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云;葛秀玲
笔者对烧伤关节有瘢痕的患者采取关节的主动与被动牵拉运动训练、理疗、水疗、瘢痕松解术、矫形器应用及残创防治等疗法,形成系统康复,改善了烧伤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邓建林;李建新;申美平;李杰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了解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 Rofecoxib对负载 Lewis肺癌(LLC)的荷瘤小鼠的放疗增敏效应.方法:建立负载 Lewis肺癌肿瘤细胞的 C57BL/6小鼠的动物模型,肿瘤接种 12 d后直径增至 0.5~ 0.7 cm时应用医用直线加速器 6MV-X线对荷瘤小鼠行局部肿瘤分次放疗, 5 Gy/次, d12,14,16,18;将浓度为 4%的 Rofecoxib灌胃 200 μ L/只, 1次 /d, d12~ 16;游标卡尺测量肿瘤大小;电子天平称肿瘤湿重;免疫组化法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观察小鼠的生存期.结果:治疗后 27 d,放疗联合 COX-2抑制剂组小鼠肿瘤体积分别为生理盐水组、单纯放疗组和 COX-2抑制剂组的 1/5、 1/2、 1/3;联合治疗组小鼠生存期明显延长.免疫组化法显示联合治疗组小鼠的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明显减少. 结论:对荷瘤小鼠, Rofecoxib联合放疗能够抑制负载 LLC肿瘤细胞的小鼠肿瘤生长,延长小鼠生存期,起到增效作用.
作者:任志刚;李平;谢正强 刊期: 2005年第20期
传统疝修补手术后有较高的张力性并发症和复发率 [1];人工材料无张力手术,因为材料费用昂贵以及异物刺激的一系列并发症 [2],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重视.作者自 2003年以来,应用自体疝囊成型修补治疗腹股沟疝 10例.经过两年随访观察,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支刚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对比研究梗阻性黄疸肝功能障碍病人罗库溴铵肌松时效的变化.方法:无神经肌肉疾患、肾功能正常,行择期全麻手术的病人 40例:观察组(I组) 20例有梗阻性黄疸及明显肝功能障碍, ASA Ⅲ级;对照组(Ⅱ组) 20例,肝功能正常, ASAⅠ~Ⅱ级.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罗库溴铵首量为 3×ED95(0.9 mg/kg),术中用 4个成串刺激(TOF)监测肌松,当其值达 25%时追加肌松剂 1×ED95(0.3 mg/kg).术后继续监测肌松情况直到 TOFR达 70%.结果:两组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但肝功能异常组临床时效长于肝功能正常者,差异显著,且追加肌松剂后 TOFR从 0恢复到 70%的时间肝功能异常组明显延长.结论:肝功能异常患者对罗库溴铵的药代动力学可产生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药效时间的延长和术后 TOFR恢复时间的延长,因此,肝功能异常患者使用罗库溴铵时,追加药物时间可适当延长.
作者:黎笔熙;陈敏;陈利民;沈七襄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全子宫切除手术技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 1992年 1月至 2000年 7月腹式全宫切除术 11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瘢痕子宫全宫切除术 55例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腹式全宫切除术病例 55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结果:研究组 38例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其中 7例尤为严重;对照组术中均无粘连.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15± 26) min和(81± 19) min,差异有显著性(t=6.916, P<0.0001),对照组所需时间要短于研究组;两组的平均出血量为(397.11± 118.80) mL和(180.50± 48.78) mL,研究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12.578, P< 0.0001);两组中无泌尿道及肠道损伤.研究组术后病率 14.50%明显高于对照组 3.6%,差异有显著性(χ 2=3.960, P< 0.05).研究组有 8例,对照组有 11例采用横切口.腹部伤口愈合不良率分别为 16.4%和 3.6%,差异有显著性(χ 2=4.949 P< 0.05).结论:瘢痕子宫全子宫切除时,手术操作困难.若采用一定的手术技巧,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未见增加,但是,术后病率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率明显增高.
