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心室双出口的外科治疗

张晓华;景华;李德闽;李忠东;胡小南;申翼;罗立国;董国华

关键词:心脏缺损, 先天性, 右室双出口, 心脏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右心室双出口 (DORV)病人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1996年 5月至 2004年 6月, 87例 DORV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主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 (VSD)74例,肺动脉瓣下型 VSD 5例,两大动脉瓣下型 VSD 8例.有肺动脉高压者 14例,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 8例.采用左心室-主动脉心内隧道连接、跨瓣或不跨瓣补片加宽右室流出道 73例,左心室-主动脉心内隧道连接及右心室-肺动脉心外管道连接 3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 8例,姑息手术 3例.结果:全组早期死亡 5例,其中因重度肺动脉高压死亡 3例,因低心排综合征死亡 2例; 82例生存者中 76例随访 5个月~ 8年,晚期死于重度右心衰 1例; 1例病人术后发现 VSD残余分流,再次手术缝闭;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根据右心室双出口的不同类型,选择佳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保证重建的左右心室流出道通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无肺动脉狭窄的 DORV,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治疗,以避免产生不可逆的肺血管病变,增加手术死亡率.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微波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 110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微波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为观察组, 105例单纯采用微波治疗为对照组,对两组阴道排液量、阴道出血量及宫颈创面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阴道排液量、出血量减少,治愈率明显提高.结论:微波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是较理想方法.

    作者:郭晓丹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留置硅胶尿管与乳胶尿管患者舒适度比较

    目的:比较导尿时选择不同尿管患者的舒适度.方法:对 120例需要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60例,实验组使用硅胶双腔气囊导尿管,对照组使用乳胶双腔气囊导尿管,分别从选择尿管质料、品种方面着手,观察留置尿管所致溢尿、尿道灼痛、焦虑等不适,在患者舒适度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使用不同材料的尿管, 患者导尿后引起不适度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经过临床使用及观察,硅胶双腔气囊导尿管能使病人的舒适度增加,效果满意.

    作者:陈绮虹;张惠玲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外伤性后尿道断裂伤75例的早期处理

    目的:总结外伤性后尿道断裂伤的早期处理经验.方法:对不全性尿道断裂 12例( 4例插入尿管, 8例仅作膀胱造瘘术)和完全性尿道断裂 63例(其中合并其它脏器伤 2例早期仅作膀胱造瘘术, 52例行尿道会师术, 8例行膀胱颈会阴部贯穿牵引固定术, 3例Ⅰ期尿道吻合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 6个月至 14年, 12例不全性尿道断裂伤疗效良好,无并发症;合并其它脏器伤,早期仅作膀胱造瘘的尿道断裂伤 2例,术后全部出现尿道狭窄;行尿道会师术 52例中,术后出现尿道狭窄 33例(占 63.5%);行膀胱颈会阴部贯穿牵引固定术 8例中, 1例出现尿道狭窄(占 12.5%);行Ⅰ期尿道吻合术 3例,术后全部排尿顺畅.结论:后尿道断裂的早期处理非常关键,单纯膀胱造瘘术仅适用于不全性尿道断裂,或合并其它脏器伤需Ⅱ期尿道吻合者;尿道会师术是膜部尿道断裂伤早期处理方法之一,但并发症高;膀胱颈会阴部贯穿牵引固定术,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早期处理的首选方法;Ⅰ期尿道吻合术疗效理想,但要综合诸多因素而选之.

    作者:周雄;陈扬华;刘振耀;蔡郁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初步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视功能、眼底改变、血管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 40例 DR患者,治疗组 20例利用 0.9%生理盐水加银杏达莫注射液 20 mL,每天 1次连续治疗 20 d; 安慰剂组 20例.治疗前后记录视力、观察眼底改变、视网膜中央血管直径及阻力指数等.结果:治疗组有效率 75%( 15/20),安慰组 40%( 8/20),经两个样本率的检验,χ 2=5.01, P< 0.025.眼底改变差异有显著性( P< 0.005),治疗组( 90%)明显优于安慰组(45%);中央血管阻力指数 (RI)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视网膜血管直径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改善视功能,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有确切疗效.

