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侧翻揭术在鼻咽部复发癌治疗中的应用

陈伟雄;王跃建;李凤萍;朱肇峰

关键词:鼻咽肿瘤, 肿瘤复发, 局部
摘要:目的:探讨鼻咽复发癌挽救性手术的新进路.方法:对2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患者采用鼻侧翻揭进路切除鼻咽复发癌.结果:该进路能够充分暴露鼻咽腔及双侧鼻腔、患侧上颌窦,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伤口Ⅰ期愈合,面容无明显畸形,口腔功能不受影响.术后分别随访12和15个月未见复发.结论:鼻侧翻揭进路暴露术野清晰,能将鼻咽及扩展至鼻腔、筛窦的癌瘤根治性切除;该进路也可用于其它鼻咽或鼻腔肿瘤的手术治疗.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易蒙停在治疗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独特作用

    目的:评价易蒙停在治疗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经病原学确诊的轮状病毒性肠炎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易蒙停0.1 mg/kg,3次/d,对照组不用任何止泻剂,两组均予以口服补液,中度以上脱水患儿给予静脉补液.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脱水纠正时间、总病程、心肌损害率和肠道菌群失调率.结果:治疗组应用易蒙停后治疗显效率6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并能显著缩短脱水纠正时间和总病程,分别由平均4.66 d和8.74 d减短为2.65 d及4.54 d,同时心肌损害和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均由对照组的30%和55%降至治疗组的10%和17.5%.结论: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在一定范围内应用易蒙停是安全有效的,不仅可以显著提高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效果、减少心肌损害率,还能缩短脱水纠正时间及总病程,并降低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

    作者:唐沂;文飞球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口腔技工所的监督管理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口腔医院或诊所都基本上已撤消了设在本院的口腔技工室,纷纷将口腔修复体工作委托给专业性的口腔技工所加工制作.

    作者:刘伟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

    目的:评价Ⅲ期中央型肺癌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对32例Ⅲ期中央型肺癌行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根治手术.结果:28例手术切除,4例为探查.本组无手术死亡,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5%.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3%、33.3%、23.3%.其中2例生存超过7年,有22例死于肺癌转移.结论:对Ⅲ期中央型肺癌行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根治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作者:黄健;王茂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侧脑室肿瘤18例临床诊治经验

    侧脑室肿瘤的临床发病率较低,在CT、MRI临床应用以前,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我院自1998年9月~2002年8月共收治侧脑室肿瘤18例,现将诊治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张代龙;刘灵慧;陈善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的近期疗效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效果.方法:1999年4月~2002年2月采用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102例,肿瘤体积(GTV)为30~1 562.22 cm3,计划靶体积(PTV)为62~1 702.64 cm3,根据肿瘤体积设计1~3个靶点,每个靶点分4~6个角度立体照射,用加速器8 MV-X线治疗,每次DT4~6 Gv,隔天1次,每周3次,总剂量平均50.22 Gy(32.2~57.6 Gy).结果:放疗后2个月内复查,81例肿瘤体积缩小,92例肿瘤密度减低,21例肿瘤体积无明显变化.放疗后AFP水平(620±90)μg/L,较放疗前(1 400±125)μg/L显著下降(P<0.01).放疗引起的副作用可以耐受,而肝功能明显好转(P<0.01),Kamofsky氏评分明显提高(P<0.01).结论:对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行3DCRT的近期疗效确切,可以改善全身情况,治疗副反应可耐受,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梁振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与病理

    肾病综合征(NS)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国外报道16岁以下人群中约2/10万~7/10万.国内多省市统计资料显示:本症1982年在儿内科住院泌尿系统疾病患儿中约占21%(其中初发病例58.9%),至1992年为31%,似有增多趋势.

    作者:姚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心房粘液瘤并发脑梗塞1例

    患者女,34岁.因言语不清,行走不稳6 d于2002年2月17日入院.患者于6天前早晨起床时突然眩晕、恶心、言语不清、行走不稳.

    作者:陆逸仙;董俭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康复治疗在1例儿童上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中的作用

    急诊皮瓣移植手术是一项精细和复杂的工作,是创伤外科知识和技术的综合利用.

    作者:林立;林昂如;罗令;陈国奋;顾立强;武钢;裴国献;龙树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胸骨上段正中小切口胸腺切除术4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胸骨上段正中小切口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年1~12月,4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经胸骨上段正中小切口行胸腺切除术.结果:本组病例没有发生与小切口相关的并发症.皮肤切口长度6~8cm,平均6.7cm.4例患者(8.9%)症状完全缓解,28例患者(62.2%)症状明显缓解,7例患者(15.6%)症状轻度缓解,仅6例患者(13.3%)症状无改善.结论:胸骨上段正中小切口胸腺切除术是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微创,美观且有利于维持术后胸廓稳定性.

