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中的氧化应激现象观察

武强;刘郑荣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 丙二醛,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氧化应激
摘要:目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病人中普遍存在氧化应激状态,而氧化应激是慢性肾衰病人心血管病高发生率的重要原因.本文研究不同阶段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变化.方法:测定110例慢性肾衰患者血清MDA、GSHPx的变化.结果:慢性肾衰患者血清MDA随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而升高,GSHPx水平随GFR下降而下降,而且各阶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清MDA、GSHPx的变化是反映慢性肾功能不全程度的较好指标,并可能对预测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有帮助.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因治疗发展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研究的深入,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在基因水平上得以阐明,从而导致基因治疗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的完成,各种有关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日趋完善,使得基因治疗成为生物学和临床科学领域里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并为人类带来了全新的医学概念和手段.截至2001年2月,世界范围内已有532个临床方案被实施,累计3436人接受了基因转移试验[1].

    作者:王弘;郑文岭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坐骨结节滑囊炎的超声诊断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软组织疾病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收集了11例经手术证实为坐骨结节滑囊炎的病例,分析其超声影像特点,以便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忠华;孙忠尧;刘琳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派瑞松治疗3种皮肤病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0年6月开始用硝酸益康唑/曲安奈德霜(商品名:派瑞松霜、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湿疹、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3种皮肤病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古丽巴哈尔;布海丽且木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细胞凋亡与肾脏疾病

    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不但依赖细胞增殖和分化,也依赖于细胞凋亡.凋亡与增殖是调控细胞数目稳态作用相反的一对机制,破坏他们之间的平衡就会导致机体的细胞数目异常增多或减少,从而导致疾病发生.在肾脏发育和各种肾脏疾病包括各种肾小球肾炎、梗阻性肾病、肾小管损伤及其修复、肾囊肿、肾脏缺血再灌注及移植肾排斥反应中均发现有细胞凋亡的发生,细胞凋亡影响着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作者:王琼书;杜鹃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食管破裂2例报告

    食管破裂临床上极少见,我院于1998年10月至2003年10月遇到2例,报告如下.

    作者:鲍俊初;朱培祯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腺苷及腺苷受体与脑缺血耐受

    1990年Kitagawa等[1]在沙土鼠脑缺血的实验研究中发现缺血预处理有神经保护作用,预先给予沙土鼠2 min×2次短暂缺血预处理,可以防止再次严重缺血所导致的神经元损伤.这种脑缺血预处理诱导脑组织对随后的脑缺血性损伤产生迟发性的抵抗能力的现象又称为脑缺血耐受.但它的神经保护机制至今仍不明确,很多实验结果相互矛盾,目前有腺苷学说、热休克蛋白(HSP)学说、即刻早期基因(IEG)学说、凋亡相关基因学说、钙离子学说等较为普遍,其中腺苷与脑缺血耐受之间关系研究多,本文就近年来腺苷及其受体在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朱泽湘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医用舒氧灵50例使用观察和体会

    2003年1月至2003年6月,我科住院病人采用舒氧灵氧疗法治疗组织器官缺氧所致的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莫丽娟;张震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自发性血气胸13例误诊分析

    自发性血气胸的表现与气胸类似,极易误诊.我院自1991年6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16例,误诊13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马洪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115例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内镜下的高频电凝切除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15例结肠息肉患者用高频电凝切除,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术后情况,息肉是否复发及有无恶变.结果:115例患者经内镜下电凝切除后临床症状缓解,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随访3、6、12个月及1年以后至今,术后息肉复发率依次为:1例、5例、7例、7例,恶变率依次为0例、0例、1例、1例.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临床疗效好,方法简便、安全、创伤小.

    作者:吴培虹;钟亮玉;吴静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减轻开胸术后胸痛的体会

    本文收集和整理作者1999年6月至2002年6月在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和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在广州铁路中心医院用改良前后外侧切口行开胸手术病人治疗资料并对如何减轻开胸术后胸痛进行讨论.