    作者:晏世刚;黄慧君;何建华;张秀妮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颈部外伤性假性动脉瘤2例

    颈部外伤性假性动脉瘤少见,我科 2003年以来收治 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良平;张玉新;王俊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妊娠合并甲亢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亢的诊断和治疗,甲亢的并发症和新生儿结局.方法:孕期、产前测定甲亢孕妇外周血甲状腺素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和甲状腺素 (T4),促甲状腺素( TSH)水平的变化,了解甲亢的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通过脐血查 T3、 T4、 TSH,了解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结果:甲亢未治疗组甲状腺激素 TT3、 TT4、 TSH、 FT3、 FT4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 P< 0.01),治疗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控制在正常上限或增高 20%以内.未经治疗的甲亢并发症多,与治疗组对照,差异有显著性( P< 0.01),有 2例新生儿甲亢.结论:甲亢应早期诊断和治疗,并发症减少.

    作者:叶伟萍;潘琢如;王蓓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球周注射治疗玻璃体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球周注射治疗玻璃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把在我院 2000年之前和之后住院治疗确诊为玻璃体出血的病例列为对照组(共 29例 31眼)和治疗组(共 41例 44眼),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球周注射治疗方法,回顾性地研究分析两组治疗病例的疗效、疗程的差别.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疗程明显缩短( P< 0.01).结论: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球周注射治疗玻璃体出血的治疗方法疗效明显,疗程缩短,临床观察无不良反应.

    作者:谢冀晖;许美燕;肖今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痔PPH手术22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经肛门镜下吻合器痔切除术 (PPH)的临床效果.方法:用 PPH治疗Ⅱ~Ⅳ度痔病 2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效果,总结手术经验.结果:手术时间 15~ 25 min,平均 20 min.大部分患者脱出的内痔、黏膜及皮赘立即回缩到肛管内,术后 2 d病人均能下床活动,病人观察 2~ 5 d出院.结论: PPH治疗Ⅱ~Ⅳ度痔病具有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但远期效果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廖志芳;彭福斯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大肠息肉94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着重讨论各种病理类型应采用的处理术式及随访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 946例大肠息肉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男女之比为 1.60 : 1;平均年龄 49.12岁;大肠息肉内镜检出率为 14.62%;多发性息肉占 22.73%.病检结果:增生性息肉占 32.24% ,炎症性息肉占 26.74%.经内镜下行电切摘除术 259例.结论:大肠息肉好发于直肠,多见于男性 ,随年龄增长发病增高.病理类型以增生性息肉为主 ,单发多见.诊断主要依靠内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经内镜热活检钳凝除和高频电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黄超;黄梅芳;朱尤庆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原发性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脓肿的诊治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肝原发性肝癌( HCC)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后脓肿特点的认识.方法:对近 5年来我院收治的 5例 HCC患者 TACE后脓肿形成的易发因素及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5例 HCC均为巨块型,其中 2例并肝内多发性转移, 3例合并门静脉癌栓; 5例肿瘤动脉血供均丰富, 4例伴有侧支供血; TACE中应用明胶海绵 4例;术后肝脓肿 4例,肝周脓肿 2例( 1例为肝脓肿并肝周脓肿); TACE术至 B超、 CT等影象学确定诊断的间隔时间为 (26.40± 15.01)d; 5例患者均通过 B超或 CT引导下穿刺抽脓及抗生素治疗脓肿均治愈; 4例患者预后差, 1例预后良好.结论: HCC患者 TACE后脓肿形成的易发因素有肿瘤巨大、血供丰富、并发门静脉癌栓、明胶海绵等栓塞剂的应用等,积极穿刺抽脓或引流结合抗生素的应用是治疗 TACE后脓肿的良好方法,对易发患者术后应采用抗生素预防.

    作者:刘迎娣;杨云生;王茂强;王志强;王向东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胸腺瘤同时合并重症肌无力和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胸腺瘤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并发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pure red cell aplasia, PRCA)或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 MG)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同时并发 PRCA及 MG极为罕见, 2004年本院收治一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振添;韩永胜;孙自敏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急诊内镜技术在重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技术在重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ABP)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分析和总结 1996年 1月至 2005年 1月期间行了急诊经内镜逆行胆道造影( ERCP)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EST)的 102例重型 ABP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02例重型 ABP病人中 97例经 ERCP和 EST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 5例因胰腺脓肿接受开腹手术,无死亡病例.结论:内镜治疗重型 ABP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是重型 ABP早期治疗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刘宇斌;周子浩;王卫东;陈盛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早期直肠癌局部切除手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低位早期直肠癌行局部切除手术( TAR)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APR)进行手术疗效的长期随访.方法: 39例患者接受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手术切除肿瘤及肿瘤边缘正常组织 1 cm,深度达直肠肌层部分切除.结果:平均随访 (36.6± 12.8)个月, TAR组局部复发率 6.7%,远处转移率 6.7%, 3年生存率 83.4%. APR组局部复发率 4.2%( 1/24),远处转移率 8.3%( 2/24), 3年生存率 87.4%( 20/24).两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 3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早期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局部切除手术可以取得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相同的满意的疗效.

