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哮喘患者血清Clara细胞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张悦;陈忠明;王惠萱;杨光辉;陈燕

关键词:哮喘, Clara细胞, CC16蛋白
摘要:目的:探求哮喘患者血清中 Clara细胞蛋白 CC16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以双抗体夹心 ELISA法检测 62例哮喘患者血清中 CC16蛋白的含量,以 30例不吸烟的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平行检测.结果: (1)哮喘病人组血清 CC16平均含量为 5.48 ng/mL,对照组血清 CC16平均含量为 17.6 ng/mL.经 t检验,哮喘组和对照组的血清 CC16含量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05); (2)哮喘组中病程较长(≥ 10年)的患者较病程较短者( < 10年)血清中 CC16含量进一步降低,分别为 4.32 ng/mL和 7.41 ng/mL,经 t检验,两者差异亦有显著意义 (P< 0.05).结论:血清中 Clara细胞蛋白 CC16显著降低是哮喘病患者的临床检测特征之一; Clara细胞合成 CC16可能是气道慢性炎症的下调因子,其减少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可加重哮喘,延长病程,应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肩关节周围炎关节松动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关节松动术在肩关节周围炎 (肩周炎 )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83例肩周炎患者根据初次就诊的日期,按单、双日分为两组.关节松动术组 45例, 应用关节松动术结合电针、红外线、中频电疗治疗;对照组 38例,只用电针、红外线、中频电疗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关节松动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关节松动术可以提高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庆昆;赵延红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GLUMA系统处理剂在牙列缺损固定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 GLUMA系统处理剂在牙列缺损固定修复中的作用.方法:活髓基牙预备后用 GLUMA系统处理剂作脱敏处理,并与 75%氟化钠甘油对照.结果: GLUMA系统处理剂脱敏效果明显好于 75%氟化钠甘油,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001).结论: GLUMA系统处理剂可用于临床预防或减轻因牙体预备而引起的牙齿过敏症状.

    作者:黄勇;刘志勇;杨金鹏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阴道毛滴虫引起反复尿路感染1例

    患者女,25岁, 因尿急、尿频、尿痛于10月3日来我院就诊.尿液检查外观轻度混浊,尿蛋白定性 (±),潜血 (±).高倍显微镜下每视野红细胞 0~ 1个,白细胞(+).

    作者:胡洪梅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干湿化学法测定血浆总蛋白的方法学比较

    目的:分析双缩脲法( biurea method)与干化学法在测定血浆总蛋白( TP)时的偏倚,为室间评估结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 EP9- A文件方案,每天随机选取临床标本 8份,分别用两种方法测定样本总蛋白含量,共测定 6 d,记录结果,应用 EXCEL统计分析软件对所测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方法间的偏倚.结果:以双缩脲法( X)为对比方法,对干片法( Y)进行评估.干片法( Y)和双缩脲法( X)测定 TP的回归方程式为 Y=1.0032X+ 3.3174, 相关系数 r=0.9958. TP浓度为 45 g/L、 60 g/L、 85 g/L时,干化学法( Y)的相对偏倚分别为 7.69%、 5.85%和 4.22%.结论:双缩脲法与干化学法在测定血浆 TP时 ,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倚随浓度增加而降低,但变化不大,建议各临床实验室对不同方法建立不同的参考值.

    作者:孙艳虹;高玲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颈部外伤性假性动脉瘤2例

    颈部外伤性假性动脉瘤少见,我科 2003年以来收治 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良平;张玉新;王俊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一次性胃管作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气胸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症.主要由于外伤或是人为因素情况下,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造成胸腔积气和肺萎陷.我们应用一次性胃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术来治疗气胸,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殷忠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Smart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6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用 Smart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方法、疗效、安全性以及注意事项.方法:通过介入治疗对 65例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行腔内支架成形术,共放置支架 69个,应用脑保护装置 19例.结果:通过造影检查 65例患者的颈动脉狭窄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症状缓解,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展;舒航;曾少建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与液压扩张联合治疗肩周炎

    肩周炎是以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中老年常见病,其主要病理特点是:关节囊及部分滑液囊粘连,关节间隙变窄,囊下部皱襞加深.我院自 2000年 5月以来,对 168例肩周炎伴有肩关节活动障碍患者,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与肩关节腔内液压扩张联合疗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世颖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胃肠喂养方法

    要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VLBWI)的存活率和促使其正常生长发育,改善胃肠功能和提供良好的营养条件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为此, VLBWI早期胃肠道喂养问题已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

    作者:崔其亮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性病门诊非尖锐湿疣病人尿道乳头瘤病毒检测分析

    尖锐湿疣 (CA)是人类乳头瘤病毒 (HPV)所至的一种复发性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有不断增长的趋势.由于大量的亚临床感染的存在,给 CA的复发和治疗带来困难.从 2004年 3月到 9月,我们采用多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对我科性病门诊的非 CA病人尿道 (宫颈 )拭子进行乳头瘤病毒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杨军;杨慧兰;李秋生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慢性胰腺炎并发脾内假性囊肿形成1例

    患者系在外院术后转入我院的病人,查阅其住院病历,病史如下:患者女, 60岁,反复纳差、上腹不适 6年,于 2004年 1月入院. 1997年 6月始纳差、进食后上腹饱胀,大便 1~ 3次 /日,多为黄稀便,有时含不消化食物,未见油滴.