    作者:王素宁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体转阴后的应用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体转阴后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体转阴后的病人分为两组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30例接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组),30例进行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Ⅱ组).结果:CSⅡ组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较MSⅡ组更快,达到稳定的目标血糖水平所需时间更短.结论:CSⅡ组比MSⅡ组更快更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体转阴后的血糖水平.

    作者:张静;李万根;麦坤仪;黄伟文;熊玉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注射针头术中支架法输精管吻合术58例

    我院从1986年以来对58例男性绝育术后需再育或并发症需再通者,采用7号注射针头术中支架法施行了输精管吻合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忠太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梗阻性大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梗阻性大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我院2001年7月至今先后诊治梗阻性大肠癌27例,对其中25例一期切除吻合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进行回顾研究.结果:本组27例梗阻性大肠癌病例,右半结肠13例,左半结肠14例,一期切除吻合25例,无手术死亡.肿瘤一期根治切除25例,仅有1例出现吻合口瘘,常见的并发症有切口感染、脂肪液化,术后严重腹泻、低钾血症等,经相应治疗后痊愈.结论: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虽可能出现切口等较多并发症,但只要认真对待,严格掌握适应证,处理得当,避免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仍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戴观荣;王俊;邓鉴文;张玉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整体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科共收治SLE病人882例.我们对这些病人采用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措施,密切配合各项诊疗措施的实施,达到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日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柱英;陈秀珍;林有坤;蒙若兰;代红梅;陈国莲;张振玲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小针刀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慢性腰肌劳损所致腰背、下肢疼痛是疼痛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对其治疗包括适当的休息、应用止痛药,明确压痛点可作局部阻滞、理疗、针灸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我们对长期保守治疗疗效不佳的患者,在局部应用小针刀反复松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于卫;王春晓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SARS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与IgG变化规律

    目的:检测分析SARS患者血清IgG抗体产生情况,研究一种新的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检测方法的实际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基因重组SARS冠状病毒核壳抗原(N)建立间接ELISA法,检测SARS确诊、疑似患者及其他呼吸道疾病患者共378份血清标本中的特异性IgG抗体.结果:以A450值=2.1×200例健康献血员均值作为抗体阳性判断的临界值,IgG的阳性临界值0.239,对160份SARS确诊病人、176份疑似病例和42例对照病例血清IgG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于确诊病例发病1周内,IgG抗体检测阳性率为5.63%,发病第2周,IgG检出阳性率为62.86%,第3周为92.59%.结论:机体产生针对SARS冠状病毒核壳抗原的IgG抗体,在1周后逐渐升高,持续时间长,证明在SARS冠状病毒致病转归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并且可作为SARS检测的重要手段.

    作者:许寅超;郝卫;丘立文;潘玉先;温坤;冯常森;车小燕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高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

    我院自2001年1月到2003年12月采用高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骨折2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在介绍如下.

    作者:张弛;葛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社区老年人不良生活方式干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年化不断上升,老年人生活质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法有多种,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活节奏要有规律,尤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全面均衡适量的营养;适度的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1].本文通过调查发现社区老年人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存在诸多的不良生活方式并对此进行干预.

    作者:郭雅娇;林艳;王荔华;李胜梅;李碧华;陈初英;陈丽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局部注射孕激素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院共收治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报道如下.

    作者:宋春蕾;任秀冬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垂体窝内脊索瘤误诊为垂体瘤1例

    患者,男,46岁,因双眼视物模糊、轻度头晕1个月入院.无头痛及内分泌症状.查体:右眼视力1.2,左眼1.0,左眼外斜10°,双眼颞上视野缺损.颅脑CT提示鞍区占位,骨质正常.MRI提示肿物位于垂体窝内,内部信号不均,边界清楚,不均匀增强.未见钙化及正常垂体信号.肿物向上突出.术中发现肿瘤血供异常丰富,肿物内有大量血窦样物,质地坚韧,且有钙化斑块.术后病理:脊索瘤伴出血纤维化.

    作者:于永;张保中;陈火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