    作者:钟鸣;唐伟军;王平治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阑尾黏液囊肿伴钙化1例

    患者,女, 28岁,病人于 8年前突然感到腹痛,始于脐周,为陈发性.

    作者:马群波;李兴耀;林伟光;钱民;欧陕兴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右心室双出口的外科治疗

    目的:回顾性总结右心室双出口 (DORV)病人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1996年 5月至 2004年 6月, 87例 DORV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主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 (VSD)74例,肺动脉瓣下型 VSD 5例,两大动脉瓣下型 VSD 8例.有肺动脉高压者 14例,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 8例.采用左心室-主动脉心内隧道连接、跨瓣或不跨瓣补片加宽右室流出道 73例,左心室-主动脉心内隧道连接及右心室-肺动脉心外管道连接 3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 8例,姑息手术 3例.结果:全组早期死亡 5例,其中因重度肺动脉高压死亡 3例,因低心排综合征死亡 2例; 82例生存者中 76例随访 5个月~ 8年,晚期死于重度右心衰 1例; 1例病人术后发现 VSD残余分流,再次手术缝闭;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根据右心室双出口的不同类型,选择佳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保证重建的左右心室流出道通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无肺动脉狭窄的 DORV,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治疗,以避免产生不可逆的肺血管病变,增加手术死亡率.

    作者:张晓华;景华;李德闽;李忠东;胡小南;申翼;罗立国;董国华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哮喘患者血清Clara细胞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求哮喘患者血清中 Clara细胞蛋白 CC16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以双抗体夹心 ELISA法检测 62例哮喘患者血清中 CC16蛋白的含量,以 30例不吸烟的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平行检测.结果: (1)哮喘病人组血清 CC16平均含量为 5.48 ng/mL,对照组血清 CC16平均含量为 17.6 ng/mL.经 t检验,哮喘组和对照组的血清 CC16含量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05); (2)哮喘组中病程较长(≥ 10年)的患者较病程较短者( < 10年)血清中 CC16含量进一步降低,分别为 4.32 ng/mL和 7.41 ng/mL,经 t检验,两者差异亦有显著意义 (P< 0.05).结论:血清中 Clara细胞蛋白 CC16显著降低是哮喘病患者的临床检测特征之一; Clara细胞合成 CC16可能是气道慢性炎症的下调因子,其减少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可加重哮喘,延长病程,应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作者:张悦;陈忠明;王惠萱;杨光辉;陈燕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经尿道双极动态等离子体汽化治疗前列腺增生

    目的:评价经尿道双极动态等离子体汽化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汽化行前列腺切除术 (TUB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 100例.结果: 100例术中出血少,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和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术后随访 1~ 6个月,大尿流量 (Qmax)由术前的 (7.4± 4.6)mL/s升至术后的( 20.6± 4.0) 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由( 25.7± 4.7)分降为( 6.0± 4.5)分,生活质量评分( QOL)由( 4.5± 0.9)分降为( 1.6± 1.2)分,残余尿由( 78± 48) mL减少至( 33± 28) mL.结论: TUBVP治疗 BPH疗效确切、稳定,并发症少,平均住院时间短.

    作者:郭晓日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腹腔镜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89例护理体会

    我院自 2000年 4月至 2004年 9月对 89例急性重症胆管炎( ACST)患者施行了腹腔镜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艳兰;张健;杨红燕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一次性胃管作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气胸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症.主要由于外伤或是人为因素情况下,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造成胸腔积气和肺萎陷.我们应用一次性胃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术来治疗气胸,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殷忠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新生儿溶血病的研究进展

    多种病因可引起新生儿溶血,新生儿溶血病(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HDN)特指由母婴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儿溶血.

    作者:叶铁真 刊期: 2005年第1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