声,但未有发热、抽搐.体检:T36℃,P110次/min,R40次/min,BP80/40nmHg,体重2 400 g,反应差,哭声低微,时有尖叫哭声,消瘦明显,口唇苍白,无紫绀.
作者:王会来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对388例健康体检成人的CRP、血糖(Glu)、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进行测定,并按不同CRP水平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CRP基线水平较低组(CRP<1.0 mg/L)比较,CRP较高水平组的Glu、HbA1c、TG、Ch、LDL-C、apoB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脂、血糖增高者体内存在一定的炎症过程,追踪观察血清CRP与血糖、血脂等浓度变化,对判断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戴美杰;李小龙;张文辉;袁谦 刊期: 2005年第17期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30~50岁妇女患病率高达20%,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小、恢复快等特点.我院2000年8月至2003年2月采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21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富永;孙玉敏 刊期: 2005年第17期
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我科使用结肠透析序贯治疗4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本人就临床中序贯结肠透析治疗谈一下护理体会.
作者:杨沛芝;黄远航;张建林;万丹;朱红艳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调查和防治驻穗某部海训高发皮肤病.方法:对驻穗某海训部队共385名官兵进行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采取多种措施对高发皮肤病进行防治.结果:日晒伤患病率高155例,占40.26%,昆虫性皮炎112例,占29.09%,浅部真菌病68例,占17.66%,皮肤划伤28例占7.27%.结论:日晒伤、昆虫性皮炎、浅部真菌病、皮肤划伤是驻穗海训部队的高发皮肤病,并提出海训部队皮肤病防治建议.
作者:林挺;杨慧兰;尤景敏;杨健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TM支架)预防再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3年6月至2004年12月29例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接受PCI治疗:其中接受CypherTM支架治疗18例,普通金属裸支架11例.比较两组支架术的即刻疗效和临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平均随访(10.3±7.6)个月,随访率96.6%,CypherTM组心绞痛复发率(11.1%vs 27.3%)、再次住院率(22.2%vs 36.4%)、支架内再狭窄率(0%vs 18.2%)均显著低于裸支架组,P均<0.05.结论:应用CypherTM支架治疗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优于普通金属裸支架.
作者:胡允兆;周艺;卢剑华;何宗云;吴炎贤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总结护理流行性腮腺炎脑炎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诊治护理经过.结果:全部病例治愈出院,住院3~14 d.结论:做好隔离,遵循医嘱治疗和全面护理,就能使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王惠君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黄芪对糖尿病(DM)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2型DM模型,黄芪组给予5 mL/(只·d)灌胃.12周测体重、血糖、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尿肌酐(Cr),处死大鼠,用PAS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 7的蛋白质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血糖、UAE及肾重/体重比值、Ccr比值均显著上升(P<0.05/0.01),肾小球系膜及基底膜相对面积、肾间质纤维组织相对面积均显著增大(P<0.01),肾组织TGF-β1和Smad 7的蛋白质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0.01)).黄芪注射液治疗组,上述上调指标除血糖外都被显著抑制(P<0.05/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对2型DM大鼠肾组织有保护作用,其疗效可能与下调肾组织TGF-β1表达相关,使TGF-β1诱导的内源性Smad 7产生减少,从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作者:杨红霞;朱敏怡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进一步提高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儿79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79例中有78例经采取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等综合治疗措施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及时诊断并采取合理综合治疗措施可减少感染性喉炎患儿气管切开例次,避免小儿窒息发生.
作者:施旖旎;金小岩;李莉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社区癌症患者生命质量与影响因素,更好地开展社区护理.方法:对165例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反映生命质量的FLIC均值为94.5分,年龄、职业、收入、文化程度、医疗保障是社区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社区护士应根据影响社区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社区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冯小君;胡苏珍;陈燕 刊期: 2005年第17期
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可以与细胞的发现,进化论的奠定相媲美,它是20世纪自然科学伟大成就之一.重组DNA技术和基因工程是分子生物学发展的突出领域,开创了人类能动改造生物界的新阶段,推动了医学和整个生命科学的进步,是分子生物学走向广泛应用的重要方面.狭义的基因工程就是指重组DNA技术,它不受亲源关系的限制,为分子遗传学和育种学以及医学遗传学研究开辟了崭新途径[1].
作者:冯爱娟;杨太成;刘耘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火把花根片对慢性移植肾肾病(CAN)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移植肾功能减退合并蛋白尿患者,经移植肾穿刺活检诊断CAN,分成2组,火把花根治疗组34例,对照组22例,疗程8周,随诊3个月观察蛋白尿与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时,治疗组27/34例(79.5%)蛋白尿完全消失,对照组5/22例(22.7%)蛋白尿消失,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前后血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并无明显变化.结论:火把花根片可有效治疗CAN蛋白尿,长期效果需待观察.
