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鸥;王全明;钱晓
目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病人中普遍存在氧化应激状态,而氧化应激是慢性肾衰病人心血管病高发生率的重要原因.本文研究不同阶段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变化.方法:测定110例慢性肾衰患者血清MDA、GSHPx的变化.结果:慢性肾衰患者血清MDA随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而升高,GSHPx水平随GFR下降而下降,而且各阶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清MDA、GSHPx的变化是反映慢性肾功能不全程度的较好指标,并可能对预测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有帮助.
作者:武强;刘郑荣 刊期: 2004年第10期
20世纪90年代,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研究的深入,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在基因水平上得以阐明,从而导致基因治疗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的完成,各种有关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日趋完善,使得基因治疗成为生物学和临床科学领域里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并为人类带来了全新的医学概念和手段.截至2001年2月,世界范围内已有532个临床方案被实施,累计3436人接受了基因转移试验[1].
作者:王弘;郑文岭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并评价联合疗法治疗肛周尖锐湿疣临床效果.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先行醋酸白试验,观察组采用微波组织凝固(MTC)后联合CO2激光治疗皮损;对照组予单纯CO2激光治疗;两组患者术后配合干扰素肌肉注射,分别对两组手术用时、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不同联合疗法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疗法中,微波组织凝固联合CO2激光是目前治疗肛周尖锐湿疣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志灵;牟宽厚;赵恩兵;刘彤;张小莲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经皮穿刺技术穿刺股动脉介入检查和治疗已成为目前常用的一种临床操作技术.但术后易出现穿刺点出血和局部血肿并发症,据文献报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3%~5%[1],69%的出血并发症位于股动脉穿刺部位[2].为防止出血、血肿形成,穿刺点需加压包扎,砂袋持续压迫8h,术后常规平卧位并术侧肢体制动24h、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需平卧位卧床48 h,术侧肢体制动24 h[3],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为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嘱患者多饮水,又加重卧位性排尿困难及尿潴留[4].目前用于股动脉穿刺部位闭合的方法很多[5],其中许多方法虽然使用了多种器材使动脉穿刺口闭合,但其可能增加手术费用,此外,应用这些器材并不舒适,有可能引起下肢远端动脉栓塞和缺血[2].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股动脉介入术后压迫止血固定器(以下简称固定器,专利号03259280.9),既考虑到患者的身心感受,减少患者的痛苦,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同时,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临床应用86例,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万淑红;岑爱萍;刘平;陆生兰;祁静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成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术后中长期随访分析.方法:全组131例病人,年龄15~52岁,平均(38.6±9.6)岁.PDA窄部位直径2~12 mm,平均(7.5±2.8)mm;术后128例患者(随访率为97.7%)完成随访25~72个月,平均(40.7±8.1)个月,中位数44.7个月.术前、术后第1天及2004年4月间常规行大小便常规和血生化及心脏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所有病人手术成功,128例随访患者中10例(7.8%)术后1 d存在微量残余分流.其中3例(2.3%)术后1 d轻度溶血,术后3 d恢复正常.随访中所有病人健在.未发现残余分流、溶血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径从(47.3±9.9)mm变为(41±5.4)mm(P<0.01);收缩末径从(36.2±6.1)mm变为(29.7±3.7)mm(P<0.01);肺动脉收缩压从(40.1±3.9)mmHg变为(22.4±2.1)mmHg(P<0.01).结论: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成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是安全的,可行的.
作者:黄文晖;黄奕高;黄涛;黄新胜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本文收集和整理作者1999年6月至2002年6月在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和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在广州铁路中心医院用改良前后外侧切口行开胸手术病人治疗资料并对如何减轻开胸术后胸痛进行讨论.
作者:王素宁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梗阻性大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我院2001年7月至今先后诊治梗阻性大肠癌27例,对其中25例一期切除吻合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进行回顾研究.结果:本组27例梗阻性大肠癌病例,右半结肠13例,左半结肠14例,一期切除吻合25例,无手术死亡.肿瘤一期根治切除25例,仅有1例出现吻合口瘘,常见的并发症有切口感染、脂肪液化,术后严重腹泻、低钾血症等,经相应治疗后痊愈.结论: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虽可能出现切口等较多并发症,但只要认真对待,严格掌握适应证,处理得当,避免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仍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戴观荣;王俊;邓鉴文;张玉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对于诊治子宫内膜息肉必要性.方法:采用宫腔镜检查子宫异常出血,施行宫腔镜检查者共154例,其中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7例,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154例子宫异常出血中,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7例,占24.0%,经病理证实有29例,占18.8%,符合率达80%.结论:宫腔镜检查有助于提高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叶璐;冯亦军;李华仁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肾移植手术时,异丙酚或咪唑安定持续输注镇静的效果及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行肾移植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异丙酚组(P组)、咪唑安定组(M组),每组各25例.两组病人均行腰硬联合麻醉;切皮前10 min,P组静注异丙酚1.0 mg/kg诱导,然后微泵持续注射,调整用药量(2~5 mg·kg-1·h-1)使Ramsay氏镇静分级标准维持在Ⅴ级;M组Midazola 0.05 mg/kg镇静诱导,调整用药量(0.04~0.1 mg·kg-1·h-1)维持Ramsay氏分级Ⅴ级.连续监测SpO2,ECG,PetCO2;记录麻醉前、切皮后5 min、肾动脉开放前桡动脉MBP;记录上呼吸道梗阻事件、停药后苏醒时间、苏醒后再入睡事件.结果:P、M两组病人经镇静后均入睡,P组苏醒质量优于M组;P组上呼吸道梗阻事件较M组为低;P、M组肾动脉开放前、后的桡动脉MBP较对照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肾移植手术时,异丙酚持续输注镇静效果理想,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轻微,可控性良好.