    作者:张春旺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外伤性后尿道断裂伤75例的早期处理

    目的:总结外伤性后尿道断裂伤的早期处理经验.方法:对不全性尿道断裂 12例( 4例插入尿管, 8例仅作膀胱造瘘术)和完全性尿道断裂 63例(其中合并其它脏器伤 2例早期仅作膀胱造瘘术, 52例行尿道会师术, 8例行膀胱颈会阴部贯穿牵引固定术, 3例Ⅰ期尿道吻合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 6个月至 14年, 12例不全性尿道断裂伤疗效良好,无并发症;合并其它脏器伤,早期仅作膀胱造瘘的尿道断裂伤 2例,术后全部出现尿道狭窄;行尿道会师术 52例中,术后出现尿道狭窄 33例(占 63.5%);行膀胱颈会阴部贯穿牵引固定术 8例中, 1例出现尿道狭窄(占 12.5%);行Ⅰ期尿道吻合术 3例,术后全部排尿顺畅.结论:后尿道断裂的早期处理非常关键,单纯膀胱造瘘术仅适用于不全性尿道断裂,或合并其它脏器伤需Ⅱ期尿道吻合者;尿道会师术是膜部尿道断裂伤早期处理方法之一,但并发症高;膀胱颈会阴部贯穿牵引固定术,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早期处理的首选方法;Ⅰ期尿道吻合术疗效理想,但要综合诸多因素而选之.

    作者:周雄;陈扬华;刘振耀;蔡郁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粘连性肠梗阻92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方法:对 1995年 1月至 2003年 12月我科手术治疗的 9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急诊剖腹探查 32例; 41例经 24~ 48 h保守治疗症状加重而手术; 19例经 4~ 7 d保守治疗,症状暂时缓解后又再加重而手术.治愈 85例,占 92.4%,好转 7例.结论:粘连性完全性肠梗阻掌握手术时机十分重要,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是改善绞窄性肠梗阻预后、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岑延增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新生儿围术期液体疗法

    新生儿水与电解质的代谢较成人快数倍,保持它们的动态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内环境的水与电解质平衡主要涉及容量 (体液的分布 ),渗透压 (离子总数 ), 酸碱度 (离子的比例 )等三大方面.外科病人水与电解质的补给主要是正常需要量,累积丧失量和额外丧失量.

    作者:谢家伦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内镜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先进性和临床实用性.方法:利用神经内窥镜对 2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进行微创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存活 23例,治愈 21例,治愈率 75%.随访 1~ 1 5年,大部分患者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结论:神经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死亡率低等优点,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卫军;葛林波;杨旭光;吴勇;金镤;孙社祥;芮品和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两种会阴切开缝合术比较

    目的:在会阴切开缝合术中可吸收合成缝线及皮内连续缝合技术与铬制肠线及丝线皮肤外缝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在足月妊娠会阴侧切初产妇中选择采用可吸收合成缝线及皮内连续缝合者共 200例作为甲组;选择采用铬制肠线及丝线皮肤外缝者共 200例作为乙组.记录两组术后伤口疼痛情况、首次起床活动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及出院时间.结果:甲组与乙组相比较术后伤口疼痛轻、首次起床活动时间早、伤口愈合理想且出院时间普遍早.结论:可吸收合成缝线及会阴皮内连续缝合技术临床效果优于铬制肠线及会阴皮肤丝线外缝.

    作者:胡叶平;徐威萍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原发性多发癌1例

    患者男, 84岁,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病史 10余年. 1993年 5月体检发现前列腺右叶增大,可触及质硬结节; CT示前列腺右叶一 1.2 cm× 1.5 cm低密度影,局部轻度隆起,盆腔淋巴结及精囊腺未见转移;化验 PSA(6.13 ng/mL)增高.

    作者:王钢;江亚文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腹膜梭形细胞型间皮瘤扭转1例

    男, 41岁.右下腹剧烈疼痛 2 h,于 2004年 5月 7日入院.患者 2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疼痛,呕吐 1次,为胃内容物,伴恶心,不伴发热,大小便性状无明显改变,无尿频、尿痛.

    作者:汪志勇;石朝琼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过期妊娠对母婴影响的116例分析

    目的:研究过期妊娠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自 2002年 1月至 2004年 7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 116例过期妊娠的孕妇为观察组,选同期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的孕妇 2 72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体重、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量及对母体的影响.结果:对围产儿影响:在观察组巨大儿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 P< 0.01,差异有显著性;而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产的发生率,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 P< 0.01,差异有显著性.对母体的影响:产后出血和手术产发生率,观察组均比对照组增加, P< 0.01,差异有显著性.讨论:过期妊娠对母婴危害极大,临床上必须对过期妊娠严密监测,进行适当的正确医疗干预.

    作者:袁静茹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冻硬法插胃管解除全麻诱导期所致急性胃扩张

    目的:介绍一种为解除全麻诱导期急性胃扩张而采用的冻硬法插胃管技术.方法:遇有全麻诱导期急性胃扩张的病人,将普通胃管放入冰箱 (- 20℃ )中冰冻 3 min以变硬.插入该冻硬的胃管以解除急性胃扩张.观察 1次试插成功率、 3次试插失败率及插入所需平均时间.结果: 6 736例全麻病人,诱导期发生急性胃扩张 356例.冻硬法插胃管的 1次试插成功率可达 72.27%, 3次试插失败率仅 1.25%,平均操作时间为 3 min.结论:冰箱冻硬胃管后插入法可迅速便捷地解除全麻诱导期所致的急性胃扩张.

    作者:周煦燕;黄冰;陆雅萍;孙磊;孙平;张运龙 刊期: 2005年第1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