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正;崔连东
TS-1是一种新型的口服fluoropyrimidine抗癌药,该药为复合制剂,其成分包括:FT(口服fluoropyrimidine制剂,tegafur),CDHP(5-氯-2,4-dihydroxypyridine,DPD阻滞剂,其较UFT中的尿嘧啶的功效高200倍),OXO(ORTC阻滞剂,主要于胃肠道),三者的摩尔比例分别为1∶0.4∶1.动物实验表明在给予一定剂量的S-1后的16 d肿瘤消失,在以后至少3个月内肿瘤没有复发.TS-1的副作用较轻,主要有口炎、脱发和体重减轻.临床试验是在进展期和复发的胃癌患者中试用TS-1.一般应用4个周期,每个周期为4周,bid连续口服,间歇期为2周.总有效率是44.6%(45/101),平均生存时间(MST)是224 d.
作者:蔡嵘;任刚;李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986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为残端出血(16.4%),尿路感染(7.81%),腹部切口愈合不良(2.33%)和下肢深部静脉血栓(1.22%).远期并发症为性功能下降,围绝经期症状,心血管系统疾患和残留卵巢综合征.结论:行全子宫切除术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对各种近远期并发症,应高度重视,积极治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郭小荣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建立同种异体皮皮库为及时救治大面积深度烧伤提供有效的生物敷料.方法:利用自愿捐赠健康的尸体皮制备成中厚皮片经处理后低温保存备用.使用前快速解冻,在异体皮的真皮面上均匀放置自体微粒后,将其覆盖在切痂后的创面上固定加压包扎.结果:临床试用35例116个部位,痊愈100个部位;失败5个部位,有效率95.2%,死亡3例未做统计.使用中未产生不良反应.结论:异体皮作为生物敷料优于异种皮,对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及时救治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可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万里;廖旭锋;周雪;刘玉生;陈晓武;黄静;尹敬光;温淑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2例淋巴管瘤自愈与胚胎发生学的关系.方法:收集颈部淋巴管瘤28例及腹部淋巴管瘤12例,观察淋巴管瘤局部解剖,并行长期随访及观察.结果:除2例颈淋巴管瘤获得自愈外,余26例颈部及12例腹部淋巴管瘤无自愈可能,均作外科手术切除.结论:虽然有2例淋巴管瘤淋巴液得到自行分流,但是其余38例淋巴管瘤与周围淋巴系统及静脉系统在解剖上未发现有明显的联系.
作者:严文波;施诚仁;潘伟华;王捍平;余世耀;沈涤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运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83例以咳嗽超过3周为主诉的患儿进行病因、诊断方法及疗效的分析.结果:83例患儿中有81例(97.6%)病因明确,由单一病因引起者占61(73.5%)例,2个病因者有22(26.5%)例.慢性咳嗽4个主要的病因依次为哮喘46(55.4%)例、后鼻滴流综合征31(37.3%)例、支原体感染13(15.7%)例及感染后咳嗽6(7.2%)例.结论: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是哮喘、后鼻滴流综合征、支原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占慢性咳嗽病因的94.1%.病史、咳嗽特征、体检及常规检查及经验治疗对确定咳嗽病因非常有价值.
作者:喻宁芬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患者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TM),血清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及抗心磷脂抗体(AC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86例SLE患者和24例正常人血浆TM和血清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包括P-ANCA和C-ANCA)及抗心磷脂(包括ACL-IgM和ACL-IgG)抗体水平.结果:(1)SLE活动组TM(8.059±2.133)ng/mL水平均高于稳定期组(4.154±0.705)ng/mL和对照组(4.719±0.69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稳定期与对照组TM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2)SLE活动组ANCA(阳性率22%)及ACL(阳性率32%)阳性率高于SLE稳定期ANCA(阳性率13%)和ACL(阳性率24%)及对照组(全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稳定期组ANCA和ACL阳性率与对照组(全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血浆sTM、血清ANCA及ACL水平与SLE活动性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作为判断活动性及治疗效果的指标,有提示伴血管性病变的作用.
作者:刘敏;王小妹;廖慧芳;曾智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去骨瓣减压手术的10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例,总结其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随访的预后情况.结果:死亡16例,病死率16%,死亡原因主要为各种难治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等,其中年龄超过70岁者13人,达60%.住院时间:20~180 d,平均50 d,老年人大部分超过60 d.随访1~5年,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者35例,轻残生活需照顾者38例,重残11例,死亡16例.结论: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关键是强有力的控制继发的脑水肿以及随之而来的急性颅内压增高,去骨瓣减压术是解决这个关键性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应尽早施行,可大大降低病死率,但对于年龄过大的患者手术应特别慎重.
作者:李天栋;李建亭;白红民;王国良;蒋晓星;王玉宝;王伟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年化不断上升,老年人生活质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法有多种,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活节奏要有规律,尤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全面均衡适量的营养;适度的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1].本文通过调查发现社区老年人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存在诸多的不良生活方式并对此进行干预.
作者:郭雅娇;林艳;王荔华;李胜梅;李碧华;陈初英;陈丽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我院自2001年1月到2003年12月采用高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骨折2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在介绍如下.
