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蔡力生;汪鹏程;汪明春;陈俊雄;卓家才;刘焕勋;李明
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标志物的检测,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在早期诊断AMI病人过程中,肌红蛋白(Mb)和肌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低,肌钙蛋白I(cTnI)特异性高为1.0,早期其敏感性较低为0.769[1].因此,我们开展了三合一心梗快速诊断这一实验项目,并结合其检测结果探讨它在早期诊断AMI的意义.
作者:陈静;韩英杰;方云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性病恐怖症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5例性病恐怖症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5例病例,治疗3~6周后均痊愈,其中6例随访3个月至半年,未见复发.其恐惧、焦虑情绪的发生与患者初次就诊情况、文化程度、性病知识来源等密切相关.结论:性病恐怖症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治疗与适当药物治疗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作者:王恂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常出现尿路感染.我们对1996年6月~2001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女性SLE患者尿路感染65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卓龙;陶怡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总结205例276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结果:术后裸眼视力小于0.3有角膜水肿者37眼,术后存在屈光不正者22眼,后囊混浊者12眼,先天性白内障患者6眼,葡萄膜炎9眼,外伤性白内障者7眼,高度近视致脉络膜视网膜萎缩者16眼,伴有青光眼致视神经萎缩患者9眼;伴有眼底疾病的患者有黄斑病变者7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2眼,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者1眼,视网膜脱离者2眼;陈旧性角膜瘢痕者3眼.结论:低视力发生的原因与病例的选择,技术操作有关.
作者:叶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细支气管-肺泡癌又称肺泡癌,在胚胎发生上,细支气管与肺泡是同源的.按世界卫生组织肺癌的组织型分型,属于肺腺癌的其中一种.
作者:霍秀青;王萍;宋海晶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渗出性纤维素性心包炎易致心包粘连、缩窄,但对此的防治目前尚无有效方法.我们自1997年起采用经皮穿刺心包置管引流、尿激酶心包腔灌洗治疗渗出性纤维素性心包炎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兆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大鼠全肠道缺血再灌注(I/R)对肠道局部组织、肠道外器官的损伤和对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肠系膜前动脉(时间60min)技术复制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GIRI)大鼠模型,观察:(1)门脉血和动脉血pH的变化;(2)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鲎试剂定量试验法)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3)检测不同组织的细菌移位量;(4)组织湿干重比值的变化.结果:成功复制了大鼠全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肠道I/R损伤可引起:(1)I/R后3 h,门脉血和动脉血pH明显下降(P均<0.01),再灌注后24 h后基本恢复正常;(2)门、腔静脉血中内毒素水平较缺血前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门脉血浆内毒素高于腔静脉血(P<0.01),血浆TNF-α在再灌注后3 h达峰值,明显高于缺血前水平(P均<0.01);(3)肠系膜各组淋巴结和肺、肝、肾组织匀浆均培养出大量细菌,与缺血前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4)组织湿干重比值均显著高于缺血前水平.结论:全肠道缺血再灌注可损伤肠道黏膜屏障,引起细菌/内毒素移位,血浆TNF-α水平明显升高,肠道外器官损伤.
作者:张郄文斌;屠伟峰;何静;刘中华;戴建强;施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胃上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选择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991年1月~2002年6月收治93例70岁以上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情况.结果:男女发病比例为4.2:1,平均病程4.6个月;早期诊断率2.5%;进展期主要临床表现为进食梗阻感65.6%(61/93)、贫血52.6%(52/93);术前并存疾病的发生率为54.8%,以慢支呼吸系和心血管疾病为主.癌细胞分化程度高占64.5%(60/93),BorrmanⅡ~Ⅲ型77.4%(72/93).手术切除率92.5%,淋巴结转移率49.5%.肿瘤大小、大体分型、组织学类型和浸润深度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高龄胃上部癌病程长、恶性程度相对低,手术切除率高.肿瘤直径>5cm、BorrmanⅡ~Ⅳ型、肿瘤侵及浆膜及浆膜外和分化低腺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并存疾病的发生率高.加强术前并存疾病的处理和术后监护,积极并选择适当的外科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于东风;刘斌;高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观察依贝沙坦与卡托普利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2月~2002年7月期间在本院就医的心功能Ⅱ~Ⅳ级的非难治性心衰老年病人110例,随机分为依贝沙坦与卡托普利组,治疗10周,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及症状反复情况.结果:治疗有效率依贝沙坦组92.0%(46/50),卡托普利组91.1%(41/4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依贝沙坦组不良反应1例(1.9%),卡托普利组不良反应18例(30.5%),停药14例(23.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依贝沙坦组症状反复8例(16.0%),卡托普利组症状反复9例(2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依贝沙坦与卡托普利对老年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治疗均有效,但依贝沙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症状复发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奕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自1990~2000年间发现腹股沟疝患者合并发生大网膜粘连综合征7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马志才;宋明学;赵荣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在我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是造成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而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所致的肝硬化的共同途径.
