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战;林大富;涂永久
目的:评价经尿道双极动态等离子体汽化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汽化行前列腺切除术 (TUB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 100例.结果: 100例术中出血少,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和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术后随访 1~ 6个月,大尿流量 (Qmax)由术前的 (7.4± 4.6)mL/s升至术后的( 20.6± 4.0) 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由( 25.7± 4.7)分降为( 6.0± 4.5)分,生活质量评分( QOL)由( 4.5± 0.9)分降为( 1.6± 1.2)分,残余尿由( 78± 48) mL减少至( 33± 28) mL.结论: TUBVP治疗 BPH疗效确切、稳定,并发症少,平均住院时间短.
作者:郭晓日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过期妊娠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自 2002年 1月至 2004年 7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 116例过期妊娠的孕妇为观察组,选同期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的孕妇 2 72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体重、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量及对母体的影响.结果:对围产儿影响:在观察组巨大儿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 P< 0.01,差异有显著性;而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产的发生率,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 P< 0.01,差异有显著性.对母体的影响:产后出血和手术产发生率,观察组均比对照组增加, P< 0.01,差异有显著性.讨论:过期妊娠对母婴危害极大,临床上必须对过期妊娠严密监测,进行适当的正确医疗干预.
作者:袁静茹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特异性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 (CTL)体外扩增培养的方法,并进行细胞毒检测.方法: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身的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再按一定比例体外与经处理骨髓瘤细胞集落及巨噬细胞混合培养 (MTLC)可获得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异性 CTL细胞,进行鉴定并进一步观察其杀伤特性.结果:混合培养 7 d后,即可扩增出大量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证实主要是 CD8+细胞,这些具有杀伤活性的 CTL细胞体外对自身骨髓瘤细胞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结论:应用自体骨髓瘤细胞集落、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体外混合培养,并在 IL- 2作用下,是体外扩增特异性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的可行方法, CTL作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有望提高骨髓瘤的免疫治疗效果.
作者:杨凯;李明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经腹结合式全子宫切除术式( U- Hy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中断扎部分主韧带(约 2/3~ 3/4长度),再行类似筋膜内切除子宫,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式、 U- Hys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式从断主韧带至关闭阴道平均耗时分别为 (9.2± 4.6)min、 (4.3± 2.2)min、 (4.7± 2.3)min.前两种术式比较 P< 0.05,差异显著;从断主韧带至切除子宫并关闭阴道平均出血量分别为 (20.2± 5.3)mL、 (10.1± 3.6)mL、 (29.7± 6.3)mL, U- Hys术式优势明显( P< 0.05);阴道长度缩短平均值分别为 (1.5± 0.86)cm、 (1.0± 0.66)cm 、 (1.0± 0.63)cm,前两种术式比较 P< 0.05,差异显著.结论:经腹结合式全子宫切除术式与其它术式比较具有操作简便,出血少,安全性高,阴道损伤小的特点.
作者:夏志军;张淑兰;王明乾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评价喉罩配合高频通气在小儿斜视矫正术麻醉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56例患儿拟在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静脉较深麻醉后,置入合适喉罩,进行高频喷射通气,同时采用全凭静脉麻醉维持麻醉平稳,监测动脉血气值、SpO2、 PetCO2、气道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参数.结果:小儿斜视矫正术采用全凭静脉麻醉,置入喉罩进行高频喷射通气能保证患儿有效的气体交换, PetCO2和 PaCO2较高频通气前明显降低,而 PaO2明显升高.结论:全凭静脉麻醉,采用喉罩配合高频喷射通气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
作者:廖志品;田玉科;马自成 刊期: 2005年第18期
患者男, 42岁.发现高血压 2年.因突发神志不清、呕吐半小时为主诉于 2004年 10月 29日 17时收治入院.入院前半小时无明显原因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瘫倒在地,伴有头痛、呕吐胃内容物,呕吐呈喷射样,随即出现不省人事,呼之不应,呼吸加深,小便失禁.
作者:董军立;李康增;郑建明;郑志雄;彭友敬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球周注射治疗玻璃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把在我院 2000年之前和之后住院治疗确诊为玻璃体出血的病例列为对照组(共 29例 31眼)和治疗组(共 41例 44眼),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球周注射治疗方法,回顾性地研究分析两组治疗病例的疗效、疗程的差别.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疗程明显缩短( P< 0.01).结论: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球周注射治疗玻璃体出血的治疗方法疗效明显,疗程缩短,临床观察无不良反应.
作者:谢冀晖;许美燕;肖今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回顾性总结右心室双出口 (DORV)病人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1996年 5月至 2004年 6月, 87例 DORV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主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 (VSD)74例,肺动脉瓣下型 VSD 5例,两大动脉瓣下型 VSD 8例.有肺动脉高压者 14例,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 8例.采用左心室-主动脉心内隧道连接、跨瓣或不跨瓣补片加宽右室流出道 73例,左心室-主动脉心内隧道连接及右心室-肺动脉心外管道连接 3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 8例,姑息手术 3例.结果:全组早期死亡 5例,其中因重度肺动脉高压死亡 3例,因低心排综合征死亡 2例; 82例生存者中 76例随访 5个月~ 8年,晚期死于重度右心衰 1例; 1例病人术后发现 VSD残余分流,再次手术缝闭;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根据右心室双出口的不同类型,选择佳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保证重建的左右心室流出道通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无肺动脉狭窄的 DORV,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治疗,以避免产生不可逆的肺血管病变,增加手术死亡率.