作者:张弛;葛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1990年Kitagawa等[1]在沙土鼠脑缺血的实验研究中发现缺血预处理有神经保护作用,预先给予沙土鼠2 min×2次短暂缺血预处理,可以防止再次严重缺血所导致的神经元损伤.这种脑缺血预处理诱导脑组织对随后的脑缺血性损伤产生迟发性的抵抗能力的现象又称为脑缺血耐受.但它的神经保护机制至今仍不明确,很多实验结果相互矛盾,目前有腺苷学说、热休克蛋白(HSP)学说、即刻早期基因(IEG)学说、凋亡相关基因学说、钙离子学说等较为普遍,其中腺苷与脑缺血耐受之间关系研究多,本文就近年来腺苷及其受体在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朱泽湘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对于诊治子宫内膜息肉必要性.方法:采用宫腔镜检查子宫异常出血,施行宫腔镜检查者共154例,其中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7例,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154例子宫异常出血中,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7例,占24.0%,经病理证实有29例,占18.8%,符合率达80%.结论:宫腔镜检查有助于提高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叶璐;冯亦军;李华仁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醋酸棉酚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方法:将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试验组38例,每天服用米非司酮12.5 mg加复方醋酸棉酚片20 mg;对照组34例,每天仅服用米非司酮12.5 mg.从月经第1~3天开始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行B超测定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体积;检查血红蛋白、肝肾功及血钾.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痛经和下腹坠痛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消失,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子宫平均体积的缩小在实验组为41.5%,对照组为25.3%(P<0.01),大肌瘤平均体积的缩小为61.3%,对照组为45.9%(P<0.01),以肌瘤缩小33.3%以上为有效标准,实验组有29例,占76.3%,对照组有20例,占58.8%(P<0.05).未见明显毒副作用,未发现低血钾病例.结论:米非司酮配伍醋酸棉酚较单纯应用米非司酮或醋酸棉酚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更为有效.
作者:杨华光;蒋玉惠;尹国武;李东红;丁迎春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迁延性小剂量受照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及与受照剂量及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受192 Ir小剂量(0.01~0.63 Gy)迁延性(30~60 d)照射人员受照后1个月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受照组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染色体畸变率与受照剂量及时间相关.结论:反复迁延性小剂量192Ir照射可导致受照人员的机体近期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加.远期改变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肖扬;李颂文;蒋祖军;胡文魁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急症之一,但并发尿崩症者临床少见,易被忽视或误诊.为探讨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现将我院2002-2003年收治2例报道并分析如下.
作者:耿蔷;肖小敏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30例颅内室管膜瘤的CT、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颅内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肿瘤发生脑室系统15例,大脑半球7例,鞍区3例,桥小脑角区、小脑半球及小脑蚓部各2例.除2例小脑半球肿瘤显示完整边界外,绝大多数肿瘤边缘不整.12例肿瘤表现跨越脑室或沿蛛网膜下腔蔓延生长.CT平扫肿瘤呈稍高密度(10/18)或等密度(8/18),偶见钙化(3/18);增强后肿瘤呈显著(9/11)或中等程度强化(2/11).MRI平扫T1 WI肿瘤呈等信号(11/15)或稍低信号(4/15),T2WI呈稍高信号(15/15);增强后呈显著(9/13)或中等程度强化(4/13).大脑半球室管膜瘤囊变率高,且瘤周水肿显著(7/7).结论:30例颅内室管膜瘤的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MRI检查对颅内室管膜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贾洪顺;陈燕春 刊期: 2004年第10期
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院共收治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报道如下.
作者:宋春蕾;任秀冬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食管破裂临床上极少见,我院于1998年10月至2003年10月遇到2例,报告如下.
作者:鲍俊初;朱培祯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休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不论何种类型的休克抢救的首要措施是尽快地建立一条通畅的静脉通路,以便及时地输血、补液和应用药物.因此,能否尽快地建立一条通畅的静脉通路就成为决定病人能否抢救成功的首要因素.1998-2002年间,作者在抢救休克病人时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秀强;杨敏;周国胜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不但依赖细胞增殖和分化,也依赖于细胞凋亡.凋亡与增殖是调控细胞数目稳态作用相反的一对机制,破坏他们之间的平衡就会导致机体的细胞数目异常增多或减少,从而导致疾病发生.在肾脏发育和各种肾脏疾病包括各种肾小球肾炎、梗阻性肾病、肾小管损伤及其修复、肾囊肿、肾脏缺血再灌注及移植肾排斥反应中均发现有细胞凋亡的发生,细胞凋亡影响着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作者:王琼书;杜鹃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是ICU内发生高患病率及高死亡率的重要病因,在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医院,MRSA菌株都属于医院获得性,占临床总分离菌株的29%~35%[1],在欧洲,1992年的研究表明,所有ICU获得性金葡菌感染中,MRSA占57%[2].可见,MRSA在ICU的危害是极大的,本文主要探讨ICU MRSA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危险因素以及控制方法,为有效降低MRSA的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赖晓全 刊期: 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