作者:陈新;谢杏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骨折手术疗效不佳的原因及其预防办法.方法:对本院 2000年 1月至 2004年 6月收治的 14例尺骨鹰嘴骨折手术疗效不佳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手术疗效不佳的原因.结果: 14例中内固定选择不当致治疗失败 3例,术中克氏针处理不当致内固定失败或功能恢复不佳 7例,术后没有指导功能锻炼或石膏固定过久导致关节僵硬 4例.结论:尺骨鹰嘴骨折为关节内骨折,治疗应根据病人具体受伤机制、骨折特点选择不同的张力带固定,术中应轻柔操作,忌反复穿针,牢固固定骨折、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作者:李健;谭平先;高梁斌;颜登鲁;张在恒 刊期: 2005年第20期
股骨干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高能量损伤,多为带有长骨折片的粉碎性骨折,术后常伴有膝关节僵直,临床上治疗起来较为棘手.自 2000年 3月至 2004年 3月,我院应用记忆合金骨卡环加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干长粉碎性骨折 17例,均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黄寿国;王晓辉 刊期: 2005年第20期
患者男,11岁,因外伤后致左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2年就诊.检查:左肘可触及突出的桡骨小头,无明显压痛,按压有弹性回纳感,前臂处于旋前位.肘屈伸功能稍障碍. X线照片显示桡骨小头向外侧方完全脱位,桡骨小头与肱骨关节面的发育均正常.诊断为左桡骨小头陈旧性全脱位.收入院行手术治疗,取左肘外侧切口,显露脱位的桡骨小头,给予复位, 1枚 1 5 mm克氏针贯穿肱骨小头、桡骨头和桡骨近端,克氏针尾端外露于皮外固定,取阔筋膜重建环状韧带,术后勉强屈肘 90°位并石膏固定 4周,解除固定后进行功能锻炼.
作者:魏仲恩;王智运;王非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ASA不同级别的病人行上腹手术围术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 IL-6、 IL-8及 TNF α水平的动态变化,分析手术麻醉对病人所产生的应激反应及对病人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病人20例及 ASAⅢ级病人 15例,均行单纯全麻.所有病人于麻醉前、切皮后 5min和60 min、术毕及术后 24 h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 ACTH、COR、IL-6、IL-8及 TNFα的含量.结果:(1) ASAⅢ级病人与 ASAⅠ~Ⅱ级病人相比,血浆 ACTH、COR、IL-6浓度于术毕、术后24h明显高于 ASAⅠ~Ⅱ级病人;IL-8浓度于术后 24h明显高于 ASAⅠ~Ⅱ级病人.(2)两组患者在各时点血浆 ACTH浓度与麻醉前相比,切皮后 5min和 60min差异有显著性(P< 0.05或 P<0.01),术毕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血浆 COR、IL-6浓度与麻醉前相比, 术毕及术后 24 h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 P<0.01);IL-8浓度与麻醉前相比 ,术后 24 h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 P<0.01);TNFα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动态观察病人围术期血浆 ACTH、COR、IL-6、IL-8及 TNF α的浓度的变化,有助于临床医生正确评价由手术创伤所导致的病人应激反应程度及不同的免疫反应 ,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尹正;崔连东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了解烧伤病人创面感染后葡萄球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2002年 6月至 2004年 6月所有从烧伤创面分离出的葡萄球菌用常规方法进行鉴定,用 K-B纸片法检测其对 17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并以对苯唑西林的耐药性判断其是否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结果:从烧伤创面共分离葡萄球菌 145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84株(57.93%),溶血葡萄球菌 25株(17.24%),表皮葡萄球菌 25株(17.24%),其它葡萄球菌 11株(7.59%).共检出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MRS) 120株(82.76%).万古霉素对 MRS有很高的敏感性,其次为呋喃妥因和利福平,其它常用抗生素对 MRS表现为高耐药性.结论:葡萄球菌已成为烧伤创面重要医院感染菌, MRS是其主要病原菌,临床医生应重视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刘行超;韦祖兴;候露;贺英 刊期: 2005年第20期
患儿女,3 d,剖宫产.查体: T 36 5℃, P 120次 /min, R20次 /min,体重28 kg.身长 50 cm,头围34 cm.神清,精神反应好,全身皮肤无黄疸,无脱屑,心率 120次 /min,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肛门、生殖器无异常.患儿出生评分10分,实验室检查: TPHA阳性, RPR 1∶ 32,确诊为胎传梅毒.其母亲35岁,孕6产2, 2000年第 1次顺产 1女婴,产时有胎盘剥离,大出血,曾经输血.
作者:刘慧锋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监视下行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开术对子宫纵隔的治疗效果.方法:对 44例有自然流产或不孕病史,经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纵隔患者,进行腹腔镜检查并在腹腔镜监视下行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开术,术后随访追踪患者妊娠和分娩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作出讨论.结果: 44例患者中,自然流产患者 31人,原发不孕患者 13人,术前自然流产发生率为 94.6% , 早产 2例,足月妊娠 2例.全部患者施行了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开术, 44例术中无一例发生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术后 31例自然流产患者失访 3例,追踪 28例中,总怀孕次数 41次,计划内妊娠 33次,自然流产发生率 21.2% , 足月妊娠率 66.7% , 早产12.1%; 13例不孕患者中失访 3例,随访 10例中,有 4例足月妊娠, 1例现妊娠 4个月.结论:腹腔镜监视下行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纵隔的方法,术后患者足月妊娠率明显升高,自然流产率下降,对于原发不孕患者则可以提高怀孕率.
