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捷秋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少见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2000年收治的30例鼻腔鼻窦少见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未分化癌,1例生存9个月,1例生存12个月;腺癌4例,2例生存15个月,1例生存18个月,1例生存37个月;肉瘤5例,3年以上生存率40%(2/5);7例恶性黑色素瘤,3年以上生存率57%(4/7);12例恶性淋巴瘤,5年生存率41.7%(5/12).结论:鼻腔鼻窦少见恶性肿瘤误诊率高,治疗模式仍未确定,预后相对较差.
作者:杨秀英;刘明放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病人女,4岁,双侧腹股沟可复性肿物1年入院.体检:双侧腹股沟梨形肿物,约鹅蛋大小,质软,哭闹时可降至大阴唇.平卧位可回纳入腹腔.外环口松弛,可容成人食指.咳嗽冲击实验(+).入院诊断:双侧腹股沟斜疝.
作者:刘锋;张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小儿HUS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并随访观察其预后.结果:腹泻后HUS(D+HUS)占同期收治的HUS的44.4%(8/18),无腹泻HUS(D-HUS)占55.6%(10/18).D+HUS组婴幼儿占75%,病前均有消化道表现;5例腹膜透析;急性期存活6例,放弃1例,死亡1例,1例复发后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治愈4例.D-HUS组50%为学龄儿童,无前驱腹泻史,有家族史1例;3例腹膜透析,2例血液透析,2例血浆置换;急性期存活9例,死亡1例;复发3例中放弃治疗2例,治愈1例;1例2年后进入ESRD,余4例痊愈.结论:小儿D-HUS较之D+HUS预后差、复发率高,可有家族史.早期透析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血浆置换对治疗D-HUS有一定疗效.
作者:庄捷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在妇产科领域中发生的脓毒症,病情凶险,如并发脏器功能衰竭者,40%~80%患者死亡[1].以往曾应用过人毒素抗体,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可溶介质TNF受体,白介素浸体拮抗剂,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拮抗剂,甾体类和前列腺素抑制剂等25种药物,通过封闭式方式来减少炎症过程中对宿主细胞的激活或介导变化,均告失败,原因是对其病生变化的认识不够[2-4].
作者:赵杨;苏春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胆囊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我院自1992年至今因胆囊息肉或胆囊癌手术的患者,总结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论:(1)胆囊胆固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在临床上鉴别困难;(2)胆囊腺瘤性息肉癌变不是胆囊癌发病的主要因素;(3)B超是诊断胆囊息肉的可靠手段;(4)胆囊腺瘤性息肉和胆囊癌者存在血型分布特征,提示基因在发病中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王晶桐;杜红艳;刘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老年心血管病外科手术治疗及围术期处理的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在我科手术的60岁以上老年心血管病患者97例,对其病变特征、手术方式、体外循环管理及术后并发症防治进行讨论.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19例(19.6%),死亡5例(5.2%),3例死于严重术后低心排,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随访68例(70.1%),术后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老龄是心血管外科治疗的高危因素之一,但并非手术禁忌,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适当手术方式、加强术中心肌保护和术后处理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董国华;景华;李德闽;李忠东;胡小南;罗立国;钱建军;申翼;许飚;顾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难治性支气管-肺感染是指临床上针对感染虽然采取了全面的通常有效的措施(包括应用较好的抗菌药物),但仍不能取得显著疗效和理想结果的支气管-肺感染.感染征象(脓性痰、发热或白细胞增高等)持续1个月以上.本文采用经纤支镜支气管灌洗治疗难治性支气管-肺感染46例,现将治疗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崔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本院于1998年3月至2002年5月,应用克比奇羚羊角胶囊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6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叶金花;黄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是新生儿期常见的问题,症状为非特异性,累及各个器官,其严重程度亦各异,影响愈后.目前治疗上一般采用常规稀释治疗和换血治疗,但常规稀释治疗疗效欠佳,换血治疗因条件所限难于开展,为了寻求简单而有效方法,我科在2000年8月至2003年8月采用了复方丹参加高压氧治疗45例,并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常规稀释治疗40例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绮虹;钟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临床上甲亢的药物治疗过程中,因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所导致的白细胞减少症很常见,我们应用叶绿酸铜钠片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郝建平;颜文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恶性淋巴瘤一般首发于淋巴结,也可原发于胃、乳腺、睾丸等无淋巴组织的器官.当淋巴瘤局限于1个结外器官、组织,伴或不伴区域淋巴结浸润,称为原发性结外淋巴瘤(PENL)[1].我院自1993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诊治经病理确诊的恶性淋巴瘤共302例,其中PENL占83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郭煜;潘学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成人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了1993年1月至2003年6月间外科治疗的34例成人PDA合并心内畸形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痊愈,1例死于术后低心排综合征,1例死于出血,死亡率5.9%;随访复查心脏B超,导管无再通,房室间隔无残余分流.结论: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切口缝闭PDA,同期行心内畸形矫治术,加强术后处理,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杜巍;胡建国;尹帮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应用高压氧治疗胎儿宫内发育发迟缓(IUGR),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将IUGR的孕妇共163例分为两组,其中高压氧组84例,复方丹参组79例.测定治疗前后孕妇的宫高、腹围、体重及胎儿的双顶径的变化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并记录两组治疗费用.结果:高压氧组孕妇的各项指标及胎儿双顶径、新生儿体重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费用无差异.结论:高压氧治疗IUGR经济合理,病人无痛苦.
