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京;游晓华;孔德勇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少见病因Dieulafoy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2年10月收治的12例Dieulafoy病的内镜下特征及内镜治疗效果.结果:12例患者均在急诊胃镜下确诊,出血部位为胃底2例,贲门2例,胃体上段8例.病灶特点为直径在10 mm内的浅溃疡或糜烂,中央见血管裸露渗血或喷血、哨兵样突起血痂.10例经内镜局部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或电凝止血成功,2例经3次内镜止血失败改手术治疗,无一例死亡.结论:紧急内镜检查是诊断与治疗Dieulafoy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陈毅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脑出血急性期高钠血症发生的特点、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神经科住院救治的20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出现高钠血症27例,占13.5%.病后3 d内为9例,3 d后至1周时为18例,发生率分别为33.3%和66.6% . 3 d内高血钠以轻中度升高为主,与脱水剂使用相关;3 d后至1周时高血钠大多为中重度升高,与脑损害严重相关.大剂量脱水剂使用、下丘脑损害者易并发高钠血症.并高钠血症者死亡15例,病死率55.6%, 非高钠血症者死亡25例,病死率14.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结论: 大剂量脱水剂治疗与下丘脑损害是引起高钠血症的主要原因,高钠血症可作为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血钠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作者:刘泉坤;许贻白;王亚仙;王庄;张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DILD)的特点及其致病药物,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73例病例的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试验、病原学标志,以及治疗转归作出综合诊断.结果:引起肝病的相关药物中,解热镇痛抗炎药93例,占34.1%;抗结核类药55例,占20.1%;抗生素类药物42例,占15.4%;抗甲状腺药29例,占10.6%;肿瘤化疗药21例,占7.7%;中草药类13例,占4.8%;激素类药11例,占4.1%;其它9例,占3.3%.临床分类:273例DILD中肝细胞型105例,占38.5%;胆汁淤滞型75例,占27.5%;混合型93例,占34.1%.结论:引起DILD常见药物是解热镇痛抗炎药,较常见临床类型是肝细胞型.
作者:陈小嫦;陈其奎;洪华;陈雄杰;邓之驹;马海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无痛人流由于手术操作时间短,麻醉者多将麻醉深度尽量控制在临界状态,以便患者术毕及时苏醒.麻醉药物的作用及浅麻醉下手术刺激增加了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其主要表现为心率下降[1].笔者通过不同的方法使用阿托品,观察对其预防和纠正作用.
作者:温满清;程曼文;朱永祥;顾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带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翼状胬肉17例(22眼)患者,切除翼状胬肉后,采用自体角膜缘带结膜移植进行治疗,术后随访3~18个月,观察眼表的情况.结果:角膜上皮稳定,除病史较长、基质层稍混浊外,角膜恢复透明、光滑,无胬肉样组织增生,无一例复发,移植片愈合良好,光滑透明.结论:自体角膜缘带结膜移植为受损的角膜缘提供了新的干细胞来源.重建稳定的眼球表面,可降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简便、取材容易、效果良好,兼具美容的理想方法.
作者:温志雄;李桂宝;郭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机械吻合在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全胃切除106次应用管状吻合器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资料.结果:运用吻合器后使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吻合器在全胃切除术中多次运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明元;王星;林雨冬;吴德柱;熊维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压砸伤所致的断指伤情复杂,损伤范围广,再植条件差,成活率低,再植的难度较大.我院自1995年来对32例由压砸伤所致的断指进行了再植,大部分成活,随访3个月以上,多数断指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锦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任查房记录作为医疗文件中病程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反映医疗质量,又反映医生的素质,专业水平和工作态度,它是教学的生动教材,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评价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信息材料.随着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主任查房记录质量控制已由单纯的注重书写格式转而加强内涵质量,并在医院质量管理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是各医院病案质量控制的难点和薄弱环节.
作者:陆翔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外伤性眼挫伤伴有多种眼的组织损伤(包括角膜、瞳孔、房角、睫状体、玻璃体、网膜神经等),导致复合性病理变化.而前房积血是眼外伤中常见的并发症,可并发角膜血染及继发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影响视力恢复,如果处理不当则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现将我们2000年1月至2002年2月治疗的40例挫伤性前房积血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吕秀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力尔凡及干扰素合并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力尔凡+干扰素+PLF方案:力尔凡5 mg/d,皮下注射,第1~5天,10 mg/d,静滴,第6~20天;干扰素(IFN-2α)3×106 U,皮下注射,1周3次;顺铂(DDP)15 mg*m-2*d-1,静注,第1~5天;甲氢四氢叶酸钙(LV)75~140 mg*m-2*d-1,静滴,第1~5天;5-氟脲嘧啶(5-FU)500 mg*m-2*d-1,静滴,第1~5天;21 d为一个周期.对照组单用PLF方案.同时给予止吐对症处理.结果:50例患者全部按计划完成治疗.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66.7%,对照组为34.6%,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χ(2)/()=5.12,P<0.05).治疗组中位缓解期为8个月,对照组为5个月.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对照组为7个月.毒副反应:治疗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热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力尔凡+干扰素+PLF方案的免疫化疗可提高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减轻化疗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缓解期及生存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云霞;闻金萍;王宁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爱脉朗片、太宁栓合用与单独使用治疗痔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3组共111例,其中爱脉朗、太宁合用组(AT组) 50例,口服爱脉朗片组(A组)28例,太宁栓塞肛组(T组)33例,比较治疗7 d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7 d后各组采用四级评分法评定疗效,其中达到1~2分者AT组为44例(88.0%),A组18例(64.3%),T组20例(60.6%),合用组疗效明显优于各单用组(chi-square test,P<0.01),各治疗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爱脉朗片、太宁栓联合用药治疗痔急性发作优于单独用药,病人耐受性良好.