作者:康金玉;陈勍;彭永排;张娟;林仲秋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深低温冷冻损伤部分肝叶 Glisson氏管道系统后,相应肝组织有无保留价值.方法:14只小猪,随机分为2组,用冷冻头深低温冷冻实验组动物左肝外叶Glisson管道区域3 min,对照组仅阻断肝门血流3 min.分别在术后4、8周行肝组织活检,了解患肝病理改变,并对患肝组织进行糖原(PAS)、酸性磷酸酶(ACP)、琥珀酸脱氢酶(SDH)、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染色,注射 99mTC-植酸钠了解枯否细胞吞噬功能,并用彩超了解受冻肝叶管道情况.结果:动物可耐受上述冷冻,冷冻可造成受冻胆管壁的坏死,但肝动脉、门静脉分支的血流保持通畅,所属肝叶萎缩、纤维化;受冻管道所属肝叶的枯否细胞吞噬功能和肝细胞线粒体的功能明显减弱 ,但肝细胞的糖和蛋白质代谢功能变化不显著.结论:深低温冷冻损伤部分肝叶 Glisson氏管道系统二级分支后,相应肝组织有一定的保留价值.
作者:刘建平;陈涛;陈小萱;区庆嘉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脑电图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对 6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脑电图检测.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 EEG异常 35例,异常率为 58 3%,主要表现为变异性缺乏 12例、低电压 18例、暴发抑制 4例、癫痫样放电 1例.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脑电图异常,高胆红素血症轻重程度与脑电图改变有关系.
作者:肖湛;梁少辉;肖力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阴道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T)用于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的临床效果.方法:已确诊的 SUI女性病人 30例,应用 TVT治疗并对手术效果、并发症进行初步随访研究.结果: 30例 TVT手术患者中,除 2例因术中可疑性损伤而改为尿道折叠术外,其余 TVT 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成功率为 93.3%(28/30). 26例(92.9%)术后排尿功能良好,2例(71%)因膀胱功能不稳定(运动型急迫性尿失禁)而发生排尿困难,经持续导尿、膀胱训练及药物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排尿功能.平均手术时间为 51 min,术后随访 1年半,所有患者排尿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TVT用于治疗女性 SUI效果满意.
作者:张敏华;陈建国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老龄复发性鼻息肉、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 54例(100侧)≥ 60岁老龄复发性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 1年以上,总有效率 94.4%(51/54),其中治愈率 61.1%(33/54),好转率 33.3%(18/54).结论: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同样适用于老龄复发性鼻息肉患者,可望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唐辉;高志伟;马俭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利用 CT定位,在神经导航引导下取出颅内金属异物的治疗效果.方法:对 5例颅内金属异物经 CT导航定位,在术中神经导航的直接引导下,利用锁孔神经外科技术在微创的条件下直接将异物取出.结果:手术定位非常精确,异物均成功取出,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CT定位神经导航引导下利用锁孔神经外科技术在微创的条件下取出颅内金属异物是此类手术的佳选择之一,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操作简便等优点.
作者:高寒;王伟民;李建亭;王玉宝;蒋晓星;蔡加宁;李天栋;白红民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总结带心脏起搏器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手术的经验.方法:带永久起搏器患者 4例,临时起搏器患者 7例,用等离子切割设备经尿道切除增生前列腺.结果: 1例出现尿道外口狭窄,排尿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对带心脏起搏器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宣枫;严志强;王强 刊期: 2005年第20期
患者女,72岁.以眩晕伴恶心、呕吐 3 d于 2004年 12月 26日入院. 3 d前无任何诱因出现眩晕伴恶心、呕吐 ,口眼歪斜,平卧后眩晕渐减轻 ,但坐起则眩晕加重.经当地医院治疗不见好转而入住我院. 患者高血压病史 5年余,平时波动于 160~ 200/90~ 110 mmHg之间,间断服药治疗.查体 :血压 140/90 mmHg,心、肺、腹部检查未见异常. 神经系统检查 :神清语利.
作者:薛洪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打孔术(LOD)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对62例 PCOS不孕症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 40例,开腹行卵巢楔形切除组 22例,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 LH/FSH比值、睾酮(T)水平; B超监测排卵情况;术后新发粘连率及妊娠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临床症状改善率、 B超监测排卵率、术后新发粘连率、自然妊娠率分别为 91.7%(33/36)、88.9%(32/36)、13.9%(5/36)、61.1%(22/36).开腹手术组分别为 90.5%(19/21)、85.7%(18/21)、19.0%(4/21)、47.6%(10/21),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相比,术后新发粘连率及自然妊娠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另外,两组术后激素水平均趋于正常.结论: LOD具有创伤小,术后附件区粘连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对治疗PCOS所致不孕症可明显提高其妊娠率,此疗效显著优于开腹组卵巢楔形切除,是PCOS患者较好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童莉;卢海明;朱进梅;张华;韩宇;赵映红 刊期: 200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