作者:刘斌;明长生;曾凡军;林正斌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患儿男,3岁半,以误服9片息斯敏2h后嗜睡为主诉入院.据其母代述:患儿爷爷因皮肤搔痒买了1盒(10片)息斯敏,口服1片后剩下9片放在床头,2 h前患儿把9片息斯敏全部吃完,而后睡着,唤醒后又吵着要睡觉,家长发现其嗜睡,面色苍白,肢冷而急送入院.病后无气急,呕吐、腹泻,抽搐等.入院后小便1次.
作者:陈福林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后并发的消化不良症状及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病人随机分成常规内科治疗组和内科治疗加抗抑郁及心理治疗组,对比两组方法治疗前后消化不良症状评分的变化,症状的轻重由患者自评.结果:两组治疗方法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但加用抗抑郁药物及心理治疗疗效更显著.结论:心理因素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的消化不良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抗抑郁治疗及心理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作者:邓英太;黄宗青;曾莲意;李爱东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狼疮样肾炎小鼠模型肾组织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及FK506的调控作用.方法:cGVHD狼疮样小鼠模型随机分两组:模型组和FK506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CaN活性.结果:(1)模型组肾小球硬化指数及小管间质损伤总积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FK506治疗后肾脏病变明显减轻;(2)模型组肾组织中CaN活性显著增强,与正常对照组肾组织CaN活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FK506组肾组织中CaN活性显著回降(P<0.05);(3)狼疮样肾炎小鼠肾组织中CaN活性与肾小球硬化指数及小管间质损伤总积分呈正相关关系(n=0.626,P<0.01;r2=0.772,P<0.05).结论:cGVHD狼疮样小鼠肾组织CaN异常活化,FK506在改善肾组织病理改变的同时,对CaN活性亦起抑制作用.
作者:顾海峪;卢建华;傅君舟;梁鸣;阳晓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调查本区域内Ⅱ型糖尿病与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状况并分析其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以ELISA法对临床确诊的7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清HAV-IgM、乙肝两对半、HCV-IgG、HDV-IgG及HEV-IgM检测.以血糖浓度正常的50例检样为对照.结果:糖尿病检样中HAV-IgM(+)为1/72(1.4%),HBsAg(+)为2/72(2.8%),HBeAg(+)为0/72(0.0%),抗-HBe-IgG(+)为2/72(2.8%),抗-HBc-IgG(+)为2/72(2.8%),HCV-IgG(+)为15/72(20.8%),HDV-IgG(+)为1/72(1.4%),HEV-IgM(+)为2/72(2.8%).其中,HCV-IgG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检测指标(P<0.01),糖尿病组检样HCV-IgG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CV感染可能是Ⅱ型糖尿病的致病因子之一,抗HCV-IgG阳性检出率显著增高是Ⅱ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应对此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张悦;朱玉琨;陈忠明;王惠萱;杨光辉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比较达体朗与帕罗西汀的抗抑郁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60例符合CCMD-3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达体朗组(30例)和帕罗西汀组(30例).疗程6周,在0、1、2、4、6周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并评定疗效、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达体朗从疗后第2周HAMD评分才开始显著下降,而帕罗西汀从疗后第1周HAMD评分就开始显著下降了;但治疗6周后,达体朗的有效率(90.0%)和显效率(73.3%)与帕罗西汀接近(分别为90.0%和80.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达体朗和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琼芝;潘爱娟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在肾性贫血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Coulter Gen.S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3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同病期(包括肾功能不全代偿期41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45例、肾功能衰竭期49例)和50例正常对照组的IRF、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红细胞(RBC)计数和血红蛋白(Hb)含量,同时检测其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含量,并与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RF在肾功能不全代偿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组和肾功能衰竭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P<0.05和P<0.01).Ret%在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组和肾功能衰竭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P<0.05和P<0.01).RBC、Hb水平均随着Cr和BUN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减低,互相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分别为r=-0.604和-0.627;r=-0.600和-0.628,P<0.01),而IRF、Ret%与Cr、BUN的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IRF及其相关参数的检测,有助于了解肾病患者的骨髓增生程度和红系的生长情况.IRF在肾病早期时降低,肾病末期由于EPO等治疗后IRF升高,提示EPO等治疗有效.
作者:金艳慧;王明山;郑加永;袁谦 刊期: 200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