作者:张晓华;景华;李德闽;李忠东;胡小南;申翼;罗立国;董国华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评价不同小切口对肺动脉瓣的显露效果.方法:在 12具成人尸体上模拟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右侧胸骨旁切口、左侧胸骨旁切口、右前外侧小切口、左前外侧小切口以及正中小切口.在各种小切口中经右心室流出道切口观察肺动脉瓣的显露效果.结果: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中,下缘至少要切到第 3肋间才可理想显露肺动脉瓣.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中,切口上缘至少要到第 3肋间水平.右侧胸骨旁切口和右前外侧小切口对肺动脉瓣显露不良.正中小切口中,第 3、4肋间水平的切口效果理想.第 3、 4肋间的左侧胸骨旁切口和左前外侧小切口均可显露肺动脉瓣.结论:右侧的胸部小切口不适于肺动脉瓣的显露,正中部位小切口和左侧胸壁切口可显露房间隔,但左侧胸壁切口无法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因此,部分胸骨劈开切口和正中小切口是肺动脉瓣手术较为理想的入路.
作者:王文林;蔡开灿;王武军;钟世镇 刊期: 2005年第18期
患者男, 84岁,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病史 10余年. 1993年 5月体检发现前列腺右叶增大,可触及质硬结节; CT示前列腺右叶一 1.2 cm× 1.5 cm低密度影,局部轻度隆起,盆腔淋巴结及精囊腺未见转移;化验 PSA(6.13 ng/mL)增高.
作者:王钢;江亚文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经肛门镜下吻合器痔切除术 (PPH)的临床效果.方法:用 PPH治疗Ⅱ~Ⅳ度痔病 2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效果,总结手术经验.结果:手术时间 15~ 25 min,平均 20 min.大部分患者脱出的内痔、黏膜及皮赘立即回缩到肛管内,术后 2 d病人均能下床活动,病人观察 2~ 5 d出院.结论: PPH治疗Ⅱ~Ⅳ度痔病具有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但远期效果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廖志芳;彭福斯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总结笔者医院肾移植术后 38例深静脉血栓的发病原因、诊断依据、预防措施及治疗效果.结果:经超声确诊的 38例患者及时治疗后,在 3~ 20 d(平均 6 d)内,侧支循环建立,患肢肿胀基本消退.结论:接受肾移植的患者存在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规范及时的抗凝、祛聚、溶栓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川江;于立新;邓文锋 刊期: 2005年第18期
患者女, 8岁,因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入住我院小儿科.患儿发育较正常,营养中等,精神尚可.
作者:张卫云;孙朝晖;符玉文;唐荣芝;张速林;罗剑;林德伟 刊期: 2005年第18期
食管黏膜剥脱是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罕见病因.我院分别于 2004年 12月 22日和 2005年 2月 17日经胃镜诊断 2例食管黏膜剥脱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秀芹;张玫 刊期: 2005年第18期
尖锐湿疣 (CA)是人类乳头瘤病毒 (HPV)所至的一种复发性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有不断增长的趋势.由于大量的亚临床感染的存在,给 CA的复发和治疗带来困难.从 2004年 3月到 9月,我们采用多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对我科性病门诊的非 CA病人尿道 (宫颈 )拭子进行乳头瘤病毒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杨军;杨慧兰;李秋生 刊期: 2005年第18期
患者女,25岁, 因尿急、尿频、尿痛于10月3日来我院就诊.尿液检查外观轻度混浊,尿蛋白定性 (±),潜血 (±).高倍显微镜下每视野红细胞 0~ 1个,白细胞(+).
作者:胡洪梅 刊期: 2005年第18期
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是小儿急腹症之一,指腹腔脏器进入疝囊后不能自行复位而停留在疝囊内 ,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处理 ,可发生绞窄性肠梗阻造成严重后果.正确的手法复位是提高整复成功率和防止不良后果发生的关键.我科近年收治 90例该病患者经过手法复位,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永志 刊期: 2005年第18期
患者,女, 28岁,病人于 8年前突然感到腹痛,始于脐周,为陈发性.
作者:马群波;李兴耀;林伟光;钱民;欧陕兴 刊期: 2005年第18期
气胸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症.主要由于外伤或是人为因素情况下,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造成胸腔积气和肺萎陷.我们应用一次性胃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术来治疗气胸,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殷忠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 11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抗炎治疗、经尿道电汽化术、膀胱灌注化疗等治疗.结果: 11例随访 9~ 61个月,平均约 21个月.其中治愈 9例,失访 1例, 1例好转在 7个月后复发再次电汽化治疗.结论:膀胱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对腺性膀胱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对显著可能的病因解除的前提下,行经尿道电汽化术加药物膀胱灌注化疗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同时注意腺性膀胱炎存在恶性变的倾向,应密切随访.
作者:李悦;莫志强 刊期: 200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