作者:任翔英;王剑;潘颖;陈红英;潘爱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阵挛,表现为面神经支配的肌肉发作性、反复性不受意识支配地收缩,多数为桥小脑脚处面神经根部受压产生,在除外习惯性眼肌痉挛,面部痛性抽搐,局限性运动性癫痫所存在的面部抽动后,显微血管减压术具有明确肯定的治疗效果[1].我科自1999年至今共收治面肌痉挛患者48人,现对其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李林;袁俊;翟卫东;王涛;孙永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应用干扰素联合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 方法:治疗A组患者用CO2激光祛除疣体后局部注射干扰素100万U,每3天1次,共10次;治疗B组用CO2激光祛除疣体后肌注干扰素100万U,每3天1次,共10次;对照组单用CO2激光治疗,3组均观察3个月内尖锐湿疣的复发率. 结果:治疗A组和治疗B组3个月内的复发率分别为18.92%和20.51%,均比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1),治疗A组和治疗B组的复发率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干扰素安全、有效,能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不同的给药途径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洁华;刘秀媚;梁少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对广州地区部分体检人群功能性胃肠病的患病率进行研究.方法: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地区15~79岁广州健康常住居民部分体检人群1519人进行问卷调查,按罗马Ⅱ标准统计各种功能性胃肠病的患病率,并对部分患者作Zung焦虑、抑郁量表评定.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病率19.8%,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率为8.3%,功能性腹胀为11.0%,功能性便秘10.1%,功能性腹泻4.1%,FD合并功能性肠病患病率为6.8%.男女两性间各功能性胃肠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D在20~50岁为高患病率年龄段,功能性肠病在各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胃肠病心理异常率(16.4%)与无病者的心理异常率(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胃肠病是广州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常伴有心理异常,应予重视.
作者:平丽;李瑜元;聂玉强;贾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科1998年4月~2002年8月手术治疗弥漫型肺大疱并气胸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小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吸入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59例急性喉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1岁10例,~3岁10例,~14岁7例.对照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1岁12例,~3岁15例,~14岁5例.就诊时均有声嘶、咳嗽、咽痛等表现,重者出现三凹征(或四凹征)等喉梗阻症状.两组间病例数、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病人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性治疗及一般对症处理.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每次1 mL加生理盐水至2 mL,经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连用2~3次,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每次0.25~0.5 mg/kg,4~6 h 1次,观察4~6 h.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占51.9%),有效7例(占25.9%),无效6例(占22.2%);对照组显效5例(占15.6%),有效8例(占25.0%),无效19例(占59.4%).χ(2)/()=8.27,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小儿急性喉炎疗效优于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副作用小,适合在门诊使用.
作者:陈萍萍;陈宝川;施月菊;苏梅玉;卓志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生物芯片由美国Affymetrix公司首先开发,在短短数年中,芯片技术进步迅速,并呈现发展高峰.所谓生物芯片是由固定于不同种类支持介质上的高密度的寡核苷酸分子、基因片段或多肽分子的微阵列组成,其中每个分子的位置及序列为已知,当荧光标记的靶分子与芯片上的探针分子结合后,可通过激光共聚焦荧光扫描或电荷偶摄影像机(CCD)对荧光信号强弱的检测而判断样本中的靶分子数量,以实现对化合物、核酸、蛋白质、细胞及其他生物组分的准确、快速和大信息量的筛检,其特点是高度平行性、多样性、微型化和自动化.
作者:蒋业贵;李兆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慢性胰腺炎临床表现多为复发性或持续性腹痛,可伴有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病理改变为局部性、阶段性或弥漫性不规则硬化性改变和外分泌腺永久性的破坏.可伴有主胰管和小胰管的扩张.常有胰管阻塞因素存在,如狭窄、结石、钙化等.其中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内结石的病例临床上较为少见.此类病人晚期常需手术治疗,虽然临床治疗上手术方式较多,但无一种手术方式可以适用所有情况.作者搜集1995~2002年共11例此类病例,均采用不同术式,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海波;高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疼痛是一种由急性或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或以这些损伤来描述的不愉快的感觉及情感体验.现代疼痛治疗中应用的方法很多,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脊髓刺激及心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中神经阻滞是指在末梢的脑、脊神经(或神经节)、交感神经节等神经内或神经附近注入药物或以物理方法阻断神经传导功能.
作者:赵国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早期的疗效.方法:对4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椎板切除神经根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和360度植骨融合手术,对照手术前后的X线平片和JOA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随访6~33个月,平均16.2个月,经X线检查,42个椎间隙的融合率为97.6%,JOA评分计算术后综合改善率为93.3%,平均椎间高度由术前4.5 mm恢复至11.7 mm.结论:采用椎板切除神经根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和360度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效果良好.
作者:韩国伟;刘少喻;廖威明;梁春祥;陈柏龄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