作者:张双全;詹鸿;苏志源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雾化吸入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通过雾化吸入可以直接进行抗炎、解痉、稀释痰液及扩张支气管等治疗,因而是临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常规的超声雾化治疗时往往会影响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如胸闷、憋气等,有时不得不中断治疗.本科自去年开始运用氧气驱动雾化面罩治疗COPD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且避免了超声雾化吸入引起的不良反应,现以万托林雾化吸入为例,报告如下.
作者:葛新华;腾鸿;李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月经过多患者采用频率9.2 GHz功率30 W的微波行子宫内膜去除(MEA)治疗后月经状况的变化.方法:收集2001年12月至2003年1月在我院行微波MEA治疗的月经过多患者44例的病例资料,随诊6~12个月.结果:(1):术后经期(均值2.6±0.49 d)明显较术前(均值14.2±1.08 d)缩短,比较P<0.001;术后经量(均值3.2±0.51块)明显较术前经量(均值46.3±2.42块)减少,比较P<0.001.(2):术后闭经率为31.4%,点状出血率31.4%,月经变为少经量月经周期者占25.7%.结论:MEA可明显减少月经过多患者经量,缩短经期,从而明显改善月经状况.术后患者的月经状况可能是闭经、点状出血或少经量的月经周期.
作者:陈玉清;姚书忠;谢洪哲;陈淑琴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抢救后严重组织水肿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产后大出血抢救后严重组织水肿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严重组织水肿的原因为:休克、严重贫血;输入电解质及糖水偏多而胶体、血液制品不足;妊高征患者固有的水钠潴留;失血、手术应激所致的保钠、保水激素的分泌.结论:及时补液、适时输血,合理的晶、胶、血比例,对妊高征患者适当的液体限量以及简洁、有效的止血方法是避免严重水肿值得参考的方法.
作者:谭文;万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休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不论何种类型的休克抢救的首要措施是尽快地建立一条通畅的静脉通路,以便及时地输血、补液和应用药物.因此,能否尽快地建立一条通畅的静脉通路就成为决定病人能否抢救成功的首要因素.1998-2002年间,作者在抢救休克病人时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秀强;杨敏;周国胜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986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为残端出血(16.4%),尿路感染(7.81%),腹部切口愈合不良(2.33%)和下肢深部静脉血栓(1.22%).远期并发症为性功能下降,围绝经期症状,心血管系统疾患和残留卵巢综合征.结论:行全子宫切除术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对各种近远期并发症,应高度重视,积极治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郭小荣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Fas(sFas)水平的变化与乙肝后相关性肝硬化、肝癌的关系.方法:对20例肝炎、28例HBV相关性肝硬化及20例肝癌患者血清sFas、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进行检测,同时对其中43例慢性乙肝和肝硬化患者进行HBV-DNA的定量检测.结果:HBV相关性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sFas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并且其结果与肝纤维化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sFas水平与HBV-DNA复制程度无显著关系.结论:乙肝后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进程可能与血清sFas水平密切相关,而与血浆中HBV复制程度无显著关系.
作者:林向阳;吴娅娅;陶志华;陈晓东;沈关心;吴健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肺炎的治疗经验,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3年来18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发生CMV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主要依据发热、间质性肺炎、外周血CMV抗原血症试验阳性.给予患者积极的抗病毒治疗,适当减少免疫抑制药用量,积极进行全身支持疗法,及时采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18例患者中14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77.8%,治疗后外周血CMV抗原检测全部转为阴性,3例因呼吸衰竭死亡,1例未愈自动出院死亡.结论:CMV肺炎应采取以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
作者:徐战平;杨浣情;刘久敏;罗耀雄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科共收治SLE病人882例.我们对这些病人采用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措施,密切配合各项诊疗措施的实施,达到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日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柱英;陈秀珍;林有坤;蒙若兰;代红梅;陈国莲;张振玲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通过对49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诊治过程中的经验.结果:创伤性膈疝早期易误诊漏诊;及时诊断和积极的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临床工作中需要提高对创伤性膈疝的认识,及时正确诊治可使患者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作者:江晨;邵性兴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评估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的安全性.方法:利用动态心电图及心肌酶监测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前与治疗中心率变异性改变、24 h平均心率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心肌酶的浓度变化.结果:15例神经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中与治疗前的心率变异SDNN、rMS-DD、PNN50指标经统计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4 h平均心率经统计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室性心律失常统计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缓慢静脉给药)同时配合补钾治疗是相对安全的.
作者:徐劲;齐治平;张永葆;张弛;祝善尧;马慧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建立同种异体皮皮库为及时救治大面积深度烧伤提供有效的生物敷料.方法:利用自愿捐赠健康的尸体皮制备成中厚皮片经处理后低温保存备用.使用前快速解冻,在异体皮的真皮面上均匀放置自体微粒后,将其覆盖在切痂后的创面上固定加压包扎.结果:临床试用35例116个部位,痊愈100个部位;失败5个部位,有效率95.2%,死亡3例未做统计.使用中未产生不良反应.结论:异体皮作为生物敷料优于异种皮,对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及时救治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可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万里;廖旭锋;周雪;刘玉生;陈晓武;黄静;尹敬光;温淑华 刊期: 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