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京;游晓华;孔德勇
慢性胰腺炎临床表现多为复发性或持续性腹痛,可伴有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病理改变为局部性、阶段性或弥漫性不规则硬化性改变和外分泌腺永久性的破坏.可伴有主胰管和小胰管的扩张.常有胰管阻塞因素存在,如狭窄、结石、钙化等.其中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内结石的病例临床上较为少见.此类病人晚期常需手术治疗,虽然临床治疗上手术方式较多,但无一种手术方式可以适用所有情况.作者搜集1995~2002年共11例此类病例,均采用不同术式,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海波;高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们于2001年4月至2002年5月用α-细辛脑短期疗法预防热性惊厥再发,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淑娟;严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科1998年4月~2002年8月手术治疗弥漫型肺大疱并气胸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小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自2001年以来首创高原地区椎间盘治疗中心,利用METRX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共38例,在整体护理、康复措施下,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对高原地区实施该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进行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李东;刘建伟;何蓉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压砸伤所致的断指伤情复杂,损伤范围广,再植条件差,成活率低,再植的难度较大.我院自1995年来对32例由压砸伤所致的断指进行了再植,大部分成活,随访3个月以上,多数断指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锦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佛山地区小儿G-6-PD缺乏症患儿基因突变类型.方法:使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mplit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 ARMS)方法测定经G-6-PD/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比值法二次检验证实的患儿42例静脉血,并对其中3例阳性标本进行分子克隆核测序.结果:42例标本中,G1388A突变17例,占40.5%;G1 376T突变12例,占29%;A95G突变3例,占7.1%,未定型10例,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检测正确.结论:ARMS法是一种用于检测G-6-PD基因突变较理想的方法.G-6-PD基因突变型G1388A、G1376T及A95G是佛山地区G-6-PD缺乏症的常见基因突变型.
作者:范联;付涌水;丁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比较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55例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病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单纯放射治疗(单放组)和放射治疗联合化疗(综合组),单放组共31例,采用常规视野放疗,综合组共24例,放疗方法同单放组,化疗采用DF方案.全部病例均随诊3年以上,失访4例,随访率为92.7%.结果:食管癌原发灶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综合组好于单放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综合组与单放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8%、29.1%、8.3%和41.9%、9.6%、0.综合组1、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放组(P<0.05),且无严重毒副作用.结论:放射治疗联合化学治疗优于单纯放射治疗,可明显提高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疗效.
作者:吴剑;卢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96年5月~2002年5月,本院对7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家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 CSD)是一种以局部淋巴结炎为主要特征的良性自限性疾病,临床报道少见,我院自1998年1月~2002年4月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猫抓病10例,现予以报道分析,以引起同道重视.
作者:李曙光;张丁;朱寿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内镜下诊断食管裂孔疝63例患者镜下的特点,并与X线造影结果进行对比,探讨内镜对该病的诊断价值.并且研讨食管裂孔疝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密切关系.方法:总结6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所见,食管炎分级、病理检查及X线造影检查结果,内镜诊断的符合率,食管裂孔疝并发食管炎的百分率.结果:内镜下诊断食管裂孔疝的63例患者,经X线造影确诊60例,符合率为95.24%,并发食管炎56例,并发率90.5%.结论:食管裂孔疝与内镜下诊断和食管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X线造影检查具有很高符合率.
作者:张福文;董荣芬;陈长春;王树芝;杨绍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甲状腺癌占全身恶性肿瘤1%,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外科医生对本病认识的提高以及处理经验的不断积累,多数病人在术前术中能够明确诊断并得到满意的治疗.自1998年10月~2002年11月我院共收治甲状腺肿瘤524例,其中甲状腺癌20例,占3.81%,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盖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T机监控下椎弓根置管定位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及定位注意事项.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器械,在内固定术前1天,在CT机监控下对患者进行椎弓根置管定位;共完成手术34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复查X线平片及CT扫描证实钉的位置理想.结论:CT机监控下椎弓根置管定位达到三维定位,为一种理想的椎弓根定位方法.
