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和气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6例

文卫军;黄晓峰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 激光手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术
摘要: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联合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V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BPH患者36例,平均年龄69岁,其中Ⅰ度增生2例,Ⅱ度增生15例,Ⅲ度增生13例,Ⅳ度增生6例.结果:手术操作时间30~140min,平均74 min.术后3个月随访,按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平均8.5分,大尿流率平均17.6 mL/s,剩余尿量平均27 mL,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气化和电切结合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芬太尼透皮贴剂作为第三阶梯止痛药物对骨转移癌患者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将我科于2002年3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24例晚期恶性肿瘤合并骨转移患者采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5.8%,显效率为83.3%.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疗效确切,使用方便,能提高肿瘤骨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谦;刘洁凡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32例

    目的:比较两种胰岛素给药方法对迅速控制高血糖的差异.方法:把糖尿病患者分成多次注射(CIT)组和胰岛素泵连续注射(CSII)组,比较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5 d内血糖控制水平、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胰岛素泵连续注射比多次注射能显著控制高血糖,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CSII治疗较CIT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并减少低血糖发生.

    作者:楼雪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与不良生育史的探讨

    染色体结构异常是反复流产、死胎、畸形儿的重要原因,通常以易位染色体多见,倒位染色体报道较少,尤其对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争议较多.本文将我室630例检查中,查出5例9号染色体倒位异常核型分析及其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叶庆娟;莫清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胆囊癌组织中p53基因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胆囊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43例胆囊癌标本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有23例胆囊癌组织p53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53.49%.结论:p53基因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黄纳新;官成浓;郑朝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瘫临床表现为胃潴留,而无明显腹痛,大多数肛门排气正常.消化道造影可见胃蠕动差,胃镜检查吻合口通畅,12例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胃瘫确诊后可行保守治疗治愈,而不需再次手术治疗.

    作者:郑辉琴;钟文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妇产科手术导致泌尿系统损伤40例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导致泌尿系统损伤的易发因素及诊治、预防措施.方法:对40例妇产科手术操作所致膀胱、输尿管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对40倒分析发现,妇产科手术原因导致的泌尿系统损伤多发生于子宫全切术(40%),广泛性子宫全切术(50%),次广泛性子宫全切术(5%)和剖宫产术(5%),以输尿管损伤较多见.结论:妇产科手术导致的泌尿系统手术较少见,但并发症严重,严格操作规程,熟练掌握局部解剖关系,是预防妇产科手术导致泌尿系统损伤的关键.

    作者:石硕文;崔线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危重支气管哮喘的机械通气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危重支气管哮喘的机械通气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对符合指征的患者分别予无创性正压通气(NPPV)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采用容量控制性低通气,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呼气末正压(PEEP).结果:15例危重哮喘患者均抢救成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明显改善(P<0.01).结论:控制性低通气、PEEP和PSV的有机结合是抢救危重支气管哮喘安全有效的通气方法.

    作者:龙威;邓星奇;赵燕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阑尾神经纤维瘤1例

    患者女,48岁,自觉右下腹不适3个月伴疼痛2 d,查体:急性面容,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并可触及一约5.5 cm×3.0 cm×0.5 cm大小肿块,质韧,界清.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0×109/L,中性粒细胞0.9.心电图、X线胸片均未见异常.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是否双阑尾?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回盲部有一实性肿块大小约6.5 cm×3.3 cm×0.8 cm,与周围脂肪略有粘连;手术切除肿块并送病理检查.

    作者:杨安强;高志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胃镜诊断滑动型食管裂孔疝

    目的:探讨胃镜对滑动型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胃镜下诊断为滑动型食管裂孔疝的患者,进行X线确诊,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7843例胃镜检查中,胃镜下诊断为滑动型食管裂孔疝者94例,经X线造影确诊者88例,诊断符合率94.8%.88例中合并反流性食管炎者84例,占95.5%.结论:胃镜对滑动型食管裂孔疝有一定诊断价值,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除外食管裂孔疝的存在.

    作者:王成文;赵艳;金松杰;刘永革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莫沙比利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20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莫沙比利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200例60岁以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成莫沙比利、胃复安、安慰剂3组进行4周的治疗和对照研究,观察3组病人用药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莫沙比利组治疗前后病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明显改善,与安慰剂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停药4~8周后,莫沙比利组与胃复安组比较复发率低(P<0.05).结论:莫沙比利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肯定,复发率低,副作用少.

