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文波;施诚仁;潘伟华;王捍平;余世耀;沈涤华
2003年1月至2003年6月,我科住院病人采用舒氧灵氧疗法治疗组织器官缺氧所致的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莫丽娟;张震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患者女,67岁,间断左上腹疼痛30 d入院.活动时疼痛加重,改变体位偶可缓解,无恶心、呕吐,无腹泻,不伴发热.当地予抗生素治疗无效.检查:超声及CT提示脾脏占位,既往无结核及肝炎病史.T 36.4℃,P 80次/min,R 20次/min,BP 18/10 kPa.正力型体质,心肺检查无异常,腹无膨隆,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可触及5 cm×5 cm肿块,不活动.胸片无异常.行剖腹术,腹腔内有中等量腹水,淡红色,腹腔内布满粟粒样结节,脾脏肿大,可扪及多个大小不等肿块,被膜完整.切除脾脏,病检为脾结核.术后抗痨治疗,1年随访效果良好.
作者:陈信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肺炎的治疗经验,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3年来18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发生CMV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主要依据发热、间质性肺炎、外周血CMV抗原血症试验阳性.给予患者积极的抗病毒治疗,适当减少免疫抑制药用量,积极进行全身支持疗法,及时采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18例患者中14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77.8%,治疗后外周血CMV抗原检测全部转为阴性,3例因呼吸衰竭死亡,1例未愈自动出院死亡.结论:CMV肺炎应采取以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
作者:徐战平;杨浣情;刘久敏;罗耀雄 刊期: 2004年第10期
TS-1是一种新型的口服fluoropyrimidine抗癌药,该药为复合制剂,其成分包括:FT(口服fluoropyrimidine制剂,tegafur),CDHP(5-氯-2,4-dihydroxypyridine,DPD阻滞剂,其较UFT中的尿嘧啶的功效高200倍),OXO(ORTC阻滞剂,主要于胃肠道),三者的摩尔比例分别为1∶0.4∶1.动物实验表明在给予一定剂量的S-1后的16 d肿瘤消失,在以后至少3个月内肿瘤没有复发.TS-1的副作用较轻,主要有口炎、脱发和体重减轻.临床试验是在进展期和复发的胃癌患者中试用TS-1.一般应用4个周期,每个周期为4周,bid连续口服,间歇期为2周.总有效率是44.6%(45/101),平均生存时间(MST)是224 d.
作者:蔡嵘;任刚;李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围术期处理的临床意义.方法:17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人,其中破入右室14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破入右房1例,破入左房1例,破入左室1例;其中有3例心衰和5例肺动脉高压,在急诊和亚急诊条件下、静吸复合麻醉与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心内修补术.结果:术前病人间断低流量吸氧,心衰病人静脉输入强心、利尿剂,肺动脉高压病人静脉输入硝普钠减轻心脏负担.麻醉诱导力求平稳,心衰病人用吗啡作为术前用药.手术中7例小缺损直接缝合,10例用涤纶片补片修补,术后恢复很快,均在短期内出院.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围术期处理的关键在于术前控制心衰和肺动脉高压,麻醉诱导平稳,为手术成功创造条件.
作者:隋波;李茂源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我科于2000年6月开始用硝酸益康唑/曲安奈德霜(商品名:派瑞松霜、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湿疹、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3种皮肤病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古丽巴哈尔;布海丽且木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软组织疾病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收集了11例经手术证实为坐骨结节滑囊炎的病例,分析其超声影像特点,以便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忠华;孙忠尧;刘琳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986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为残端出血(16.4%),尿路感染(7.81%),腹部切口愈合不良(2.33%)和下肢深部静脉血栓(1.22%).远期并发症为性功能下降,围绝经期症状,心血管系统疾患和残留卵巢综合征.结论:行全子宫切除术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对各种近远期并发症,应高度重视,积极治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郭小荣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时相蛋白(α1-AG、CP)及细胞因子(IL-6、TNF-α)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化学发光法测定91例糖尿病(DM)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急性时相蛋白α1酸性糖蛋白(α1-AG)、铜兰蛋白(CP)的含量,并用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DM患者血清中IL-6、TNF-α水平及α1-AG、C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DM并发症组其含量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P<0.01或P<0.05).结论:细胞因子IL-6、TNF-α及急性时相蛋白α1-AG、CP对DM及DM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尹正;崔连东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是ICU内发生高患病率及高死亡率的重要病因,在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医院,MRSA菌株都属于医院获得性,占临床总分离菌株的29%~35%[1],在欧洲,1992年的研究表明,所有ICU获得性金葡菌感染中,MRSA占57%[2].可见,MRSA在ICU的危害是极大的,本文主要探讨ICU MRSA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危险因素以及控制方法,为有效降低MRSA的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赖晓全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我院从1986年以来对58例男性绝育术后需再育或并发症需再通者,采用7号注射针头术中支架法施行了输精管吻合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忠太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Fas(sFas)水平的变化与乙肝后相关性肝硬化、肝癌的关系.方法:对20例肝炎、28例HBV相关性肝硬化及20例肝癌患者血清sFas、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进行检测,同时对其中43例慢性乙肝和肝硬化患者进行HBV-DNA的定量检测.结果:HBV相关性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sFas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并且其结果与肝纤维化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sFas水平与HBV-DNA复制程度无显著关系.结论:乙肝后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进程可能与血清sFas水平密切相关,而与血浆中HBV复制程度无显著关系.