作者:贾继东;王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呈全球分布,全世界约有1.7~2亿人感染HCV.在我国HCV的感染率占总人口的3.2%,约4 200万,是仅次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
作者:唐小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牙髓塑化疗法是我国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各型根尖周炎的一种有效方法.由于我国口腔医务人员相对不足,讫今为止根管塑化治疗不失为保留患牙,消除牙疾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余梓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steffee钢板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30例腰椎滑脱的病人,均行steffee钢板内固定,椎板后路减压,小关节突间、横突间植骨术.结果:经平均1年随访,结果优良.结论:后路椎体横突间植骨steffee钢板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内固定牢靠,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志丹;陈日景;罗日亮;吴春辉;颜志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婴儿急腹症具有病情严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及加强术中监测和管理非常重要.
作者:王英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创皮下大汗腺清除术对治疗腋臭的疗效.方法:术前洗澡,常规备皮.双侧腋下局部浸润麻醉后,在腋外侧中点切一7 mm左右的切口,以血管钳在皮肤及皮下组织之间分离,使皮肤与皮下组织之间形成一空的腔隙.用特制括匙搔括皮下的大汗腺,并将搔括下的组织挤出体外,再以甲硝唑及庆大霉素的混合液冲洗腔隙,不置引流,常规包扎.术后给予抗生素及止血药,1周痊愈.结果:500例患者跟踪随访约1年,498例异味消失.结论:皮下大汗腺清除治疗腋臭能有效地清除腋部皮下大汗腺,毛囊组织及皮脂腺,组织创伤小,伤口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
作者:苗为民;王安灿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应用托吡酯单药治疗各类型癫痫的疗效.方法:采用开放性试验对30例部分性发作及全面性发作的癫痫病人使用托吡酯单药治疗.本研究包括8周的加量期,8周的稳定观察期.在加药期,成人剂量为托吡酯25 mg/d起;儿童加量期为服用托吡酯1 mg@kg-1@d-1起,直到目标剂量(成人200 mg/d,儿童4~8 mg@kg-1@d-1)或癫痫发作得到控制;其后为8周维持稳定观察期.结果:经16周的观察显示:总计有效率,癫痫发作减少≥50%者为27例(90%),≥75%者为24例(80%),完全控制率达56.67%.就发作类型而言,单纯性部分性发作、复杂性部分性发作癫痫及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及失神发作癫痫的发作频率显著下降,发作频率减少≥50%分别为88.89%、100%、93.75%、50.0%,副作用主要有胃纳差、体重减轻、无汗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结论:托吡酯是一疗效高,安全性好的广谱的抗癫痫药,不但适用于难治性癫痫的加药治疗,且也适用于各种癫痫的单药治疗.
作者:周晓红;王丽娟;郑芷萍;詹国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甲状腺片与优甲乐联合用于甲减治疗的效果.方法:37例单用一种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甲减病人改用甲状腺素片与优甲乐联用,以联合用药前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结果:联合用药后,病人甲减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迅速恢复正常,疗效较单用一种药好.结论:联合用药,综合发挥两药的优势,既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又收到了比单用一种药更好的替代效果,显著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具有创新性与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王淑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尖锐湿疣(CA)是一种常见的性病,发病率逐年增多,治疗手段也较多,但有些病例易复发,笔者对一些反复发作病例采用手术切除并在病灶周围加高频电灼,消除亚临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取得满意疗效,追踪2~5年无复发.
作者:黄永朗;郑志群;郑佩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病案是医院医疗信息的主要载体,住院病案的质控是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中的一项长期和重要的工作部分.
作者:申放;张小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