    作者:徐丽姝;麦韵萍;张瑛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早期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O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116例AMI患者,溶栓再通组36例,未通组16例,非溶栓组64例,比较3组QTd.结果:溶栓再通组OTd值明显减少,未通组及非溶栓组QTd值增大,且后两组QTd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QTd增大者发生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比率增大.结论:溶栓再通后AMI患者QTd值明显降低,同时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

    作者:唐志群;吴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硫酸镁治疗产时胎儿窘迫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产时胎儿窘迫临床效果,提高优生优育率.方法:对60例诊断为产时胎儿窘迫并准备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病例作为实验组,术前给予硫酸镁治疗;选择60例符合相同条件的病例作为时照组.观察治疗后产妇的宫缩抑制情况、异常胎监图形恢复情况、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pH和术中出血量.结果:用药后宫缩显著抑制(P<0.05);异常胎监图形明显恢复(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脐动脉血p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硫酸镁通过有效抑制宫缩、改善子宫-胎盘血流灌注,对于产时胎儿窘迫者用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珮瑜;郭洁斐;张玉琼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黄芪、牛磺酸抗病毒作用的定量PCR比较

    目的:研究黄芪、牛磺酸对鼠心肌炎模型心肌及血中病毒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黄芪治疗组,牛磺酸治疗组及非治疗病毒感染对照组.运用定量PCR方法检测肠病毒RNA含量.结果:黄芪和牛磺酸减少了柯萨奇B3病毒感染所致心肌炎BALB/c小鼠的死亡率.黄芪和牛磺酸减少了心肌炎BALB/c小鼠心肌及外周血中肠病毒RNA水平.黄芪、牛磺酸治疗组与非治疗病毒感染组血中肠病毒含量分别为0.71±0.09、0.88±0.09、1.82±0.09,心肌中肠病毒含量分别为0.70±0.07、0.81±0.07、1.73±0.09,前两组与后一组比较,血及心肌中肠病毒含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黄芪、牛磺酸对柯萨奇B3感染所致心肌炎BALB/c小鼠有抗病毒作用.

    作者:封启明;陈瑞珍;鲍伟胜;杨英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普米克令舒与舒喘灵吸人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与0.5%舒喘灵溶液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的疗效.方法:将108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普米克令舒及0.5%舒喘灵溶液吸入,对治疗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缓解喘憋、缩短哮鸣音及咳嗽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天数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及0.5%舒喘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支安全、方便、副作用少,可作为治疗毛支的主要药物.

    作者:戴志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一种新的猪胰肾联合移植术式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胰液肠引流式小型猪胰肾整块联合移植模型,探讨胰肾联合移植(SPKT)的佳术式及早期并发症.方法:7头供体猪分别进行胰、脾、部分十二指肠、肾、输尿管多器官联合整块切取,将其脾动、静脉分别与左肾动、静脉行端端吻合,切除右肾及脾.将移植物的腹主动脉、门静脉与7头受体猪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供体十二指肠侧壁与受体上段空肠行侧侧吻合,输尿管置管外引流.结果:7头受体顺利完成胰肾联合移植术,术后移植物平均存活(3.9±1.2)d,存活期胰肾功能基本正常.本动物模型未发现胰液肠引流术式常见的早期并发症.结论:猪胰液肠引流式胰肾整块联合移植模型建立成功.该术式受体创伤小,改良的肠胰液外分泌引流简单有效.

    作者:任小刚;岳中瑾;秦大山;孙以方;钟甘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肩锁钩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

    目的:探讨肩锁钩钢板在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肩锁钩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18例,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8.5个月.结果:骨折全部愈合,肩关节活动度良好,无其他并发症.结论:肩锁钩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确切,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刚;卜海富;华兴一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

    目的:观察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人胃癌细胞株的作用.方法:用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与人胃癌细胞株共同温育一定时间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检测细胞DNA含量的分布,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能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抑制端粒酶活性,在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膜起泡、染色质固缩、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电泳呈凋亡特征性Ladder带;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在G1期前出现亚2倍体凋亡峰:端粒酶活性抑制.结论: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抑制端粒酶活性,抑制端合成,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许兰涛;唐承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游泳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观察游泳对新生儿体格及行为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5例顺产新生儿随机分为游泳组32例和对照组(沐浴组)33例,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出生、出院时的体重,并对新生儿进行20项行为神经测定.结果:游泳组新生儿的体重增长及行为神经发育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游泳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曼华;谢朝琴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普米克令舒和喘乐宁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人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普米克令舒和喘乐宁雾化溶液联合应用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对15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进行普米克舒1 mg加0.5%喘乐宁0.75 mL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另18例用地塞米松0.25~0.5 mg/kg静滴加0.5%喘乐宁0.75 mL吸入治疗,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0%和77.8%,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和喘乐宁溶液与静滴地塞米松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喘乐宁溶液疗效相同.

    作者:叶国华;黎蕙章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改良下睑袋整形术98例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下睑袋整形新术式.方法:对传统术式做三点改进,一是在切口颞侧行扇形皮下锐性分离,使鱼尾纹处皮肤呈游离状态;二是V形切除部分眼轮匝肌,并将其向外上悬吊缝合于眶外骨膜上,使眼轮匝肌紧缩和向外上方移位;三是切除外眦部多余的皮肤.结果:98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效果均满意.93例下睑皮肤及眼轮匝肌松弛完全恢复,外观良好,2例下睑皮肤仍有松弛,3例仍有眶脂轻度膨出,但外观均明显改善.外眦部鱼尾纹80例明显减少,18例稍减少,无一例增多,原有5例下睑松弛未见加重,原下睑外翻者略有改善.结论:改良术式手术效果优于传统术式,值得参考应用.

    作者:张劲松;李长根;方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