作者:张叶;岑汉群;罗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老年人高血压急症的诱因及处理现状.方法:总结分析两间医院6年240例老年人高血压急症病人的完整资料.结果:发现有以下特点:(1)首诊多,死亡率高;(2)诱因中停药、不规则服药多;(3)急救用药除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ACEI、利尿剂等,镇静剂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4)死亡率与性别无关,心率减慢则可能使死亡率升高.结论: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率、控制率,加强对老年人高血压病人的普查和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汪克林;余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股骨骨折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的结果,其中男38例,女15例,平均年龄31岁.闭合性骨折35例,开放性骨折15例,陈旧性骨折3例.开放性骨折15例采用不扩髓固定,陈旧性骨折3例和闭合性骨折35例扩髓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年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无感染病例;1例发生远端锁定螺钉折断.全部患者术后邻近关节的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具有稳定性高,疗效确切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股骨干骨折的较理想方法.
作者:程继武;肖德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院自1986年至2003年3月以来,对102例而神经炎采用综合性治疗并随访性门诊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02例中,男性54例,女性48例,年龄9~62岁,平均32.7岁,首次发病96例,复发6例,病程均为3个月以内.
作者:周同;董长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并评估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KD患者分为阿斯匹林(ASA)治疗组(A组),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400mg·kg-1·d-1×5 d组(B组)和IVIG 2 g·kg-1·d-1×1 d或IVIG 1 g·kg-1·d-1×2 d组(C组).结果:在平均住院时间、热程、冠状动脉损害等方面B组和C组优于A组,C组优于B组.结论:在KD急性期尽早使用大剂量IVIG 2 g·kg-1·d-1×1 d或1 g·kg-1·d-1×2 d疗法,同时应用ASA口服及其它抗凝辅助治疗.
作者:崔泽敏;吕兴;蔡定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施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术前护理注意事项.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1.9 Fr规格PICC包,对84例高危新生儿施行90次PICC,经肘部静脉穿刺置管87例次、大隐静脉2例、前臂静脉1例.结果:72例患儿于出生1~16 d内施行PICC;12例于生后4~18 h施行PICC.90例次患儿导管留置时间3~68 d.术前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操作人员的培训.(2)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3)场地消毒.(4)有关器械与物品的准备.结论:PICC的操作相对其他中心静脉置管法简单实用,重要组织器官损伤发生率极低.术前应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操作人员培训;置管宜在生后2~3 d进行,必要时也可适当提前;术前应掌握患儿病情,应先洗胃后再注入口服镇静药;做好场地消毒及按无菌要求操作;生命体征监护及急救物品准备不可缺少.
作者:陈丽萍;崔其亮;林冰清;李于凡;陈玉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造成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之.如何减少、减轻HIE患儿伤残,提高其生存质量一直是儿科医生探索的问题,我们对66例重度HIE进行了新生儿期后脑活素、丹参、高压氧的多疗程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春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时照方法,分别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作为治疗组,复方丹参注射液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肌力疗效76.7%,对照组为4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1 25%,对照组为52.0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可靠的方法.
作者:易宏林;袁一卿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