    作者:王怀斌;王永忠;孙耀光;严伟忠;甄文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蝶窦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提高对蝶窦炎症性疾病及占位病变的认识.方法:对8例蝶窦病变(蝶窦炎4例,蝶窦黏液囊肿3例,低分化癌1例)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其中7例在鼻窦内窥镜下手术,1例鼻外切开肿物摘除.结果:8例术后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确诊后到外院放疗,1例术后1个月引流口堵塞,再次住院手术.结论:CT与MRI检查对蝶窦病变诊断和治疗有很大价值;经鼻窦内窥镜手术对治疗本病有显著的优越性.

    作者:刘绮明;张建国;翁盛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睾丸精索游离于腹腔及疝囊1例

    患者男,12岁,主诉睾丸时隐时现12年,右侧阴囊可复性包块10余年.患者出生后即被家人发现右侧睾丸时有时无,每在哭闹时多出现,触摸清楚,但右侧阴囊时有空虚,2岁后自右侧腹股沟及阴囊出现可复性包块,乒乓球大小,发作时哭闹不适,睡眠后消失,每次发作无呕吐及腹胀,而后此包块逐渐增大,发作频繁,同时右侧睾丸自阴囊消失机会增多.

    作者:张成忠;李良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阿呋唑嗪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验证α1受体阻滞剂阿呋唑嗪缓释制剂对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4例诊断为BPH的患者予缓释型q1受体阻滞剂(xatral)7周后进行疗效评估,同时以20例BPH病人作对照.结果:xatral应用7周后患者大尿流率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改善率分别为82%和53%.结论:阿呋唑嗪缓释制剂是治疗BPH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曾广翘;钟惟德;胡建波;蔡岳斌;魏鸿蔼;戴奇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预后的一些问题

    19世纪上半叶小儿原发肾病综合征(INS)有很高的病死率.其死亡主要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及营养不良导致的感染.Arneil报告该时期起病5年内已有半数死亡,其中绝大多数2年内死于感染[1].随着有效抗菌药物的发展及肾上腺皮质激素(下简称激素)的应用,病死率显著下降至3%~5%.

    作者:杨霁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双侧重复肾22例的诊断与治疗

    重复肾是小儿泌尿系的先天性畸形,常因合并尿路疾患或出现并发症而就诊.我科1994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双侧重复肾22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瑜;李裕民;温英泉;李忠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创伤性膈疝14例诊治体会

    创伤性膈疝虽不罕见,但因其早期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而易被延误诊断和治疗.我院自1980年1月~2001年6月诊治1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柴养海;刘拥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气胸51例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气胸的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总结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气胸51例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发病机制、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等问题进行讨论.结果:全组51例病人无手术死亡,随诊2个月~6年,术侧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肺大泡破裂致自发性气胸应积极外科手术治疗,根据肺大泡的大小、数目及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腋下小切口及胸腔镜手术能明显减少手术创伤.

    作者:彭学锋;李成继;龚立宏;陈恒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和耐药性特征

    目的:统计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特征和耐药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该菌引起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用美国BD公司SCEPTOR鉴定、药物敏感试验系统及手工K-B法药物敏感试验方法鉴定细菌并检测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通过查阅病历统计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3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有20株菌合并其它细菌感染;被感染患者中有31人曾使用2种或以上抗生素;该菌对常用抗生素呈现出很高的耐药性.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易合并其它细菌感染患者,与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有关,应以预防为主.

    作者:潘树根;江镜全;彭慧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糖尿病大鼠肾脏中MMP-9及Ⅳ-C的表达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肾脏中MMP-9及Ⅳ-C的表达,探讨MMP-9及Ⅳ-C和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关系.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和糖尿病模型组(DM组),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于第4周、第8周分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中MMP-9及Ⅳ-C的表达,同时检测蛋白尿及肾功能等.结果:DM组与NC组比较,MMP-9的表达显著减少(第4周P<0.05,第8周P<0.01),Ⅳ-C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同时MMP-9及Ⅳ-C表达的改变分别与尿微白蛋白排泄率(AER)的升高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肾组织中MMP-9及Ⅳ-C的表达改变与糖尿病肾脏病变有关.

    作者:尹仕红;李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类与肝素结合的生长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具特异的致分裂作用,可促使内皮细胞分裂增殖,促进新血管的形成,同时还可有效地提高血管的通透性.

    作者:孙朝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YY多肽和维生素E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YY多肽(PYY)和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肝癌细胞,并随机分成4组,每组细胞中分别加入10 pg/mL的VES、500pmols的PYY和两者的混合液以及等量的生理盐水溶液(对照组).然后分别在24、48、72 h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结果:在加入VES和PYY的各组中,肝癌细胞的增殖活力减低.在72 h,加入PYY和VES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两者共同作用的实验组结果则显示更强的抑制作用.结论:VES和PYY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而两者合用则抑制作用更强.

    作者:陈洁生;彭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