作者:林向阳;吴娅娅;陶志华;陈晓东;沈关心;吴健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并评价联合疗法治疗肛周尖锐湿疣临床效果.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先行醋酸白试验,观察组采用微波组织凝固(MTC)后联合CO2激光治疗皮损;对照组予单纯CO2激光治疗;两组患者术后配合干扰素肌肉注射,分别对两组手术用时、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不同联合疗法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疗法中,微波组织凝固联合CO2激光是目前治疗肛周尖锐湿疣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志灵;牟宽厚;赵恩兵;刘彤;张小莲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成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术后中长期随访分析.方法:全组131例病人,年龄15~52岁,平均(38.6±9.6)岁.PDA窄部位直径2~12 mm,平均(7.5±2.8)mm;术后128例患者(随访率为97.7%)完成随访25~72个月,平均(40.7±8.1)个月,中位数44.7个月.术前、术后第1天及2004年4月间常规行大小便常规和血生化及心脏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所有病人手术成功,128例随访患者中10例(7.8%)术后1 d存在微量残余分流.其中3例(2.3%)术后1 d轻度溶血,术后3 d恢复正常.随访中所有病人健在.未发现残余分流、溶血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径从(47.3±9.9)mm变为(41±5.4)mm(P<0.01);收缩末径从(36.2±6.1)mm变为(29.7±3.7)mm(P<0.01);肺动脉收缩压从(40.1±3.9)mmHg变为(22.4±2.1)mmHg(P<0.01).结论: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成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是安全的,可行的.
作者:黄文晖;黄奕高;黄涛;黄新胜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不但依赖细胞增殖和分化,也依赖于细胞凋亡.凋亡与增殖是调控细胞数目稳态作用相反的一对机制,破坏他们之间的平衡就会导致机体的细胞数目异常增多或减少,从而导致疾病发生.在肾脏发育和各种肾脏疾病包括各种肾小球肾炎、梗阻性肾病、肾小管损伤及其修复、肾囊肿、肾脏缺血再灌注及移植肾排斥反应中均发现有细胞凋亡的发生,细胞凋亡影响着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作者:王琼书;杜鹃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食管破裂临床上极少见,我院于1998年10月至2003年10月遇到2例,报告如下.
作者:鲍俊初;朱培祯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肾移植手术时,异丙酚或咪唑安定持续输注镇静的效果及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行肾移植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异丙酚组(P组)、咪唑安定组(M组),每组各25例.两组病人均行腰硬联合麻醉;切皮前10 min,P组静注异丙酚1.0 mg/kg诱导,然后微泵持续注射,调整用药量(2~5 mg·kg-1·h-1)使Ramsay氏镇静分级标准维持在Ⅴ级;M组Midazola 0.05 mg/kg镇静诱导,调整用药量(0.04~0.1 mg·kg-1·h-1)维持Ramsay氏分级Ⅴ级.连续监测SpO2,ECG,PetCO2;记录麻醉前、切皮后5 min、肾动脉开放前桡动脉MBP;记录上呼吸道梗阻事件、停药后苏醒时间、苏醒后再入睡事件.结果:P、M两组病人经镇静后均入睡,P组苏醒质量优于M组;P组上呼吸道梗阻事件较M组为低;P、M组肾动脉开放前、后的桡动脉MBP较对照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肾移植手术时,异丙酚持续输注镇静效果理想,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轻微,可控性良好.
作者:张双全;詹鸿;苏志源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慢性腰肌劳损所致腰背、下肢疼痛是疼痛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对其治疗包括适当的休息、应用止痛药,明确压痛点可作局部阻滞、理疗、针灸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我们对长期保守治疗疗效不佳的患者,在局部应用小针刀反复松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于卫;王春晓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贴片经电超导透皮给药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294例肺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专用中药贴片经电超导透皮给药治疗,治疗Ⅰ组药贴置于第3、4胸椎棘突两侧(肺俞穴),治疗Ⅱ组药贴置于双侧肩胛下区.结果: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退热、止咳、缓解气促、消除肺部罗音方面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比较各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专用中药贴片经电超导透皮给药治疗小儿肺炎有效、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梁春杰;王薇;黄大鸣;陈鸿莲;卓纯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科共收治SLE病人882例.我们对这些病人采用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措施,密切配合各项诊疗措施的实施,达到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日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柱英;陈秀珍;林有坤;蒙若兰;代红梅;陈国莲;张振玲 刊期: 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