作者:范子文;杨进顺;黄文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提高颌面部骨折诊治效果的作用.方法:15例颌面部骨折病人术前进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精确测量骨折的部位范围,骨块的移动方向和距离,再结合患者的情况制定出佳的治疗方案.结果:15例颌面部骨折的患者均得到立体和多方位显示骨折的部位、范围、骨块移动方向和距离的清晰图像,使治疗中得以正确选择接骨板及其放置位置和切口位置.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面部骨折进行立体测量准确性高,对颌面部骨折诊治具有独特的价值.
作者:丘仿松;麦翔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胸腰椎骨折中伤椎的椎前高度及椎间隙恢复的对比观察,了解应用桥形体位架进行胸腰段骨折复位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T12及L1骨折病人,应用桥形体位架采取过伸复位方法进行观察与测量,对于椎前高度,椎间隙高度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复位前后两项数值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复位后当时及8周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桥形体位架进行胸腰椎骨折的复位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多;肖德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2000年10月~2001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胸部肿瘤患者,分别采用前外侧切口、腋下直切口-保留胸壁肌肉的切口、保留前锯肌的后外侧切口进行手术.现将我们在手术中的配合体会作一介绍.
作者:郑凌;王耀兰;骆小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高血压左心舒张功能不全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16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服用络活喜、洛丁新、倍他乐克,治疗组在上述药物基础上,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加灯盏细辛注射液20 mL/d,疗程4周,观察两组的降压疗效和症状疗效,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后左室舒张功能参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降压疗效大致相似,治疗组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左室重量指数无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流速的比值(E/A),以及舒张早期流速的减速时间(DT),等容舒张期(IRT)等指标,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结论:西药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较单纯西药能更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症状,对高血压早期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泽银;李琼;邹旭;罗英;林晓忠;吴焕林;严夏;邱定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DILD)的特点及其致病药物,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73例病例的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试验、病原学标志,以及治疗转归作出综合诊断.结果:引起肝病的相关药物中,解热镇痛抗炎药93例,占34.1%;抗结核类药55例,占20.1%;抗生素类药物42例,占15.4%;抗甲状腺药29例,占10.6%;肿瘤化疗药21例,占7.7%;中草药类13例,占4.8%;激素类药11例,占4.1%;其它9例,占3.3%.临床分类:273例DILD中肝细胞型105例,占38.5%;胆汁淤滞型75例,占27.5%;混合型93例,占34.1%.结论:引起DILD常见药物是解热镇痛抗炎药,较常见临床类型是肝细胞型.
作者:陈小嫦;陈其奎;洪华;陈雄杰;邓之驹;马海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阵挛,表现为面神经支配的肌肉发作性、反复性不受意识支配地收缩,多数为桥小脑脚处面神经根部受压产生,在除外习惯性眼肌痉挛,面部痛性抽搐,局限性运动性癫痫所存在的面部抽动后,显微血管减压术具有明确肯定的治疗效果[1].我科自1999年至今共收治面肌痉挛患者48人,现对其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李林;袁俊;翟卫东;王涛;孙永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高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围术期处理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50岁以上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9例均合并肺动脉高压,其中房间隔缺损15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单纯室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瓦氏窦瘤破裂1例. 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16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4例,房颤11例,房扑3例.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手术.停跳心脏9例,未停跳心脏10 例,三尖瓣成形9例,二尖瓣成形1例.结果:术后全部存活,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高龄患者必须积极行术前准备,控制肺动脉高压,彻底矫正心内畸形,处理合并症,加强术后心、肺功能的支持.年龄不是手术禁忌证.
作者:谷兴华;李守先;于建华;张供;张希全;苏润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是计算机处理的脑电参数,是结合了脑电波形中频率和幅度的无量纲的数字化信息.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1,2],BIS是目前评价麻醉中镇静深度的非常可靠的指标.BIS已在临床麻醉领域受到多方面的关注和研究.
作者:何威;季文进 刊期: 2003年第04期